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不尽的传奇人生

2021-09-07秦焕苗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4期
关键词:李叔同大师

秦焕苗

风吹着,天空微雨飘落,沿着风光无限的海河岸边,我朝着向往已久的李叔同故居纪念馆走着……

天津是一个依海河而建的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随着蜿蜒的海河耸立两岸,夜晚霓虹灯闪烁,一艘艘装扮亮丽的游轮载着来自远方的游客穿梭在河面,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轮美奂的城市夜景画卷!

天津有3000多栋风貌建筑,800多栋名人故居。许多名人故居至今保存完好,这些故居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难得的人文景观,是鲜活的历史雕塑,从侧面展示了天津的历史风貌和城市品位,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距离不远处是当年的奥匈帝国领事馆,白墙灰窗的二层楼,一种淡雅的地中海式建筑风格。紧邻的是解放天津汇合处旧址,陈列着当年用过的一辆坦克和一门大炮,还有好多解放军英勇杀敌的雕塑……难怪都说:一条海河观光带,半部中国近代史。

过了金汤桥,走到古文化街的对面,掩映在一片绿荫中青砖灰瓦的院落渐渐进入视野,我欣喜确定就是弘一大师的故居。它远远地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韵,古香古色,在周围现代高楼的环绕中,仿佛就是两个世界,依稀从民国穿越而来。

信步走进大师的旧居,大门口立着一块巨大的汉白玉,上面写着“李叔同故居纪念馆”,是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几个绿色的大字遒劲有力,与汉白玉交相辉映。

拾级而上,进得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大师家的花园。绿树、假山、小桥、流水、亭子、花草组成一组和谐的流动的画面,静谧美妙,让人流连忘返。我想象着大师孩童时在这里嬉戏玩耍和青少年时期坐在凉亭读书的情景,如果那时有手机,随时录下一段段视频,完好地保存到现在,该是怎样的一种动人心弦的呈现啊!

故居坐西朝东,花园的北侧建了一个纪念亭,安放着大师的一尊紫铜雕塑像,高2.7米,是天津雕塑家刘鑫制作完成的。大师目光深邃而凝重,一脸安详,仿佛穿过岁月的沧桑又回到儿时的家,静静地坐在亭子中央,享受着告老还乡的闲静。身后彩壁的上方悬挂着“高风劲节”的匾额,是中国现任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张海手书。身后的汉白玉彩壁上,刻有其楷书《佛说阿弥陀经》,是大师1932年为纪念父亲李筱楼诞辰120周年所作,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仰与追思。纪念亭内侧抱柱上联语“大慈念一切,悲光照十方”,为大师手书《华严经》中的诗句;外侧抱柱联语“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是中国原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赞弘一法师的诗句。一方小小的纪念亭,承载着大师对故居和亲人的眷恋,承载着大师悲天悯人和修身自律的情怀,承载着世人对他的高度评价和无上敬仰……

细雨还在飘洒,我没有打伞,站在大师的塑像前,深深鞠躬,内心是从来没有过的虔诚,只是想流泪……

走过花园,是宅院的二进门,门楼上悬挂着一块黑色横匾,上面题写着三个金色的大字“进士第”,落款是李鸿章。李叔同的父亲李筱楼为同治四年进士出身,在朝廷为官数年后,辞官经商,在天津经营盐业和钱庄生意,富甲一方,此匾记录了李氏家族曾经的繁荣和显赫的社会地位。想着大师小时候在官宦和富商的双重环境中成长,感到很欣慰,崇拜一个人,就希望与他有关的一切都是好的。虽然这时的我也想起老家的土坯房,那三间曾经为爷爺、奶奶、爸爸、妈妈和我们姐妹挡风遮雨的小屋子,虽然破旧,但那种简单的快乐却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尤其是下雪后的院落,就是我们童年的乐园。虽然现在每天出入宽敞明亮的高层洋房,但那种淳朴自然的田园生活情结却一直是内心永恒的向往。

走进二门,沿着过道前行十几米,进入一个拱形的小门,里面是庭院中心一个极小的花园,拱门上写着两个字—“意园”。正面是一个小书房,是大师家的“洋书房”。为什么叫“洋书房”?一是因为整个大院里,唯一的一间西洋式风格的房子。那时只有这个小房子是玻璃门窗,大格子的,其他的都是糊窗纸的小格子窗棂;二是因为里面放着钢琴、留声机等西洋物件。1911年,李叔同学成归国返津,居住在这间房,钢琴是奥地利驻津领事送给他的仲兄李文熙的,之后文熙转给李叔同。他曾将自己留学期间创作的《浴女》油画挂在该屋内,成为传遍津门的“奇闻”。说这是一间“洋书房”,的确当之无愧,从里到外都散发着“西洋”味。

1905年4月,母亲染病去世,李叔同在丧礼上边弹钢琴边唱悼歌,在世人的不解中,25岁的李叔同用这种异乎寻常的方式感怀母亲的命运,当时的人们都感到非常震惊。大师的超前意识,大师的才情,大师的魄力,注定会掀起一次次的轰动。此刻,我终于领悟到,一个杰出的人,他身上肯定有着许多与众不同的东西。

李家的大宅院由四个小四合院组成,呈田字型,“意园”的东北角有个小门,进去便是中书房所在的一个小四合院,也是北边的前院,早先是大师父亲的书房,后来大师和他的仲兄李文熙在此学习。在这里,他饱览儒学经典,挥写恣意汪洋的诗文,沉浸于金石篆刻、琴棋书画的乐趣中,为日后在诸多艺术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奠定了深厚的国学基础。

书房里有一组大师和仲兄文熙下棋的蜡像,两人都穿着白色绸缎的衣裤。这是,根据他们的一张生活照复原的蜡像,惟妙惟肖,刚进门时冷不丁我还以为是两个真人呢!

小院的南屋外墙上挂着几幅大师的书法临摹,据讲解员说,曾经来过一位有名的书法家,他说墙上挂着的几幅大师早期的作品,是大师用三年时间练成的,他写了几十年,都达不到大师早期的书法水平。大师的天分和悟性之惊人由此可见一斑。

小院靠近北墙中间放着一尊大师穿袈裟、戴佛珠的大理石雕塑,右臂腋下夹着一把雨伞,目光凝重平和,给人一种风雨兼程,在寻找什么的感觉。身后的黑石板上刻着四个字—悲欣交集,这是大师圆寂前三天留下的四个字,馆里藏有复制品。关于这四个字的释义,有多种解释。

我想,这四个字的含义,对于将要离世的大师而言,应该有着更深刻的含义,我自知学识疏浅,思想和智慧无法达到去解读其深意的程度。

关于大师“悲欣交集”四字的含义,历来许多文人贤士都做过解读。对于不同程度、层面的读者来说,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学者叶圣陶先生理解“欣”字,一辈子“好好地活了”,到如今“好好地死了”,欢喜满足,了无缺憾。上海音乐学院钱仁康教授认为“悲”是悲悯众生的苦恼,“欣”是欣幸自己得到解脱。太空法师说:“大师之所以‘悲者,悲众生之沉溺生死,悲娑婆之八苦交煎,悲世界之大劫未已,悲法门之戒乘俱衰,悲有情之愚慢而难化,悲佛恩之深重而广大。大师之所谓‘欣者何,欲求极乐,欣得往生,欣见弥陀而圆成佛道,欣生净土而化度十方 。”

猜你喜欢

李叔同大师
李叔同研究史上的新坐标
——《李叔同—弘一大师年谱长编》评介
大师剪我也剪
大师画,我来做
弘一法师的账单
李叔同谈“咸与淡”
环保高效的清洁大师
影像中的灿烂人生
——《李叔同——弘一大师影像》简评
弘一法师李叔同(上)
听李叔同送别(外一首)
向改装大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