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本对林业产业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1-08-25曹兰芳

广东农业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林业物质

曹兰芳,司 易,孙 刚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8;2.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教育局,湖南 城步 422500)

林业产业既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也是社会的福利产业,它不仅向市场提供林产品,还承担着生态安全重任。因此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国家建设生态文明、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林业产业发展质量提升不仅意味着林业产业总产值的增长,也暗含着林业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提高,林业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升级。近年来,我国林业产业经济增速明显,但多以增加林地面积及劳动力数量等传统投入要素粗放型实现。据《中国林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从2000 年的3 555.47 亿元增长到2019 年的80 751.00 亿元,增长了21.71 倍,年均增长率为17.86%。然而,随着我国经济步入由劳动力数量、资源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的新常态时期,我国林业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考验。一方面,林业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而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林业的发展不能仅依靠劳动力数量、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还需要探索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林业从业人员数量相对下降,林农老龄化现象突出,给林业发展带来严峻考验。加上林业经营方式、机械化水平、组织化程度等不断革新,对林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说,林业产业结构性调整已成为必然。

改进林业产业发展质量不仅要注重林业产业总产值的增长,还要结合林业产业现状,运用技术、资本等现代投入要素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推动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而作为具有人力资本偏态的现代技术和物质资本投入与增多必然要求人力资本作为互补性投入要素一同增长。因此,了解林业人力资本对林业产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效应有多大,林业人力资本如何作用于林业产业发展质量,如何从人力资本视角出发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持续健康的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促使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型、实现我国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 林业人力资本与林业产业发展质量

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中,Solow[1]认为只有人口增长或技术进步,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Schultz[2]研究发现,农业产量和生产效率迅速提升得益于劳动者知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理论”,并指出人力资本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Mankiw 等[3]把人力资本当做是一种生产要素加入到索罗模型中,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跨国经济增长。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的是,人力资本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Lucas[4]认为在劳动力同质性的条件下,人力资本作为林业经济增长中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直接推动林业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人力资本具有一定的资源配置属性,能够引导其他投入要素聚集于林业产业,间接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任天驰等[5]、韩家彬等[6]研究表明,林业工作者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改进和创新农林生产技术,不仅凸显知识外溢性,实现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还对从事林业生产人口产生挤出效应,使得大量林业剩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增加了林农的非农收入。而在林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就业过程中,物质资本重要性凸显,为物质资本进入林业产业获利提供了空间[7]。王询等[8]实证表明人力资本能够引导物质资本投入,为林业产业发展注入动力,实现林业科技创新,促进林业经济增长。总之,林业产业要想改变粗放式增长模式,需要依靠作为最终产品直接投入要素的人力资本。较高的林业人力资本具有一定的资源配置属性,能够提高劳动者使用物质资本的效率,助于推动林业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播和发展,进而优化整个林业产业。

由此提出假设1(H1):林业人力资本与林业产业发展质量显著正相关。

1.2 技术进步与林业产业发展质量

由于林业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和资源环境约束,单纯依靠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的简单投入已不能满足林业产业发展质量需要,为此现代林业需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路径。与此同时,具有人力资本偏态的物质资本和现代技术,由于其廉价性和高效率性,逐渐成为林业产业的基本投入。刘敦虎等[9]、吕屹云等[10]认为林业产业发展须以创新为驱动要素,建立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体系。技术进步能显著推动林业产业发展,但是谁来进行科技研发,实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是保证科技创新的关键[11]。Nelson 等[12]、赵馨燕[13]等学者证实受过系统化教育的劳动者能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模仿间接促进经济增长。一方面,林业工作者通过学习,积累大量经验和相关技能,运用科技创新实现现代林业生产要素对传统林业生产要素的更替,凸显了知识外溢性,提升了林业专业化生产水平[14]。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带来的新产品和新工艺丰富了林产品种类,增加了林业产业附加值,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总的来说,人力资本积累利于技术进步,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间接作用于林业经济增长,同时可以减少林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数量的投入,打破传统林业以劳动为基本投入的资源配置方式,优化林业结构,从而使人力资本与科学技术更为有效结合,为林业经济增长提供内生增长动力。

由此提出假设2(H2):技术进步在林业人力资本与林业产业发展质量间起中介作用。

1.3 物质资本投入与林业产业发展质量

劳动力大规模的非农转移和新增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导致从事林业产业的劳动力数量减少,物质资本重要性凸显[15],且在林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就业过程中,林农非农收入的增多使物质资本积累成为可能。当然物质资本的积累并非仅指资本数量的简单增加,还包括资本投入所带来的技术进步。李伟[16]研究认为,现阶段农林业科技投入呈现投资额度大、回收周期长、风险高等特征,相比之下,大多数投资者更看重短期收益,除政府投资以外,很少有民间资本进入林业领域。因此需要林业管理者积极引导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于林业,为林业发展注入资金与活力,提升林业科技水平,优化林业要素配置,增强林业产业竞争力[17]。而物质资本所承载的技术复杂性也对林业工作者的知识素养提出了高要求,加上林业产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使得林农教育投资回报率上升,促使林业工作者为了增加收入,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主动接受更高层次教育[18]。林业人力资本对林业产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可能会因为物质资本投入的不同而产生差异。物质资本投入不足,林业产业发展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不仅难以吸引优秀的林业人才加入,还致使林业产业内部人才流失严重,整体职业素质偏低,林业产业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19]。而在高物质资本投入下,林业产业发展有着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会逐渐用林业机械替代人工,逐步淘汰与林业产业发展质量不相匹配的林农,提升林业生产效率,增强林业产业竞争力(图1)。物质资本投入如何影响林业人力资本与林业产业发展质量的关系,考虑到物质资本投入下林业人力资本现状,只有与林业物质资本投入相匹配的林业人力资本才是提升林业产业发展质量的关键。

图1 理论分析框架Fig.1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由此提出假设3(H3):物质资本投入不足会削弱林业人力资本对林业产业发展质量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2.1 模型构建与变量界定

2.1.1 模型构建 在研究影响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时,一般采用反映投入产出关系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 生产函数)。为科学研究人力资本对林业产业发展质量的影响,需要对上述函数进行改进。经过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可知,林业产业发展质量不仅受林业人力资本、科技投入、物质资本投入、造林面积和地区经济发展等显性变量影响,还受诸如政策、环境等隐性因素影响,因此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针对假设1,构建面板模型:

式中,Fe为林业产业总产值;Fstru为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指数;Fhc为林业人力资本,Ftech为技术进步;Finvest为物质资本投入;αi为截距项;i、t分别为地区和时间;ui为未观测到的地区效应;Ɛit为随机扰动项;其余为控制变量。为检验技术进步在林业人力资本与林业产业发展质量间的中介效应,在式(1)的基础上构建回归模型:

为探究林业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投入的交互作用对林业产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拟增加林业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交互效应。在式(1)基础上增加林业物质资本投入调节变量和林业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投入的交互项,用于验证假设3 对林业人力资本与林业产业发展质量的影响。

2.1.2 变量界定(1)被解释变量。林业产业发展质量(Fdq)由林业产业总产值(Fe)和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指数(Fstru)两部分构成。由于林业生产总值的增加是评判一定时期内林业经济增长好坏的常用指标,因此选用各地区林业产业总产值来衡量;而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意味着减少要素驱动,实现林业产业创新驱动,提升林业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推动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相比林业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基础作用,林业二三产业发展更能体现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因此,本研究借鉴魏秀华等[20]、姜钰等[21]的做法,构建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指数(Fstru)。公式如下:

式中,yi为第i产业产值占三产业产值的比重,1 ≤Fstru≤3。Fstru数值越大表明林业产业结构越趋于合理化、高级化。

(2)核心解释变量。林业人力资本存量(Fhc)由林业劳动力数量(FL)和林业人力资本质量(HC)两部分构成。本研究借鉴黄庆华等[22]的做法,采用平均教育年限衡量林业人力资本质量。鉴于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获得性,用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代替林业劳动者受教育状况,并且将受教育层次“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小学程度”“初中程度”“高中及中专程度”“大专及以上”的教育年限分别设定为1、6、9、12、16 年,然后再分别乘以每个教育层次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得到用平均受教育年限衡量的林业人力资本质量。测算公式如下:

式中,HC为林业人力资本质量,Pi为受教育程度为i类农业劳动力数量占地区农业劳动力数量的百分比,Hi表示该类学历层次的受教育年限,i表示教育级别。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到林业人力资本存量的计量公式:

式中,Fhc为示林业人力资本;FL 为林业劳动力数量,用林业系统年末从业人数衡量;HC 为林业人力资本质量。

本研究选取林业技术进步(Ftech)为中介变量,反映林业人力资本对林业产业发展质量的间接影响。鉴于数据的可获取性,借鉴楼俊超等[23]做法,用各省农用机械总动力(万kW)表示,虽然不能完全代表林业技术进步,但基本上能从宏观层面反映农林技术投入特征。选取林业物质资本投入(Finvest)为调节变量,反映物质资本投入对林业人力资本与林业产业发展质量关系的影响,借鉴张红丽等[24]做法,用各省林业固定资产实际完成投资额(万元)表示。

(3)控制变量。本研究计量模型中的控制变量包括:实际造林面积(Farea)用各省实际造林面积(hm2)表示;城镇化水平(City)用各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示;对外开放程度(Open)用各省进出口总额占GDP 比重表示,其中进出口贸易总额利用各年人民币汇率(年平均均价)进行调整;林业劳动者工资(Fwage)用各省林业系统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元)表示;人口出生率(birth)采用各地区人口出生率表示(表1)。

表1 主要变量基本统计量Table 1 Basic statistics of primary variables

2.2 估算方法

根据理论分析,分三步研究人力资本对林业产业发展质量的影响。第一步,研究人力资本对林业产业发展质量的直接影响,构建式(1)并对其进行F检验和Hausman 检验,以确定适用的模型。第二步,为研究技术进步在人力资本与林业产业发展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构建式(2)、(3)。由于传统的逐步分析法可以揭示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与林业产业发展质量的单独关系,其结果更优于Bootstrap 检验结果[25],因此采用逐步法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若结果都显著,表明技术进步在人力资本与林业产业发展质量间起中介作用。第三步,将物质资本投入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在人力资本与林业产业发展质量间的调节效应,构建式(4)。为避免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对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投入的交互项进行中心化处理。在式(4)中,先判断物质资本投入与人力资本的交互项是否显著,若显著则表明物质资本投入的调节效应显著;然后进一步判断交互项系数与自变量系数符号是否相反。若符号相反,则表明该调节变量会弱化原有主效应;反之,则增强原有主效应。

2.3 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取2000—2018 年全国31 个省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有关林业生产投入和产出的面板数据。上述数据来源于2000—2018 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及各省市统计年鉴。此外,为减少变量内生、异方差和数据变化幅度过大而导致的误差,对相关数据的绝对值取自然对数来提高估计结果的稳健性。

2.4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各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图2)显示,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从2000 年的13.358(对数值,下同)稳步增长至2018 年的16.325,表明我国林业产业经济增速明显,发展势头良好。而我国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指数从2000 年的1.304 到2018年的1.729,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深入分析可知,从2000—2018 年我国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指数平均数值一直处于1~2 范围,未超过2,表明我国林业产业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林业产业仍以粗放型增长为主。林业人力资本2000—2018 年总体保持平稳,维持在12 左右,表明近20 年来,我国林业人力水平整体偏低。从变化趋势上看,我国林业人力资本呈小幅度递减,表明我国林业产业内部人才流失,从事林业产业的劳动者数量减少。

图2 2000—2018 年林业总产值、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林业人力资本平均变动趋势Fig.2 Average variation trend of total forestry output value,forestry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index and forestry human capital from 2000 to 2018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首先在具体检验之前对数据做如下处理,以确保模型估计的一致性和有效性:(1)对进入模型的所有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进行方差膨胀因子(VIF)诊断,结果显示VIF 约为2.81,由此可以排除多重共线性问题。此外,为避免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对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投入的交互项进行中心化处理。(2)对2000—2018 年全国31个省市的林业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分别进行F检验和Hausman 检验,其中式(3)中因变量为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时,F检验结果不显著,故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其余模型的F检验结果和Hausman 检验结果均显著,同时考虑到全国31 个省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3.1 检验假设1:林业人力资本与林业产业发展质量

本研究主要考察林业人力资本对林业产业发展质量的直接影响。由表2 可知,林业人力资本对林业产业总产值的作用系数值为0.697,且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即林业人力资本每上升1个百分点,将推动林业总产值增长0.697%;林业人力资本与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099,在1%水平下显著相关,表明林业人力资本每上升1%,将作用林业产业结构升级0.099%。说明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假设H1得到验证。

3.2 检验假设2:林业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林业产业发展质量

本研究主要关注技术进步在林业人力资本与林业产业发展质量间的中介作用,采用逐步回归三步法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由表2 可知,林业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170,P<0.01);林业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同时进入回归模型后,技术进步对林业产业总产值和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指数皆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929,P<0.01;β=0.103,P<0.01),而林业人力资本对林业产业总产值和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指数的显著影响减弱(β=0.539,P<0.01;β=0.093,P<0.01),表明技术进步介入林业人力资本对林业产业总产值和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假设H2得到验证。

3.3 检验假设3:林业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投入和林业产业发展质量

本研究主要考察物质资本投入在林业人力资本与林业产业发展质量间的调节作用。物质资本投入对林业人力资本与林业产业总产值的调节效应(表2)显示,林业人力资本对林业产业总产值具有显著影响,作用系数由0.697 上升为0.738,而物质资本投入与林业人力资本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负(β=-0.182,P<0.01);在考虑物质资本投入及其交互项后,林业人力资本对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指数的回归系数为0.098,且在1%显著水平下相关,而物质资本投入与林业人力资本的交互项显著为负(β=-0.009,P<0.1),说明在考虑物质资本投入因素后,林业人力资本对林业产业发展质量的积极作用被减弱。其原因可能是当前物质资本投入不足,林业产业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难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缺少与林业产业发展质量相匹配的人力资本。假设H3得以验证。

由表2 可知,实际造林面积对林业产业总产值没有显著影响,但其负向显著影响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指数,说明增加林地面积不利于推动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城镇化率与林业产业总产值显著负相关,但与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指数不相关,说明城镇化促使大量劳动力涌向城市,林业从业者数量相对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林业产业发展;对外开放程度分别与林业产业总产值和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显著正相关,说明对外开放将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扩大消费者对林产品的更高层次需求,进而优化林业产业发展质量;林业劳动者收入分别与林业产业总产值和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显著负相关,侧面反映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的工资普遍较低,与林业产业发展质量要求不符,亟需提升林业从业者待遇,充分调动林农的工作热情;人口出生率与林业产业总产值不相关,而与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显著负相关,说明在未考虑技术和物质资本投入下,仅依靠劳动力数量的投入,并不能有效提升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林业产业发展质量。

表2 人力资本对林业产业发展质量影响的模型估计Table 2 Model estimation of the impact of human capital on forestry industry development quality

4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选取2000—2018 年全国31 个省市的林业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林业人力资本对林业产业发展质量的影响,结论如下:(1)林业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积累方式,显著正向影响林业产业发展质量,其中林业人力资本对林业产业总产值的相关系数较大,说明林业人力资本是促进林业产值增加的关键动力,而林业人力资本对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指数的作用系数值略小,说明目前我国林业人力资本就其质量而言整体素质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林业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2)技术进步在林业人力资本和林业产业发展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推动林业技术进步,增加林业生产技术含量,有效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林业产业发展质量。(3)物质资本投入不足会削弱林业人力资本对林业产业发展质量的影响,表明当前我国林业人力资本与林业物质资本投入之间匹配度较低。

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1)重视林业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对林农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人力资本对林业产业发展质量的边际贡献。在充分了解林农基本情况基础上,精准分析林农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考核方针,激发林农生产热情;同时还需要提高林业工作者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加入,走科教兴林和人才强林道路。由于林业人力资本主要是由林业劳动力数量和劳动者受教育层次构成,因此在林业劳动力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提升林农的知识水平,加大对林农的技能培训,丰富林农实践经验是不断提高林业人力资本水平的最有效手段。(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林业产业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持。结合发达国家林业产业发展经验,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林产品培育模式,迅速推进林业技术转换为即时生产力,实现林业研发成果产品化。(3)努力提升林业人力资本与林业物质资本投入的适配度。加大林业产业多元化资金投入,吸引更多民间资本,为林业技术创新、林产品研发提供资金支持。政府应为林业投资出台多种便利政策,引导民间资本投资,例如对林产品、林业企业适当降低税率等,刺激林业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林业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land produces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基于“两基准”理论新解释的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