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孩子,就陪他运动吧!

2021-08-28宫美英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胖墩亲子跑步

宫美英

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这是被证实了的观点,也是被全社会认可、接受了的理念。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和足量的体育运动不仅能帮助孩子保持身体健康,使“小胖墩”变得更苗条,使“豆芽菜”变得更健壮,使“小眼镜”眼睛更明亮,还能帮助孩子调整情绪,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责任心、荣誉感和集体观念。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体质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相反,不少孩子的体质令人担忧,“小胖墩”“豆芽菜”还有“小眼镜”在儿童青少年中的比例有所提高。

因此,不少家长进行了不同的尝试。比如,督促孩子跳绳,妈妈拿着手机计时,孩子跳;再如,带着孩子跑步,爸爸骑自行车带路,孩子跟跑。还有的家长会隔三岔五地陪孩子打乒乓球、羽毛球或者跟孩子一起爬山、逛公园。在这些行动中,家长很用心,但是很难培养起孩子良好的运动习惯,有时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激起孩子对运动的反感,激化亲子矛盾。

那么,究竟该如何帮助孩子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呢?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联合北京市马拉松协会利用暑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们组织了几十个家庭,设计了为期28天的亲子运动打卡活动。周一至周六,亲子每天慢跑30分钟,速度不限,线上打卡。周日统一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进行线下跑。线下跑的时候,教育专家们根据每对亲子的互动情况随机讲解亲子相处的注意事项,北京市马拉松协会的运动教练全程参与,带着大家跑前热身、跑中提示和跑后拉伸。丰富多样的跑前热身活动能迅速激发孩子们的运动热情,轻柔舒缓的跑后拉伸让孩子們感到轻松又有趣。经过一个星期的训练,孩子们经历了从早上不愿意起床到顺利起床的转变,经历了从抗拒跑步到享受跑步的转变,都能做到每天跑完3公里,各个家庭日常亲子运动开展得越来越顺利,孩子们的运动习惯在逐渐形成。

连续、有规律的亲子运动可以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偶尔运动是无法培养运动习惯的。运动习惯养成遵从“21天法则”。只有连续21天以上每天运动,才能使运动成为习惯。运动一旦成为孩子的习惯,他就会从中体会到快乐,感受到乐趣,使被动运动变为主动运动。

跟生活中的唠叨不同,家长在运动中给孩子展现的是积极、乐观、坚毅、自信的品质,孩子是跟着家长去做,而不是根据家长的要求去做。而且,运动中的肢体接触也有助于促进亲子和谐相处、正向沟通。

其实,亲子运动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使其心理更健康。据统计,全球约有10%的人患有抑郁症,1/5的人会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遭遇抑郁症。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孩子从小就生活在高度焦虑的环境中,心理压力比较大。亲子运动既可以使孩子通过体力消耗发泄不良情绪,又可以使其分泌更多内啡呔,使身心处于轻松愉悦之中,还可以为孩子打开沟通之门,使其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敞开心扉,纵情倾诉。亲子运动还可以使孩子的学习更高效。科学研究发现:运动能够使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和其他化学物质之间达到平衡,使注意力、认知力、记忆力等得到增强。相信当运动成为孩子的习惯时,他会身心健康、茁壮成长;他面对困难会勇往直前、努力进取;他承受压力会自我调节、从容应对;当运动成为孩子的习惯时,他面对学习更专注、高效。

爱孩子,就陪他运动吧!

(摘自《人民政协报》)

猜你喜欢

胖墩亲子跑步
搬石头
闭眼菩萨
其实,跑了你才懂
跑步的时候我们在想些什么
小胖墩爬楼梯
游泳历险记
八戒跑步等4则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