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胆外科术后外周血JAK1、JAK2、PCT水平及cf-DNA的表达变化研究

2021-08-31刘刚蒋天盛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02

贵州医药 2021年8期
关键词:肝胆外周血组间

刘刚 蒋天盛(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2)

临床调查发现,肝胆外科手术大多时间较长,且术后多需要留置引流管等,存在开放式创口,易引发感染的因素较多,若不及时发现并进行干预,随着病情进展会导致多器官衰竭,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研究显示,Janus激酶(JAK1)主要参与机体炎性反应、免疫反应过程,该水平出现异常极有可能与患者术后出现感染有关,同时降钙素原作为能够反映全身炎性因子活跃度的蛋白质,可作为有效监测疾病感染的指标之一[1]。为进一步研究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外周血相关指标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将上述指标联合循环游离DNA(cf-DNA)作为诊断肝胆外科术后患者感染情况的参数,观察其水平变化,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148例,遵循是否出现术后感染为分组原则,研究组:71例发生感染的患者,对照组:77例未发生感染的患者。研究组男41例,女30例;年龄30~66岁,平均年龄(43.52±5.14)岁;手术时间1~3.5 h,平均手术时间(2.28±0.35)h;手术方式:胆囊切除28例,肝切除19例,胆总管切开24例;手术类型:急诊48例,择期23例。对照组男42例,女35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43.58±5.12)岁;手术时间1~4 h,平均手术时间(2.31±0.38)h;手术方式:胆囊切除29例,肝切除21例,胆总管切开27例;手术类型:急诊51例,择期26例。纳入标准:经我院检查后符合手术指征;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符合以下任意2项即可诊断为感染:病原体阳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体温<36℃或体温≥38℃,且持续时间≥48 h;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非手术相关感染;存在免疫系统缺陷患者;病历资料缺失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检测样本收集:①分别与术前、术后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3 ml,将其分为2份样本,取其中1份,采用离心方式取上层清液,进行保存。②另一份样本置于肝素抗凝管中,液氮保存。(2)检测方法:①JAK1、JAK2、PC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②cf-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JAK1、JAK2、PCT以及cf-DNA水平。

2 结 果

术前,组间JAK1、JAK2、PCT以及cf-DNA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JAK1、JAK2、PCT以及cf-D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JAK1、JAK2、PCT以及cf-DNA水平

3 讨 论

肝胆外科术后大多需要放置引流管,因此患者极易在术后出现口瘘、引流管阻塞等因素导致的继发性感染,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经尽早对术后感染做出诊断并及时给予干预。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当机体受到细菌感染时,各器官、组织内的巨噬细胞以及单核细胞因受刺激会生成大量PCT,且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组间PCT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PCT的异常情况可作为术后患者是否出现感染的参考数据之一[3]。cf-DNA参与机体免疫功能,因而得知当外周血中cf-DNA水平升高,则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分析原因发现,当机体受病原体侵害时,会主动启动免疫防御系统,中性粒细胞会持续释放cf-DNA,本研究发现,术前组间cf-DNA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研究组cf-DNA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也可将cf-DNA水平作为判断肝胆外科术后患者有无感染的指标之一。通过动物实验得知,JAK1、2是机体炎性反应、免疫反应的主要调控通道,当阻断多器官功能障碍通路时,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并未发生改变,提示JAK1、2参与组织器官损伤过程,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组间JAK1、2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JAK1、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JAK1、2是肝胆外科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之一[4]。

综上所述,为尽早判断肝胆外科术后患者是否出现感染,应在术后对患者外周血JAK1、JAK2、PCT以及cf-DNA水平进行检查,该方法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肝胆外周血组间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外周血G6PD活性检测对于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患者的诊断预后价值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什么是外周血管超声检查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