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异文词汇多样性的社会环境分析

2021-09-04高光新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庚辰异文泡茶

高光新

《红楼梦》异文词汇多样性的社会环境分析

高光新

(唐山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红楼梦》各版本之间的词汇异文,反映了清代的社会变迁。痰盒的众多异文反映的是清代常见疾病的变化。京腔替代弋阳腔,反映的是弋阳腔从乾隆后期开始不受欢迎,出现衰落。潗字义为泡(茶),由于是方言,较为生僻,导致异文多,异文多也显示了清代多样的饮茶习俗。

《红楼梦》;词汇异文;社会环境

词汇变化反映社会变迁,《红楼梦》不同的版本抄写年代不同,形成的异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清代社会变化的史实。

《红楼梦》传世的早期重要版本,按照时间顺序是:甲戌本(1754)、己卯本(1759)、庚辰本(1760)、甲辰本(1784)、列藏本(约1784~1789)、舒序本(1789)、程甲本(1791)、程乙本(1792),另外戚序本、戚宁本、蒙府本、杨藏本、卞藏本的抄写时间在庚辰本之后,此外,靖藏本只有脂批、郑藏本只有两回,时间不容易确定。各版本的时间跨度约50年,词汇异文有一部分是社会环境变化造成的。

笔者曾分析过《红楼梦》的多个异文词汇,以“痰盒”为例,庚辰本第三回:“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觚内插着时鲜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痰盒的异文有痰盆(己卯本)、唾壶(甲戌本、蒙府本、戚序本、戚宁本、列藏本、舒序本、卞藏本)、唾盒(杨藏本)。庚辰本第六回:“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红毡条,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靠背与一个引枕,铺着金心绿闪缎大坐褥,旁边有雕漆痰盒。”以“雕漆痰盒”为一个整体,异文有:雕漆痰盆(己卯本)、银唾沫盒(甲戌本、舒序本)、银唾盒(蒙府本、戚序本、戚宁本、杨藏本、甲辰本、程甲本、程乙本)。《红楼梦》各版本里痰盒的异文有:痰盆、唾壶、唾盒、雕漆痰盒、雕漆痰盆、银唾沫盒、银唾盒。一部书的异文里出现这么多种痰具,一定有深层次的、作者潜意识里没有觉察到的时代背景因素。“经过明代,到清初,中国人的痰类病症增多,随之吐痰习惯也增多,于是在清代出现各种痰唾类器具,《红楼梦》各个版本里有不同痰具,真实反映了时代背景。”[1]

下面再分析两个反映清代社会史实的词汇异文例子。

一、弋阳腔与京腔

《红楼梦》庚辰本第二十二回:“至二十一日,就贾母内院中搭了家常小巧戏台,定了一班新出小戏,昆弋两腔皆有。”“昆弋两腔”,己卯本、戚序本、戚宁本、蒙府本、甲辰本、杨藏本、列藏本同庚辰本,只是昆存在昆、崑等不同字形,而舒序本则是“昆京两腔”。舒序本成书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

昆是昆腔,京是京腔,关于弋,《红楼梦语言词典》:“弋:弋阳腔的简称。弋阳腔本是江西弋阳地区的民间小戏,后渐流行。特点是台上独唱,幕后帮腔,只用打击乐伴奏。清中叶以来,该剧种逐渐衰亡。”[2]这里的中叶,具体一点是乾隆后期。《红楼梦》早期版本里的弋阳腔,在后期的舒序本里被替换成京腔,京替代弋,反映出的史实是弋阳腔开始衰落。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新城北录下》:“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3]此书初刻于乾隆六十年(1795),京腔和弋阳腔都属于花部。在康熙、乾隆年间,宫廷戏曲往往是昆弋两腔并行,例如康熙时期懋勤殿“圣祖谕旨”有一条:“魏珠传旨,尔等向之所司者,昆弋丝竹,各有职掌,岂可一日少闲。”[4]到了乾隆后期,虽然还是昆弋并行,但是弋阳腔开始不受欢迎。昭梿《啸亭杂录》卷六《和王预凶》:“和恭王讳弘昼,宪皇帝之五子也。……最嗜弋腔曲文,将《琵琶》、《荆钗》诸旧曲皆翻为弋调演之,客皆掩耳厌闻,而王乐此不疲。”[5]178弘昼卒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在这以前宾客就开始对弋阳腔“掩耳厌闻”了。昭梿《啸亭杂录》卷八《魏长生》:“魏长生,四川金堂人。行三,秦腔之花旦也。甲午夏入都,年已逾三旬外。时京中盛行弋腔,诸士大夫厌其嚣杂,殊乏声色之娱,长生因之变为秦腔。”[5]237魏长生甲午年进京,时间是乾隆三十九年(1774),“京中盛行弋腔”,这一句联系前面弘昼例子,意思应该是皇宫与王府盛行弋阳腔,而士大夫与民间已经不喜欢了,于是魏长生把握形势,把弋阳腔改变为秦腔。

乾隆后期,皇宫里昆弋两腔仍然盛行,在民间秦腔虽然一度轰动,但很快受到打压。《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一千三十九《都察院•五城》:“乾隆五十年议准,嗣后城外戏班,除昆弋两腔仍听其演唱外,其秦腔戏班,着步军统领五城出示禁止。”[6]明令禁止秦腔,不禁昆弋两腔。

《扬州画舫录》所列花部除了京腔、秦腔、弋阳腔,还有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梆子腔、罗罗腔更俗。康熙年间刘廷玑《在园杂志》卷三:“西江弋阳腔,海盐浙腔,犹存古风,他处绝无矣。近今且变弋阳腔为四平腔、京腔、卫腔,甚且等而下之,为梆子腔、乱弹腔、巫娘腔、琐哪腔、啰啰腔矣。愈趋愈卑,新奇迭出,终以昆腔为正音。”[7]刘廷玑认为昆腔是正音,也就是雅部,弋阳腔和浙腔还有一些古意,京腔就比较俗了,更俗的是梆子腔、啰啰腔等。至于二簧调是徽腔的主要唱腔,四大徽班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京引起轰动,舒序本成书(乾隆五十四年)的时候,二簧调在京城的影响力还不够大。

乾隆五十至五十四年之间的京城戏曲,昆腔是雅部,花部的弋阳腔民众已经失去兴趣,秦腔受打压,而京腔属于花部,没有受到打压,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其余花部影响力都不大。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大背景,才会出现舒序本的改动,把弋改为了京。

二、潗茶

潗字在《红楼梦》庚辰本出现七次:

(1)一时薛林二人也吃完了饭,又酽酽的潗上茶来大家吃了。(庚辰本第八回)

(2)早起潗了一碗枫露茶,我说过,那茶是三四次后才出色的,这会子怎么又潗了这个来?(庚辰本第八回)

(3)林之孝家的又向袭人等笑说:“该潗些个蒲儿茶吃。”袭人晴雯二人忙笑说:“潗了一盃子女儿茶,已经吃过两碗了。大娘也尝一碗,都是现成的。”(庚辰本第六十三回)

(4)怎么不潗好茶来!快拿干净盖碗,把昨儿进上的新茶潗一碗来。(庚辰本第七十二回)

其中,例句(1)甲辰本、程甲本把“酽酽的潗上”改为“吃了几碗”。例句(2)戚序本眉批:“潗茶即泡茶,京语也。今本改做斟,误矣。”戚宁本无此批注。

以上七次,各版本有异文,有的版本还有旁改旁添文字,一并统计于表1中。

表1 《红楼梦》各版本“潗”的异文

卞藏本的酙是斟的异体字。可见,潗的异文有斟、送、渍、开、泡、凄、熬、烹、沏,共有九个;旁改旁添文字有熬、沏、弄、开,共有四个。一个字有如此多的异文和旁改旁添,必定有背后的深刻原因。

(一)戚序本眉批的意义

戚序本的眉批虽然很简短,但是包含有大量的信息。

1. 潗茶是清代京城方言

由于是方言,所以用例罕见,极少有辞书收录潗的泡(茶)义,《康熙字典》《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等著名大型辞书都没有收录,《汉语方言大词典》:“《红楼梦》第八回:‘早期潗的一碗枫露茶。’戚蓼生眉批:‘潗茶即泡茶,京语也。’”[8]7156用的是戚序本的批注原文。

2. 把潗改为斟是错误的

潗的含义是泡(茶),斟的含义是倒(茶),动作完全不同,宝玉说的是泡了一碗枫露茶,而不是倒上一碗枫露茶,所以是错误的。甲辰本、程甲本和卞藏本第八回潗的异文是斟,能够证实戚序本批注的真实性,这个判断是有根据的。甲辰本的梦觉主人序于甲辰(1784年),程甲本成书于1791年,卞藏本的抄写年代一般认为是乾隆末到嘉庆初,“早不过乾隆晚期,晚不过嘉庆前期”[9]。从现存的版本来看,戚序本至少要成书于1784年甲辰本出现以后,看到潗改为斟的异文,才能下断语。把潗改为斟是错误的,以此类推,梦稿本改为送,送与潗的含义完全不同,也是不对的。

3.《红楼梦》祖本的原文是潗

庚辰本七次潗,列藏本完全相同,己卯本、甲戌本、舒序本现存的各回没有异文,戚序本、戚宁本和蒙府本只有第六十三回的两次有异文,梦稿本第八回的后两次和七十二回的两次没有异文,甲辰本、程甲本和卞藏本则都是异文,可见越早的版本越没有异文,越晚的版本异文越多。潗出现的版本多、次数多,异文出现的版本少、次数少,并且还有改错的。可以认为《红楼梦》祖本的原文是潗。

(二)潗的异文分析

我国古代的饮茶方式从唐代的煎茶法、宋代的点茶法,到了明代出现煮茶法和泡茶法,这两种饮茶方式延续到清代。潗的异文熬、烹属于煮茶法,潗和潗的异文渍、开、泡、凄、沏属于泡茶法。

1. 煮茶法

煮茶法是把茶叶放到煮茶器皿里煮熟。《红楼梦》中有这种饮茶方式,庚辰本第三十八回:“那边有两三个丫头煽风炉煮茶,这一边另外几个丫头也煽风炉烫酒呢。”

潗的异文熬和烹在庚辰本有用例,第四十一回:“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第二十一回:“因命四儿剪灯烹茶,自己看了一回《南华经》。”

贾府存在煮茶,怡红院还有茶炉子,第二十七回:“院子里花儿也不浇,雀儿也不喂,茶炉子也不爖,就在外头逛。”因此潗出现异文熬和烹,都是有内部根据的。但是由于潗的含义是泡(茶),不是煮茶,改为熬和烹,改变了饮茶方式,不符合原意。

2. 泡茶法

泡茶法是用开水冲泡茶叶。明·许次纾《茶疏·烹点》:“先握茶手中,俟汤既入壶,随手投茶汤,以盖覆定。”[10]泡茶顺序是先放开水,再放茶叶,再盖上盖子。此书成书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作者把泡茶的这个冲泡环节命名为“烹点”,是仿古,沿用唐宋饮茶方式。

(1)渍

异文渍只出现在戚序本、戚宁本和蒙府本,这三个版本关系密切,可能是共同的祖本出现的异文被沿袭。渍有浸泡义,王充《论衡·商虫》:“神农、后稷藏种之方,煮马屎以汁渍种者,令禾不虫。”[11]但没有泡茶义。渍与泡是同义词,都有浸泡义,泡能与茶搭配,渍也产生出与茶搭配的用法。只不过泡茶被广泛接受,渍茶只是个别使用。

(2)开

开在清代产生沸腾义,例如开水指煮沸的水,《儒林外史》第三回:“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红楼梦》庚辰本第三十五回:“姑娘吃药去罢,开水又冷了。”

开在清代产生量词用法,指喝茶时冲开水一次。《儒林外史》第三十三回:“见是吉祥寺,因在茶桌上坐着,吃了一开茶。”《海上花列传》第二回:“遂去华众会楼上泡了一碗茶,一直吃到七八开。”

受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开在清代产生泡茶义,甲辰本第六十三回的抄写者使用了这个较为罕见的词义,后代有沿用,例如《汉语方言大词典》:“开:冲(茶)。西南官话。云南昭通。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词》:‘~谓使茶叶泡开也。’”[8]523

(3)泡

在明代有泡茶一词,但不是只有开水和茶叶,而是把干果等物放到茶里一起泡着喝。《喻世明言·新桥市韩五卖春情》:“这两包粗果,送与姐姐泡茶。”这个习俗延续到清代,《梼杌闲评》第三回:“公子道:‘既吃过了,就先泡茶来吃。’少顷,小厮拿了壶青果茶来。”

《红楼梦》里的泡茶,是开水冲泡茶叶。《红楼梦》庚辰本五十四回:“可巧见一个老婆子提着一壶滚水走来。小丫头便说:‘好奶奶,过来给我倒上些。’那婆子道:‘哥哥儿,这是老太太泡茶的。’”把潗改为泡,也是有内部根据的。

(4)凄

凄并没有浸泡义,梦稿本错字较多,可能是把沏错抄成了同音字凄,但是也被圈掉了。

(5)沏

沏茶说法出现于清代中期,《汉语大字典》所用的最早的例句是《红楼梦》二十六回:“紫鹃,把你们的好茶沏碗我喝。”这句出自后人对庚辰本的旁改,原文是“到”,甲戌本同,蒙府本、列藏本、舒序本、甲辰本、梦稿本、程甲本作倒。程甲本七十三回更改的两处沏,是沏茶说法比较早的文献用例。

综上所述,潗的异文众多,各有不同来源,改为斟、送是不合适的,改为熬、烹虽然有依据,但也不合适,而改为渍、开、泡、凄、沏则有一定道理。这些异文一方面展示了清代的饮茶习俗,另一方面还有重要的语言学价值,辞书修订应该加以吸取,例如潗和开的泡(茶)义,沏茶在《红楼梦》有确切出处。

由于潗茶是京城方言,外地人不一定懂,并且潗是个生僻字,清代的《康熙字典》上没有收录潗的泡(茶)义,所以出现了异文和旁添旁改,这两种举动都有助于读者对《红楼梦》的阅读理解。从异文和旁添旁改数量来看,把潗改为沏,符合沏茶新兴趋势。今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红楼梦》,以庚辰本为底本,未用潗,全部改为沏。

[1] 高光新.《红楼梦》“痰盒”考辨[J].红楼梦学刊,2016,38(5): 338-346.

[2] 周定一.红楼梦语言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035.

[3] 李斗.扬州画舫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4:107.

[4] 朱家溍.清代内廷演戏情况杂谈[J].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 45(2):19-25.

[5] 昭梿.啸亭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7.

[6] 昆冈.钦定大清会典事例[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692册,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3:2146.

[7] 刘廷玑:在园杂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5:89.

[8] 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 1999.

[9] 蔡义江.《红楼梦》“卞藏本”异文说[J].红楼梦学刊,2007, 29(2):36-46.

[10]许次纾.茶疏[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6.

[11] 王充.论衡[M].北京:中华书局,2006:716.

Analysis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Lexical Diversity in

GAO Guang-xi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

The lexical variants between the various editions ofreflect the social changes in the Qing Dynasty. Many variants of phlegm box reflect the changes of common diseases in the Qing Dynasty. Jingqiang(京腔) replaced Yiyangqiang (弋阳腔), reflecting the unpopularity of Yiyangqiang (弋阳腔) since the late Qianlong period and its decline. The word “潗” means “make”(tea). Because it is a dialect, it is relatively uncommon, resulting in many different texts, which also show the various tea-drinking customs in the Qing Dynasty.

; lexical variants; social environment

H134

A

1009-9115(2021)04-0024-05

10.3969/j.issn.1009-9115.2021.04.005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HB20YY020)

2020-09-29

2021-05-24

高光新(1979-),男,山东五莲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训诂学、词汇学。

(责任编辑、校对:郭万青)

猜你喜欢

庚辰异文泡茶
保温杯泡茶太久会让人中毒?
谈《红楼梦》第三十四回的一处异文——读红零札
鲸鱼”泡茶器等
Sim Sim
安大简《诗经·召南·小星》异文考辨
“莲菊两歧”与甲戌、己卯、庚辰三本成立的序次——《红楼梦》创作过程研究又一例
庚辰定本时第十九回之回目已经完备补论
山上的哥哥
论庚辰定本时第十九回之回目已经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