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理想象,新颖独特

2021-08-31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错位想象家庭

技法点拨

作文“创新”要注意“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推理”主要针对议论文而言,求“独到”就要善于联想,并用好那些艺术化的论证方法(如类比论证、归谬论证),给作文增色;“想象”主要针对记叙文而言,求“独到”就要做到大胆(但不悖谬),才能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艺术形象。

一、推理:着眼趋势,顺乎逻辑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前提推出新结论的过程。写作中的推理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着眼于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事物发展趋势的推理,能显示行文的严谨。其二,严格按已知条件进行。推理时不能随意变动已知条件,否则推理就会失真、无效。其三,以联想为基础,注重层次的递进。联想是一个心理活动过程,生活中的联想大多处于散漫无序的状态,写作中产生的联想则有明确的目的、清晰的过程,能反映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并说明社会生活中的某些问题。以联想为基础的推理,可以将两个事实联结在一起。我们应善于从作文内容的需要出发,由此及彼,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地进行联想;或就现象看本质,就原因找结果,使作文内容合乎逻辑,推测合乎情理。

二、想象:文思洞开,心驰神往

想象是人类感知外界事物的最初动力,是人脑对外界事物进行加工,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形象思维的核心。一篇优秀的想象作文,一般具有两个特点:新颖性和统摄性。新颖性是指考生创造的形象具有独创的特点。统摄性是指考生善于把脑海中贮存的生活表象统摄起来,组合成新形象。

部分考生由于缺乏对创造性思维的有效训练,故而不清楚想象作文该如何下笔。其实,只要掌握想象作文的构思方法,就可以在写作时思如泉涌。下面介绍两种最常用的构思方法:

1.时空转换法

所谓“时空转换”,即跨越时空的限制,突破现实与环境的局限,驰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让时光倒流或“预支”,让天地浓缩或扩展。

2.角色错位法

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因所处场合不同,扮演的角色自然也不同。如果通过“改换”其身份、地位等因素,让人物变成与原来相差甚远的角色,就可以创作出一幕幕人间悲喜剧,演绎出一个个“天方夜谭”。

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所谓‘想象也应该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不是凭空来的。”(茅盾先生语)

【唐惠忠/供稿】

文题呈现

(2020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试题分析

作文命题以直抵心灵的方式启发考生去思考自我与人生,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比较贴近考生的内心情感世界,给了考生较大的写作自由度。材料由三个层面组成,第一个是个人层面,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第二个是家庭和社会层面,说明家庭对个人有预期,个人在社会上也会担当不同的角色;第三个是影响与结果层面,说明个人的坐标与家庭、社会的期许不一致而产生冲突,会造成落差或错位。考生写作时,要有整体意识,不能一叶障目,而应把三个层面的内容有机衔接起来,做到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表及里。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与社会,而当个人与家庭、社会产生错位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是我们要回答的问题,也是作文的立足点。考生在具体写作时要选好观点,找到合适的切口,从心出发,立足于真实生活来表达真情实感,抒写真知灼见。同时,考生要善于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注重多层次开掘,写出作文的深度和广度。

参考立意:设计人生坐标,胸怀家国情怀;寻找个人、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平衡;将“小我”与“大我”相结合,寻求自我与家庭、社会的和谐;直面落差或错位,调整心态,完善生涯规划,等等。

例文展示

拥抱落差,期望如初

一考生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生活的真相是现实的变动不居与个人定位的落差。然而,希望成为英雄的人,在接受定位落差的同时也要坚守自己的初心。

在生活格局不断变化时,个人的期望便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家庭是每个人梦想的起点,但当个人飞翔的方向与父母的目光所至迥然相异时,个人期望与家庭预期的落差就会产生。社会是每个人梦想成真的舞台,但个人能力评价标准和社会需求指标的不匹配时,个人期望与社会分配角色错位的可能性便大幅跃升。

如果个人的坚守屈从于家庭和社会这两种力量,人的独立性与思想性将挣扎在现实的旋涡中。正如帕斯卡尔所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何不坚守正确的个人期望,坦然拥抱不可避免的人生落差呢?

我们当然爱家人,但温柔拒绝家庭预期的捆绑绝非不孝或冷酷。“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父母的怀抱不能承載我们的一生,在牙牙学语、读书求学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将不可避免地区别于父母亲人的思维,展现出独立与个性的风采,同时,父母也会对我们产生认识上的盲点。由此推断,基于亲人的认识而形成的家庭预期难免与我们产生偏差。当父母的判断失准时,我们是否仍一味顺从?答案是否定的。一味遵从父母之志是一种愚孝,将家人的预期强加于自己的人生,是一种对生活的亵渎和对自己的不负责。因此,在落差产生时,我们不妨拥抱落差。

社会需要我们,但理性拒绝社会的错误定位绝非离经叛道或不知好歹。樊锦诗年少时当然可以接受职场精英等社会角色,但她投身敦煌的个人选择却真正实现了人生价值;钟南山、李兰娟等人当然可以自安于学者之职,然而他们逆行至抗疫一线,坐镇武汉,坦然接受了这一角色,追逐自己的本心。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个人托身于社会之中,自然要如曾国藩之言“躬身入世”,寻找角色,创造价值。但海明威也说:“一个人要成为最坚硬的岛屿,才能成为陆地的一部分。”一味屈从社会定位、拒绝错位的人绝非“坚硬的岛屿”,而土质日渐疏松的岛屿,其结局只能渐渐沉沦于人生的深渊。

落差象征着家人的关怀,错位暗含了社会的关怀。我们拥抱它们,是对这些善意的感激。我们执父母之手,向社会躬身感谢,但内心也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世间万象,变动不居,我们不是辛波斯卡说的“行走于地面的鹰隼”,我们应心怀期望,拥抱落差,飞向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点评

1.观点新颖,见解独到。作文根据材料提炼出“接受落差,拥抱落差”的观点,并对原材料内涵进行深度阐发,见解独到,给人以启发。考生认为,“将家人的预期强加于自己的人生是一种对生活的亵渎和对自己的不负责”,因此,在落差产生时,不妨拥抱落差,充分体现出对于人生的独到见解。

2.引用丰富,说理充分。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该生引用了较多如罗曼·罗兰、帕斯卡尔、约翰·多恩、曾国藩、海明威、辛波斯卡等人的名言名句,不仅激发了读者的兴趣,还使作文有了较高的理论深度,显得论证充实,说理充分。

3.哲思溢彩,语言干练。该生在阐明观点时,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使语句闪烁着理性的光芒。作文充满思辨色彩,富含哲理意味,让人受益匪浅。总览全篇,语言干练且灵活多变,既娓娓道来,又投射着一种灵动,值得人在读后反复思考和体味。

【王学华/供稿】

猜你喜欢

错位想象家庭
快乐的想象
有趣的错位摄影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家庭“煮”夫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恋练有词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