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SP地震散射与二维探地雷达在浅埋深地下病害体探测中的对比分析

2021-08-26陈宗刚赵越顺胡海泽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剖面图探地内窥镜

陈宗刚,孟 磊,赵越顺,胡海泽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5

随着城市经济和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空间的利用率越来越高,使得城市地下空间也越来越复杂。近年来,城市塌陷事故频发,对城市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城市地下病害体进行排查检测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目前,探测地下病害体的主要物探方法有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地震映像法、双频激电法、天然源面波法等,各有优缺点。SSP地震散射技术[1]和探地雷达[2]作为新型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具有高效、无损、分辨率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地下病害体的探测中。文章针对这两种技术进行试验和实际资料处理,发现二者对不同埋深地质体的分辨率不同。对于深圳市某项目,探地雷达更适用于该地区的地下病害体探测,能满足项目需求,并且对成果采用蛇眼内窥镜验证,确定探地雷达在该地区的探测是有效的、可信的。

1 技术方法试验

1.1 埋深较深管道的探测

对深圳市某工区一管径为1500mm、埋深为9m的管道进行探测。对横切管道进行探测,经处理得到SSP地震散射成果图,如图1所示。对相对里程9~20m段进行探地雷达扫描,成果如图2所示。

图1 地层波速分布图与地质偏移图

图2 相对里程9~20m探地雷达剖面图

从图1可知,在测线的相对里程9~11.5m处的9~10.5m深度内为低速异常区,在对应的偏移图像中,波阻抗先降低后升高,推测此处为管道所在位置。

从图2可知,在深度4m以下未采集到有效信号,无法判断异常。经与已知管道位置进行核对得出,SSP地震散射成果与已知管道位置(埋深9m)相对应。

1.2 埋深较浅管道的探测

对深圳市某工区一管径为300mm,埋深1.15m的管道进行探测。对横切管道进行探测,经过处理得到SSP地震散射成果图,如图3所示。对相对里程10~17m段进行探地雷达扫描,经处理得到探地雷达剖面图,如图4所示。

从图3可知,在相对里程11~15m埋深0~1m处存在低波阻抗层位,但其埋深与现场不符,无法判断异常是否为管道;而根据图4的雷达剖面可知,在相对里程13~15m埋深1.1m处存在较强的电磁波反射,与周围的介质形成明显的异常特征,可判断此处为管线的特征反映,与已知管道相对应。

图3 地层波速分布图与地质偏移图

图4 相对里程10~17m探地雷达剖面图

在深圳市某项目中,管道埋深均为0.6~3.1m,因此选择探地雷达对该项目排水管线周边的地下病害体进行探测。

2 应用实例

深圳市某区项目,需对地下排水管道周边空洞塌陷隐患进行探测,对排水管道内窥检测存在破裂、渗漏结构性缺陷且等级为3、4级的管段位置进行地下病害体探测。项目探测成果如图5所示。

图5 某一测线的雷达剖面图

图5为该厂区某一管段(存在4级破裂缺陷)的雷达剖面图,在相对里程桩号6~10m埋深0.5~0.8m处整体振幅加强,内部波形结构杂乱,可判断地下空间存在不密实疏松土体。对此处异常体采用蛇眼内窥镜进行验证,如图6所示。在打孔的过程中,在0.5m处存在掉钻现象,内窥视频及照片显示,在深度0.6~0.9m处,底层呈现薄层状,颗粒间隙较大,存在不密实状况,说明判断的不密实体与实际相符,如图7所示。

图6 钻孔蛇眼内窥镜检查疑似疏松体

图7 钻孔蛇眼内窥镜检查疑似空洞

该厂区其他段管道(存在4级渗漏缺陷)的探地雷达剖面如图8所示。从图8可知,在相对里程8.5~12.5m处埋深0.45~1.5m处,整体振幅加强,绕射波明显,多次波发育,反射波组呈倒悬双曲线形态,可判断此处为地下空间疑似空洞。对此异常采用蛇眼内窥镜进行验证,在蛇眼内窥镜从孔口下放至0.45m处时,可见明显空洞。

图8 某一其他测线的雷达剖面图

3 结束语

在深圳市某项目管道周边进行探地雷达扫描,对于推断出的松散体、空洞,经蛇眼内窥镜验证,与实际相符,说明探地雷达可有效探测该项目区域的地下病害体,能为该项目区域的地下空间的安全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剖面图探地内窥镜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基于超表面的探地雷达增强探测研究
全极化探地雷达系统
广东省风门坳锡矿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标志
喷气式民航客机剖面图?
基于探地雷达法的地下管线探测频谱分析
勘探线剖面图精确绘制方法探析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