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下某三甲医院应急物资管理体系的建立探讨*

2021-08-31魏冠男董来东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16期
关键词:物资管理体系应急

魏冠男,董来东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2)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国各地医护工作者纷纷前往武汉紧急救援,解决前线疫情防控物资紧缺问题已刻不容缓。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并指出“加强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全力保障疫情防控需要。”本文以某三甲医院为例,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应急物资管理体系的建设予以探讨,旨在为重大疫情防控期间应急物资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建立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捐赠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1 我国医疗机构应急物资管理体系现状

在欧美发达国家的非营利医院中慈善捐赠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捐赠体系的发展较为成熟,而我国公立医院接受社会捐赠正处于起步阶段[1]。国内公立医院接受社会捐赠物资主要用于医疗发展、科学研究、医疗救助等。社会捐赠主要分为慈善资金与医疗物资两种形式,包括善款、医用耗材、医用药品、医用设备等[2]。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大疫情防控背景下,众多医疗机构面临突增病患带来的医疗防护物资短缺问题。国内外捐赠的大量防护物资在红十字会堆积,然而一线医护人员却面临医疗防护物资紧缺的问题[3]。这就说明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下,仅依靠红十字会的力量难以缓解防护物资急剧短缺的问题。医院选择直接向社会各界发出接受捐赠公告,希望获得防护物资紧急救援。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爱心企业与捐赠人士蜂涌而至,将救援物资定向赠往医院。面对捐赠物资品种多样、数目巨大的情况,医院存在诸多应急物资管理体系的风险点与管理问题[4],尚未形成统一的应急物资管理体系。

2 某三甲医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物资管理体系的建立

2.1构建有效的应急物资管理体系 (1)构建科学有效的物资捐赠管理体系。为科学、有效、及时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医疗物资紧缺问题,建立疫情防控期间物资捐赠管理体系势在必行。某三甲医院迅速成立医院疫情防控领导组、医院接受捐赠工作组、疫情防控捐赠应急服务组、疫情防控捐赠保障组、疫情防控国际筹备组。器官捐献办公室作为牵头部门,主要由供应处耗材仓库、医院药房、国资处、财务处、法规事务处、车队、后勤保障处、志愿者服务队等部门组成。自疫情发生以来,各部门分工协作,有效解决物资定向捐赠,保障前线医务人员基本物资需求。 医院接受物资捐赠管理体系见图1。(2)构建运行高效的应急物资工作体系。突发事件通常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复杂、不可控等特点[5]。根据本次突发疫情的特点,建立多部门协作的工作体系,包括制定应急物资捐赠管理相关制度、制定接受捐赠物资工作流程、物资的运输与分配、志愿者服务队的参与协助及与红十字会的对接等。供应处、药房及国资处分类别接收医疗物资并对物资进行审查、登记、备案等,做到统一指挥、统一协调、信息互通,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保证医院接受爱心捐赠医疗物资过程有条不紊、工作连续顺畅。医院应急物资捐赠工作体系见图2。

图1 医院接受物资捐赠管理体系

图2 医院应急物资捐赠工作体系

2.2制定应急物资定向捐赠工作流程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制定医院接受应急物资捐赠工作流程,规范工作、提高效率。以某三甲医院为例,医院接受捐赠流程如下:(1)捐赠方填写捐赠意向函并联系红十字会及医院方,将相关捐赠资料发送至指定邮箱。捐赠资料包括:物资捐赠意向函、物资清单、企业资质、质检报告、公允价值证明;(2)由医院工作组相关部门审查资质是否符合捐赠要求,及时反馈捐赠方是否接收;(3)若捐赠物资符合医院所需防护标准,则通知捐赠方与供应处、药房等相关部门联系捐赠方协商运输相关事宜;(4)医院相关职能部门接收社会捐赠医疗物资并分发至医院所需科室,将捐赠资料打印、扫描、保存、留档、汇总,提交至红十字会;(5)红十字会为捐赠者颁发捐赠荣誉证书、捐赠收据、公示。应急物资定向捐赠流程见图3。

图3 应急物资定向捐赠工作流程

2.3物资配送与运输体系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物资的配送与运输是挽救广大灾民生命,减少财产损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急物资及时有效地发送到疫情地区对应急响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捐赠物资主要流向医院的医务人员与援鄂医疗队。保障湖北一线医务人员生活工作中紧缺的医疗物资及生活保障物资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中之重。医院各职能部门由专人负责联系湖北前线医务人员的需求,保障医疗物资与生活物资及时到位。前方物资供应运输工作由职能部门统一上报指挥部,根据需求及时落实物资运输与配送。具体事项如下:小件物资通过顺丰快递直达湖北一线,液体、易爆易燃物资等法律规定禁止邮寄的物品无法邮寄;集体需求共性物资(脸盆、衣架、垃圾袋、方便面、纸尿裤等)由医院集体购买,集中定期配送;一线医务人员个人必需品(药品、特殊物资)等,由家属送至志愿者服务队接受点,志愿服务队将为其做好服务,保证一线医务人员的个人需求,由顺丰快递统一运送至湖北。物资到达武汉后由志愿者服务队对接,将物资运送至一线。

2.4善款捐赠流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双方协商一致,捐赠方与受赠方签订《公益捐款协议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二十六条与第三十五条规定:“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捐赠人可以通过慈善组织捐赠,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赠。”例如,本次疫情防控期间,某三甲医院积极寻求大学教育基金会与红十字会基金的合作,定向用于疫情期间某三甲医院疫情防控系列工作。受赠者在收到捐赠财产后,慈善组织出具合法、有效的财务接收凭证,协助完成税费减免相应工作。

3 应急物资管理体系建设现存问题

3.1应急物资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2003年我国全面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体系[7]。重大疫情往往事发突然,医院建立应急物资管理制度对于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至关重要。管理制度构建存在以下问题:物资管理办法与审批流程没有成文体系;应该确定捐赠物资接收牵头部门,避免职责不清、权责不明现象;物资接收、交接与申领详细登记并整理成台账,确实做到每批物资可追溯、可查询;加强使用管理,医疗物资与生活物资应及时有效发放至相关部门,避免堆积与资源浪费。

3.2医疗物资审核与管理有待加强 医疗物资是否符合防控标准需要接受部门严格把控。首先,医院接受捐赠工作组需要审核捐赠方提供捐赠产品的捐赠意向函、物资清单、企业资质、法人证书、质检报告、生产批号、有效期等相关资料,以确保捐赠物资符合医学防护标准,但是医院工作人员工作繁忙,存在效率低下问题。其次,接受社会捐赠的医疗机构应指定具体部门作为医用防护用品管理部门。根据《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管理办法(试行)》(国卫医发〔2019〕43号)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国卫办医函〔2020〕75号)要求,负责遴选、采购、验收、存储、发放等管理工作,并配备专人做好相应组织管理工作。但在工作过程中,存在重点做好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的合理使用,确保将这些供应紧张的物资用在适用的区域范围,或在执行较高风险操作时使用等问题。

3.3物资库存管理有待完善 捐赠物资审核通过后,由供应处、药房等相关部门验收后入库;库存仓库由专人保管,建立捐赠物资入库登记表与捐赠物资申领表,并由相关负责人签字;制作形成台账,对申领物资的部门、品种、日期、数量、申领人姓名做到详细记录;定期对捐赠物资进行盘点,并汇报相关责任部门,真正做到物资可追溯,可查询[8]。

3.4信息沟通与协调需增强 疫情期间,为避免医疗物资浪费,避免盲目捐赠,捐赠方与受赠方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做到精准捐赠、有效捐赠;医疗机构各部门之间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医疗机构与红十字会也应进行有效沟通,否则会导致医用紧急物资供应信息不对称[9],有效解决医疗机构与红十字会沟通问题,避免因捐赠程序的时间过长而耽误前线医务人员使用,精准解决疫情期间一线工作人员医疗防护物资短缺,能够极大地促进防控工作的开展。

3.5人力资源紧缺 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捐赠,紧急医疗物资及生活物资种类多、数量大,存在疫情期间物资管理方面物资清点、物资搬运、物资捐赠资料审核、筛选符合防护标准工作量大的问题,这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

4 物资捐赠体系优化及建议

4.1完善规范接受捐赠制度 为保护爱心捐赠方的合法权益,保障医院合法接受和合理使用社会捐赠资助资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原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财务制度制定适合医院接受定向捐赠物资及善款的管理制度。

4.2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中强调:“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更好支撑作用;要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因此将全国各地的物资捐赠方、医疗机构、物流公司有机结合,建立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区块链技术构建物资定向捐赠的信息管理系统[10]。利用云平台将医疗机构紧急物资、医疗物资的防控标准、医疗物资需求与供应的匹配等进行云计算、云匹配,根据不同地区医疗机构对医疗物资的紧缺程度,将定向捐赠物资通过物流运输到医疗机构,及时、有效地解决疫情带来的医疗物资及生活物资紧缺问题,提高捐赠物资保障的精准度、准确度。

4.3加强物资审核与管理 从本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来看,医疗应急物资的需求具有突发性、规模大、强度高的特点,提高应急物资保障的精准度、安全性、高效性是在重大疫情防控下医院接受社会捐赠体系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11]。这就对所捐赠物资质量的审核与质量查验、对紧缺物资的需求与供应匹配的精确度及物质运输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对物资的资质进行审核管理。捐赠物资的分配与申领已经做出详细的记录,并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的监督。

4.4通过志愿服务队的形式缓解人力短缺问题 医院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以采取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的形式,志愿者充分利用空闲时间有效地解决了捐赠物资清点、登记、筛选、粘贴爱心标识、搬运等一系列复杂工序的问题。可以召集退休职工、本院休班中的员工及未开学的大学生等,他们的出现可有效推动物资捐赠的进程,进而解决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后顾之忧。

4.5加强捐赠物资的透明化管理 将社会捐赠物资的信息及用途及时在医院官网、相关媒体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管理。通过邮件或电话将捐赠物资的用途、去向及时反馈给捐赠者并表达感谢,切实加强捐赠物资的透明化管理。

5 小 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不可预测性、不可知性、多变性,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如何在重大疫情防控下不断完善医院应急物资管理体系,对防疫物资进行科学与常态化管理,提高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12],提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如何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与第五代信息技术融合,将医院应急物资管理体系运用到整个医疗系统,建立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管理体系还需进一步探讨。同时,与捐赠体系相关的管理制度与法制建设需要进一步建立,为医院接受社会定向捐赠体系的建设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物资管理体系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被偷的救援物资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