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短视频的“种草”与“中毒”

2021-08-26李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11期
关键词:种草知识新媒体时代

李琳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搭乘新时代的这列快车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变化着,短视频现如今正逐渐取代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成为最流行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在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中,我们需要“快餐式”的视频来填补我们碎片化的时间。于是,短视频呈现井喷式发展,出现了以快手、抖音、火山、小红书为代表的一系列的短视频软件。本文将以抖音短视频为例,在抖音的众多短视频分类中,选择以知识类短视频为研究核心,通过数据和案例来分析知识类短视频,探寻知识类短视频对于人们的影响究竟是“学会了”还是“学废了”,从而分析知识类短视频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抖音短视频;“快餐式”知识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獻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11..061

1. 抖音的出现

短视频,它被定义为时长控制在五分钟以内,并且在PC终端和移动终端中传播的视频。近几年随着4G、5G技术以及智能手机的推广普及,短视频在信息传播领域的优势逐渐显现,各大投资商纷纷看中商机,进入短视频市场。

在短视频发展行列中,抖音作为主力军,目前用户下载量已超过144亿。根据抖音2019年度数据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1月5日抖音日活跃用户数已经突破4亿,作为国内最大的短视频平台,继续领跑市场。根据巨量算数在2020年10月28日最新发表的《2020抖音创作者生态报告》中指出,截止到2020年6月抖音月度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超过8.5亿,截至2020年8月抖音日活用户突破6亿。也就是说,在抖音,每三个网民就有两个人在使用抖音,每天会产生超过3亿次搜索,每天能看到3,000万个关于生活的念头。

庞大的网民用户群体背后是庞大的流量,而流量汇聚则能带来经济效益。除了产生经济效益外,庞大的网民用户群体也成为了无数个活跃的UGC和PGC,他们源源不断的为平台提供内容生产,使得这个平台形成了用户生产与用户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

2. 知识类抖音短视频

在去中心化的大数据算法当中,用户根据自己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创作了多种多样的短视频类型。知识类的抖音是抖音短视频分类中占比较大的一部分。它既可以包括教育类、科普类,也可以指一些技巧类、教程类、经验类的学习。只要是我们能从这个视频内容当中获得一些我们过去不曾知道的知识和技能,那么都可以统称为知识类短视频。

无论你是想学习传统文化还是自然科普,舞蹈教学还是理财知识、生活窍门还是书法教程,在短视频时代,知识不再只是象牙塔里的大部头,还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堂前燕,提升着每一个老百姓的物质与精神的生活质量。在移动网络与短视频的普及时代,使得知识的普及与普惠从未如此之快速、便捷。

3. 知识类抖音的“种草”

所谓种草,它作为一个网络用语,也是许多年轻人最爱的流行语之一。指的是分享某一商品的优秀品质,以激发他人购买欲望,或是指把一件事物分享给另一个人,让另一个人开始去喜欢这样的事物并产生学习模仿或消费行为。本文中知识类抖音“种草”即指对于这类短视频拥有较高的好感度,有想要或者正在分享给另一个人的行为,是一种能够真正学习到知识、有所收获的过程。

3.1 信息爆炸时代的“快”知识

塞勒在《移动浪潮》一书中曾提到过:“移动技术让我们超级紧密地联结,信息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被发布和传播,产生惊人的影响。”短视频能够在这几年爆火有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原因就是因为信息的一个爆炸式增长。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移动社交世界当中,每天要面对庞大的信息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有用的信息呢?这时短视频便应用而生。

由于时长的限制,所以发布者在创造视频时一定会突出重点内容,使得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取最核心的信息。在十几秒或者一分钟的时间内便可以完成信息的传递。如“十秒钟”“一分钟”、这样的搜索经常在抖音中能够看到,创作者篮球之家推出的视频,主要以NBA一分钟新闻全知道为主,成为了篮球爱好者了解篮球新闻的最佳窗口。

快速的信息传递在知识类短视频中表现尤为突出,过去的知识只能经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或者自我学习、看书、查阅资料获得,现如今知识的获得可以一键搜索,只要你打出几个关键字,成千上万的学习视频便摆在你的面前任你挑选。

3.2 丰富的知识体系

过往的媒介有容量的限制,被沉淀下来的知识必须经过挑选,知识的流动也存在着边界。短视频平台上知识传播主体的进一步扩大,知识的边界被拓展,人们的知识地图更加丰富,知识传播生态呈现出了勃勃的生机。

无论你是普通人还是专业人士,你都可以将你的学习、技能、经验上传到抖音当中,供大家分享转载。从具体内容上看,目前抖音平台的知识类短视频主要分为以下六类:科普类、考学类、才艺类、职场类、生活类、母婴育儿类。根据2019年抖音年度数据报告显示,排在第一的知识类短视频为美食制作。由于庞大的网民用户群体和强大的知识内容生产,你能够在每一个类别当中找到自己的“独家位置”,但是在这个位置当中你并不孤独,因为在手机的另一端有着大量与你兴趣相同的人正在学习观看你的视频或者同你一起学习观看。

3.3 “冷”知识开始“热”传播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科普类短视频,如拥有1181.5万的粉丝账号,科学旅行号。“为什么说地球可能只是宇宙的一个细胞?”这一条视频的点赞量已经超过了300万。此类短视频大多以人声解说的形式出现,通过通俗易懂的解说再配上精美、科技感十足的画面,把原来我们很难接触到的知识带到了每一个受众的身边,在抖音中存在着大量这样的短视频,如“为什么啄木鸟不会脑震荡?”“10级地震是什么概念?”“了解地球史上可能发生过的重大事件”等等。

4. 知识类抖音的“中毒”

中毒也可以叫做有毒,该词的含义并不单一,常常用来形容事物带来某种精神污染的魔力,让人就像中毒了一样变得魔幻、上瘾、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对于受众来说无疑是弊大于利的。本文中知识类抖音的“中毒”即指实际上该类短视频并没有起到学习的作用反而消磨了时间,使人上瘾而一无所获。

4.1 其他类别短视频强大的诱惑力

作为一款主打以娱乐、消遣为根基的短视频软件,为了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激烈竞争,全民娱乐化已经不再是一个理论名词,而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格伯纳曾系统地提出教养理论,我认为对于现在的大众媒体来说同样适用,娱乐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传播报道里,大众在潜移默化中被卷进了泛娱乐化的浪潮当中。

我们在刷短视频的时候,看似处在娱乐狂欢之中,然而放纵自我后才发现自己的精神是十分空虚的,并且视频中的那些理想化、完美化、奢靡化的状态,往往与现实形成明显的差距,会使人们想要沉浸在视频当中,不愿面对现实。当知识类短视频与娱乐化短视频只有一“刷”之隔时,我们很难不被娱乐化短视频所影响。

4.2 快餐式的学习难以消化吸收——收藏即获得,喜欢即学习

我们会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当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一些好的文章,或者是知识量较大的内容,我们会第一时间选择收藏;在抖音当中碰到了知识类、可模仿和操作性强的短视频,我们也会选择第一时间点击小红心保存。但是事后我们发现,其实面对大量保存的短视频,我们并没有耐心回去复盘,正如当刷娱乐性的短视频时获得短暂的感官和心理刺激之后,我们对于不是洗脑式的视频并不会进行第二遍的重播。娱乐性短视频尚且如此,对着知识类短视频复习“知识”更可谓是难上加难,那些知识往往成为过眼云烟,上一秒看,下一秒忘。

知识类短视频,它能够让你迅速地查询到你需要的内容,比如一个ps修图教程,它会在不到30秒的时间内通过加快语速、画面、配上紧张刺激的背景音乐完成此次教学。这会给你一种主观感受,就是这件事情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快速完成,但当你实际操作的时候,你会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这既是此类沉浸类視频的优点,也是缺点。我们往往通过带入视频中的角色沉迷幻想而忽略现实的实际情况,最后只能调侃“一看就会、一做就废”。

4.3 视频内容优劣难辨,真假参半

全民化的知识内容生产有很多的优点,能够充分的深入人民群众,扎根于基层,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从生活出发,创造出许多优质难得的精品短视频。但与此同时,创作乱象也是非常常见,大量的虚假信息,也会随着网络的发酵,呈现网状式扩散。一些包装精美的虚假信息,普通的受众很难去辨认出来。还有包括一些美其名曰“科普”而实则为谣言的短视频,这些谣言为了博取用户的眼球不惜一切代价,肆意传播煽动性极强的虚假信息

5. 知识类抖音短视频的影响

5.1 积极

短视频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知识的生产当中,知识的边界得以拓展,短视频时代,知识传播的人格化、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让知识地图得到极大丰富,知识的活力,在集体智慧中迸发。在过去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主要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中,但如今我们的媒介环境已从“全景监狱”转变为“共景监狱”,知识生产可以成为我们每个人唾手可得的权利。知识的普及与普惠打破了传统的社会等级制度,加快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创新与转型。

短视频打破了知识传播和理解的壁垒,同时以社交为纽带进行共享,让知识可以触达更多的人。从过去的“人找知识”变成了“知识找人。”我们的社交圈不仅仅像过去一样只局限于娱乐、消遣和聊天,学习类短视频的出现使我们建立起更广泛的兴趣圈子,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网络中寻找自己的专业领域,拓展自己的专业圈子,从而进行更好的专业化生产,共同构建充满智慧和理性的网络空间。

5.2 消极

5.2.1 利用碎片化时间却被碎片化利用

我们在观看了大量知识类短视频并进行了多次的收藏与保存后,内心会获得一种已经学会了的自我满足感。甚至有人发出了“抖音五分钟,人间一小时”的调侃。无数个碎片化的知识短视频累积起来,早已经超过了我们能学习掌握的容量。我们会很贪心,想要保存、观看更多的视频,并试图比较这些视频找到最合适自己的那一条,但我们也没有了能够潜下心来认认真真去学习一个视频的耐心。最终这些由社会发展打造出的碎片化时间都浪费在了寻找的“这条路上”,将知识原封不动的还给了短视频软件。学习被包装在娱乐的外表下,我们打着“学习”的名义,却在娱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5.2.2 知识类短视频质量参差不齐隐患多

特别是对于抖音平台来说,对于知识类短视频的审核必须要加强管理,严格把关。因为视频放在平台上是会被大量转载、播放,每一个视频都有可能会被学习和模仿,如果缺乏严谨的审核,那么这类型的学习视频无疑是致命的。

6. 措施和建议

6.1 对于内容生产者

作为知识类短视频的创造者,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良好的传者形象,在进行知识传播的过程中要符合主流文化,积极传递正能量的内容。抖音的部分传播者缺乏专业素养和理论知识,作为传播者要提升政治素养,坚守法律底线,提升责任意识,夯实自身的知识基础,遵守平台的管理秩序,避免传播错误、虚假内容误导受众,严重时甚至会危害社会。

6.2 对于内容消费者

每一个抖音的用户都是内容消费者。作为消费者,必须理性对待知识类短视频,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文化水平,学会辨别知识性内容的真实性,学会辩证去看待那些“一气呵成”的完美知识,必要时可以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理性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疑问,理性的接受知识的传播而不要去做一个沉默的窥屏者。

6.3 对于抖音平台

首先平台要完善自身的运行管理机制,发挥抖音短视频的技术优势,加强对用户上传视频的识别和管理,删除不良视频和存在虚假信息的视频。对于国家的一些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事件,要引导民众正确的去关注,保证严肃新闻的有效传播。

对于知识类的短视频,陈进华针对网络生活“去道德化”和“去中心化”的情况,提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守住道德底线,以真、善、美作为网络媒体的道德标準。知识类短视频的传播是一把“双刃剑”,优质的传播有利于知识的普惠,而错误的知识引导也会使人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最终误入歧途。

因此,平台必须做好第一“把关人”,坚守道德底线不动摇,一个平台、一个企业,只有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冲突时,优先考虑社会效益,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变革,根据现有问题及时进行改进,才能在日后激烈的竞争中掌握话语权。

7. 结语

我们要建立学习型的社会,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新媒体时代,知识走下少数人掌控的神坛,从普及到普惠,是一件非常值得倡导的事情。在知识共享的时代,如何能够把握好知识类短视频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的转变;如何在资本控制的娱乐至上领域为知识类短视频开辟一片净土;如何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当前唾手可得的学习资源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力,实现从“中毒”到“种草”的真正转变,从“学废了”到“学会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宋忱蔚.从抖音看短视频的生存机遇与发展问题[D].吉林大学,2020(9):1-2

[2]知识姐.《2019抖音年度数据报告》.中山知识百科,http://www.zsciti.com/3404,2020年1月7日

[3] 巨量算数.《2020抖音创作者生态报告》.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网http://www.199it.com/archives/1143785.html,2020年10月29日

[4]短视频与知识传播研究报告——知识的普惠[R].中国科学报社,2019年1月8日

[5][美]迈克尔·塞勒著 邹涛译《移动浪潮》——移动智能如何改变世界[M].中信出版社,2013(1):144

[6]喻国明:《媒体变革:从“全景监狱”到“共景监狱”》[J].《人民论坛》,2009(8);21

[7]韦植巍.短视频走红的原因及影响——以抖音为例[J].新媒体聚焦,2018(9):129

[8]吴辉.癫狂与理性——抖音短视频公共领域里的生活世界及价值塑造[J].凯里学院学报,2020(8):66

[9]陈进华,张寿强.论自媒体传播的公共性及其道德底线[J].江海学刊,2012(6):107-111

猜你喜欢

种草知识新媒体时代
生日礼物种草合集
种草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习题变一变 思维现一现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种草”
爱与知识的力量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Cut off my H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