APP下载

黄山市居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与行为调查研究

2021-09-09汪路金王永桂

黄山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黄山市责任意识遗传

汪路金,王永桂

(黄山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黄山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黄山245021)

目前,黄山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1325 个,涉及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技艺等,数量和种类在安徽省地市中均位列第一,在全国也名列前茅。黄山市所拥有的非遗项目中,世界级非遗项目有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共21项,省级非遗项目共63项,市级非遗项目共97项。黄山市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3人,拥有省级非遗传承人154 人,拥有市级非遗传承人479 人。另外,黄山市还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处,省级传习基地(所)27处,省级非遗教育传习基地5 处,市级传习基地85 处。[1]这些非遗资源是黄山市独特而又宝贵的财富,对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塑造黄山市品牌形象、建设文化强市、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2],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3],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地方居民等利益相关者的协同来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这也要求这些相关主体本身具有保护非遗的主观意识,并实际参与,付诸行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政府去搭台,也离不开其他相关主体来唱戏,特别是需要调动地方居民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意愿和实际行动[4]。

以黄山市居民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黄山市居民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意识和行为数据,分析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并探究应对措施,以期为黄山市非遗保护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一、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处理

(一)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分为四个部分,共20 个题目:第一部分是人口统计学信息,包含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年限等5个题目;第二部分是黄山市居民非遗知识调查,包含2个题目,分别调查居民对非遗保护方式和黄山市非遗项目的了解情况;第三部分是黄山市居民非遗保护责任意识调查,包含6 个题目,分别调查居民对黄山市非遗的价值、现状和发展前景的总体看法,对黄山市非遗保护、开发、传承等方面的态度、感受和看法;第四部分是黄山市居民非遗保护行为倾向及实际行为调查,包含7 个题目。第二至第四部分是问卷的主体部分,基本思路是非遗知识激发保护责任意识、非遗保护责任意识影响保护行为,因此调查围绕非遗知识、非遗责任意识、非遗保护行为依次展开。

(二)数据收集处理

此次问卷调查分别在黄山市市区长干路社区周边、黎阳镇龙山社区周边和歙县许村镇周边(分别代表市区、城乡结合部、农村)发放问卷各100份,共计300 份,回收283 份,回收率94.3%。其中有效问卷241 份,有效率为85.2%。调查问卷收集到的数据借助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研究。表1反映了样本的基本情况。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分析与讨论

(一)黄山市居民对非遗知识的了解熟悉状况

1.对非遗保护基础知识有所了解,但不够全面

在对非遗保护方式的了解上,调查结果如表2。77.6%的居民了解“法律保护”的内容,在各选项中名列第一,可见黄山市居民的法律意识较强,法治理念已经深入人心;54.4%的居民了解“传承人认定并保护”的内容,占比超过了总人数比例的一半,可见非遗传承人认定与保护制度的确提高了传承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5];相比较而言,与“传承人认定并保护”的内容并行的“名录保护”制度只被44%的居民知晓,还未达总人数一半,看来对非遗名录的宣传推广力度还有待加强;“经济补贴,提供保护资金来源”“培养文化保护人才”“提倡文化遗产的研究”三个选项在被调查对象中知晓比例为36.9%、40.2%和43.2%,均未超过50%,处于偏低水平。以上6个选项的平均知晓率为49.4%,尚未过半,说明非遗保护知识在黄山市居民中的普及还不够全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

表2 黄山市居民非遗保护知识知晓程度情况

2.对黄山市非遗项目知晓程度参差不齐,总体偏低

问卷从黄山市现有的21 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中选取了9 项作为代表,以调查居民对黄山市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知晓程度,结果如表3。

表3 黄山市居民对黄山市非遗项目知晓情况

歙砚制作技艺、徽墨制作技艺、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和徽州三雕4 项非遗项目,或产品随处可见,或与黄山市居民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大家都耳熟能详,知晓度高;而受到现代生活方式转变影响和现代科学技术冲击,万安罗盘制作技艺、目连戏(徽州目连戏)、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中医疗法(张一帖内科疗法)、珠算(程大位珠算法)等非遗项目日渐淡出黄山市居民日常生活,因此知晓度偏低;张一帖内科疗法属于传统医药范畴,传统中医受现代西医冲击本就有边缘化的趋势,加之该非遗项目主要传承人大多时间不在黄山市,因此影响力和知名度越发式微,居民知晓率只有10.8%。当然,问卷中所列的9 项黄山市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平均居民知晓率也只有48.5%,尚未达到半数的比例,属于偏低的水准;而尚未列出的其他12 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以及省级、市级和县级非遗项目,可能居民知晓度还更低。因此,非常有必要对黄山市居民加强非遗宣传教育。

(二)黄山市居民非遗保护责任意识

1.充分认可黄山市非遗的价值,肯定其总体现状及发展前景

对黄山市非遗的价值,89.1%的居民认为“是宝贵的财富”,这说明居民对黄山市非遗项目总体态度是正面、积极的。对黄山市非遗保护现状,26.6%的居民认为“非常好”,49%的居民认为“比较好”,两者相加比例达75.6%,这说明居民对黄山市非遗现状的认可度比较高,也间接反映黄山市在非遗保护方面总体上做得比较好。对黄山市非遗发展前景,63.9%的居民认为“前景很乐观,发展道路还很长”,34%的居民认为“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说明居民对黄山市非遗的发展前景总体上比较乐观、有信心,且不乏理性思维。

2.对黄山市非遗传承发展工作的责任心较强

对“做好黄山市非遗传承发展工作,最关键要依靠谁”这一问题,调查结果如表4。“黄山市民”在各选项中位居第一,表明居民对黄山市非遗保护工作比较有责任心,不逃避应承担的责任;“政府”在各选项中位居第二,说明居民对黄山市政府在非遗保护方面的表现较为认可,也说明政府在非遗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实在的工作;只有10.8%的居民认为是“非遗传承人”,说明居民对非遗传承人的认可度不够[6],非遗传承人需要深入反思总结;9.1%的居民认为是“市场”,虽然比例不高,但也说明居民还是认为市场对非遗保护有影响,需要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7];选择“其他”选项的占比为4.6%,虽然比例最低,但也说明非遗保护的其他主体还有待进一步发掘[8]。

表4 黄山市非遗传承发展工作最关键因素调查结果

3.能务实、理性地对待黄山市非遗发展问题

黄山市是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也是非遗大市,理应把旅游和非遗相结合[9]。关于“对黄山市非遗项目进行旅游开发,实施生产性保护”,52.3%的居民认为“应大力提倡”,39%的居民认为“要视情况而定”,8.8%的居民持“无所谓”“强烈反对”“说不清”等态度。这些数据表明,大多数居民支持对黄山市非遗项目进行旅游开发,实施生产性保护[10],但是也认为需要理性应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11]。

对“黄山市部分非遗项目陷入了传承人后继乏人的困境”问题,87.2%的居民认为“可惜”或“无奈”,表明大部分居民对非遗项目抱支持态度,希望能顺利传承发展。还有12.8%的居民觉得“无所谓”“事实就这样”或“理应如此”,表明部分非遗项目存在边缘化和被民众抛弃的可能[12],需要加大保护支持力度。

(三)黄山市居民非遗保护行为倾向及实际行为状况

1.认同加强学校非遗教育[13],支持非遗宣传方式多样化[14]

对“在黄山市各级学校实施非遗教育,普及非遗知识,提升保护意识”,持“非常同意”和“基本同意”态度的居民高达95.1%,说明绝大部分居民认同在学校开展非遗教育,以助力非遗的传承保护。

对“用怎样的方式去宣传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问题,具体调查结果如表5。最受认可的是“拍成纪录片,在电视台播放”,主要原因应该是纪录片声情并茂,传播范围广,居民容易获取,且获取成本低。“举办各种活动”“建设专门网站向外宣传推广”“发放各种资料,比如宣传册、海报等”被大部分黄山市居民所认可,应该多加采用。当然,也有其他宣传推广措施需要加以研究探讨。

表5 黄山市居民的非遗宣传方式倾向

2.多元途径获取非遗知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对“通过哪些途径去了解黄山非遗方面的知识”这一问题,具体调查结果如表6。“手机、电脑”排名第一,这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需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传播非遗知识[15]。“电视、广播”排名第二,它们目前还是普通居民重要的信息来源渠道[16],应积极加以利用。“公益宣传栏”排名第三,这也是重要信息的获取渠道,而且覆盖面广、成本低、实效长、效益高[17],是应加强建设的渠道。“报刊、杂志”地位不断降低,但还有一定市场,且携带保管方便,成本低,可合理利用。“相关专业人士的讲座”“其他”认可度较低。

表6 黄山市居民非遗知识来源渠道

续表6

3.非遗行为意愿较高,但实际参与度不足[18]

对“为促进黄山市非遗的发展,您愿意花时间、精力、金钱吗”这一问题,回答“绝对愿意”和“愿意”的占比达85%,说明绝大多数居民都愿意为黄山市非遗的发展付出,具有强烈的保护行为倾向和责任感。

对“实际参加黄山市组织的有关非遗宣传、推广、保护等活动”选项,34%的居民表示“从未参加”,比例超过1/3,有34.4%的居民表示“有时参加”,可见居民对实际参与黄山市非遗活动的积极性偏低。显然,在非遗活动的覆盖面、宣传推广效果、吸引力等各方面还需要下大力气加以改进。

对“是否经常购买、使用黄山市非遗产品或服务”这一问题,回答“经常”的居民占比7.5%,回答“有过”的居民占比68%,回答“从未”的居民占比24.5%。由此可知,一些非遗项目可能正在逐渐远离黄山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脱离了民众日常生活的非遗项目,其生命力是很脆弱的,可能就处在消亡的路上了。

对“损坏黄山市非遗的行为或现象”选项,高达83.8%的居民表示会“坚决制止”,说明绝大部分黄山市居民富有正义感,对非遗项目保护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不能忽视的是有11.2%的居民选择只在“心里谴责”,若能设法把这部分居民转化为“坚决制止”的人,人人保护非遗项目的局面就基本形成了,黄山市非遗项目的生存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

(四)个体差异对黄山市居民非遗责任意识和行为的影响

通过SPSS20.0软件,整理出表7,反映出个体差异对黄山市居民非遗责任意识和行为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4.1 首先,笔者对语料库中所提取出的形容词和名词组合中的后项名词进行了统计,其次,将形容词与名词组合中的“旨い”所表达的语义领域分为3个,同时确立各个领域下“旨い”的不同义项。

表7 个体差异对黄山市居民非遗责任意识和行为影响

1.性别的影响

以往调查数据显示,女性居民的非遗责任感比男性居民更强[19],而男性居民的非遗责任行为实际参与度比女性居民高。对“为促进黄山市非遗的发展,您愿意花时间、精力、金钱吗”这一问题,回答“绝对愿意”和“愿意”的比例,女性居民达89.7%,男性居民达77.9%。对“您是否参加过黄山市组织的有关非遗宣传、推广、保护等活动”这一问题,回答“从未参加”的比例中,女性居民41.8%,男性居民22.1%。

2.年龄的影响

曾有调查数据显示,居民的非遗责任意识基本上是年龄越大责任感越强[20],不过差别不大。但46—60岁年龄段的非遗责任意识相对较弱,原因应该是这一年龄段的居民生活压力最大,大部分“上有老下有小”,难于也不大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黄山市居民的非遗责任行为实际参与度也基本上是年龄越大参与度越高。总体而言,年龄因素对居民的非遗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的影响并不太大。

3.文化程度的影响

之前调查数据显示,居民文化程度越高,非遗责任感越强,非遗责任行为实际参与度越高[21]。对“为促进黄山市非遗的发展,您愿意花时间、精力、金钱吗”这一问题,回答“绝对愿意”和“愿意”的居民中,中学、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85.3%,大学(本、专科)文化程度占比83.9%,研究生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90.9%。对“您是否参加过黄山市组织的有关非遗宣传、推广、保护等活动”这一问题,回答“一旦有机会就参加”和“有时参加”的居民中,中学、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61.6%,大学(本、专科)文化程度占比69%,研究生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100%。

4.职业的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不同职业黄山市居民的非遗责任意识和行为都较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非遗责任意识最强,非遗责任行为实际参与度最高,农民次之,而在校学生和其他职业居民相对最弱。原因应该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农民的生活工作相对较稳定,更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参与非遗活动;而在校学生忙于学习、职业未定,其他职业居民也大多不太稳定,因此无暇关注非遗事项,更少参与非遗行为。可见,职业因素对黄山市居民的非遗责任意识和行为影响较大。

5.居住年限的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居住年限对黄山市居民的非遗责任意识和行为影响较小,不同居住年限居民的非遗责任意识和行为并无明显区别,但居住年限10年以上的居民相对而言责任意识更强,参与非遗活动积极性更高。

三、对策与建议

(一)因势利导,充分调动黄山市居民参与非遗传承发展的积极性

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黄山市居民的非遗责任意识和行为意愿较强,处于较高水准,这对黄山市非遗传承发展是一个难得的优势。因此,要顺势而为,多举办一些诸如非遗知识比赛、非遗保护先进人物评选表彰等活动,引导更多居民参与非遗保护传承[22],并对他们的积极行为予以充分肯定和激励,进一步提升他们参与非遗活动的获得感与成就感,增强他们对黄山市非遗项目的信心和动力,从而更有效激发和保护居民参与非遗传承发展的积极性。

(二)加强宣传,提升居民对黄山市非遗项目的关注度和知晓度

调查结果显示,黄山市非遗项目在本市居民中的知晓程度参差不齐,总体居民知晓度不够高,这对黄山市非遗保护传承是非常不利的,若居民对非遗项目不知晓、熟悉,或知之甚少,就难于激发培养他们对非遗的责任意识,进而难于促成非遗责任行为。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黄山市非遗项目的宣传、推广力度,一方面拓展宣传渠道,积极利用网站、电视媒体、宣传栏、各类活动等方式宣传黄山市非遗项目,让黄山市居民能方便、快捷地获取非遗知识;另一方面,优化非遗宣传内容,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和可参与性,增强对黄山市居民的吸引力。

(三)不断创新,提升居民对黄山市非遗项目的认可度和支持度

调查显示,目前黄山市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面临不少困难,比如居民的非遗活动参与度不高,对非遗传承人认可度低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积极创新来加以化解。非遗项目要积极实现创新发展[23],充分利用地处黄山市这一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优势,结合自身特点,在保持本真特色的前提下,积极挖掘自身旅游增长点,同时还可进行产业化发展,让传统的非遗项目焕发新的生命力。非遗传承人要创新思想观念,转变思维方式,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切实履行非遗传承保护职责,努力获得更多居民的理解和支持。非遗活动组织者要创新工作思路,非遗活动不能仅仅是完成某个任务,简单达成某个指标,而是要积极打造黄山市非遗活动品牌,不断扩大影响力和号召力。

(四)结合实际,提升黄山市居民非遗责任行为的参与度

调查研究表明,黄山市居民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年限等个人因素都对他们的非遗责任意识和行为有一定影响,尤其是职业、文化程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在实施非遗宣传教育、组织非遗类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不断充实活动内容,丰富活动方式手段,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黄山市居民的非遗责任意识,进而提升他们非遗责任行为的参与度。

猜你喜欢

黄山市责任意识遗传
非遗传承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关于高中阶段函数教学的几点思考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黄山市养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制度建设:培养媒体责任意识的重要基石——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