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限饲对肉鸡消化器官及腿部疾病的影响

2021-08-30俞伟辉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肉鸡日龄发病率

俞伟辉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早期限制饲养主要是通过人为地从质量和数量上限制营养物质或采食量摄入量的一种饲喂技术。它能调节家禽生长速度,降低由于早期营养高带来的影响,从而使家禽全阶段发育均衡,再到后期通过补偿生长方式把体重损失给弥补回来。肉鸡腿部疾病的发病高峰在30日龄前,最早发现于一周龄,有明显的时间性,与肉鸡生长速度有密切的关系[1]。高蛋白质、高能量饲粮易给机体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引起代谢紊乱,如高蛋白质日粮会引起叶酸代谢紊乱和增加腿病发病率[2-3]。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早期限制饲养对肉鸡消化器官及腿部疾病(TD)的影响,探讨适合肉鸡早期的限饲强度和时间,让早期限饲成为解决当今肉鸡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高的有效方法,又能通过后期补偿生长达到同步上市体重,为商品肉禽在早期进行适宜的限制饲养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利于肉禽业的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设4个试验处理,A组为对照组,B、C、D组为试验组,其中B、C、D处理组各设3个限饲水平,依次为限饲10%、20%、30%(采食量分别为对照组90%、80%和70%),即B组分为B1、B2、B3三组,C组分为C1、C2、C3三组,D组分为D1、D2、D3三组,共9个试验组。将330只0日龄非免疫健康艾维茵雏鸡试验肉鸡随机分为10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为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组B组从第5日龄、C组从8日龄、D组从11日龄开始对试验鸡组进行限饲,限饲时间为1周。限饲组限饲期间采食量分别按对照组前1日龄为基准计算。

1.2 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

采用5层叠层式笼养,每层2格,每层规格为:长1 m、宽0.5 m、高0.35 m。每笼10只为一个单元笼养,试验鸡喂干粉料,自由采食与自由饮水,实行23 h 光照,1 h 黑暗,全程通风,每天分早、中、晚进行喂料,保持水槽水充盈。限饲组限饲期内按计划进行采食量限制外,其余与对照组一致。在相同条件下饲养,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基础日粮配方和营养水平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试鸡屠宰后,取出肌胃用滤纸吸净组织表面血液后称重,计算器官(组织)指数。

每周详细记录鸡群鸡腿病发生情况。

1.4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SAS软件进行两组间的差异分析。

2 结果

2.1 限饲对肌胃指数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限饲肉鸡恢复自由采食后,消化道器官肌胃具有显著的代偿功能,且一直到49日龄限饲组肉鸡肌胃指数都呈上升趋势。

表2 限饲对肌胃的影响

21日龄时,除C1组肉鸡的肌胃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它限饲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35日龄时,限饲组肉鸡的肌胃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其中B1、B3、C2、D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比对照组相对高出26.7%、30%、25.8%和31.7%。

49日龄时,限饲组肉鸡的肌胃指数总体仍表现出显著优势,但相对于35日龄时幅度有所下降,肌胃指数逐渐接近对照组。其中B2、C2与对照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C1与对照组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2.2 限饲对肉鸡TD发病率的影响

从表3、4可以看出,限饲降低了肉鸡TD发病率,其中B1、C2组与对照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同时,限饲组TD发病指数呈下降趋势,说明限饲减轻肉鸡TD发病程度,5~11、8~14日龄限饲组3分发病率为0。

表3 限饲对肉鸡TD发病率的影响

从起始日龄早晚来看,5~11、8~14、11~17日龄限饲组TD指数依次呈上升趋势,但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发病率依次比对照组下降21.1%、21.1%、12.8%,但差异不显著(P>0.05)。11~17日龄限饲组发病率依然较高,表明限饲改善TD发病率,11~17日龄限饲组较其它限饲组效果较差。

表4 限饲日龄早晚对TD的影响

35日龄肉鸡TD评分见图1,限饲日龄与TD发病率见图2。

图1 35日龄肉鸡TD评分

图2 限饲日龄与TD发病率

通过限饲日龄和TD发病率的二次曲线拟合,得到方程:

Y=-0.022X2+1.700 4X+4.600 6

(R2=0.957 6)

3 讨论

3.1 早期限饲对肉鸡TD发病率的影响

SU[5]对肉鸡采取限制采食量25%、50%、75%,分别从5、7、9日龄进行限饲,持续时间分别为5、7 d。结果发现,限饲时间越早、持续时间越长、程度越重,TD发病率越低,这和本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本试验限饲降低了TD发病率和减轻了TD发病程度,5~11、8~14日龄限饲组发病率比11~17日龄限饲组有降低的趋势(R2=0.957 6),但差异不显著,可能是因为统计样本数目较小的缘故。

本试验11~17日龄限饲组发病率为22.2%,低于对照组但仍表现出较高的发病率。这可能和11~17日龄限饲组限饲较晚,限饲后补偿生长快,体重较大有关,11~17日龄限饲组体重在35日龄赶上并显著超过对照组(P<0.05)。生长快而体重大,尤其是与此同时骨架较小,一直是肉鸡容易发生骨骼和心血管疾病的原因。Kiiskinen等研究发现,生长速度快的肉鸡TD发病率高[6]。罗兰等发现肉鸡TD多发生于30日龄以前,有明显的时间性,与肉鸡生长速度有密切的关系[7]。Wise等推断,TD是由于大量的压力压迫,使胫骨生长盘的血液供应受阻,而这种压力来源于小鸡早期的快速生长[8]。本试验结果,早期限饲降低了肉鸡早期的生长速度,而限饲较早组5~11、8~14日龄限饲组体重恢复较缓,因而发病率较低。

本试验限饲组都降低了TD的发病率,并有减轻TD发病指数的趋势,但并未降至为零,或者总体显著改变。说明生长速度和体重只是影响其中因素的一部分,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2 早期限饲对消化器官的影响

目前关于肉鸡补偿性生长能够得到广泛承认的理论是消化道代偿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限饲会导致肉鸡消化器官功能的加强,尤其是嗦囊、胃、胰脏和肝脏功能的加强,这将有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本研究结果,限饲组肉鸡肌胃指数在21日龄已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35日龄相对于对照组表现出显著优势,49日龄肌胃指数逐渐接近对照组但仍表现一定的相对优势,国内外一些相关研究支持这一结论。王玮等[9]用限制能量的方法,研究结果为肉仔鸡8~14日龄限饲组腺胃重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限饲能量10%组42日龄肌胃重显著大于其他组(P<0.05)。潘家强等[10]观察不同早期限饲处理对肉鸡胰脏和肌胃+腺胃相对质量的影响,发现各种限饲方法均能够升高肉鸡的胰脏相对质量和肌胃+腺胃相对质量,提示限饲诱发肉鸡补偿性生长可能与促进消化器官的发育有关。Palo等[11]的研究也证实,限饲肉鸡消化器官的生长速度高于非限饲的肉鸡。

4 结论

TD发病率可能和生长速度及体重有关,限饲可降低肉鸡TD发病率,减轻TD发病程度,限饲越早发病率越低(R2=0.957 6);补偿生长期间肌胃指数于对照组呈上升趋势。

猜你喜欢

肉鸡日龄发病率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肉鸡腹水咋防治
初配日龄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