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格列汀联合大剂量胰岛素治疗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8-25顾倩林英吴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5期
关键词:沙格列汀低血糖胰岛素

顾倩 林英 吴夕

2 型糖尿病是一种高发性内分泌系统疾病,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要发病对象,该病在糖尿病总发病率占比90%以上,临床特征表现为病程周期长、并发症多等[1]。沙格列汀属于一种新型的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对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良好控制作用[2]。相关研究表明,大剂量胰岛素治疗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础上加用沙格列汀治疗对其血糖、血脂水平进行有效改善,临床疗效显著[3]。鉴于此,此研究遴选出患有老年2 型糖尿病的60 例患者,予以联用沙格列汀+大剂量胰岛素治疗,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12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观察组年龄62~81 岁,平均年龄(70.29±4.95)岁;男17 例,女13 例;病程2~10 年,平均病程(4.12±1.97)年。对照组患者年龄63~84 岁,平均年龄(70.31±4.98)岁;男18 例,女12 例;病程1.5~10.0 年,平均病程(4.09±1.9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表现与2 型糖尿病诊断依据相符;②年龄62~84 岁;③3 个月及以上服用常规降糖药治疗后,仍无法取得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④对治疗药物无药物禁忌证或过敏者;⑤均知晓该次实验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性肝肾功能损伤或感染疾病者;②合并有肿瘤疾病或内分泌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③存在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④对治疗药物过敏或存在禁忌证者;⑤治疗依从性较差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之饮食、运动等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实施大剂量胰岛素治疗,即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每日剂量50 U 以上,治疗期间根据患者血糖监测结果对胰岛素使用剂量进行及时调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格列汀治疗:5 mg,q.d.。治疗期间,需对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并每月定期随访观察1 次,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对胰岛素实际用量进行合理调节,尽可能将血糖水平降至达标范围内,总计治疗12 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的血糖(HbA1c、FPG、2 h PG)、血脂(TG、TC、HDL-C、LDL-C)水平。①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相较治疗前取得明显改善,HbA1c<6.5%,FPG、2 h PG 水平分别降至4.4~6.1 mmol/L,4.4~8.0 mmol/L 范围内;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相较治疗前有所好转,HbA1c 在6.6%~7.5%,FPG、2 h PG 水平分别降至6.2~7.0 mmol/L,8.1~10.0 mmol/L 范围内;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低血糖事件:血糖水平<3.9 mmol/L 时则表明患者存在低血糖现象。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用药期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及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HbA1c、FPG、2 h PG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A1c、FPG、2 h PG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HbA1c(6.03±0.98)%、FPG(5.26±0.99)mmol/L、2 h PG(7.47±1.48)mmol/L 低于对照组的(7.18±1.05)%、(7.35±1.12)mmol/L、(9.18±1.54)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TG、TC、LDL-C、HDL-C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TC、LDL-C 均低于治疗前,HDL-C 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TG、TC、LDL-C 均低于对照组,HDL-C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比较(,mmol/L)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比较(,mmol/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4 两组低血糖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低血糖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糖尿病是多因素引发的胰岛素分泌障碍,导致胰岛素分泌缺乏,导致机体内必须的新陈代谢改变异常,主要表现在糖脂类及大分子蛋白质等[4]。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老年2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随之升高,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健康质量。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血糖水平较高,同时,高血糖直接影响病情进展及并发症[5]。因此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对病情改善具有积极意义。临床治疗2 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治疗为主,但部分患者在治疗时会出现抵抗现象[6]。加之,老年患者的胰岛B 细胞功能相对较弱,病程周期一般较长,使用常规剂量胰岛素无法控制血糖,同时HbA1c 会呈现逐渐升高现象,则应积极使用大量胰岛素。但单一使用大量胰岛素治疗会导致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加剧,需联用其他降糖药物进行治疗[7]。沙格列汀是一种高效DPP4-4 的抑制剂,可有效治疗老年2 型糖尿病。作用如下:①口服该药物治疗后,通过长时间抑制DPP-4 活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活性水平增加2~3 倍,不仅可降低胰高血糖素浓度,而且可增加胰腺β 细胞分泌胰岛素,具有半衰期短,药效时间长的特点。②该药物可广泛吸收,经尿液代谢和肾脏排泄,不会对机体造成较大影响;③此药物可增加胰岛素分泌和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的作用,达到降低血糖的治疗目的[8,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A1c、FPG、2 h PG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HbA1c、FPG、2 h PG 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TC、LDL-C 均低于治疗前,HDL-C 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TG、TC、LDL-C 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用沙格列汀+大剂量胰岛素治疗方案用于老年2 型糖尿病具有明显优势,可显著提升疗效及血糖血脂控制效果。此结论与屈改霞[10]研究结果一致。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论与次旦卓嘎[11]研究中观察组的低血糖率3.45%较对照组17.24%更低的结论一致。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论与张益雷[12]研究的结论[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1.43%低于对照组的17.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提示,联合用药可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的风险,且对药物不良反应无明显影响。

综上所述,沙格列汀+大剂量胰岛素联合用药治疗对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机体内血糖、血脂具有积极改善作用,可预防和控制低血糖的发生,临床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欢

沙格列汀低血糖胰岛素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总胆固醇水平影响评价
参芪地黄汤联合沙格列汀治疗降糖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用药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分析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沙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