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背景下Web前端开发人才的培养探索

2021-08-30林丽星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证书知识点职业

林丽星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与制造学院,福建 龙岩 364021)

一、前言

(一)1+X职业资格证书

在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提出要“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其中,1+X证书包括两个部分,“1”指的是学历证书,“X”指的是职业资格证书,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前,不仅有毕业证,还有职业岗位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4月,《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出台。在这个方案中可以得到的信息为,1+X证书制度试点在高校实行,这要求高校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还需要融合一些有关证书培训的知识,这就要求学校要对本校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深化,以便统筹兼顾,并且要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升级,目的在于破除教学中僵化的一面,提高针对性。[1]

同年4月正式启动的首批职业技能领域中,“Web前端开发”职业技术等级证书作为电子信息及通信大类唯一一个上榜的首批试点证书。

(二)Web前端开发

新时代的到来,不仅开创了更加高端的信息技术,战略新兴产业逐步崛起,这也就不可避免的要求高校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近年来,“互联网+”更是深入到很多领域,在这个基础上,人工智能终端面开发、APP以及网站开发更是成为Web前端开发人员们攻克的主要战地。在很多不同的领域中,前端开发技术都受到普遍的应用,比如说,企业需要应用这个技术来增加门户网站的推广,在很多领域,不仅从电脑终端到移动端的显示及应用需要应用这个技术,甚至现在十分前沿且热门的领域,比如说无人驾驶、自动导航、AI机器人、智能生活设备、自动多语言翻译等也都要使用这个技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市场需要更多的Web前端开发人才,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Web前端开发技术成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就业时专业对口不可或缺的一门知识与技术[2]。据本专业近年来的毕业生跟踪调研,就业时从事Web前端开发的学生数及学生比例都在逐年递增。

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成熟,现在的网站页面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而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很多桌面软件,Web1.0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了,此前只是文字与图片的简单堆砌,现在对于网页的要求更高,在具备友好的页面交互的基础之上,同时还要兼具跨终端的适配兼容功能。友好的页面是基于多种媒体形式的使用基础上而来的,而想要实现这些功能就必须使用Web前端技术,Web前端技术需要用到很多方面的知识,但这所有的知识都是以H5、CSS3、JS这三种技术作为基础,并由这三大技术衍生出大量的技术框架和解决方案。缺少前端和后端开发的Web应用是不完整的,而后端服务器开发则必须使用到数据库。

在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对Web前端开发的职业技能有以下的定义:“利用CSS,Html,Javascript,网页开发框架等专业知识、方法和工具将产品UI设计稿实现成网站的技能”。[3]

二、Web前端开发教学现状

鉴于Web前端课程教学内容的多样复杂性,参考职业资格证书中对前端人才的具体要求及 Web前端的行企业需求,分析现阶段我校开设的Web前端开发课程,发现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外,不足以支撑职业证书的考试及市场的需求。

(一) Web前端系列课程的设置不够合适

Web前端系列课程,数据库的学习安排在第二学期,前端的学习安排在第三学期,而PHP的学习在第5学期开设,课程之间的连续性不够,导致学生的学习更没有目的性。

本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一般都是采用在机房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边做边学,以一个实例贯穿始终,但案例的选择基本上来源于教材,与实际关系不够紧密,虽然有合作企业,但与企业的合作浮于表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过多地去模仿教师提供的实例完成作品的制作,缺少个性化的东西,思考的程度不够,往往最终作品风格相似,灵活性不够。

课时安排方面,针对H5、JS、CSS3这三门技术开展的课程课时量不够,没有引入主流框架及工具的学习。

(二) Web前端网络学习资源过于繁多,学生没有办法快速定位搜索

目前网络上关于Web前端开发相关的资源非常多,高职学生普遍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及灵活性较差,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网络上多而杂的学习资源缺乏判断力,无法在短时间内在网络上快速找到自己所想要的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资源繁多的网络上学习内容又缺乏激励机制,对于学习主动性及自律性较弱的高职学生而言,无法持续学习。

(三)没有采用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方式没有采用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还是以教师课堂为主,教师讲解知识,增加实例加深知识点的理解,学生依样画葫芦操作,所以大部分学生只是在模仿教师课堂演示操作,不能灵活运用知识点于实际中,在Web前端开发前期,主要的工作为熟记单词,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差,前端相关对象及属性所对应的单词只是死记硬背,遗忘率高,学习灵活性不够,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三、课证融合的课程重构

高职及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企业“能用好用”的技术技能人才。1+X在学历教育的基础上,高校通过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可以让学生更加的具有竞争优势,而且这两种证书并不矛盾,相反的都具有相同的培养目标、共同的职业教育理念及共同的职业需求[4]。“X”是职业等级培训,Web前端开发以工信部作为主体来完成,作为职业教育主阵地的高职院校应按照职业技能等级考核标准,改进办学条件,根据行企业对Web前端人才的需求,培养毕业即就业、企业好用爱用的人才。将1+X(Web前端开发)的职业资格证书与专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将职业资格标准、市场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美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培育出市场需要的Web前端人才,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人员。

(一)培养目标

本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要面向数据库管理人员、前端开发工程师、网络管理员、软件开发员(包括移动应用开发)、软件测试员、软件售前售后技术支持人员等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培养能写前后端代码,能搭建网络并对网络进行维护,能对软件系统进行设计、测试、实施及维护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专业课程体系统重新整合构建

在Web前端开发技能等级标准中有三个等级,由低到高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要求逐步提高。初级证书以H5、CSS3及JS三大技术为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静态网站、移动端静态页面设计及维护能力;中级证书带入PHP服务端组件,要求学生掌握与服务器端的交互,包括响应式页面及前后端框架的灵活运用;高级证书则要求学生能进行前端高效框架技术的应用、组件化开发、性能优化及移动Web设计与开发。我校着眼于Web前端初中级人才的培育,依据职业资格证书中要求的职业能力对1+X证书技能点进行详细的解析,针对证书分别设置对应课程给予支撑,如表1所示。

表1 证书对应课程

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讲,一共有6门课程教授Web前端开发技术,支撑初级证书3门课,课时量为156学时,而对中级证书的支撑在初级证书的基础上多加3门课,课时为188学时,课程构建如图1所示。

图1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前端开发课程体系

通过课程重构,修正了课程连续性不够的不足,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引入主流框架与工具的学习,在实训过程中,由企业导师参与实训案例设计及教学,加强校企联系,培养高质量的企业可用的Web前端开发人才。

(三)教学资源建设

结合Web前端开发的职业需求确定Web前端开发系列课程授课内容,自主开发在线教学资源,在对知识点进行合理分解的基础上,将课程分解成4门理实一体化课程+2门实训课程。每门课程以学生应掌握的能力划分知识点。对于每个知识点去录制知识点讲解视频,视频时间不要太长,以一个知识点的掌握为好。将课程标准、教学进度、每章节的教学PPT、电子讲义及讲解视频上传至学校的超星智慧教学云平台系统,同时每一知识点设置对应的作业、实践操作题辅以理论客观题,检验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每一阶段进行一个单元测试,学生可以自我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查缺补漏,根据薄弱点选择对应的知识点学习,教学资源库可供学生反复学习,直到知识点掌握为止。自主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有助于学生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四)先进的教学方式及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在前端课程教学上,惯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讲解,学生听、学、做,这种以教师灌输知识点给学生的教学方式,除极个别对前端开发有兴趣的学生,学习能力强,能举一反三,灵活应用课堂所学,较好地完成个人作品的设计,但多数高职学生还是被动接受为主,主动学习意识较为薄弱,积极性及创新意识无法充分地展现。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学生由被动变主动,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更好地发掘学生的兴趣所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

混合式教学通过线上学习方式+线下教师讲解的教学方式混合,不仅可以兼具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更可以将网络利用起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5]

教学过程中,采取线上(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同时结合翻转课堂的方式,通过教师的指导及答疑,学生首先在超星APP上根据教师的要求自主学习,对于教师在每个章节布置的任务也需要高质量的完成,在整个自主学习中,引导学生根据电子讲义及PPT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学习,并主动参与到Web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通过问题的提出、知识点的学习、教师答疑到知识点拓展这一系列过程,学生自主在超星APP上学习课程资源,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后,教师采用启发式引导法,让学生借助学习平台以及网络的便捷性,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若是在学生没有思考之前就公布答案会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乃至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如图2所示。

图2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五)教学考核改革

考核方式采用过程考核(50%,包括考勤及平时学习通积分)+期末考核+作品考核方式,在教学云平台上采用积分奖励机制,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获得一定的积分,平时的知识点在线测试结果也转换为学习积分,期末考试通过学习通APP完成,考核的主要内容为基础知识记忆的准确性以及它的应用,同时要求学生根据真实企业需求进行作品设计,完成后,将Web设计的成果通过展示、讲解等类毕业设计答辩的方式展示成果,分享心得。考核不再只是用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期总评分,在学校评分的规则之下,将系统记录每位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数字转换,以便作为期末总评的一部分。结合学生平时学习习惯的考核方式更加客观灵活的体现出学习的效果。

四、结论

1+X证书的实施,有助于进一步促进职业院校及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改革,有助于解决市场需求与毕业生不匹配的矛盾。职业院校作为1+X证书的主要实施者,院校需要与企业进行深度的交流对话,从而在培养学生成为前端开发人才的各个步骤中可以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在设计课程这一方面,更加需要与企业进行合作,院校采用创新性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更好的调用学生自学的能力,培育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猜你喜欢

证书知识点职业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收录证书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