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颅内压及预后的影响

2021-08-31费章生王善周业松马鞍山市当涂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安徽马鞍山243100

贵州医药 2021年8期
关键词:骨瓣开颅脑外伤

费章生 王善 周业松(马鞍山市当涂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安徽 马鞍山 243100)

脑外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主要由暴力所致的颅脑损伤为主,临床致死率较高,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多通过手术方式治疗重型脑外伤,但常规骨瓣开颅术术后并发症较多,影响患者预后[2]。近年来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应用有效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成为治疗重型脑外伤的常用手术方式[3]。因此本文研究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颅内压及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男28例,女16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48.3±5.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高空坠落伤以及钝器伤分别为22例、15例、7例。观察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48.8±5.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高空坠落伤以及钝器伤分别为20例、16例、8例。纳入标准:经检查和诊断符合重型颅脑外伤诊断标准[4]的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符合手术适应症标准。排除标准: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有精神疾病影响认知的患者;同时参与其他研究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骨瓣开颅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气管插管下全身麻醉,头部偏向健侧35~45°,抬高手术床头。根据患者脑部损伤位置,在额瓣、颞顶瓣、额颞瓣等处进行开颅减压,骨窗大小约为6×8 cm,清除颅内血肿及坏死组织,减压后缝合硬脑膜,完成手术。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抗炎、止血、脱水等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取患者仰卧位,气管插管下全麻,头部偏向健侧35~45°,抬高手术床头。于患者颧弓上耳屏前1 cm做切口,沿耳廓后上方延伸至顶骨正中线,沿正中线向前延伸至前额发际内,游离骨瓣,于顶部骨瓣旁做切口,大小约为3 cm,剪开硬脑膜,清除硬膜外血肿,骨窗大小约为16×12 cm,暴露顶叶、额叶、颞叶及前中颅窝,清除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缝合硬脑膜及切口,完成手术。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抗炎、止血、脱水等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的颅内压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5];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患者入院时情况[6];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估患者预后情况[7]。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颅内压水平对比 术前两组患者颅内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以及7 d观察组颅内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颅内压水平对比

2.2两组患者预后效果对比 治疗前两组NIHSS、GC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预后效果对比分,n=44]

2.3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发生血肿1例,对照组发生脑积水、癫痫各1例,血肿、颅内感染各3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5,P<0.05)。

3 讨 论

重型脑外伤是临床较为严重的创伤之一[8]。手术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重要手段,传统骨瓣开颅术通过开骨瓣,降低颅内压,清除颅内血肿,清除坏死组织,从而达到治疗效果[9]。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相对于传统骨瓣开颅术,骨窗范围较大,有利于改善脑血液循环,术后并发症较少,具备一定优势。因此认为标准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也具有较好效果[10]。有研究[11]显示,标准骨瓣开颅术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术相比效果相似,且术后并发症少于传统骨瓣开颅术患者。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颅内压并无差异,但治疗1 d、3 d和7 d后观察组颅内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相对于骨瓣开颅术来说,能明显降低颅内压,这是由于标准大骨窗减压术骨窗范围相对更大,且位置较低,有利于脑疝复位,且促进脑血液循环,增加脑组织局部血流,从而避免颅内压升高[12]。在观察两组患者脑神经功能和预后情况时发现,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脑组织和脑神经损伤小于传统骨瓣开颅术,这是由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手术暴露范围广,对额叶、颞叶、顶叶、前颅窝等位置暴露充分,视野更清晰,有利于清除坏死的脑组织,对脑组织和脑神经损伤较小[13]。本文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位置较低,方式脑疝复发,且促进脑组织血液循环,控制颅内压效果较好,降低了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且对坏死脑组织清除更彻底,降低了血肿的发生率,因此并发症发生率更低[14]。

综上所述,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效果较好,能明显降低患者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和预后,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骨瓣开颅脑外伤
去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进展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机器人医生”,手速比人类医生快50倍
两种不同切口开颅清除自发性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内血肿效果对比分析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