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者的话

2021-09-05

鸭绿江 2021年7期
关键词:鸭绿江创刊东北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举国欢腾中,《鸭绿江》也将迎来创刊75周年纪念日。红色记忆的历史云烟,又一次漫卷在我们面前。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国共两党在东北签署“停战协定”,创造出了一个短暂的“和平环境”,东北解放区成为令人瞩目的红色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既要有拿枪的武装队伍,也要有拿笔的文化队伍。尤其在迎接新中国诞生的胜利前夕,聆听了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一批作家,陆续从延安出发,奔赴东北,深入生活第一线,全力反映解放区的新气象新面貌。草明去了工厂,周立波、马加去了农村,刘白羽去了部队……有文化队伍必然构筑文化阵地。1946年冬,中共东北局责成草明牵头创办一本文学期刊,为即将成立的东北文协做舆论准备。于是《东北文艺》在哈尔滨应运而生,与《知识》(5月11日创刊)、《文展》(9月14日创刊)、《东北文化》(10月5日创刊)、《人民戏剧》(12月1日创刊)、《人民音乐》(12月25日创刊)一起,成为我党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文化名片,成为1946年东北大地上一道绚丽的景观。

《东北文艺》——《鸭绿江》的初始名字,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解放区的第一脉文学骨血,从创刊之日起,就满满接受着党的阳光雨露的滋养。即使在以后的漫长时间,历经《文学战线》《东北文学》《文学丛刊》《文学月刊》《处女地》《文艺红旗》《鸭绿江》《辽宁文艺》《鸭绿江》等刊名的沿革,仍始终不渝地贯彻、执行党的文艺路线。而作家、诗人们又予以感恩的回报,他们满怀豪情,歌颂党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党的壮丽、辉煌的奋斗历程。

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当年22岁,是东北文协演员剧团的一名演员,是真正的“文艺青年”。他发表于1949年3月《文学战线》第一期的《共产党来咱们就有活干了》,今天读来或许感到情节有些简单,但字里行间拥有的情思,同他银幕、舞台上的风采一样,亲切干练、质朴赤诚,久违的素朴依旧动人。

公木,人们忘不了是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和电影《英雄儿女》里的插曲《英雄赞歌》,可他还是著名教授、学者和诗人。1954年6月号《东北文学》刊发的《共产党引我见青天》,其主旨思想感情内涵自不必说,即便表达方式也有鲜明特色。这是公木运用陕北“信天游”民歌风格创作的抒情长诗,比贺敬之著名的《回延安》还要早。中国新诗及公木诗歌创作的研究者,对这首诗的重视、发掘程度不够。

新中国的几代人,是唱着吕远的《克拉玛依之歌》《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俺的海岛好》《八月十五月儿明》《西沙我可爱的家乡》《泉水叮咚响》《牡丹之歌》等歌曲长大的。词作者、作曲家的光环遮蔽了吕远作为一个优秀诗人的应有光芒。早在1954年,吕远便在《鸭绿江》“东北文学版”发表《马车夫》一诗,数年来并未间断。1958年第七期的《處女地》发表的吕远的长诗《一个党员的手》,构思精巧、别致,娓娓叙述与深挚抒情的抑扬顿挫的节奏,带有强烈的音乐性,若谱曲演唱,定会声情并茂,激荡心扉。

我们熟悉顾城,或者还不熟悉顾工。作为父亲,顾工把诗歌天赋很好地遗传给了顾城;作为诗人,顾工一直是《鸭绿江》的骨干作者,每个时期都有重要作品呈现给广大读者。1959年第六期的《文艺红旗》发表的《火光中的歌》,是顾工16章节的长篇叙事诗。限于篇幅,本刊选载其中两章,而“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这种顽强的意志和生命理想,分毫未减,栩栩如生。血雨腥风打拼出来的苦难斗争岁月,激励着后人前仆后继、发愤图强。

李瑛的诗歌创作题材最为广泛,艺术生命保持得也最为长久,是当代有影响的著名诗人。李瑛于1962年12月在诗集《红柳集》的后记里说:“是党的乳汁哺育了我,使我在革命的大家庭中长大成人;我热爱我所生长的时代和土地,是她们,使我逐渐认识了人民和祖国,认识了斗争和生活,也认识了诗……我要用枪来保卫她们,用笔来歌唱她们。”1961年第七期的《文艺红旗》发表的《颂歌》,便是李瑛献给党的一支由衷的心曲。

心灵从时代走过,时代也从心灵走过。不论历史会让现实荣光,还是现实会让历史厚重,信仰所擎举的思想火炬和精神风华永不褪色,永葆青春。《鸭绿江》的红色胎记,是她的出生品质,更是她健康成长的血流方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从杂志浩如烟海的篇章里选取了如上吉光片羽,作为献礼,作为纪念。

猜你喜欢

鸭绿江创刊东北
丹东鸭绿江磨片有限公司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创刊40周年抒怀
大东北的春节
创刊寄语
庆祝《烹调知识》创刊二十周年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