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 夯实道路交通安全基础

2021-09-07

汽车与安全 2021年4期
关键词:道路交通违法整治

近年来,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逐步向好,事故数与死亡人数连年“双降”,近三年没有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但与此同时,广东道路交通事故总量较大,交通事故仍然是安全生产的“头号杀手”。为进一步化解交通安全风险,广东交警全力出击,积极开展各项行动,通过全省各地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出台《广东省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方案》,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缺失风险,筑牢预防交通事故的基础。

全省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4月8日,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召开视频推进会,部署全省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整治工作。

2020年给5月,省道安办对广州市自云区、深圳市宝安区等10个县市区摩电交通安全问题进行挂牌整治。挂牌以来,经过10个多月的不懈努力,各地形成了党委、政府“双主官”挂帅督战、道安办居中统筹、街镇及各部门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

10个县市区涉摩电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占全省该类事故的比重从挂牌前的10.3%、14.9%下降至7.8%、813%,查处摩托车五类违法行为同比上升160%,摩电头盔佩戴率、号牌悬挂率、核定载员率、遵章守法率大幅提升,其中摩电头盔佩戴率从挂牌前的32.7%上升至71.3%,摩电挂牌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据统计,2020年,涉摩电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占全省总数的63%、54%。会议强调,摩电交通安全风险是全省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18个风险之一,是长期制约广东省交通管理发展的痛点、顽疾。

各地各部门高度关注、高位推动、全力推进摩电整治工作,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加大投入保障力度,压实镇街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

落实显性执法劝导,营造严查严管氛围,高频次多角度开展宣传教育,争取群众理解支持,全面提升摩电遵章守法率,坚决扭转摩电事故高发、频发势头。

全面开展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结合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同步推进,全力防范化解第二季度道路交通安全风险,争取在交通事故应急救援、交通安全“画像”评估、事故深度调查等重点工作上取得新的突破。

出台《广东省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方案》

广东省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同比减少15.55%,死亡人数同比减少33.02%,其中潮州市未发生交通亡人事故。3月6日,《广东省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3月11日全省召开动员会,实施以来收效明显,21个地级市当中,死亡人数同比下降的有14个。

确定“1+18+55+N”方案体系

广东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指出,广东公路通车总里程超2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1万公里,机动车保有量超3300万辆,驾驶人超4380万人,这导致全省道路交通事故总量依然偏大。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占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总量的近八成。

3月,广东印发了《方案》,确定了“1+18+55+N”方案体系:即1个总方案,18项重点任务,55项举措,N个工作指引,围绕人、车、路、企、救的18项突出风险,分门别类提出防范任务。

与此同时,省工作专班还实行“六个一”工作机制:

每周一简报,既刊登各地各部门的工作进展,交流好的经验做法,又开展每周事故分析,公布各地事故排名;

每月一会商,研判当月突出的风险隐患,提出防范措施;

每月一调度,抽查各地各部门的工作成效,指导工作开展;

每月一通报,督办各地各部门按进度推进清单任务;

每季度一督导检查,确保工作取得成效;

每季度一新闻发布,介绍全省工作情况,回应社会关切问题。

科技应用大显身手

在全链条、系统化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中,不少科技应用手段大显身手。

近年来,大客车、重型货车和危险化学品车辆在运输过程的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广东还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大省,“两客一危一重货”车辆的运输安全保障成为重中之重。

对此,广东省应急管理厅会同广东省公安厅、交通运输厅、市场监管局、政数局建成应用“两客一危一重货”重点车辆智能监控预警融合平台,实现了在粤运营的76万辆重点车辆卫星定位预警、4.96万辆“两客一危”智能视频监控预警、全省危险货物运输电子运单“三个全覆盖”。

广东还是货运大省,货车超限超载风险大。全省通过落实路警联合治超,突出重点时段、重点路段、重点车型精准打击,推进行业主管部门联动协作,持续保持治超高压态势,货车超限超载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

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广东共查处违法超限超载案件9.81万宗,普通公路的超限超载率下降至1.71%,同比下降80%。

接下来,广东还将打牢定点治超基础。优化全省固定超限检测站点布局,力争全部超限检测站实施公安、交通联合驻站执法模式;推动超限检测站“电子抓拍”设备设施全覆盖,并实现并网运作,进一步打牢定点治超基础。同时,强化流动治超力度,落实入口治超措施,补齐源头治超漏洞,通过全链条、全方位监管,有效化解货车超限超载风险。

省公安厅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还介绍了《方案》中“企业画像”的举措。面向全省“两客一危一货”运输企业,通过“企业交通安全画像分析”“企业风险等级综合评价”及“预警闭环管控”三个环节,自动生成“画像”报告和隐患清单,定期推送给企业。这不仅能让企业及时掌握自身存在的风险隐患,还能让公安交管部门找准重点关注对象,让交通运输部门摸清企业安全状况。

2019年广东全面应用“企业画像”以来,已为全省3.1万家企业免费提供“画像”服务。其中高风险企业数量减少了26.2.5%。

高質量建设“四好农村路”

“十三五”期间,广东省共完成乡道以上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6643公里,完成危桥改造1731座,全力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2020年全省“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任务总里程18580公里,全面实现砂土路14804公里清零,年度十件民生实事相关任务全部完成。

然而,随着农村经济越来越活跃,农村交通安全问题也突显。对此,广东将加大农村公共交通投入,提高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补助标准,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计划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按照三档进行一次性补助。

同时,加大农村公路与国省道出入口道路安全设施建设力度。力争2021年底前,县乡道与国省道平交路口100%完成“一清一灯一带”建设、国省道沿线村道出入口100%完成“平安村口”建设。

另一方面,广东还将调整农村道路交通运力结构,加大农村客运车辆投入和补助资金,优化运营线路,支持大型运输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有效提升农村客运服务质量和减少旅客乘坐货车、农用车出行。

全省创建9条国省道示范路

省公安厅交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近三年广东省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有37%发生在国省道,发生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中,有40%发生在国省道。

《方案》将“国省道交通安全文明示范路创建活动”作为防范化解道路安全设施缺失风险的一项具体措施,聚焦完善设施补短板,系统排查治理9条国省道示范路6类重要交通安全隐患点段。

按照公安部的要求,广东省确定了9条国省道作为示范路,分别是G105、G106、G107、G205、G207、G228、G321、G324、G325。6类重要安全交通安全隐患点段:第一类是急弯陡坡、临水临崖、长下坡路段;第二类是穿村过镇路段;第三类是双向四车道以上,无中央分隔带的路段;第四类是事故多发路段;第五类是平交路口;第六类是平安村口。

广东全力抓好示范路创建活动落实,确保9条国省道示范路6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全部治理完成,示范路沿线视频监控、卡口系统覆盖率全部达标。

开展专项行动 维护交通秩序

3月26日,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召开2021年清明道路交通安保工作新闻发布会,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省交通运输厅、省应急管理厅在会上通报了相关工作情况。清明期间道路交通流量大幅度增加,广东省道路尤其是高速公路车流持续高位运行。

全省公安交管部门以高标准、严要求全力做好清明假期道路交通安保工作,在4月2日至6日期间,全省交警组织开展夜查、集中整治拼车包车超员载客违法、整治“百吨王”等三大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强力清理隐患

结合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攻坚工作,会同相关部门深入排查治理源头交通安全隐患,加强重点车辆源头监管,压实运输企业、货运源头单位等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防“带病”、超载超员车辆上路行驶。

在强化路面管控方面,节假日期间,以高速公路出入口、墓区、景区出入口、山区公路要道口等为重点,增设临时执勤点,依托交警指挥中心、执法站,充分利用公路防控体系、缉查布控系统、高速公路重点车辆动态监管信息服务系统等科技手段,精准拦查“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严格查处“三超一疲劳”等突出违法行为。出行高峰期间,坚持视频巡查与路面巡逻相结合,提高巡查频率,增派路面警力,严查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针对性加强农村地区交通管理力量,组织执法小分队、派出所、“两站两员”守住出村口、上山口,查纠货车违法载人、面包车和摩托车超员等交通违法行为。

4月2日至6日期间,全省交警组织开展夜查、集中整治拼车包车超员载客违法、整治“百吨王”等3大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强化疏堵保畅

加强区域联勤、部门协同,形成疏堵保畅合力。出行高峰期间,加强路面流量监测,在瓶颈路段、关键节点增派警力,维护交通秩序。

强化宣传提示

全省各地交警借助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力量,发布交通出行指引。出行高峰期间,滚动播报主要道路通行信息、景区墓区周边路况和停车场信息,希望群众合理选择出行线路、错峰错时出行。

广州开展交通秩序大整治专项行动

为改善道路交通秩序,提升事故预防、缓解拥堵能力,3月1日起,广州市开展为期3∞天的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专项行动。

重点整治“八大类”违法行为

一、不文明驾驶违法行为。主要包括市政道路、内街内巷机动车违法停放,机动车排队加塞、实线变道、连续变道,机动车不按规定礼让行人。

二、非机动车、行人违法行为。主要包括非机动车(含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向行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法载人、不戴头盔;外卖送餐、快递物流等新业态交通违法;行人闯红灯、不走人行道、不走衡道线、跨越道路隔离栏。

三、摩托车违法行为。主要包括摩托车驾驶人不戴头盔、无牌无证上路行驶、在禁行区域行驶。

四、涉酒违法行为。主要包括酒驾、醉驾。

五、机动车“飙车”违法行为。主要包括机动车追逐竞驶、机动车违法改装、噪音扰民。

六、机动车涉牌违法行为。主要包括机动车无牌上路、遮挡号牌、假套牌。

七、货车、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违法行为。主要包括货车、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违法改装,违反货车、泥头车通行时间和范围规定通行。

八、占道施工违规违法行为。主要包括未经审批占道施工,未按许可的位置、超过许可的面积和期限施工;施工期间未按有关规定设置标志、采取安全防护设施以及围蔽作业;施工期间未安排人员维护交通秩序。

加强重点路段及区域的整治

以治理十大交通秩序乱点、十大严管路段、十大事故多发路段、十大重点整治街镇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以线带面,推動全市交通秩序的持续提升。

“网格化治理”

全面搭建各区网格化整治机制,“以公安和各区为主力军、其他相关单位全面参与”,围绕重点违法和重点路段、区域,实施全覆盖整治。

全面发动各部门网格化管理力量,按照网格化管理的原则,督促各大批发市场、医院、客运站等有关责任方,按照包干的原则,组织发动人员参与交通管理。

全面整合志愿者网格化劝导力量,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等社会志愿者参与交通劝导、交通宣传。

清除隐患

发挥街(镇)预防道路交通联席会议作用,定期收集相关单位实体化运作情况,并组织开展检查。

推动落实货车企业源头治理,严格落实货运企业源头治理,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加强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监管,每月常态开展超载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广州市建筑垃圾准运的相关规定。

综合治理

加强交通新业态行业综合治理,对外卖行业人员车辆实行“五个一律”管理;对企业定期考核;加快推动全市快递电动三轮车规范化管理;全面升级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共享单车管理。

加强公共交通行业综合治理,加强公交专用道和港湾式站点建设和管理;优化中心区常规线路运力。

加强占道施工综合治理,对正在实施的占道工程开展全覆盖专项排查,每月开展联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开展全市停车问题综合治理,完善全市停车规划,编制全市停车场专项规划。

完善设施

推动交通设施排查整改,组织对广州市交通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制定摸排方案,建立巡检台账,细化问题和措施清单。

推进慢行系统建设,逐步恢复全广州非机动车道,并增设机非隔离护栏。

推进交通拥堵点位改造,推进“双微改造”,综合运用车道瘦身、借道左转等措施,优化提升路口、路段通行秩序和通行能力。

“智慧”交通

搭建重点车辆监管平台,搭建重点车辆人员监管平台,实现重点车辆的实时监控、源头监管。

加强信号灯智能化建设,加强信号灯联网联控建设,对现有单点信号机实施升级改造,提高广州市信号灯系统联网联控水平。

全面整合监控设备执法资源,全面梳理排查可用于查处交通违法的各类监控情况,研究解决数据接入及执法等问题。

共建共治

舆论氛围全覆盖,持续曝光各类道路交通违法现象、典型案例,大力宣传“好司机、好市民”等正面典型。

社会动员全覆盖,围绕企业、学校、农村等主体,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单位行业发动全覆盖,督促、指导各类社会单位履行对本单位人员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法定义务。

创造更加畅顺、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每一位交通出行参与者,也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广州交警继续细化工作措施,并形成常态长效治理机制,创造更加畅顺、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2021年底前,全力实现广州市交通秩序持续好转、交通形势持续趋好、执法力度持续提升、交通拥堵态势持续平稳可控、交通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市民满意度持续提升“六大目标”。

深圳开展春季道路交通安全大整治统一行动

强化路面管控力度,遏制交通事故多发势头,创造良好交通环境,深圳交警于4月份开展春季道路交通安全大整治统一行动。为确保行动实效,深圳交警每日实施“万警千组”整治模式,上万人的队伍,上千个整治组,全面覆盖全市重点路口、路段,在人流量大、非机动车通行秩序差的路口,严查十类严重违法。

严管电动车违法整治

以“一戴两不”为管理基本目标,采取路面查处、社区源头管理、进企校宣传、上门提醒、联合惩戒等多种方式,全面加强电动车的路面通行秩序整治和交通安全宣传劝导行动,全力推进快递外卖行业及一般电动自行车交通秩序治理。

开展货车集中整治行动

实施“查、罚、贴、扫、宣”五步曲,严管货车通行秩序,严查各类货车违法行为,推行车辆“右转停让”文明驾驶习惯,切实降低货车交通事故率。

持续强化泥头车安全管理

严查泥头车冲禁令等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对查获重点违法行为属于“红线底线”范围的,严格落实“右转三让”“七统一”,主管部门上报,行业通报,社会曝光。

严查严处酒驾违法

综合运用“两地查”“精准查”“异地查”“飞行查”“快闪查”“举报查”等“六查”技战法,强化深圳市的酒驾整治力度;同时持续开展“深莞惠”酒驾联合行动,对跨市酒驾违法进行拉网式打击。

强化斑马线整治

此次行动期间,采取现场查处、视频抓拍查处等多种模式严查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违法。

强化行人非机动车秩序整治

积极协調辖区相关部门,采取“路口劝、路段喊、社区宣、企业管”4种模式,集中治理行人非机动冲红灯、逆行、占用机动车道、翻越护栏等重点违法。

强化“生命带”整治

持续加强不系安全带违法查处,通过强化整治和宣传引导,力争做到驾驶人、乘客必系安全带,对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驾驶人及乘客现场作出处罚。

加强高速公路违法整治

加强高速公路的巡逻及现场执法力度,重点查处超速行驶、超员载客、疲劳驾驶、客车夜间违规运行、违法停车等违法行为。

强化违法占道施工治理

加强对占道施工重点区域的巡逻、整治,依法处罚不规范的施工单位、人员。

开展停车场主体违法整治

对近年来有亡人、伤人事故和前期排查发现隐患的停车场重点查处,对停车场内交通设施不全、场内交通秩序混乱、不按规定停放车辆等情况下仍从事经营性行为的违法行为,严肃追究停车场管理单位的主体责任。

4月10、11日,深圳交警共查处现场查处违法1.6万余宗,行人非机动车违法12万余宗,酒驾27宗,醉酒29宗,电动车酒驾127宗,货车违法773宗,泥头车违法194宗,高速六类违法3l宗,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934宗,不系安全带8.55宗,电动自行车违法1.1万余宗。

珠海开展两大专项整治行动

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从4月7日起,珠海交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两个专项整治行动:大车不靠右等专项整治行动;酒醉驾源头治理专项整治行动。

行动期间,珠海交警出动大批警力,配合无人机、电子警察开启大规模查车模式,不分昼夜上路查车,同时开展大车不靠右、酒醉驾两个专项整治,严查一批重点车辆和重点违法行为。

重点检查车辆为:大型客车、泥头车、搅拌车、危险品运输车、摩托车等;

重点查处违法行为有:大车不靠右(高速公路货车不靠右)、超载、超速、疲劳驾驶、非法改装、违反限行、工程车载货漏洒等;酒醉驾。

大车不靠右专项整治

为了进一步规范大车行驶秩序,预防交通事故,提高道路通行效率,4月7日起至7月31日开展大车不靠右(高速公路货车不靠右)专项整治行动。

重点路段包括:高速公路;国省道(如105国道、港湾大道);主干道(如:珠海大道、迎宾南路、九洲大道、凤凰路、人民路、明珠路、机场路、珠峰大道、黄杨大道、白蕉大道等)以及混凝土企业、建筑工地和港口货场、大型物流园区、大宗货物集散地“三类场站”周边道路。

大车不靠右行驶不仅影响通行效率,还很不安全,给后面的小车造成盲区,后车容易因变道引发交通事故。从2020年10月份开始,珠海交警持续对大车不靠右开展集中整治,持续的整治起到了一定的阻遏效果。在高峰期,交警重点查处大车不靠右(高速公路货车不靠右)、违反限行等交通违法行为。在平峰期及夜间,重点查处超载、超速、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

珠海交警还将每月5日、15日、25日定为全市统一行动日,采用集中整治与灵活整治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行动。路面交警一旦发现大车不靠右,有超载、超速等嫌疑的车辆,都会及时查处。除了路面交警查处,14组“电子警察”将珠海大道、金凤路、梅华路、三台石路等路段全天候24小时抓拍大车不靠右。

酒醉驾源头治理专项行动

为了预防涉酒交通事故,4月7日起至S月30日,在珠海全市范围内,开展酒醉驾源头治理专项行动。

一直以来,交警对酒醉驾保持“零容忍”的态度,虽然交警查处酒醉驾的力度越来越大,曝光的警示案例越来越多,但酒醉驾还是屡禁不止。今年以来,交警部门共查处酒醉驾驾驶人759人,其中酒驾456人,醉驾303人。

酒醉驾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危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夜间发生的交通事故很多都和喝酒有关。还有驾驶人酒后驾驶发生事故,往往逃离现场,增加了交警部门办案的难度,也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2月7日清晨,管某喝酒后驾驶一辆津蓝色小汽车,在江门南泉岗路段撞倒一名骑摩托车的女子,将女子拖行数百米后逃逸,连夜跑到了珠海。珠海、江门警方联合追查,3个多小时后在拱北某公寓将管某抓获。

在专项整治期间,交警的整治力度更大、查处时间更长、整治范围更广,对违法驾驶人曝光的力度也会更大。在市区,交警在各大商圈、餐厅、酒吧街、KTV等涉酒密集场所、酒醉驾多发路段部署警力,严查酒醉駕。西部地区路广人稀,而且不少村民有白天喝酒的习惯。交警每天在县道、乡道设卡查车,重点整治摩托车酒醉驾;白天也会严查酒醉驾驶人。

通过本次酒醉驾专项整治,目的是减少涉酒驾交通事故数量,杜绝较大以上交通事故发生,营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争取实现零酒驾。

实名曝光严重违法行为

两项专项整治期间,珠海交警进一步加大违法曝光力度,不仅定期安排现场执法直播,还会将典型事故案例在“珠海交警”微信、微博和新闻媒体进行曝光。

同时,珠海交警还集中对大车不靠右、酒醉驾、超载、超速等严重违法实名曝光,同时将违法行为通报给驾驶人所在单位、公司和社区。

猜你喜欢

道路交通违法整治
南京市2017年至2019年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分析与研判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节能减排问题及技术探讨
这些行为,你以为 没违法其实违法了
“代客操盘”系违法 盲目相信会受骗
撮粮之术(下)
2017年广东省环境违法企业“黑名单”
永昌县人大常委会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执法检查
广东省第二批环境违法企业“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