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牛产业带动贫困县经济腾飞发展

2021-08-30王志昌史莹华

中国畜牧业 2021年14期
关键词:泌阳县肉牛秸秆

文│王志昌 史莹华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肉牛养殖模式,发挥公司肉牛和牛肉产业优势,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共赢。

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产业扶贫项目共覆盖16个乡镇(街道)287个村委,带动当地农民种植业养殖业年增收12亿元。2017—2020年,该公司共计带动贫困户6148户12847人,累计分红2076.99万元。仅2020年,公司就带动贫困户4131户8314人,年度分红852.9万元。

一、龙头企业带动发展

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8月,是一家集肉牛科研、规模养殖、屠宰分割、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冷链物流和产品开发及国际贸易为一体,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企业。2019年,公司产值近40亿元,年销售收入34.466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亿多元。

公司入驻泌阳县9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夏南牛产业化经营项目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该项目已累计投资25亿元,主要实施了“一园、两线、两基地和一中心”建设。“一园”,占地800亩,总投资30亿元,设计年加工牛肉产品10万吨的夏南牛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两线”,两条年单产15万头的肉牛屠宰分割生产线;“两基地”,两个设计存栏4.5万头,年出栏7万头标准化肉牛育肥基地;“一中心”,建筑总面积3.8万平方米的恒都夏南牛研发中心(含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河南省肉牛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恒都牛肉”产品主要有食材、预加工、深加工及熟制品4大系列共500多个品种,年生产冷鲜牛肉2.6万吨、深加工制品10万吨。“恒都牛肉”已通过ISO9001、ISO22000、清真食品、有机牛肉等认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017中国十佳企业牛肉品牌(B10)”“2018年度全国名牌农产品”。公司2019年获“河南省民营企业100强”、河南省扶贫龙头企业、驻马店市五星级企业等荣誉,实现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不断提升。

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具有强大的营销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在全国一线城市建成商超终端1680家;入住电商平台30家,自建电商冷链仓13个;建立大型餐饮全国连锁店2200家;与五星级酒店合作发展直供货源门店100家;建成“走千家、进万户”社区销售网点2000个;发展微商3000个,建设冷链物流配送中心27个,产品销往全国28个省(市、区)。

公司不仅“授之以鱼”还“授之以渔”,即通过分红使农户增收的同时,还利用技术培训、农业知识宣讲、标准化操作执行、招聘务工人员等方式,带动有能力的农户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实现可持续增收,让农户靠劳动和智慧过上幸福生活。

二、“特色品牌+种养结合”建基地

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养殖种植基地,同时利用泌阳县的区位优势,快速发展相关产业。泌阳县地处南阳盆地东缘,伏牛山与大别山交汇处,长江与淮河分流,为浅山丘陵区,地势中部高、东西低,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农业生产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在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的带动下,泌阳县先后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生态示范区、全国有机食品示范县、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首批国家级粮改饲试点县、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试点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千亿斤粮食生产县、国家科技工作先进县。

截至目前,泌阳县已获得国家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种植类)项目、国家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畜牧类)项目、千亿斤粮食生产县项目、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国家粮改饲试点县项目、省级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肉牛保险资金扶持项目等财政资金支持,每年国家、省级财政扶持资金达1亿元以上。

作为全省畜禽养殖大县和夏南牛养殖基地,近年来,泌阳县先后利用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肉牛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整县推进等项目,累计改造各类畜禽养殖场55个,添置改造粪污处理等设施设备40多台套。

2020年,泌阳县863家规模以上养殖场,其中肉牛养殖场198个、生猪养殖场612个、家禽养殖场49个、其他养殖场4个,全部配备有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1.54%。2020年,全县牛存栏39.96万头,羊存栏32.56万只,家禽存栏463.56万只;生猪出栏88.58万头,牛出栏26.49万头,羊出栏29.42万只,家禽出栏229.07万只;畜禽粪污产量1416.586万吨;肉类总产量117636吨;畜牧业总产值达429766万元。通过探索种养循环,泌阳县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进行有机肥还田,就地就近消纳畜禽粪污,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泌阳县是全国十大畜禽繁育基地,主要以夏南牛、肉鸡、肉鸭等畜禽养殖为主,是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首批国家级粮改饲试点县。

为示范引领生态畜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泌阳县充分利用国家有关项目政策,抓典型、搞示范,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场创建活动,以种养结合、粪污资源化利用为重点,推进生态畜牧业示范县创建,先后创建生态畜牧业示范场6家,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54%,高于全省目标值16.54%。

2020年,泌阳县农作物秸秆产量116.21万吨,可收集秸秆总量88.95万吨。其中,小麦秸秆54.7万吨,玉米秸秆47.95万吨,花生秸秆8.64万吨。全县秸秆综合利用总量约为109.55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4.27%,高于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目标值4.27%。

秸秆利用的主要方式包括:一是饲料化利用量为55.54万吨;二是肥料化利用量为22.87万吨;三是基料化利用量为7.07万吨;四是能源化利用量为5.36万吨;五是其他方式利用量为18.71万吨。

泌阳县现有耕地158.17万亩,其中永久性基本农田118.23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粮田82.66万亩。2020年,全县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达937110万元,较上年增加26582万元。

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1.54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1.2万亩。马谷田镇、花园乡、赊湾镇、官庄镇、羊册镇等温室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正在朝着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方向快速发展,特别是构建沿泌阳河两岸以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为主的设施农业长廊已呈现雏形。

依托独具特色的新品种夏南牛,泌阳县加大了政策引导力度,并制定了量化夏南牛产业发展的五年计划,制定了年度指标。泌阳县政府对肉牛新品种夏南牛养殖高度重视,在进一步落实措施时,明确了45个县重点单位对口帮扶45个夏南牛养殖的重点村,通过一对一的帮扶,将养牛村建成1~2个存栏数在200头以上的母牛养殖场。夏南牛作为一个优良品种,其品质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在大力发展夏南牛的基础上,泌阳县把夏南牛的产业化发展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来抓。同时,提出“打造中国第一肉牛品牌,建设中国牛肉食品第一城”的紧贴泌阳县现状的发展目标,争取早日培育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牛肉品牌,让夏南牛真正意义上从“第一品种”变成“第一品牌”。

探索养殖新模式,深加工提高总体收益。在畜牧业方面,泌阳县通过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结合当地实际,该县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生产发展模式,引导养殖户由小规模粗放型饲养逐渐向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在最后的加工环节,通过近年来引进的肉牛加工企业进行粗加工或深加工转化,拓展了肉牛产业的链条。肉牛的深加工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能有效实现夏南牛由品种优势向品牌优势的转化。

特色产业成为发展加速器。泌阳县紧紧围绕夏南牛品牌,依照“沿链补链”的总体招商思路,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如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河南懿丰油脂有限公司、河南三明食品有限公司及泌阳溢佳香食品有限公司。这些企业的年产值达46.7亿元。中恒集团投资21亿元建设的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已经在泌阳县的4个乡镇分别建成了年存栏数在2万头左右的现代化肉牛育肥场;在泌阳县产业集聚区建成了年均屠宰15万头肉牛的生产线,其加工肉牛的产量在每年10万吨以上。这些通过加工的肉制品可直接供应多种行业。

泌阳县自2010年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以来,通过探索以乡镇为单位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推动粮、畜、菜、果等协同发展,着力构建“种植业—秸秆—畜禽养殖—粪便—沼肥还田”“养殖业—畜禽粪便—沼渣(沼液)—种植业”等高效生态循环模式,推广“牧—发酵—粮(林)”“牧—沼—菜”“牧—沼—果(茶)”“牧—能源—菜”“牛羊—食用菌”等农牧循环模式,依托河南省首批国家级粮改饲试点县、国家秸秆养牛示范县,积极发展优质苜蓿、青贮玉米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型循环农业试点。

河南省源食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2019年起,积极响应国家与县乡政府号召,立足泌阳县畜禽养殖业与丰富的耕地资源,探索绿色循环农业和种养结合模式。

截至2020年,企业已与全县300余家鸡、牛、羊、猪养殖主体建立长期合作,自建或参股有机肥加工基地20余座,年处理粪便100万吨左右,年产有机肥40万吨。公司组织与推广有机肥使用面积达25万亩,为养殖企业降低青贮饲料成本和粪便处理费用约5000万元;为种植主体减少化肥使用量10%,化肥使用成本降低10%。

泌阳县作为河南省首批国家级粮改饲试点县、国家牛肉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县和全国十大畜禽繁育基地县,全县农业结构呈现以粮食、畜牧、油料、食用菌为主的四大优势支柱产业,创建国家夏南牛现代农业产业园,夏南牛产业集群及花菇产业集群优势突出。“十四五”规划中,全县将绿色种养结合型循环农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率先实施项目,计划到2025年,将进一步优化县域内农业产业结构,推动种养一体化循环发展,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

三、合作社促增收保脱贫

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通过科学研判,根据肉牛养殖生产周期较长的特点,实施合作社肉牛养殖模式,即“公司出钱购牛、农民领养到期还牛、犊牛归农户”的举措,采取“公司代购、代养、代销”的肉牛金融扶贫模式和布点收购秸秆等农副产物“变废为宝促增收”的长效机制,以扶贫扶志的方式,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把技术传授给贫困农户,激发农户的内生动力,使其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结合泌阳县贫困村、贫困户实际,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模式带领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一是订单收购青贮饲料增收模式。公司建永久性秸秆青贮池7万立方米,干草储存棚3.2万平方米,购置秸秆收、储、运设备32台套,每年订单收购30万吨,针对贫困户按每亩保底800元收购,保证800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500元以上。二是吸纳贫困对象就业增收模式。公司定期聘请畜牧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吸纳贫困劳动力到基地就业。三是实施托管代养增收模式。一方面由政府牵线,把3800万元扶贫贷款资金转化为肉牛养殖项目,由企业与贫困户签订协议,统一购买牛犊、统一养殖、统一技术、统一收购,利润部分进行分成;另一方面,企业、村委、贫困户三方“联姻”,贫困户把牛交给企业,由企业“统一建棚、统一管理、统一喂养、统一防疫、统一回收”,所得收益三方分成。

四、农户增收脱贫见成效

李平中是泌阳县象河乡贫困户,全家8口人,因家庭原因无法外出打工,仅靠传统的种地过活,生活十分困难。

在泌阳县农业政策的引导下,在象河乡扶贫办及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李平中于2015年开始养殖肉牛。2018年开始,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通过企业带贫项目与象河乡政府签订帮扶协议,每年给贫困户分红,并针对养殖夏南牛产业的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李平中乐观好学,掌握了科学饲喂技术,积累了养牛经验,养殖效益逐年递增。目前,肉牛养殖让李平中全家获得了劳动的果实、致富的希望,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2018年,李平中申请全家脱贫,并积极宣传肉牛养殖的好处,带动象河乡更多的贫困户、外出返乡务工人员发展养殖业。

李平中表示,养牛让他不再贫困,劳动使他充满斗志。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他要给其他贫困户树立致富的榜样。

泌阳县象河乡吴楼村林里组贫困户李保才,全家4口人,2015年因学致贫。

自脱贫攻坚以来,象河乡政府、脱贫攻坚小组多次牵头,组织李保才等贫困户学习专门的养殖技术,为他铺就致富之路。最终,李保才通过帮扶责任人的帮扶和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基地的带动,依靠自身能力,积极发展青贮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

2017年,李保才通过个人申请,光荣脱贫。

李保才逢人就说,要不是国家有这样的好政策,他家也过不上梦想的好生活。

“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肉牛养殖模式,不仅带动肉牛产业的发展,还对促进全县的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2020年,泌阳县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47亿元,同比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177亿元,同比增长12.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36.35元,同比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84.51元,同比增长9.3%。

猜你喜欢

泌阳县肉牛秸秆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泌阳县
1989-2018年泌阳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泌阳县为计生贫困户捐赠衣物
泌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