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用胶囊中的人工合成色素含量研究

2021-08-28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外衣明胶色谱法

王 鹏

(浙江国邦药业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369)

胶囊是临床中常用的固体剂类型,胶囊实际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胶囊外衣和内部填充物,内部填充物为药物和辅助填充物的混合物,其中内部填充物是胶囊药理活性的来源,胶囊外衣则是胶囊制剂的外部包装物,一般不具备药理作用,是为了维持内部填充物混合状态或将药物送至特定部位的药物载体。

胶囊外衣通常由明胶和辅助料制作而成,分为帽和体两部分,内部具有一定的容纳空间,可以将活性物质填充在内,内部填充物可以为固体、晶体、粉末、药片、半固体等物质。胶囊外衣一般无药理活性,主要负责输送内部活性物质,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可靠的药物包装、药物载体。一方面,胶囊外衣能够将特定质量的活性物质容纳在内,实现药品的定量、定容制备,便于药物的出售和服用,另一方面则是相较于无外衣的药片、粉末而言,胶囊更容易通过水送服,药物通过食道的过程中不会对患者上消化道产生刺激。此外通过调整胶囊外衣成分可以控制外衣崩解部位和崩解时间,从而实现高效用药。

大部分药品对保存条件有特殊要求,其中避光保存是较为常见的药物保存条件,因此大部分胶囊在制作时会加入人工合成色素成分以提高胶囊的遮光能力,从而避免内部活性成分在光照下发生分解,最大化保留药效。但胶囊毕竟会通过口服的方式进入人体消化系统,人工色素的少量摄入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但大量的摄入可引起代谢不足导致人工色素在人体内的堆积,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做好胶囊外衣人工色素的检验与测定工作,完善胶囊的合格检验与鉴定,实现药品安全。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胶囊人工合成色素含量进行检验和测定,以期为相关药物研究、药品制备和药品管理工作提供数据参考。

1 材料与试剂

1.1 材料

从医院药品库中抽调一批药用明胶空心胶囊外衣为本次研究的研究材料。应用于研究前该批空心胶囊均处于正常保存状态下,外包装密封良好,确保研究时为首次拆封。

1.2 试剂

色素试剂准备如下:柠檬黄,纯度90;诱惑红,纯度83;胭脂红,纯度70;亮蓝,纯度97.3;赤藓红,纯度91.6;苋菜红,纯度93.6;色素试剂均为药用胶囊人工合成常用色素标准品,试剂均为首次拆封。同时准备色谱研究用甲醇。所有试剂均在分析提纯后备用。

1.3 仪器设备

液相色谱仪型号:SupersilODS-B;色谱柱:4.6mm*250mm(5m);流动相:0.02mmol/L;A相:乙酸铵溶液;B相:甲醇;梯度洗脱:0min,90%A 相、10%B相;4min,80%A相、20%B 相;5min,65%A相、35%B相;15min,2%A相、98%B相;波长:254nm;柱温:35;流速:1.0ml/min;进样量 10l。

1.4 溶液制备

1.4.1 对照溶液

对照品制备,称取各类型色素试剂样品5mg,使用10ml容量瓶盛放,加水稀释至刻度线并摇匀,取上层溶液,加水稀释成50g/ml的对照样品,备用。

1.4.2 供试溶液

精确称取空心明胶胶囊0.5g,加入10ml清水,使用柠檬酸钠稀释为6pH溶液,60℃恒温水浴。同时精确称取2g聚酰胺粉,加入10ml清水调成粥状后与水浴样品进行混合,漏斗过滤后69℃温水冲洗,然后依次使用甲酸甲醇溶液(4:6)进行10ml、5ml、5ml冲洗,加入清水调节为pH7溶液,再使用乙醇-氨水-水(7:2:1)进行洗涤,最后收集清洗液并蒸发至近干,加入适当水振荡溶解后扩容至10ml,呈于容量瓶后摇匀,备用。

2 实验方法

2.1 专属实验

以水为对照溶液,扫描对照溶液进行对比对照观察,波长范围设定值在200-400nm,直接观察人工色素对紫外吸收情况;同时取10ml对照溶液和10l明胶溶液进行对比对照观察,波长设定为200-400nm,通过观察和对比分析明胶对色谱测定结果的影响。

2.2 标准曲线建立

取6种不同人工色素对照溶液分别稀释为1、5、10、25、50、75、100g/ml的溶液,取10l进行液相色谱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建立主药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回归图像并依据图像绘制相应标准曲线,其中采用3倍噪声极限作为标准。

2.3 回收率实验

回收率=(实测量/加入量)*100%。具体操作如下:取适量人工合成色素对照品按照供试溶液配置方法配置成 1、50、100g/ml溶液,分别于不同浓度取样品,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合成色素回收水平。

2.4 精密度实验

2.5 稳定性实验

在精密度实验的基础上,分别于配置后0h、12h、24h、48进样,分别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评价色素溶液的稳定性。

3 结果

3.1 色谱条件和波长

以水为对照,扫描常用人工合成色素溶液波长,于200-400nm进行扫描,结果发现,本实验中所选的常用的六种要用人工合成色素在254nm左右的信号响应值最佳,因此研究中色谱柱波长锁定为254nm。

同时就所选波长进行检验,取对照溶液和供试溶液,结果显示人工合成色素分离度较高,分离度均在1.5以上,满足研究所需。

3.2 线性范围

根据主药峰面积和浓度的线性回归关系,提示人工合成色素在1-100g/ml内线性良好,因此研究色谱柱线性范围选定为1-100g/ml,同时就检出限进行观察,结果提示人工色素的检出限为0.05g/ml。

3.3 回收率

根据回收率实验设计,分别配置了低中高三种浓度供试溶液,根据液相色谱仪检测结果,提示三种浓度供试溶液中人工色素的回收率均在99%以上,RSD小于5%,提示该法回收情况良好,符合研究需求。

3.4 精密度检验

根据反复检验和评价,液相色谱仪结果提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胶囊人工色素水平准确率较高,标准偏差值均在2%以内,提示该法测定胶囊人工色素精密度较高,符合研究需求。

3.5 稳定性

分别就3种不同的浓度溶液在不同时间内的稳定性进行色谱分析,结果显示人工合成色素溶液在48h内的稳定性均较良好,符合研究需求。

3.6 测定结果

根据测定结果,明胶空心胶囊中有明显的色素残留,各种色素残留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赤藓红是最容易残留的人工合成色素,苋菜红则是残留浓度最高的人工合成色素。

表1:胶囊中不同人工合成色素含量

4 讨论

胶囊制剂是临床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类型,胶囊的外衣既是胶囊的包装物也是保护胶囊内药物活性的保护材料,在药物药效发挥、药物保存中均有着重要作用。我国临床中所用胶囊大多为明胶胶囊,明胶是一种天然的可食用分子增稠剂,因此口服后无毒副作用,被广泛应用于药品外衣。但胶囊外衣不仅仅有明胶一种成分,通常还会添加人工合成色素赋予胶囊颜色以遮蔽光照达到避光保存药物的目的。但是人工合成色素中很大一部分并不能被人体吸收或代谢,持续摄入可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胶囊人工色素残留残留问题一直是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关注的重点。

人工色素属于化工产品,其是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卤化反应、硝化反应等一系列邮寄化合反应制作而来,其不仅仅能够为食药品添加颜色,还具有表层保护的功能,是品种最常用的添加剂类型。但是人工合成色素与天然色素相比,其进入人体循环后容易发生杂质残留,难以被人体吸收和代谢,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累积,当人工合成色素在人体中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人体正常代谢产生不利影响,长时间服用还可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

本研究旨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胶囊人工合成色素残留情况进行测定,一方面是检测常见药用空心胶囊色素残留情况,为胶囊制剂制备和药品管理工作提供数据参考,另一方面则是评价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胶囊人工合成色素残留检测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药用胶囊人工合成色素检测工作提供经验参考,以促进我国食品药品监督工作质量提升。在研究中,应用清水、色素对比液和胶囊供试液进行高效色谱分析,在进行供试液色谱分析前先就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工合成色素的监测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发现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人工合成色素检测中的精确度、回收率、线性范围、稳定性均较好,符合研究需要。最后就空心明胶胶囊的色素残留进行检测,结果提示胶囊色素残留中赤藓红是最容易残留的人工合成色素,苋菜红则是残留浓度最高的人工合成色素。

本研究证明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用胶囊人工合成色素测定中应用效果良好,操作简单、高效便捷、准确有效,测定结果可信度、准确度均较高。

猜你喜欢

外衣明胶色谱法
“喝水长胖”的QQ糖
神秘的外衣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
地球的外衣
形式主义的“外衣”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分析紫脲酸
洋葱头的 神奇外衣
超高压明胶理化性质分析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藻油中的DPA和DHA
复凝法制备明胶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