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2021-08-31张敏张亚宁刘圆圆宝鸡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陕西宝鸡721008

贵州医药 2021年8期
关键词:围术胃肠功能根治术

张敏 张亚宁 刘圆圆(宝鸡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陕西 宝鸡 721008)

结直肠癌属于临床一类常见恶性肿瘤,在超过40岁的中老年人中较为多见,且患病人数正逐年递增[1]。通常患者在该疾病后期可伴随腹痛、便血和大便性状变化等状况出现。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多选择手术方式进行医治,但术前和术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并发症,对手术疗效具有严重不利影响[2]。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在该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则显示出可降低术后疼痛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以及加速切口愈合等优点,受到了临床广泛认可[3]。因此,围术期做好患者的各项护理工作意义重大。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已被逐渐用于手术患者中,且取得了良好成效[4]。FTS理念通过在围术期的临床护理应用已被证实的有效方法,能减少并发症和手术应激,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本文就予以围术期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开展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接收的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35~52岁,平均(42.38±5.36)岁;疾病类型:直肠癌35例,乙状结肠癌10例,升结肠癌10例,横结肠癌5例。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36~50岁,平均(42.40±5.25)岁;疾病类型:直肠癌34例,乙状结肠癌9例,升结肠癌10例,横结肠癌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其中对照组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护理:(1)术前健康宣教:成立FTS小组,对组内护士开展培训,后予以患者健康宣教,包含常规术前宣教和快速康复有关护理措施;(2)肠道准备:术前分次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以清洁肠道,指导和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消化道不适,口服完毕后指导患者进行腹部按摩,适当行走,并对大便形状进行观察;(3)术前饮食:术前1 d摄入易消化食物,术前当晚予以肠内营养乳剂口服,术前3 h予以400 mL的10%葡萄糖口服;(4)术前准备:术前留置尿管,术中尽可能避免放置下腹腔引流管。(5)术后饮食:术后6 h给予患者木糖醇口香糖咀嚼,术后1 d摄入少量温开水,每日咀嚼3次木糖醇口香糖直到排气,并于排气后摄入流食。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腹部不适,每日进行3次听诊肠鸣音,结合患者情况进行调整。(6)疼痛监测:持续予以硬膜外镇痛直到术后48 h,同时结合患者主诉对用量进行调整。(7)导管护理:术后每3 h夹放1次尿管,术后1 d将尿管拔除。腹腔引流管留置期间应对引流液的量、颜色加强观察,维持引流畅通,遵医嘱将引流管拔除。(8)术后活动:术后6 h开展床上屈膝,多予以按摩,开展扣背以及协助排痰;术后1 d于床上坐起;术后2 d下床同时自主排便;术后3 d在家属搀扶下慢慢行走。

1.3观察指标 术后恢复状况:包含胃肠功能恢复、首次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焦虑及抑郁评分:分别在护理前后选择焦虑自评量表(SAS)[5]及抑郁自评量表(SDS)[6]对两组开展评估,分数和焦虑及抑郁程度成正比。并发症:包含肺部感染、切口并发症、肠梗阻以及吻合口瘘等。

2 结 果

2.1术后恢复状况对比 观察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首次下床活动用时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t=10.075、21.860、9.744,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对比

2.2SAS及SDS评分对比 护理后,两组结直肠癌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降低(t=6.831、5.716,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对比分,n=60]

2.3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出现肺部感染3例、肠梗阻1例、吻合口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出现肺部感染5例、切口并发症4例、肠梗阻4例、吻合口瘘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8.840,P<0.05)。

3 讨 论

腹腔镜手术凭借其创伤轻、痛苦小、出血少和恢复快等多种优势,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结直肠癌的相关治疗中,研究[7]表明,腹腔镜结合结直肠癌根治术能明显提升患者的生存率,而围术期护理和患者术后恢复间关系密切。

本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首次下床活动用时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结直肠癌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结直肠癌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患者进行围术期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和术后快速康复护理可显著减轻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负面情绪,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从而进一步加快患者康复进程,该结论和孙叶飞等[8]研究结果相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术前开展健康宣教,能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减轻其不良情绪;术前避免常规肠道准备,可防止灌肠引发的机体应激反应,避免脱水出现,减少术后的补液量;将术前禁食水的时间缩短,能使机体具备充足的能量,提升机体对创伤的修复能力;术前避免留置胃管,仅留置尿管,能降低术前的应激刺激;术后尽早恢复饮食,并予以温开水,能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术后尽早自主活动,能加快肠蠕动,防止血栓与肺部感染;开展个体化的疼痛护理,能降低患者疼痛感;未常规应用导管,术后24 h将尿管拔除,尽早拔除引流管,能协助患者调整自身的身心状态以充分适应手术应激,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其恢复。

综上所述,对结直肠癌患者予以围术期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并在减轻患者负面情绪,加快其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可考虑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围术胃肠功能根治术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围术期中的价值体会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