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保需求下的茨淮新河灌区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要点

2021-08-26任永杰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

任永杰

蒙城县茨淮新河工程管理所,安徽 亳州 233500

水利工程的建设关乎国计民生,是促进我国生产、生活和发展的重要设施。目前,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过程和工程的实际作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1]。由于传统施工建设对水利工程存在不利影响,可能污染人们的生活环境。对此,为了贯彻落实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有必要做好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引入节能环保技术,可最大化减少水利工程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促进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节能环保技术的重视。

1 灌区概况

茨淮新河灌区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是安徽省淮北平原粮食主产区,灌区土地面积为2336km2。该灌区利用插花、阚疃、上桥3座节制闸拦蓄径流,及上桥、阚疃2座大型抽水站提引淮河水。作为灌区的水源工程,引水涵闸164座,干渠87条,总长384km。目前,该区建设灌溉站458座,排灌站73座,总装机818台。在灌区内平均降水量下,农业用水整体不足,水资源相对贫乏,同时节水措施不到位导致茨淮新河灌区存在工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了改善此情况,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与农业综合生产率,对该水利工程进行进一步建设。

2 环保需求下的灌区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内容与问题

为了综合提高茨淮新河灌区水利工程建设效益,需要在建设施工中贯彻落实节能环保理念,保证工程建设符合环保要求,通过不同的环保技术、环境友好设备与工具的应用,建设符合标准要求的工程[2]。茨淮新河灌区建设施工中对环保技术的应用涉及材料选择、技术选择等方面,需要遵循相关施工原则,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节能环保技术原则

茨淮新河灌区建设施工中对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虽然符合当下环保需求,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目前,我国对于环保问题的重视在逐步提升,只有合理开发相关技术,解决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注意节能环保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加快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

(1)节能环保意识差。在茨淮新河灌区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相关的管理人员节能环保意识较差,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了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3]。然而,水利工程建设本身是关系到人们生活的重要惠民工程,可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但在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没有从区域居民切身利益出发,工作管理思维相对比较落后,仍按照传统方式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区域循环经济的有效发展。

(2)不重视节能环保技术。在该水利工程建设之初,未能将节能技术施工技术加入招标的实际要求中,使得实际的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无法利用先进的修建技术建设水利工程。传统修建技术的应用将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新型节能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有必要引入新型节能技术。此外,节能环保新技术在应用时存在一定限制,虽然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存在技术有待完善、行业发展还不成熟等问题。

3 灌区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要点

在灌区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节能环保技术,需要充分优化原有的施工框架,融入节能技术施工理念,优化施工体系,从而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可以提高工程建设水平,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加快当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3.1 前期准备工作

节能环保下的水利工程建设如图1所示。茨淮新河灌区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比较复杂,在建设中将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该工程在建设之初,为了提高灌溉水平,节约施工资源,需要降低项目建设的成本,遵循一次性投资原则,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4]。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前,需要对当地地形展开分析,研究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存在的气候或环境问题,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设计情况,对比和调整环境和施工方案,保证水利工程排水、蓄水等工作协调运转。该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应用节能环保技术,需要进行水压勘测工作,减少建设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隐患问题,进而保证水利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图1 节能环保下的水利工程建设

3.2 选择新型环保材料

(1)合理利用环保材料。在水利工程施工前,需要调整泵闸,对茨淮新河灌区的水进行合理的控制,以便在施工具体实施前了解当地是否为雨季,并且掌握其降水量和自然天气变化等情况,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与气候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建议施工单位采用新型环保施工技术,通过降低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不断地提升实际的建筑使用效率。在建设茨淮新河灌区水利工程中,施工单位在采购材料时应根据实际的消耗量和使用速率等进行科学合理的采购。此外,采购材料后需要对其进行保养与养护,避免由于存放问题影响施工建设质量。在使用材料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关的预算,对于能够重复利用以及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应及时回收,实现建筑材料、废水等资源的循环利用。

(2)优化配置施工原材料。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施工现场水资源的保护应遵循相关原则,避免使用地下饮用水,防止污染地下水的情况发生。同时,对茨淮新河灌区水利工程建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率进行计算,优化工程的维修方案,对使用的物料等进行合理的规划使用,收集并利用废弃材料[5]。对节能设计理念进行推广,在水利修建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科学地分析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还能够将环保理念与施工方案相融合,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科学性指导。

3.3 选择施工设备与环保技术

在茨淮新河灌区水利工程修建过程中,在设备和资源等方面需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如大范围使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减少对能源的消耗;使用环保材料制成的管道结构等,体现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在茨淮新河灌区水利工程的施工中,不仅对环保施工技术进行了调整与优化,同时优化了环保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不断创新环保施工技术,完善与优化节能环保技术内部机构的工作,进一步提升工程施工环保技术的实用性,满足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需求[6]。如使用节能水泥搅拌器对施工所需水泥进行搅拌,该设备具有节能效果好、运行能力强等优点,在搅拌过程中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有一定环保效果。另外,在水利工程建筑的部分结构中,对钢筋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可以提高建筑质量和材料的利用效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通过在环保需求下对茨淮新河灌区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进行分析,了解了茨淮新河灌区水利工程情况,介绍了有关施工建设要求与关键内容,有助于解决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灌区水利工程建设中对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最大化减少水利工程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促进工程施工技术和新环保技术的实际应用,对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具有深远的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
扶贫村里施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