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中和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的变革

2021-09-05金涌

环境与生活 2021年7期
关键词:焦油调峰一氧化碳

金涌

我国石油的对外依赖超过71%,甲烷也就是天然气的依赖也接近50%,我国的社会发展会受到资源、能源、环境各方面的严重的制约,而实现碳中和,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所以,碳中和对中国来说不止是气候问题或者能源问题,而是纳入中国生态文明总体布局的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的变革。

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占世界的1/3,是最大的排放国,总排放量是美国的1倍。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的计划时间,而其他国家都是45年或者以上,所以我国是最多排放且最快时间达到碳中和的国家,对国家来说是一个大挑战。我国承诺到20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的时候要进入到发达国家水平,人均GDP要从现在的1万美元升到4万美元。假如碳中和与经济发展同时同步进行,困难则非常大。首先,我国是全世界制造大国,不搞虚拟经济,主要差别反映在万元GDP能耗,我国生产1万元产值所需要的能耗是半吨标煤,但日本只有0.1吨多标煤,如果我国经济翻五番,而万元基础能耗不下降,碳中和困難更大,所以一定要把我们的万元GP能耗降到0.1,同时经济提高5倍。

在实现碳中和上,中国和发达国家主要差距是什么?我们处在工业化社会,而发达国家已进入了智能化信息化学会、数字化学会。所以实现碳中和的第一件大事是必须要做高端的制造业,要做经济转型。产业结构的改变,是从工业社会进入到信息化社会的一个大变革。目前,我国钢材产量占全球的50%,每年大约生产12亿吨钢,水泥生产占全世界60%,到2060年还我们还需要这么多钢铁和水泥吗?肯定不需要。那时候这些高耗能低产值的产业会慢慢退出市场,我们要转型发展高端制造业。

我国的基本产业和最先进的技术相比,大概有10%~30%的节能空间,低能耗高附加值产品改造,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国家会转变整个发展模式。我国目前的光电风电成本已经大幅度下降,接近于火电的成本,不需要再建火电厂,转而依靠可再生能源,若石油和天然气不烧了,化石能源自然会退出历史舞台,也就没有二氧化碳排放了。

第二个转型是把宝贵的化石燃料转变成化学材料,化石能源可以提供碳元素组成的各种各样产品。化石燃料里最重要的就是石油,石油炼油技术使原油通过催化电化,得到大约80%的汽柴、煤、润滑油。进到作为石脑油,将来的出路为三烯三苯,用来做塑料橡胶纤维,这些材料含的碳是保存在产品里不会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同时也是我们需要的。

现在反过来看,煤化工业其实走了弯路。如果拿半焦来烧锅炉产生蒸汽,蒸汽推动燃气轮蒸汽轮机发电,蒸汽轮机发电的尾气温度很高,此时再往里头喷液体气体的燃料,让它在燃气轮机里二次发电,也就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可以使我国煤发电转换效率提高到60。目前超临界煤的转化效率都在45以内,提到60的话更重要的是调峰,因为火电蒸汽轮机是蒸汽,不能随时停,而燃气轮机可以随时停。可能到了2050年,化石燃料还有百分之十几的保留,到时火电厂就用来调峰,所以将来火电的唯一出路就要做成调峰,能够和可再生能源风电光电协同补足缺陷,根据调峰组成智能电网。

最近日本人提出一个新的思想,说现在的炼焦产品焦炉气出来后,经过冷却会出现一些苯,然后有轻焦油、重焦油、沥青等,于是就计划拿焦油、轻焦油、重焦油加氢做柴油,但这是没出路的,因为柴油本身过剩,将来柴油都会卖不出,经过这样繁琐的程序最后得到的质量还远远达不到五五标准。所以后来改变了想法,煤原材料一个用来炼焦,一个作为焦化厂,就可以生产两个产品。焦炭一部分可以裂解成氢气,焦炭不完全燃烧,可以烧一部分变成氧化碳,它需要放热环境,放热反应耦合在一起,反应出口就是把二氧化碳变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当然有用,所以现在一般的思想就是用氢气把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用了碳我们可以把它还原回来,这样就解决了煤的问题。

再说到天然气,中国的天然气是有一个误区,我们把天然气拿来都卖给老百姓烧了,因为它比较贵,而天然气用在厨房里烧开水,有多少天然气进到开水里去了,30%~70%都进入空气中,利用率非常低。假如使电暖水壶加热,100%的电基本都进到水里去了,以后碳中和的最后的结果就是所有民用都是电气化的,因为我们可以光电风电发电,电的供应应该很充足,而且会很便宜。天然气被替代下来,又是非常好的一个减碳的元素,因为它化学组成是4个氢1个碳,完全可以用天然气发展天然气化工,当天然气加热到800度,再把氧气加热到800度,两个800度气体碰到一起,点着后瞬间再浇灭,它就会是乙烯或者乙炔,乙烯乙炔就是可用材料。

煤的解析同时可以生成乙醇。美国因为粮食多,每年乙醇的产量(用粮食发酵做酒精)4000万吨,他们把乙醇添到汽油里,一方面改善了排放,同时也代替了汽油。但中国没有那么多粮食,中国的乙醇产量不到300万吨,但我们可以做个尝试,不用粮食做酒精,我们用的碳源是工业废气,也就是50%左右的一氧化碳,里面含量氢气只有1%,可以用来发酵做酒精。用一氧化碳制造乙醇的菌叫厌氧受菌,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建成了4个厂,2个厂已经投产,年产酒精44,000.5吨,同时还生产5000吨的饲料蛋白,连菌丝都值钱。但4万吨对中国来说还是产量太小,中国需要的是1000~2000万吨的乙醇建到汽油里,设想我们建一个百万吨产能级别的生产厂,它的碳源就是一氧化碳,利用煤分支利用变成焦炭,焦炭还原化碳变成了一氧化碳,煤最后就变成酒精。

最后再讲讲零电力系统,电要靠风电光电,风电光电与火电成本接近,甚至于超过火电,那么太阳作为可再生能源,是未来重点的能量圈。太阳给地球的能量是人类需求能量的3000倍,所以太阳能风电相对于火电来说就是无限的。同时,中国有大量的光电储备。例如西藏一带光很丰富,风电也有大规模的风电场,所以风电光电在未来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世界能源的主要依赖的对象。但可再生能源不稳定,另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储能,当可再生能源加储能做成智能电网,最终就可以供全人类使用。

储能有很多方法,化学储能主要深耕电池,排在前面的就是汽车电池,由于锂电池单次充电里程不够,便开发锂硫电池来代替。锂硫电池一次充电可以跑800~1000公里以上,同时锂硫电池也不会着火,因为它没有直径,不会穿透薄膜。电池是人类储能储电能的永恒主题,以后甚至可以用电池开飞机。

碳元素和氢元素是人类最亲和的元素,化工研究者研究它们的自然代谢规律,怎么在社会生态中优化利用、重新规划,使这两个对生物最重要的元素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就是我们要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材料的循环利用,从而减少大量的能耗。所以我们认为氢不是燃料,氢是材料,用它可以合成氨、合成甲醇,合成可以跟二氧化碳反应,回收二氧化碳,绝对不会把它烧掉。那么重点就会是锂电池,氢燃料电池对氢的利用率太低应该被淘汰。但目前锂硫电池成本很高,那么我们就会给新的高性能的电池提供材料。首先是碳材料,锂电池里需要纳米碳管作为导电充放电,中国在2001年就可以批量生产纳米碳管,由于配套设施的缺失,反而是美国率先用上了我国研发的技术。

智能电网是人类未来能源集中解决的方案之一,那另外一方面就是核聚变了。有人说最后可能是这样的结果,风电占21%,光电占17%,水能占14%,核能占28%,生物智能占8%,然后还有12%保留化石能源,化石能源当然是尽量调峰的。

碳中和实际上是人类作为刺激地球的整个自然代谢,让其更加健康美好。碳综合的问题也是社会时代的大变化,从工业化时代转型为信息化时代,跨越能源时代到可再生能源时代,再到核骤变时代,通过化学燃料到材料的转变,为最终形成的循环经济时代服务。我们就会有一个美丽的地球,更美丽的生活空间,大家也会生活得更幸福。

猜你喜欢

焦油调峰一氧化碳
含尘焦油热解及分离工艺研究
香烟只抽前半截能降低吸烟危害?
我国西北区域电力调峰项目投资布局
区域冷热电联供与分布式能源研究
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还需加快电力体制改革
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