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品质量差异视角下货币政策对产品消费和部门通胀的影响

2021-09-07巢阳生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低质量产品质量经济体

巢阳生

(中共从化区委党校,广州 510900)

0 引言

消费行为一直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和主要研究领域。一般而言,随着富裕程度提高,人们倾向于购买相对更加昂贵、质量更高的产品。消费变化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产出水平,因为追逐高质量消费品的行为对经济周期具有显著影响,因此考虑不同产品质量差异的真实经济周期模型更符合现实[1-2]。对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从追求温饱逐渐转向追求相对高质量的生活,其中一个典型现象是居民对耐用品的需求表现出不断上升趋势。由于耐用品质量整体高于非耐用品,耐用品消费数量增加意味着居民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增加[3]。本文考察了货币政策对部门通胀和不同产品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产品质量存在差异的条件下,货币政策的效应具有明显非对称特征:扩张货币政策与紧缩货币政策对不同部门通胀、产品消费的影响并不一一对应。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考察了产品质量存在差异条件下货币政策对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产品质量存在差异条件下,富裕程度越高,从扩张货币政策中获益更大,同时从紧缩货币政策中获得的消费损失也越大,货币政策并不会必然导致消费不平等情况的恶化。

1 理论分析

本文使用包含产品质量差异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4],采用我国2002-2018年的进口产品价值、国内生产总值、就业、通货膨胀、名义利率等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在此基础上,使用MATLAB2016动态模拟软件包,考虑1个单位标准差货币政策冲击对通胀和消费产生的影响,结果见图1。

图1 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品消费和部门通胀的影响

图1以冲击发生后的时间长度为横轴,冲击效应大小为纵轴,显示了1个单位标准差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对高质量产品生产部门通胀、低质量产品生产部门通胀、高质量产品消费、低质量产品消费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当通胀和消费的变化轨迹位于零值水平线以上,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引起该变量增加;相反,则表示下降。图1(a)显示,对于部门通胀而言,扩张性货币政策引起高质量产品生产部门通胀、低质量产品生产部门通胀上升;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对高质量产品、低质量产品生产部门通胀的影响存在差异,紧缩性货币政策引起高质量产品生产部门通胀下降以及低质量产品生产部门通胀上升。图1(b)分别给出了扩张货币政策与紧缩货币政策对高质量产品、低质量产品消费的影响,扩张货币政策引起高质量产品消费增加和低质量产品消费减少,而紧缩货币政策则引起低质量产品消费增加与高质量产品消费减少。

以往研究表明,扩张货币政策引起消费增加和通胀上升,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引起消费减少和通胀下降,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了总需求,推动了物价上涨,而紧缩货币政策通过抑制总需求而抑制了物价上涨[5],这与本文结论存在明显不同。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高质量产品相比低质量产品更具有劳动密集特征,且具有更大的名义价格刚性,意味着低质量产品价格调整的速度相对更快,而高质量产品则由于名义价格刚性较大,导致价格调整的速度相对较慢[6]。紧缩货币政策冲击发生之后,居民家庭收入减少,低质量产品生产商可迅速调整价格,但高质量商品相对更加昂贵,共同作用之下,高质量产品消费减少,需求变化影响产品价格,紧缩货币政策引起高质量产品价格下降,进而高质量产品生产部门通胀下降。由于低质量产品的名义价格刚性较小,紧缩货币政策冲击发生之后,产品价格可及时调整,加之紧缩货币政策引起居民家庭收入减少的共同作用下,导致紧缩货币政策冲击发生后低质量产品需求增加,通过需求的作用推动低质量产品价格上升,因而紧缩货币政策引起低质量产品生产部门通胀上升。对于扩张货币政策而言,一方面增加了居民家庭收入,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低质量产品与高质量产品的相对价格,扩张货币政策发生后,低质量产品价格能够及时调整,因而变得相对昂贵,导致低质量产品消费减少;高质量产品由于较大的名义价格刚性,产品价格难以及时作出调整,因而变得相对便宜,导致高质量产品消费增加。同时,扩张性货币政策引起了居民家庭收入增加,进一步推动更多消费高质量产品,减少低质量产品消费[7]。因此,扩张性货币政策引起高质量产品、低质量产品生产部门通胀上升,同时引起高质量产品消费增加和低质量产品消费减少(见表1)。

表1 货币政策对部门通胀和产品消费的影响

结合图1与表1,考虑产品质量差异后,货币政策的效应具有非对称特征:(1)扩张货币政策与紧缩货币政策对低质量产品生产部门通胀的影响不对称,二者均引起低质量产品生产部门通胀上升。(2)扩张货币政策与紧缩货币政策对高质量产品与低质量产品的部门通胀和消费的影响大小不一致。对高质量产品而言,扩张货币政策引起高质量产品生产部门通胀上升的幅度大于紧缩货币政策下高质量产品生产部门通胀下降的幅度,而紧缩货币政策则引起高质量产品消费下降的幅度大于扩张货币政策引起的高质量产品消费增加的幅度;对于低质量产品而言,扩张货币政策引起部门通胀上升的幅度大于紧缩货币政策引致的部门通胀上升的幅度,而扩张货币政策引起的低质量产品消费下降的幅度大于紧缩货币政策引起的低质量产品消费上升的幅度。

由于高质量产品消费者主要是高收入群体,低质量产品消费者主要是低收入群体,因此高质量产品权重v可以反映一个经济体(可以是家庭)的整体富裕程度。在基准校准情形中,本文将这一参数校准为10%,表明基准情形的经济体为一个贫困的经济体。为考察货币政策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本文分别考虑3种情形:(1)基准情形,模型经济为贫困;(2)情形I,高质量产品权重v取值为0.5,模型经济处于中等收入状态;(3)情形II,高质量产品权重v取值为0.8,模型经济处于富裕状态。基于以上设定,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紧缩货币政策对不同经济体消费的影响见图2。

图2 不同情形下货币政策对产品消费的影响

基于图2可以发现:(1)考虑产品质量差异后,无论何种情形,扩张货币政策对消费的影响小于紧缩货币政策对消费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发生后消费上升的幅度小于紧缩货币政策发生后消费下降的幅度。对于加总的消费而言,考虑产品消费质量差异后,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仍具有非对称特征。(2)不同情形下,随着高质量产品占比增加,扩张货币政策对消费的影响不断扩大。随着经济体富裕程度上升,扩张货币政策对消费的影响不断扩大,扩张货币政策使富裕经济体获利更大。(3)对应不同情形,随着高质量产品占比增加,紧缩货币政策发生后消费下降的幅度不断扩大。随着经济体富裕程度上升,紧缩货币政策使其遭受的消费损失也越大,且这一消费损失大于扩张货币政策带来的消费增加。尽管扩张货币政策使富裕经济体获益更大,但紧缩货币政策下该经济体的损失大于贫困经济体,货币政策并不必然导致富裕程度不同经济体间消费不平等状况的恶化[8]。

结合图1与图2可以发现,考虑产品质量差异的一般均衡模型中,货币政策对部门通胀与产品消费的影响具有非对称特征:从部门通胀和产品消费的反应幅度看,扩张货币政策与紧缩货币政策对部门通胀、产品消费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从加总消费的角度,尽管扩张货币政策或使富裕经济体获益更大,但紧缩货币政策导致其消费损失更大。本研究在构建分析模型时考虑产品质量差异,不仅得出货币政策对部门通胀和产品消费影响的非对称特征,同时也意味着货币政策并不必然引致消费不平等状况的恶化。

2 结语

结合以往研究,通过构建包含产品质量差异的一般均衡模型,本文考察了货币政策对部门通胀和产品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产品质量存在差异条件下,货币政策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当外生冲击引起货币政策盯住目标偏离政策制定者容忍的水平时,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产品质量差异带来的影响;面对相同的偏离水平,经济处于上行期与处于下行期的货币政策力度应该存在差异,相比经济上行期,货币政策制定者的货币政策力度应该大于经济下行期[9]。由于现实经济中产品质量差异广泛存在,政府需要依据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制定差异化货币政策[10]137,如出现消费不平等状况恶化,政策制定者可推行紧缩货币政策,将导致富有的经济体(包括家庭)遭受较大的消费损失,而贫困经济体遭受的消费损失则相对较小,有助于缩小不同经济体间的消费不平等。

猜你喜欢

低质量产品质量经济体
质量鉴定中产品质量特性及重要度确认的重要性
航天外包产品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航天产品质量控制及提升方法研究
低质量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授权对经济秩序的影响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应对空间有多大
工作图什么?
低质量的婚姻不如高质量的单身,是真的吗?(一)
高质量的独处
破解学前教育低质量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