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论的力量感和信念感从何而来

2021-09-02◎付

新闻前哨 2021年7期
关键词:党报

◎付 勤

诗云:“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

当我们读一篇优秀的评论,经常能感到其间奔涌着的力量感、信念感、使命感。新闻是时代的语言,评论,尤其是时政评论,本质上也是新闻的一种表达、淬炼、升华,有时被称之为匕首和投枪,有时被称之为旗帜和灵魂,指向的就是评论所特有的思想性、导向性。

网络时代,媒体形态和舆论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党报评论代表党的声音,肩负着举旗定向等重任,如何在全媒体时代牢牢占据重要阵地?如何在众声喧哗中保持独有的清醒?如何让声音更有效地传播出去,赢得受众广泛认可,真正体现“喉舌”的意义?

面对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时代要求和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党报评论所能体现出来的力量感和信念感尤为重要。

给人以火星者,必怀火炬——评论的理论和知识储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党报评论必须深刻理解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去审视,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去把握,才能用语言和文字来汇聚人心和力量。

新闻工作者的“四力”,必须在持之以恒的知识更新和实践锻炼中才能不断增强。这不仅是做记者的基本功,也是写评论的必修课。所谓的“脑力”不足、“本领恐慌”,归根到底,就是知识储备和理论储备不足。学者金一南在《苦难辉煌》中写道:“给人以火星者,必怀火炬。”胸中无点墨,自然无法下笔如有神;只有半瓢水,自然无法洋洋洒洒、滔滔不绝。要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必须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精于表达,才能培育强烈的专业精神和过硬的专业能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实践是最鲜活的富矿。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这样一个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党报评论更加需要具备思想的深度、视野的广度、历史的厚度、观点的锐度。评论员既要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匠心,又要有放眼世界的格局胸怀,远到上下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积累,近到百年来上下求索跌宕起伏的思想浪潮,都是下笔千钧、铿锵有力的力量源泉。

以《人民日报》“任仲平”为例,其恢弘大气的文字,均来自落笔前深厚的积累和落笔时“脱胎换骨”般的反复琢磨。比如在《千磨万击还坚劲——抗“疫”斗争铸就伟大精神》一文中,我们时常能从文字带来的节奏感和震撼力中,感受到那种“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排山倒海之力:

“历史前行的每一步,无不需要精神力量的推动。往古,岁月长河凝结下民族精神,让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而不绝、纵横上万里而不散,日新又新、亘古亘今;今来,百年沧桑砥砺着家国情怀,让中华民族穿越战争的烽火硝烟、走过创业的筚路蓝缕、历经改革的大潮澎湃,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大道不孤,人类必胜。比利时钢琴家尚·马龙为武汉创作的公益歌曲《黎明的编钟声》里,有这样一句中文独白:‘夜走了,天亮了,天空和钟声一同醒来了,樱花在温暖的春风中飞扬,武汉,我们在等你’。今天,疫情的阴霾仍未散去,让我们一起等待醒来的钟声在这个蓝色的星球敲响。”

“无数这样的舍与得、这样的情与义、这样的泪与汗,凝结成不屈的精神,留存于黄鹤楼头的白云悠悠、珞珈山上的芳草萋萋,留存于大江大河的奔涌、日升月落的永恒。”

这就是来自积淀深厚的文字的力量之美、音韵之美。何为“文气”?就是文章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气质。在古代哲学观念里,“气”指某种构成生命、产生活力、体现为精神的抽象物。文章之“气”,或是风骨,或是清新,或是刚劲,或是激昂,就能使之完全区分于空话、套话、大话、官话,自成一体,酣畅淋漓。

养“气”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深入学习,不断思考、反复练笔的过程。武汉市解放中学的吴又存老师,作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曾登上《新闻联播》。为了上好思政课,吴老师多年来建立起了二十多本 “资料库”,经典论著、权威杂志、报纸、网络、故事、格言警句等等,都被分门别类尽收囊中。有人问他:“这节课您准备了多长时间?”吴老师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党报评论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观点背后,也应当有这样一段漫长的积累、酝酿。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建设和完善自己的资料库、思想库,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学到历史,从科技到体育……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知识构架,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资料库”。有思想理论上的扎实积累、有文史素养上的深厚底蕴、有博览群书的广泛学习,才能在评论写作中做到讲好中国故事,记录伟大时代。

心中有信仰,笔下有锋芒----评论的问题感和使命感

新闻是“内容为王”的产业。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内容”也时常受到来自“流量”的挑战和冲击。

当下,有些媒体尝试着用内容制作流量,有了流量再拿这部分流量再来变现。如此循环往复,“尝到甜头”之后,有一部分“内容”悄然发生了质变,产生了“流量至上”、“眼球经济”、“标题党”甚至“毒流量”。如何在众声喧哗中立定主流,在思想激荡中高举旗帜,更加需要党报评论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自觉承担起舆论引导的使命任务。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转型期的中国,公众舆论的敏感点和复杂性也是空前的。“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也是对问题应有的态度。党报承担着舆论引导的重要功能,在选题设置和评论写作中,需要力求进一步增强重大热点话题的舆论引导力,尤其是在一些有争议、有认知模糊地带的话题上,需要鞭辟入里,剖析问诊,及时主动地发出旗帜鲜明、引导有力、说理透彻的声音。

多一些问题意识,就多一份责任。2018年5月,《湖北日报》报道,湖北麻城市黄土岗镇一名扶贫干部在岗位上突然倒下。在当日的选题讨论上,从记者到评论员都并没有简单地将这篇报道归为英模事迹,而是通过梳理发现,最近一个多月内,已经出现四起基层干部在工作中猝死的案例。在缅怀优秀党员干部的同时,加大对基层干部尤其是扶贫干部的关心关爱,更加必要和紧迫。此后出台的评论《越是担子重如山 越要爱护挑担人》,强烈呼吁在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各级各地既要严格要求干部,也要认真关心爱护干部,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这篇评论之后引发强烈社会反响,一些基层干部留言称:“党报评论写到了心坎上。”

多一些问题意识,就多一份清醒。2018年10月,发生在重庆万州的公交坠江事件牵动人心。在此事件中,一些媒体只求“快”,一味以迎合增强传播,引导对“女司机”的刻板成见,让不实流言越传越广。《长江日报》就这一事件刊发评论:《没有公信力,传播越广伤害越大》,跳出了网络暴力、新闻反转,从传播学的深层次来看问题,直指“快”的前提是“真”,在信息高速传播和交互的网络空间里,传播技术越是发达,越要审慎对待每一个信息。丧失公信力,就等于丧失了传播力、影响力。

多一些问题意识,就少一分戾气。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在人们深感震惊痛惜的时候,也有一些观点发出“烧得好”“报应”等杂音,并且不乏追随者、赞同者。针对这种现象,《湖北日报》评论版第一时间刊发了《给岁月更多敬畏,让文明不留遗憾》,指出文明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在它面临毁损和破坏时,这种共通的痛感,就是文明的意义。文明是脆弱又坚韧的,文化之殇带给世人的应该是对于文物保护的警醒与重视,对无价的世界文化遗产共同的珍惜和守护,而不是不合时宜的在这样举世瞩目的事件中去宣扬仇恨。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观念碰撞激荡不断加剧,价值观念多元多样的同时带来了泥沙俱下,舆论场也需要激浊扬清。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很多都是前进中的新问题,尤其需要更进一步科学分析和清醒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聚焦热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爆点”、“热点”。这样的声音才会更加宏亮,越传越广。

永远热爱,永远热泪盈眶——评论的人文情怀和共情能力

优秀的评论来自内心深处的感动。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面前,人何其渺小,生命何其短暂,但在这渺小与短暂中,往往会诞生动人心魄的伟大。大时代和小人物,大历史和小切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跋涉是如何具体到每一个人的奋斗历程之中,也是新闻报道和评论写作恒久不衰的选题。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2019年,祖国70华诞到来之际,一段12分钟的开国大典彩色影像,在各种社交媒体上刷屏。《湖北日报》推出系列评论《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动人旋律》,从中撷取一些音符和影像,重温新中国的光辉历程,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上至国事、大事、大国重器,下如家事、小事、起居日常,这种天然而朴素的情感,就涌动在我们心灵深处,化为有声有色、有情有义的文字。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就是化爱国深情为笔端文字的最有效实现方式。

新媒体时代,很多震撼人心的故事,很多传递正能量的典型人物,都来自普通大众。2021年4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黄国平博士的论文致谢部分在网上刷屏,他和命运顽强抗争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人。这篇评论的初稿较为平淡,立意落在了“我们应当学习怎样的精神”这个论点上,难免落入俗套。经过反复打磨,集思广益,全新提炼升华后的主题《苦难本身不是诗,不息的奋斗才是》,润物无声的力量,更能引发读者的共情。苦难本身不是诗歌,也不值得歌颂,但那种“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坚强、不屈、执着、乐观,却是一首荡气回肠的平凡人的史诗,值得我们每个人有所思、有所悟。

“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体现了恢弘的战略视野、强烈的历史担当,对评论写作而言,这也是一个纲领性的基本要求。正如最动人的力量,往往蕴藏在普通的凡人故事之中;最激动人心的文字,也不过是一部用心灵去记录的历史。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当我们的评论写作通过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人物和细节,通过评论作者发自内心的情感共鸣,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主题相契合、相辉映,就能书写出更动人的篇章。

从宏大走向具体,从心灵直达心灵,情感依存的载体将更加立体、更加深厚,让评论的语言表达充满力量。

猜你喜欢

党报
党报深度报道如何“深”入人心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对党报做好社会新闻报道的思考
党报媒体融合未来的变与不变
党报记者要善于思考大问题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议提升地市党报竞争能力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正确认识党报副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