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历史言情承载人生悲剧

2021-08-27汪欣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悲剧历史

摘 要:网络文学作家米兰lady 的创作体现了鲜明的精英气质,有着别具一格的创作特色,这体现在她将历史与言情的完美结合、将传统文学的创作经验与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适当结合以及在作品中包蕴着人生的本质是悲剧的哲理意蕴。

关键词:米兰lady 网络文学 历史 悲剧

米兰ladya本名聂蔚,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晋江文学城的一位网络小说作家。她于2003年9月21日在起点中文网上开始第一部小说《柔福帝姬》的连载,至2019年5月24日暂时停止更新作品,创作持续了十六年之久,主要作品集中发表于2003年至2009年之间。她的小说和随笔都属于历史言情类型,作品中表现出题材和风格的连贯性,这也为她塑造了鲜明的个人特色。

一、双重耦合

如果以 1998年蔡智恒(笔名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的风靡为起点,那么网络文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有约二十二年的历史。网络文学发展初期,由于网络的普及度较低,作者和读者的身份基本上都是知识分子,这决定了他们具有鲜明的精英气质,文学网站榕树下的创始人朱威廉对人文精神的坚守便可以体现这一点 。b

活跃于网络文学发展早期的米兰lady,既坚持精英学者对史实的严格遵照和对整体构架与文字的严谨要求,又利用网络媒介以连载的方式进行创作,使她兼具知识分子和网络文学作者的双重身份,这双重身份之间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作品的创作经过,构成了第一层耦合关系:身份耦合。作为知识分子,她热爱历史、钟情古玩,将自己由历史叙述和古玩引发的想象以文学的方式呈现于网络,而作为网络文学作者,她能获得严格的读者们及时反馈的意见,使想象与文字更为周密。

相比于纸质媒介,早期网络媒介最大的优势和特点就在于作者和读者沟通的时效性。米兰lady毫不讳言网络读者的陪伴和鼓励对于她创作的激励作用,也明确表示:“我喜欢网络连载的方式,可以及时与读者交流,得知他们的看法。”c在作品连载的过程中,她会遇到更熟悉宋史的知识分子,后者提出的批评和修改也曾帮助她完善作品。正是由于米兰lady对精英立場的坚守,她没有参与后续的网络文学变革,获封网络言情小说的八小玲珑d之后,没有更多的作品实现她追求的自我突破。她在叙事上不愿借鉴“第一世代”的网络文学作者们的那种升级模式,或者模仿后来者们对爱情和权利的双重YY,在语言上也坚守着文笔的优美含蓄,在风格上追求着历史厚重感和感伤美的融合,这使得她在同时期的言情小说作者中有较高的辨识度,也说明了她是比“第一世代”更早的那一代:最早从“媒介震惊”中冷静下来的文学青年,她意识到可以运用互联网发表作品,但还没有被点击率、排行榜以及商业利益裹挟。

她至今仍然活跃在大众的视野中,这与她的坚守不无关系,但发挥更大作用的却是媒介的合力。在米兰lady作品的创作与传播过程中,网络媒介、印刷媒介和影视媒介形成合力,历经十余年,不断扩展着作品的受众边界,这构成了第二层耦合关系:媒介耦合。

对网络文学的定义虽然仍然存在争议,但它的媒介特征得到了学者们的明确认同。自1998年以来,基本上每隔五年,网络文学就会经历一次媒介变革:2003年VIP机制建立,2008年移动互联网普及,2014年IP时代开启。每一次媒介变革都会给网络文学带来新的发展冲击力。

纵然米兰lady的网络文学创作也历经了三次媒介变革,但受到的影响仅限于作品的传播和接受。VIP机制成功建立之后,网络文学的原创性机制固定下来,在网上成名的作家开始在线下寻求出版。米兰lady就是这批作家之一,她原载于晋江文学城的《柔福帝姬》和《孤城闭》分别于2006年2月、2008年11月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实现了作品从网络媒介向纸质媒介的跨越。《孤城闭》作为经典作品,被前盛大文学购买版权,之后开发成IP,由正午阳光影业、中汇影视联合制作成电视剧《清平乐》,完成向影视媒介的跨越,进而实现主流化。

《孤城闭》在网络媒介和纸质媒介途径传播时,受众还仅限于有着文学情怀和一定文学基础的知识分子。随着它被改编成电视剧,不仅原来的受众直接转化为电视剧的新受众,而且非老受众的观众也成为这一IP的新的接受者。并且,部分被影视媒介影响到的受众又成为网络媒介和纸质媒介的新受众。截至2020年6月6日,这部小说在当当网的青春文学畅销榜排名十八位,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影视媒介的推动力。

遗憾的是,《清平乐》尽管被当作一部正剧收到了众多好评,但仍然遭遇了口碑下滑。究其原因,并非是剧情节奏缓慢,而是剧中延续了原著所表达的那种个人欲望屈服于时代礼教的主题不被观众买账。

二、类型联合

米兰lady将历史和言情两种传统类型小说结合,将纸质文学的创作手法与网络文学的形式联合。

历史小说是一个长盛不衰的小说类型,米兰lady对这一类型小说的处理手法延续了此前历史小说的传统。首先是对于历史真实问题的看法。20世纪90年代的传统历史小说整体上存在着重“史”轻“诗”的倾向,米兰lady的创作也表现出了对历史真实的严格遵守,这种遵守为小说的宏大叙事、宽广构架预备了空间,如《柔福帝姬》的故事发生在南北宋之间,讲述了一群被金俘虏的贵族妇女的心路历程,《孤城闭》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宋仁宗朝,讲述了福康公主徽柔和仁宗一生无法从心所欲的困顿。为了表明小说的“信史”品格,米兰lady小到交代事件发生的具体年号日期,大到故事的逻辑设定不脱离历史轨道,没有“金手指”和个人英雄主义,每个人都受到时代和所站立场的牵制,如柔福在回宋后妄图凭借赵构对她的感情收回失地、找回亲人,但个人的努力仍然撼动不了南宋的命运。另外,作者还以对古代服饰、书画、礼仪、文学的具体描写填充着叙述空间,如《孤城闭》直接将欧阳修等人的词作以及《秋塘双雁图》化成情节的一部分。但偶尔作者没有处理好史实的文学性转换问题,史实的翔实罗列一定程度上损伤了小说的叙事。

其次是历史观。米兰lady在《柔福帝姬》的自序中说:“而小说作者的任务是解释人物心理……但我愿意在写作时暂时代入他们,由他们的视角看问题,从而理解他们的行为,让情节在这不同的视角中合情合理地发展。”e这显然是试图“以心证史”,既应和了20世纪80年代的批评家们倡导创作主体重构历史的自由的余波,又继承了20世纪90年代女性历史小说对被历史遮蔽的女性和小人物的关注,在遵循历史真实的大前提下,赋予以往的历史中被一笔带过的非主流人物们言说历史的权力。

米兰lady写作历史小说的策略是从文本中的“历史存在”生发想象,重写“历史”人物,尤其是女性,这在她的创作谈中可以获得充分的论据:“我偏爱历史题材,写历史小说对我来说是件乐事。”f她的创作冲动似乎都形成于在阅读史书的过程中由某段历史、某个人物、某个物件所引发的想象和审美感受。在自述《柔福帝姬》的创作过程时,她说道:“柔福帝姬的故事我中学时已通过历史书籍知晓大概脉络,当时便想写一个关于她的中篇”,“为求证一个细节往往会不厌其烦地翻阅一堆史料”g。在《九歌》的末尾,为了避免严格的读者指责她抄袭,她还专门附了一篇“典故”以作解释,并说“现在只把我最欣赏的玉连环一节写入《九歌》,向君王后致敬”h。一方面,这种想象源于作者的创作自觉和言说愿望;另一方面,这种想象由时代赋予。从丁玲一代到铁凝一代,再到米兰lady一代的网络作者,这是一条女性重新判读和建构历史的脉络。女性获得了写作权力之后,以女性视角观照以往被遮蔽的女性命运。米兰lady小说的言情特色是:她最着迷的无性的纯爱,她所写的故事里爱情一定要沉重到足以压倒生命。她只写权贵阶层的女性命运,虽有意在小说里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但这也止步于将其作为想象人物的大背景,徽柔的爱情悲剧被归结于礼数,柔福的生命结束于两个女人的报复,这并没有抵达对特定历史时期中女性生存情境的深度思考。

但米兰lady 还是不同于后来的女性网络作者们,历史在米兰lady的笔下还是严肃的、沉重的,而不是现在的架空、穿越小说那样可以随意借用、任意改造。在历史中写言情,她要获取的就是言情的合理性,再在言情之余强调历史的不可亵渎,加深生命的悲剧感。这两种小说类型的完美结合,离不开米兰lady深厚的文学功底。如她可以在小说中以人物身份填词,如徽柔和怀吉填的《忆江南》;她笔下人物的语言和外貌、神态、动作描写都符合人物个性,如张承照阿谀讨好又不失敬畏之心;她运用叙事顺序和叙事视角将一段历史展现得面面俱到,在《柔福帝姬》中,她组合使用倒叙、插叙、补叙,切换赵构、婴茀、高世荣、宗隽、韦氏等多个叙述视角,清楚呈现了事件的因果关系。

而当这种纯文学功底遇上网络媒介时,她便可以在正文部分后根据读者的反馈缀注,做出回应,或者解释正文中的人物、事件出处。正是她极具个人特色的历史书写和过硬的创作能力,使她经过网络传播后被更多人知晓,被更多读者喜爱。但米兰lady终究只是最早从“媒介震惊”中冷静下来的文学青年之一,她和读者的互动深度、对网络信息的接纳程度不能和当下的一些网络作家相比。

三、哲学意味

类型联合保证了米兰lady的小说在认识评价层的精彩,而小说中的悲观主义色彩使读者抵达哲学意味层的深刻体验。例如《孤城闭》讲述的爱情悲剧,可用叔本华的悲剧理论来分析其悲剧意味的生成和悲剧效果的取得。

在叔本华看来,悲剧是意志的客体化,是整个痛苦人生的真实写照,悲剧主角是有原罪的,这原罪就是生命意志,即不可遏止的盲目冲动和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求。悲剧主人公要么看穿了个体化原理,对世界的本质有了完整的认识,要么经历了一连串的不幸,在一切的解救都无效后,自愿放弃生命意志。他还将悲剧分为三类,第三类是他最为赞赏的,即主人公是现实社会中的普通人,由于彼此的阶层、实力和权势不同而引发的悲剧。悲剧揭示了意志自身的分裂与斗争,使人看穿“摩耶之幕”,认清宇宙和人生的真正本质,从而达到对生命意志的自我否定。

《孤城闭》的故事发生在宋仁宗朝,敘述者梁怀吉是服侍福康公主的一名中贵人,他八岁入宫,到福康公主(徽柔)命殒之年不到四十岁,小说就讲述了他这三十余年在宫中的见闻和经历。怀吉和徽柔在相处中互生情愫,受到多方面的阻挠而不得在一起。首先是宋仁宗的“父母之命”,他尽管宠爱自己唯一的女儿(当时也是唯一的孩子),但出于平衡朝局和弥补舅家的考虑,舍弃更优秀的皇后曹氏一族的后辈,将木讷的舅家后辈李玮定为驸马。其次是言官的家国大义,他们监督着皇室私生活,要求徽柔履行公主的职责,担当起百姓的表率,故而激烈反对怀吉和徽柔在一起。再次是李玮及其母亲,出身商贾的母子俩不懂公主的感情、无法走进公主的艺术世界,因此把徽柔一次次推向崩溃的绝境;最后是怀吉和徽柔自身,由于身体的残缺,怀吉始终不主动亦不拒绝,徽柔在一次次亲密关系的满足之后索要更多,两人正印证了叔本华的“钟摆理论”,不仅结局是悲剧,就连过程也是一场悲剧。

小说中没有绝对的恶人,哪怕是常常口出恶言的张贵妃;亦没有绝对的善人,哪怕是屡次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秋和。悲剧冲突的各方在本质上毫无差别,每个人都不过是生存意志的客体化对象,由于阶层、立场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欲望诉求,这就暗示了宇宙和人生的本质:这是意志和它自身的矛盾斗争。

悲剧的结局没有输赢,不是以冲突各方的斗争的解决为结局,而是冲突各方在斗争中达到否定生存意志的共识。一直被怀吉所敬仰的张茂则自愿受苦,自动克制欲求,却在皇后遇难时仗义执言,流露出对皇后的情谊。可见他早就通过在宫中的见闻认识到了人生痛苦的本质,企图采用伦理拯救的途径拯救悲剧人生,但他并没有真正达到完全无意志的状态,所以拯救失败,决定上吊。然而自杀不仅不是否定生命意志,反而是对生命意志的极大肯定。尽管被救下来、被开导成功,但也不过是将生命意志更深地隐藏起来,等待着他的“时代”来临。

而怀吉的欲求唯有对公主的爱,这种爱是占有。在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挣扎之后,他和公主依然不得不分开,他对于解救感到绝望,最终自愿放弃生命意志。一方面,他自请降职到画院,选择伦理拯救的方式;另一方面,他在对艺术的审美中忘却生命意志,实现了艺术拯救。即便得到崔白所赠的象征他与公主的《双喜图》,但也在观赏之后收入画院收藏。即便是得知公主的死讯,他也没有选择自杀殉情,可见怀吉真正做到了对生命意志的否定。

作为悲剧,《清平乐》本身肩负着让读者看清世界本质的重担,有着艺术拯救和伦理拯救的双重功效。艺术拯救的实现在于读者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暂时忘却自身的生命意志,进入审美的直观之中,成为纯粹的主体,这部小说变成了艺术拯救的媒介。在理解了小说中人物的痛苦人生之后,读者开始认识到人生痛苦的本质。而作为历史小说,《孤城闭》又发挥了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它叙述古代的事件,由于叙述的时间长度有助于读者把小说不当作个别事件,而当作理念来看待;另一方面,由于读者对历史的距离感,更容易成为无意志的纯粹主体。当读者在获得艺术审美的一瞬间,倘若能将这种直观享受平静下来,“甚至完全寂灭,只剩下最后一点闪烁的微光维持着这躯壳并且还要和这躯壳同归于尽”i, 就接近了伦理拯救的实现。

米兰lady的网络文学创作体现了鲜明的精英气质,她将历史与言情完美结合、将传统文学的创作经验与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适当结合,在作品中包蕴着人生的本质是悲剧的哲理意蕴。她的创作挑战着人们的刻板印象:谁说网络类型小说不能探讨严肃的人类命题?

a 据百度百科、晋江文学城、天下书库、比爱书库统计,米兰lady已完结的长篇小说共三部:《柔福帝姬》《孤城闭》《眼儿媚》,已完结的中篇小说一部:《九歌》,仍处于连载状态的小说共三部:《御天香:北宋女官香药帝国》 《绿衣》 《鲁元公主》,随笔八篇,评论一篇。其中《柔福帝姬》和《孤城闭》已经在线下出版。另外,仅在线下出版的作品是一部散文集《饰琳琅》。

b 李强:《“榕树下”为文学青年创造了空间,但走得太超前》,《 文学报》2018年1月4日。

cefg 《柔福帝姬》自序 https://book.douban.com/ review/5492220/.

d 网友评选的八小玲珑分别是沧月、木然 千山、明晓溪、米兰lady、妖舟、唐七公子、媚媚猫、爱爬树的鱼。

h 《九歌》 附录:典故 http://www.jjwxc.net/onebook. php?novelid=18256&chapterid=10.

i 金惠敏:《從超绝到经验——论叔本华哲学的经验主义趋向》,《哲学研究》2000年第10期。

参考文献:

[1] 邵燕君. 2017年网络文学:“媒介融合”与“世代更迭”[N].文艺报,2018-1-29 (2).

[2]邵燕君.IP时代的网络文学[J].现代视听,2017 (12).

[3] 邵燕君. “主流化”就是“跨界”,IP就是网络文学+[N].文学报,2017-11-23 (5).

[4] 刘琳.她们的言说——论新世纪网络女性小说中的历史写作[J].创作与评论,2016(6).

[5]曾峥. 叔本华和尼采论艺术与人生[D].武汉大学,2013.

[6]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作 者: 汪欣,中南民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悲剧历史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调查
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Southern_Weekly_1920_2020_12_10_p36
中国网络文学闯荡海外江湖
画家的悲剧
新历史
近视的悲剧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