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在小儿过敏性哮喘中的应用效果

2021-09-06王冬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过敏性哮喘康复

王冬梅

(山东省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山东郯城 276100)

过敏性哮喘是最常见的哮喘类型,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1]。小儿哮喘中绝大部分患儿属于该类型,其典型症状为喘息、气喘、咳嗽、胸闷、乏力等[2]。目前小儿过敏性哮喘受限于医学水平,尚不能治愈,但可以通过加强护理措施控制疾病的复发,获得近似于治愈的效果[3]。因此过敏性哮喘患儿的日常护理极为重要,能够减少疾病对生活的干扰[4]。既往的常规护理尚难以保障患儿的干预效果,复发风险较大,因此临床一直致力于改进护理模式以期获得理想的疾病控制效果。康复护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干预模式,相较于传统护理,更强调康复保健等方式,应用于过敏性哮喘患儿的护理中则包括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等措施,帮助患儿改善呼吸功能,继而减少疾病的复发。该次研究以该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8例过敏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比常规护理与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8例过敏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为1~12岁,平均年龄为(6.42±2.49)岁;病程为3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46±0.58)年。观察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为1~12岁,平均年龄为(6.32±2.45)岁;病程为3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38±0.54)年。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过敏性哮喘的诊断标准;(2)患儿监护人均对该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3)有较好的治疗依从性。

排除标准:(1)气道先天性畸形;(2)非过敏性哮喘;(3)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患儿;(4)合并血液系统疾病。

1.3 方法

所有患儿均按照诊疗标准接受常规治疗,同时开展脱敏治疗。

1.3.1 对照组

在患儿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疾病健康宣教,向患儿及其家属讲解治疗尤其是脱敏治疗的必要性,列举治疗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2)指导患儿家属使用峰流速仪(VPFM-001型,东莞永胜医疗制品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62201412),每日准确记录患儿的哮喘日记,对患儿的最大呼气峰流速进行观察,当>80%时属于安全区,当处于50%~80%时属于警告区,当<50%时则应立即就医。(3)与患儿积极交流病情,对于年龄≥6岁的患儿,让其逐步了解自身疾病,视患儿的认知理解能力,做好心理干预,使其能正确面对疾病和配合治疗。(4)呼吸道护理,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患儿呼吸道的清理工作,及时清除其口腔、咽喉部的分泌物、秽物等,保持气道的畅通,逐步帮助家属掌握气道的清理方式及气雾剂的使用方法。(5)在患儿疾病出现复发征兆时,嘱其及时回院复查,并告知医生具体情况。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包括:

(1)穴位按摩:在需要按摩的穴位涂抹按摩介质,在患儿膻中穴揉压按摩200~300次,肺俞穴200~300次,定喘穴200~300次,补脾经200~300次,清肺经200~300次,内八卦200~300次,丰隆穴200~300次,并搓按胁肋部至微红发热和捏脊5次。

(2)穴位敷贴:使用该院自制哮喘贴进行穴位敷贴治疗,选取肺俞、膻中、膈俞、大椎、心俞等穴,贴敷时间为2~4 h,若患儿在贴敷过程中出现红肿、发热、疼痛、水疱等则要停止贴敷或减少贴敷时间。

(3)呼吸康复锻炼:应用主被动联合的呼吸训练,指导患儿进行胸腔松动练习。①取坐位,双手举过头顶,交叉握住,在深吸气时作手臂水平外展训练,呼气时手、肘靠在一起,身体保持向下、向前。②患儿吸气时双手向上伸直,掌心向上并高举过头,吸气时身体前屈手着地。以上练习10次为1组,每日视患儿耐受情况完成2~3组。③腹式呼吸,呼气时逐渐控制腹部的收缩,经口排出,在呼出气体的同时可发出“呜呜呜”“啊啊啊”之类的声音,在呼气的过程中注意保持一定气压,时间比吸气略长。吸气时闭口经鼻吸入气体,腹部逐渐自然鼓起,并保持肩部、胸部的放松。

(4)手法排痰:嘱家属指导患儿排痰,对于不能顺利咳出痰液的患儿,可采用手法排痰的方式。①叩击患儿背部,借助惯性,促进黏稠痰液脱离气管壁。其方法是手指并拢,掌心呈杯状,以该手法叩击患儿背部。②叩击患儿胸部,手指指腹并拢,由内向外叩击患儿肺叶,注意患儿的耐受程度。

两组患儿分别干预6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评价两组患儿的干预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干预后未见哮喘发作,呼吸状态显著改善;有效:干预后哮喘发作次数减少≥70%,呼吸功能得到改善;无效:哮喘症状改善未达到上述标准,或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记录两组患儿干预1、3、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

(3)记录两组患儿干预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皮疹、胃肠道反应、发热等。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干预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儿的干预总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干预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儿复发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儿干预1、3、6个月内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复发情况对比[n(%)]

2.3 两组患儿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儿干预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2/44),低于对照组的20.45%(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1,P<0.05)。

3 讨 论

小儿过敏性哮喘是儿童哮喘的主要类型,该类患儿并无明确的哮喘症状,通常表现为喘息、顽固性干咳等,临床极易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慢性咽炎等[5]。因此在临床中诊断具有喘息、呼吸困难、干咳等症状的患儿时要注意甄别疾病类别。小儿过敏性哮喘的主要发病时间在秋冬之交,常在环境因素的诱导下发病。一项对过敏性哮喘的研究显示,导致过敏性哮喘发病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花粉、粉尘等,儿童由于其免疫功能发育不全,体质较差,更易发病与复发[6]。基于以上原因,在治疗过敏性哮喘患儿中,相较于成人,更需要对其加强护理,切实保障患儿的治疗、护理效果,减少疾病的反复发作。

近年来,现代医学中的护理模式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通过积极改进护理模式,护理在疾病控制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7]。有研究表明采用切实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小儿过敏性哮喘的复发风险,减少疾病对患儿生活质量、发育成长的影响[8]。鉴于此,该院为促进过敏性哮喘患儿护理质量的提升,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康复护理模式。康复护理是现代医学中的重要分支,是一种更为积极的护理模式。相较于常规护理,康复护理更强调通过各种康复干预措施提升疾病的护理效果。在过敏性哮喘患儿的护理中,基于儿童生理发育、心理发育、性格发育特点制定了更为科学合理的康复干预模式,使患儿得到更为妥善的干预。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康复护理的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康复护理能促进患儿治疗效果的提升。而在两组患儿复发情况的随访中,观察组患儿干预1、3、6个月内的疾病复发率分别为4.55%、11.36%、18.18%,均低于对照组的18.18%、29.55%、38.6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康复护理模式能够减少疾病的复发,提升治疗效果。此外,观察组患儿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康复护理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在小儿过敏性哮喘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减少疾病的复发及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过敏性哮喘康复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过敏性肺炎患者的CT诊断表现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