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服为媒,探索“盛世中国”的时代之光

2021-09-07

纺织服装周刊 2021年16期
关键词:服饰文化服饰服装

4月22日,“礼承匠心 韵采华章——中国服饰文化主题研讨会”在北京饭店圆满召开。作为“盛世·中国——‘大成市场杯中国华服设计大赛、‘池上锦杯中国汉服设计大赛”的系列活动,研讨会与赛事新闻发布会暨启动仪式同期举行,汇聚政府部门、国家行业协会、院校专家、文化时尚精英、非遗传承人、企业代表等,从服装、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为赛事提供理论支撑与有益探索,为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建言献策。本刊特摘取会上部分嘉宾的精彩发言,分享给大家。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会长 杜钰洲:

创作的源泉是现实生活,服装是为人服务的,站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研究、创新中华服饰是第一个前提。第二个前提是,服装文化的发展受到了文化发展的影响,因此从文化角度要认识三个关系,即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技术生产力的关系,三个关系决定了当代服饰文化的基础。

要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服装,第一,要发掘、传承传统文化里面的精华;第二,要创造一种时代感。所以在民族性和时代感的关系上,要在时代感的基础上挖掘民族的精华,为现代人服务。

当代中国服饰设计,既要有现代气魄、现代风格,还要有民族特色,是很难的。因此,要把创新、协同、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用到中国现代服装的创造过程中。

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副会长、成都嘉润置业集团董事长 陈先德:

“盛世中国”系列赛事致力于打造与中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契合的华服和汉服,推动设计作品转换成商品、形成产业。池上锦街区将助力形成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和产业的高地。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第七届理事会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李当岐:

汉服不是汉朝的衣服,也不只是汉族的服饰,而应是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服饰。它是不断演进发展的。对传统文化进行设计创新,不能照搬,要关注现代人的生活。我希望大赛的作品不要回到古代去。赛事要求越具体越好,让设计回归原位,真正发挥这两个大赛弘扬挖掘传统文化、提高设计创新能力的作用。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 唐建军:

民族精神已经全面觉醒,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迹文物保护对民族精神的发扬,在其中起到了极大的引领作用。只有实现了人的身份重构,国民才能自信地穿上代表当代中华文化精神的服饰。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院长 王永进:

源在历史,根在传承,重在创新,落在技术,强在时代。民族服饰文化复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行业协会、市场、高校等,只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共同支持,才会最终取得成功。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 胡正跃:

服饰文化是各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之门面,反映一国国民总体精神面貌、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每年都有很多要求“穿着正装或民族服装出席”的外交场合,什么时候我们能拿出站得住脚的、能代表中国形象的这么一套服装?现在一定是最好的时候。

除了民族性,我们还是一个亚洲大国,民族服饰设计理念也应更多地立足亚洲,多一些东方神韵。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黄智太:

服饰要为当代人服务,这与党和政府的理念一样,城市是要为人服务的。2020年成都市金牛区经济总量达到了1330亿,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将着眼产业升级,助力传统的荷花池批发市场在双循环格局中把市场做得更大。

著名时尚艺术家、中国服装设计最高奖“金顶奖”获得者 张肇达:

设计的创新,就是设计师对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后,进行理性的梳理和批判,再注入当代的新思维和新技术。通过国家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以及行业的努力,我们的服装文化已获得了世界的普遍性尊重。下一步要转为“融入”,即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成为世界时尚不可或缺的组成。

中国服装设计最高奖“金顶奖”获得者 王钰涛:

对于服装的态度,希望放得平一些,不需要强加着承载太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关于年轻人如何在后疫情时代走入新纺织服装工业,希望行业能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 楚艳:

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不要局限在服装史、服饰文化研究,一定要落实到设计和市场化当中。今天我们在一片空白之上,重新把传统服饰续接起来,形势很好,但也要用冷静的头脑重新看待传承与创新的方式,回到當下的时代语境。对中国服饰最好的传承与创新,就是做到知来处、明去处。

猜你喜欢

服饰文化服饰服装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道具服装
猜朝代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云想衣裳花想容
广西瑶族服饰文化研究
Wearing History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做自己个性本色 COCO薇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