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唱响英雄的赞歌

2021-09-05谢玲

阅读(高年级) 2021年8期
关键词:黄旭华罗布泊核试验

谢玲

在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中,徐鲁有着多重身份。他不仅是儿童文学作家,也是诗人、散文家,还是一位文学评论家。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徐鲁出生于山东省胶东半岛的一个小山村。那是一个物质和精神都极其匮乏的年代。在徐鲁的记忆里,童年和少年时代只读过诗人白桦的儿童小说《小溪奔向海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居里夫人传》、翻译家叶君健写的传记故事《鞋匠的儿子》、艾芜的《南行记》,以及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和《闪闪的红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等“红色题材”小说。这样的阅读经历对于从童年直到少年的徐鲁来说,虽然显得单薄、稀少,但却非常珍贵。这些书籍,让他小小年纪就仿佛看到了远方,看到了大山那边,看到了辽阔的大海。

上小学的时候,徐鲁就偏爱语文,到了高中文理科分班,他便很自然地进入文科班学习,大学读的专业也是中文。在大学里,他疯狂地迷恋文学,他的理想是: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诗人或作家。那时,他受到班主任和校长的影响,开始学着写一点诗歌和评论文章,并尝试着给报刊社投稿。令他最为难忘的是,他的第一首短小的儿童诗《悄悄话儿》是在上海《儿童时代》半月刊上发表的,那年他19岁。此后,他接連不断地创作了许多诗歌和散文,并相继在《诗刊》《布谷鸟》《萌芽》《长江文艺》《人民文学》等报刊上发表。1990年,他的儿童诗集《我们这个年纪的梦》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成为当时荣获该奖的作家中最年轻的一位。这些都成为了他青春时代最美好和最珍贵的文学记忆。

在他从事创作的三十年多年间,共出版了两百多部各类作品,曾经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屈原文艺奖等奖项。他的作品语言抒情、优美,带着清新、明快的节奏,给人以纯美、纯真的感受。

也许因为从小就阅读了《居里夫人传》等名人传记,让他体会到名人故事能够感动心灵、励人心志、润泽成长,也在有意无意之中为他埋下了成为作家后热衷于创作传记故事的种子。于是,他格外追求文学之真,竭力为少年儿童们创作非虚构的儿童文学作品。

他认为,在孩子们的童年阅读里,不仅仅需要阅读虚构的童话和小说,还要阅读科学、哲学、历史、地理、艺术、英雄人物等等各类书籍和各个领域杰出人物的传记故事。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应该成为儿童心灵成长的“高级营养师”,成为儿童精神营养的“搭配专家”。很多杰出人物都像闪亮的星座照耀着我们,指引着我们,引起我们的敬仰、向往、梦想和渴望。

这些年来,徐鲁创作了一系列以爱国科学家、共和国英雄和先锋人物为题材的作品:《天狼星下》《远山灯火》《此生属于中国:功勋科学家黄旭华的故事》《钱学森:月亮上的环形山》《屠呦呦:影响世界的中国小草》……他说,每本书的创作对他来说,都好像是经受了一次次“精神洗礼”,使他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家国情怀”,什么是“以身许国”,什么样的人称得上是真正的“奋斗者”和“共和国英雄”。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记者专程前往武汉采访徐鲁,在面对面交谈中分享他的创作故事,感受他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喷涌的创作激情,聆听他唱响英雄的赞歌!

对话

几年前,徐鲁有幸得到一个机会,经解放军总政宣传部有关部门批准,和几位作家、艺术家一起,进入罗布泊腹地的马兰核试验基地和当年的核试验现场采访和体验生活。回来后,他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天狼星下》和《罗布泊的孩子》。

记者:提起罗布泊,很多人都会觉得很神秘。

徐鲁:罗布泊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从罗布泊这个名字就能猜出,那里是个湖泊,而且曾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然而在20世纪中后期,罗布泊沙漠化严重,到20世纪70年代末已经完全干涸,周围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变,草本植物全部枯死,胡杨树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5米的速度向罗布泊推进,很快和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融为一体。罗布泊形状宛如人耳,被誉为“地球之耳”;又因为是个寸草不生的地方,被称作“死亡之海”。我国在罗布泊一共进行过45次核试验,因此将罗布泊定为军事禁区。

记者:罗布泊军事禁区是指罗布泊腹地的马兰核试验基地吗?

徐鲁:新疆马兰基地是中国核武器的摇篮,是曾经在地图上无法找到的神秘地方。马兰基地位于中国面积最大的州——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该州面积4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浙江省,比英国的面积还大。1964年10月,随着罗布泊上空一声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马兰基地由此为外人所知。停止了核试验后,这里逐步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经过数十年发展,如今的马兰核试验基地生活区已成为各类生活设施齐全的小城镇。据说,当年来到这里的部队首长看到此地虽然渺无人烟,却盛开着生命力极强的美丽的马兰花,于是给这个地方取名马兰。

记者:您在罗布泊采访时,还去过当年的核试验现场?

徐鲁:我在罗布泊采访的日子里,寻访了很多地方,有核试验研究所曾经驻扎的红山山谷营房,核试验专家们住过的房子、做实验的房间,某部工兵团的院子里几个他们初到罗布泊时睡过的“地窝子”……我还喝过孔雀河和肖尔布拉克苦涩的碱水和博斯腾湖清清的“甜水”。在第一颗原子弹爆心地区,遍地都是灰黑色的、细碎的石头。不难想象,当时,该有多少巨大和坚固的岩石,以及一些用于试验的效应物,如飞机、汽车、坦克、房屋、大炮、钢梁等,都在巨大的爆炸中瞬间变成碎石,化作粉末。如今,一块巨大的褐红色花岗岩矗立在当年的爆心位置,仿佛一块永久而无言的纪念碑。花岗岩左边,还残存着半截深插在地下的、非常粗大的空心钢管,显然是当时支撑起那颗原子弹的脚手架的某个支点。

记者:不难想象,这些碎石、钢管,以及矗立在爆心位置的褐红色花岗岩,不仅呈现了核试验后的现场,同时也仿佛铭记了那些奉献于祖国核试验的共和国英雄们的事迹。

徐鲁:采访回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些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科学家形象,常常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促使我创作出长篇小说《天狼星下》,献给马兰的英雄儿女们。书中的主人公“方俊德”,就是以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为人物原型而塑造的一位共和国英雄形象。

记者:我曾在电视上看到一个特别感人的镜头:2012年,已是生命垂危、身上和口鼻处插满了各种管子的林俊德院士,在女儿的扶持下,坐在电脑前……

徐鲁:是的,特别感人。林院士17岁从福建永春县贫困山区考上了浙江大学机械系,1960年从浙大毕业时,被党和国家挑选出来,穿上了军装,踏上了西行的列车。就像突然间从亲人和朋友面前“失踪”了一样,从此,他恪守着“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子儿女”的保密纪律,隐姓埋名,进入了与世隔绝的罗布泊荒原。从1963年起,林俊德院士作为核爆炸冲击波机测压力自记仪研制小组组长,不仅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试验任务,也是少数几位参与和见证了我国全部的45次核试验的科学家之一。他为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记者:您的长篇小说《天狼星下》,就是用文学的方式,讴歌林俊德院士这样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徐鲁:《天狼星下》这部小说,是我献给那些奋斗在大漠深处的马兰儿女们的一曲英雄赞歌。我试图以一种大漠雄风般豪放的叙事风格,再现新中国的一代英雄儿女在罗布泊沙漠和荒原上,献身祖国的国防事业,心甘情愿地隐姓埋名在戈壁深处,终于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横空出世、成功爆响的英雄业绩。除了主人公方俊德,我在小说里还塑造了如张怀铠、“2号”、张至善等核试验的组织领导者和将军们;陈开甲、郑楷、雷雨晴、黄雅琴、唐韵等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以及冯连长、孙排长、周四喜等普通军人的形象。这是我用文学的方式为共和国英雄们铸造的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

徐鲁在青年时代阅读苏俄文学时,记住了两个闪光的句子:“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不会属于人类。”“一个人越是伟大,他就越不能没有祖国。”在他的笔下,功勋科学家黄旭华就是这样一位共和国先锋人物。

记者:黄旭华院士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也曾为新中国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三十多年。

徐鲁:黄旭华院士是一位以身许国、骑鲸蹈海的“老船长”,经历过海上最大的风浪;他全程参与了共和国核潜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曲折征程,恪守着“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的铮铮誓言,把一生的奋斗故事写在万顷碧波深处;他征服过大海,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对亲人有过怎样的愧痛和悲伤。

记者:铮铮誓言,家国情怀;默默牵挂,侠骨柔情。

徐鲁:黄老从青年时代起,就像一首经典名诗《未走的路》里所言:“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当我选择了人烟稀少的那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他毅然选择了为国家利益而隐姓埋名、远离亲人和朋友三十余载、默默奋斗到满头青丝变成白发的那一条道路。以至于在1987年6月,他和他的战友们成功研制和试验了我国的导弹核潜艇这个石破天惊般的故事,第一次见诸《文汇月刊》时,他的名字必须彻底隐去;报纸上刊登了全国劳模的事迹,其他劳模都配有照片,唯独他没有;讲述他与核潜艇的故事的那篇报告文学,就以“赫赫而无名的人生”作标题。

记者:这样毅然的选择是多么伟大而崇高,这样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是多么令人敬佩!

徐鲁:那年夏天,黄旭华院士把《文汇月刊》寄给了在家乡的老母亲。老母亲戴着老花镜,一字一句地讀完了全篇,然后又让身边的儿女和孙辈们读了一遍。因为文中出现了海丰县和田墘镇等地名,又出现了儿媳“世英”这个名字,所以老母亲一下子就明白了,故事里的“他”,就是从她和家人身边“失踪”了三十多年的黄旭华。黄旭华的大妹妹后来回忆说:“那个夏天,母亲一而再、再而三地阅读这篇文章,每读一次都会泪流不止。母亲在痛心之余也为三哥自豪……”黄旭华在听到大妹妹这番讲述时,禁不住泪流满面。

记者:自古“忠孝不能双全”,黄旭华院士却毅然选择把对国家的“忠”放在第一位。这是对“家国情怀”最好的诠释。

徐鲁:2016年,黄旭华院士应邀做了题为《此生无悔》的演讲。在演讲中,他深情回顾了自己“隐姓埋名”三十多年间,父母、亲人、妻子、女儿对他的默默支持,也袒露了他们这代科学家炽热的家国情怀。他说:“我非常爱我的夫人,爱我的女儿,爱我的父母。但是,我更爱国家、更爱事业、更爱核潜艇。在核潜艇这个事业上,我可以牺牲一切!”他又说道,“我们核潜艇战线广大员工,呕心沥血、淡薄名利、隐姓埋名,奉献了一生最宝贵的年华,甚至奉献了终生。如果你们要问他们这一生有何感想,他们会自豪地说:这一生没有虚度。再问他们,你们对此生有何评述,那他们会说: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事业,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无怨无悔!”我创作《此生属于祖国——功勋科学家黄旭华的故事》的书名和全书的情感基调,即源于此。

记者:《此生属于祖国——功勋科学家黄旭华的故事》是一部长篇纪实文学,写的都是非虚构的故事。

徐鲁:是的。为了故事内容的准确性,黄老不顾年迈体弱,抱病逐字逐句地审阅了全书,并亲笔题写了书名,还在纸上写下了数条审阅意见。从短短的几条审阅意见里,也不难想见黄老的虚怀若谷和高风亮节的为人。比如,对全书重点书写的主人公和他的同事们、战友们的爱国情怀、奋斗经历和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黄老予以了高度肯定;对个别稍微突出了一下他个人的细节描写,黄老认为“愧不敢当”;对书中的几个表述不太准确的地方,黄老也一一予以了更正,显示了一位老科学家的严谨态度。黄老的一生,就是一部主题明亮而崇高、内容丰饶而厚实的“大书”。

徐鲁说,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也留下了一代代少年奋斗者的脚印。少年强则国强。从他们身上,我们也同样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发图强,虽饱受挫折,却依然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不断浴火重生的伟大的精神。

记者:您还有一些作品,是以不同时代的少年奋斗者为主人公的,如长篇儿童小说《罗布泊的孩子》和《远山灯火》、图画书《孩子剧团》、传记故事《水边的船歌》等。

徐鲁:《远山灯火》是我在2021年春天出版的一部长篇儿童小说新作,是我酝酿了很多年才完成的一部有分量的作品,也是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的“献礼之作”。小说讲述的是以农家孩子梁满仓、红军小战士杨红娃为首的一组少年奋斗者的故事。

记者:您创作《远山灯火》这部小说的灵感来自哪里?

徐鲁:这部长篇小说最早的酝酿,是在2014年秋天。那年我和几位作家一起作为湖北省文化代表团,去俄罗斯国家图书馆访问交流。有一天下午,我们从莫斯科大学正门出来,过了莫斯科河,我们来到那座著名的麻雀山(一度曾改名为列宁山)上。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站在山上俯瞰晚霞映照着的莫斯科城,整个城市一片通红,非常壮观。这时候,我想起了曾经读过的一个故事:1827年春天,也是这样一个玫瑰色的黄昏,两个志向高远的俄国少年——14岁的赫尔岑,13岁的奥格辽夫——一对十分要好的少年伙伴,就站在我们站立的这个位置上,面对西逝的太阳起誓,要为各自选定的美好理想奋斗到底,哪怕献出生命也在所不辞……若干年后,赫尔岑成了著名哲学家、政论家和文学家;奥格辽夫成了激进的革命者和诗人。有一天,当他们老了,回想起少年时代的这个黄昏,赫尔岑禁不住热泪盈眶,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这样写道:“不必再说什么了!我们整个一生,都可以为它作证……”

记者:多么激励人、鼓舞人的一对热血少年!

徐鲁:这段细节令我过目不忘。当我站在晚霞映照的麻雀山,一边想象着两位浪漫的少年当时的情景,一边望着火红的夕阳慢慢西沉,禁不住也有点双眸湿润,久久不愿离开。就在那个时刻,我想到了一个曾经被称为“小莫斯科”的红色小镇——我青年时代工作过的、地处鄂赣交界处的阳新县龙港镇。20世纪30年代,这个小镇被誉为“小莫斯科”,是彭德怀(当时是军长)率领的工农红军队伍和地方苏维埃政权一道,在湘鄂赣边界一带开辟的一块革命根据地——鄂东南苏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红五军军部就驻扎在龙港小镇上。当时,小镇上创办了一所“列宁小学”,许多贫苦农家的放牛娃和打柴娃,在条件简陋的列宁小学里念书识字,成长为“红孩子”和“少年布尔什维克”,红军离开这里的时候,有的少年和青年跟着红军队伍离开家乡,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记者:于是,您就产生了创作一部小说的想法?

徐鲁:是的。我站在麻雀山上的时刻,脑海里突然闪过了一个画面:在晚霞映照的龙港小镇上,在到处能看到醒目的红星斗笠和插着红缨枪的列宁小学的小操场上,那些穿着草鞋、甚至打赤脚的“少年布尔什维克”,也许都站在那里发过誓言:要跟着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队伍奋斗到底;跟着一杆红旗走,哪怕走到天尽头,哪怕钢刀压在脖子上,也决不回头……《远山灯火》最早的“灵感”和最初的酝酿,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记者:这些少年奋斗者的故事应该也是来自于真实事件和人物吧?

徐鲁:小说的故事素材和一些人物形象与生活场景,都是我十分熟悉的,是多年前的生活积累。上个世纪整个80年代里,我都在地处幕阜山区的鄂东南的阳新县文化馆和文联工作,经常要下乡收集整理鄂东南的民间故事、歌谣。那时候我就收集了不少“红色故事”和“红色歌谣”,小说里写到的幕阜山、金竹尖、龙港镇老街和红军医院、列宁小学、红五军军部等旧址,都是我多次去过的地方。还有长满芭茅的无名红军的墓地,当年金竹尖最早的“播火者”张召红(外号“麻子红”)、肖作舟等革命者召集农友们开会、留下了油灯和火把燃烧痕迹的那个秘密山洞,我也亲身去寻找、探访过多次。龙港镇至今还沿用着“列宁小学”这个名字。《远山灯火》里的大部分素材,都是那时候的积累。

记者:当小说写完后,您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感慨:“百年奋斗史,热血映丹心。远山留胜迹,灯火照后人。”

徐鲁: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座标。”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每一步、每一程、每一段,都有伟大的精神相伴随,并且不断发展和丰富。这些精神,托载着一代代共产党人闪亮的初心,引导着中华民族朝着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前行的步履。“远山灯火”,象征着一代代共产党人闪亮的初心,象征着一代代“播火者”在中华大地上播下的永远明亮、永不熄灭的“红色火种”。

推荐

本书讲述了我国伟大科学家钱学森立志科学报国、科学强国的故事。钱学森从小喜欢看星星望月亮,想象将来有一天能造出一種东西,让人们乘着它在星星中间飞来飞去……长大后,他把全部精力投入科研工作,成为“两弹一星”元勋和我国航天科技的奠基人。

离别与重逢,失去与得到,凛冽与温热……艰辛年代里少年们的友谊与奋斗故事,是向童年与理想的致敬之歌。小说中的小恩、徐延泽、叶小羽等,用彼此的真诚、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关怀,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童年之歌。

猜你喜欢

黄旭华罗布泊核试验
黄旭华院士捐出1100万元个人奖金
环球华人之黄旭华
对国家尽忠是最大的孝
罗布泊之咒
彭加木 拓荒罗布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