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光圈效应提升乳腺癌术后PICC患者护理效果观察

2021-08-31刘芳董芳王琼郑宝婧宝鸡市中医医院外四科骨科血液肿瘤科陕西宝鸡72000

贵州医药 2021年8期
关键词:光圈导管静脉

刘芳 董芳 王琼 郑宝婧(宝鸡市中医医院,(.外四科;2.骨科;(.血液肿瘤科,陕西 宝鸡 72000)

乳腺癌是指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会发生增殖失控的现象[1]。乳腺癌治疗临床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及生物靶向治疗等[2]。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较为成熟的静脉输液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肿瘤术后患者输液和化疗的置管方法[3]。光圈效应是一种心理暗示性反应,让人们对事或物受个体或局部影响,扩散到对整个事或物产生以点盖全的认识[4]。本方案就采用光圈效应护理乳腺癌术后PICC患者,以期提升乳腺癌术后PICC患者护理效果,为乳腺癌术后PICC患者护理方案选择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乳腺癌术后PICC患者90例,按照入组顺序编号,单号设置为对照组,双号设为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平均(43.28±8.37)岁;置管位置:头静脉2例,肘正中静脉5例,贵要静脉38例。观察组平均(44.16±8.19)岁;置管位置:头静脉1例,肘正中静脉2例,贵要静脉42例。纳入标准:确诊为首发乳腺癌,需要进行化疗、留置PICC的患者;肿瘤无远处转移患者;有一定文化水平,认知、沟通能力强,能熟练使用手机各个软件(如短信、微信及拍照功能等)患者;自愿参加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严重肝肾功能衰竭患者;不能正常沟通,精神异常患者;中途自身原因退出研究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光圈效应护理模式:以自愿原则为基础,让患者选择与自己相处容易的病友住同一间病房,由性格开朗、善于言辞、预后良好的患者为小组长,建立互助互帮微信群,由专业乳腺癌护理人员定期在群里发布PICC相关知识,将患者复查时间表公布在群里,由小组长提醒或相互提醒的方式结伴同行定期复查;邀请恢复良好的患者分享康复心得体会,为所有患者树立学习标杆;鼓励患者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如讨论肢体功能锻炼、化疗基本知识、用药知识及饮食知识,鼓励患者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PICC并发症包括机械性静脉炎、导管脱落、血栓、导管阻塞等。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分:采用我院自制健康知识评分表,各维度得分(肢体功能锻炼、化疗基本知识、用药知识及饮食知识)由各条目得分(不了解1分、部分了解2分,了解3分)合计除以条目数得出,得分越接近3分,知识水平越高;得分越接近 1 分,知识水平越低。护理满意度包括十分满意、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护理总满意率=(十分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例数×100%

2 结 果

2.1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照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5例、导管脱落3例、血栓1例及导管阻塞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2例、导管脱落1例及导管阻塞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8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9.459,P<0.05)。

2.2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观察组患者各项健康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6.902、3.353、8.769、4.572,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分]

2.3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十分满意9例、满意14例、一般满意16例、不满意6例,满意度为86.67%;观察组十分满意24例、满意12例、一般满意7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5.5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3.893,P<0.05)。

3 讨 论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疗法,化疗药物属于高浓度、高刺激的细胞毒性药物,长期外周静脉反复穿刺,给患者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伤害,还容易引起并发症发生,对患者预后造成伤害[5]。PICC置管化疗作为近年来临床应用的新型化疗辅助技术,可有效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化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优势虽然明显但是需要长期留置,导致患者PICC置管期间容易出现换药不及时、导管脱落、机械性静脉炎、血栓及导管阻塞情况出现[6]。光圈效应又称为晕轮效应、成见效应、日晕效应,指人们在交往认知中,放大了对方某一个特别突出的特点,而忽略其他特点,掩盖了人们对其他特点的正确了解,造成以点盖全的心理效应[7]。按照光圈效应理论,我们可以结合在乳腺癌护理工作当中来扬长避短,将患者单独个体融入到集体当中,树立一个榜样,让其带动整个集体正面积极面对治疗。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说明采用光圈效应护理模式,能促进患者自我管理的巩固和维持,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大大提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光圈效应护理模式,患者积极参加日常锻炼,积极分享健康相关知识,增加了持久的动力和康复信心。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达95.56%,说明乳腺癌患者采用光圈效应护理模式效果显著,患者通过集体间的互帮互助,高度参与日常治疗,消除了患者紧张感和恐惧心理,提高了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和依从性。

综上所述,采用光圈效应护理乳腺癌术后PICC患者,能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依从性,增加患者参与度,更利于患者预后,是适合乳腺癌术后PICC患者护理的优先选择方案。

猜你喜欢

光圈导管静脉
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内径及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影像视界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臣心对比,影领基层”病例诊断大赛第一季第一期病例诊断点评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提升格调的光圈、焦距设计
“0起点”专业摄影技巧与基本功训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