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窑青瓷传统技艺文化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2021-08-23章运

佛山陶瓷 2021年7期
关键词:转型

摘 要: 浙江是我国古代瓷业的主要发源地和重要产区之一,而越窑青瓷是世界公认的“瓷母”。但对于工业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中国而言,无论在人民审美认同的观念还是行为层面,都更容易受到全球化、发展差异和生活境遇等因素干扰,从而使青瓷文化的传承逐步倒退。因此,越窑青瓷传统技艺的文化保护与再生,实现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成为阐释中国特色陶瓷文化的传承发展的重要使命。文章将以越窑青瓷传统技艺文化在近现代的发展为例,通过对其现状、转型、背景的调查研究,尝试进行越窑青瓷的生态文化景观现代化构建,对其本土性的现代化实践与转型及越窑青瓷技艺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将如何生活化传承与旅游活化,以及本土性的现代化实践的转型等展开探索。

关键词: 越窑青瓷;传统技艺;本土性;转型

1 对话:越窑青瓷与现代化

新时代的今天,民族文化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和文化传承的新视域,被建构成新的区文化经济产业方式和文化传承模式,在此背景下,越窑青瓷也重新被人们所认识和关注。

越窑青瓷传统技艺文化面临的挑战来自于多个方面,全球化和快速的城市化使得年轻人不再愿意留在家乡务农或当学徒,学习祖辈传下来的手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到城市里学习或者工作。同时也因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变迁,越窑青瓷逐渐失去了其传承的条件与基础,其文化特性与影响力正在逐渐消失,甚至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濒临灭绝,这些都对越窑青瓷文化本土性现代文的发展构成威胁。为此,很多学者提出了对进行抢救、恢复和重建的观点,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笔者认为与其让越窑青瓷刻意的迎合现代生活,保护已有的状态,还不如在文化传播和生活化传承上进行创新性探索,让越窑青瓷产品更加符合我们的当下审美活动,让其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融合当代社会,找到在现代生活中的合理空间,从而实现对越窑青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以实现现代化的传承,构成新的文化或新的经济的发展点。

2 越窑青瓷的生态文化景观现代化构建

进入21世纪,国际学者针对陶瓷文化景观及生态研究的学者不断增多。美国:Walmsley D J的《人文景观:智慧行为表现》(2001);加拿大:LETT C,SIBER C的《陶瓷文化景观及生态发展趋向》等。从研究中我们看到了陶瓷文化景观与生态发展的趋势。目前以陶瓷文化景观与生态智慧视角的研究主要针对景德镇、磁州窑、龙泉窑的文化景观及生态智慧进行研究。如:论磁州窑诗词的生态智慧书写(刘聪颖);景德镇陶瓷烧制与生态景观的演变(詹嘉);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变迁中的人地关系和文化认同(陈致敏 )等。综而观之,陶瓷文化景观研究已成为热点,但关于越窑青瓷文化景观及其生态智慧研究较为罕见。拓展越窑青瓷文化景观符号构成、演变及其所呈现的生态智慧等问题研究,探索建立越窑文化景观保护与再生策略,这也是越窑青瓷本土性现代化建构研究的空间所在。

2.1越窑文化景观演变分析。

主要构成两大类人文要素,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前者可以被人感知,包括自然、生产、烧制、建筑等景观;后者是不被人直接感知的包括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和政治因素等。越窑文化景观是窑工和自然的杰作,在其工艺造型、装饰审美研究的基础上转向地理环境、生态条件。主要是从生态视角出发,越窑景观自然遗迹、文化遗迹、生产遗迹、生活遗物,分析景观分布、变化及人类活动空间结构的区域差异,突出越窑文化地理价值,分别从越窑文化中的产业景观、民俗景观、生活景观等方面进行演变。

2.2越窑文化景观的生态智慧。

越窯青瓷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具体包括:(1)传统生态智慧及现实诠释。以儒释道为中心,形成了系统的生态智慧思想;(2)越窑青瓷与生态智慧内在关联及归因,即越窑与儒释道三者内在联系;(3)越窑文化景观的生态智慧主旨与内涵。在对儒释道观念于越窑文化景观直接纵向转移和横向分散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即“主客合一”。

2.3越窑文化景观保护与再生策略。

构建越窑青瓷文化景观保护与再生的理论框架。分为生态理论智慧和生态实践智慧2种范式,至少包括:(1)“天人合一”的生态理论智慧即针对环境、社会、经济三大子系统之间的冲突进行调和、更新促进越窑青瓷文化传承;(2)“知行合一”的生态实践智慧即探索越窑文化景观整体性的理论保护策略,制定适宜的政策、措施等实践新途径。

在越窑青瓷文化景观领域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从文化景观角度来审视、揭示越窑青瓷文化内涵和生态智慧,不仅为解读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名族文化遗产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对越窑青瓷文化景观构成、演变及其生态智慧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3 生活化传承探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追求着利益最大化,而把生活化忽视了,这样也致使了民众对产品技艺价值有了不同的看法,无法实现对产品本身技艺价值的认同,而只是追求价格的市场二重性。我们提倡的生活化传承就是探索对技艺价值缺的认同感,在社会文化视域中使更多的人对传统技艺文化价值形成普遍的认知,增强消费文化意识,促进新的消费文化,这样对于处在发展瓶颈期的越窑青瓷给予更多的认同,对其传统技艺文化进行保护。

实现越窑青瓷的生活化传承与技艺价值的认同的有需要值得尝试的路径。以生活化传承为导向,让越窑青瓷手工技艺回归民众的日常生活,在当下衍生发展技艺与民众生活的深度关联。(1) 保持传统技艺生产的基础上,创新当代生活用瓷功能需求,创新产品设计范式,走进大众日常生活。(2)传承传统青瓷制作技艺的基础上,融合新时代的审美生活需求,创作出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瓷和艺术瓷。(3) 发扬传统制瓷技艺文化的空间的根基上,引领和重塑当代文化氛围。在传承发展中,我们尝试进行艺术空间和人文之间的关系修复,创新引领符合当代生活需求的产品,使之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通过创新型设计将手越窑青瓷中所蕴藏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当代日常生活之中,构成了技艺传承的生活场景。

4越窑青瓷旅游活化探索

越窑青瓷承载着古越地区的文化基因和民族回忆,在实现越窑青瓷的保护和传承中,旅游活化是重要的传承路径,通过内在活化实现青瓷传统技艺的活态传承,进而对实现青瓷的本土性现代化重构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借助传统制瓷技艺,能够提升旅游文化品味,而借助旅游及其产品开发能使区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并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使传统越窑青瓷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探索当代经济发展背景下传统制瓷技艺的活化模式,开拓越窑青瓷技艺的旅游活化研究路径,对深化越窑青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活化的重要的影响,如果从旅游者的行为入手,旅游者在活态传承中的参与模式更会使越窑青瓷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再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展开探讨,在分析旅游者者消费心理博弈关系,在审美文化变迁中,深入青瓷设计美学形态研究拓宽其再设计创新性视野,可以进一步深化三者间的利益相关者的关联度。

立足于构建传统制瓷技艺的旅游活化路径和越窑青瓷产品再设计,实现青瓷技艺的活态传承与青瓷文化的传播将会带来重要的价值。(1) 旅游活化能在更大范围上提高消费者对越窑青瓷艺术认知与认同;(2) 从消费者角度参与视角深入研究越窑青瓷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模式,可以推进浙江传统青瓷技艺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3)通过传统越窑青瓷技艺的旅游活化,把市场机制引入到传统越窑青瓷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中,让越窑青瓷更能以一种活态文化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实现越窑青瓷产业发展的同时,更促进了传统文化与人民群众文化的紧密相联。

越窑青瓷技艺的旅游活化不仅受到非遗本身特征的影响,还受到传承人、企业消费者与政府等关键利益主体的影响。在不同利益主体在旅游活化中的利益诉求,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等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多方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合作的途径。通过实地调查,就能促成传统制瓷技艺的旅游活化模式促进本土性文化传承。根据实证案例分析,从传统制瓷技艺旅游活化的运行模式上看,主要有青瓷产品再设计、青瓷文化景观欣赏、青瓷制作表演、青瓷非遗节庆等模式,其目标旨在深入探究传统制瓷技艺旅游活化、传统技艺传承与现代化转型之间的内在关系,从传承保护视角研究消费者参与动机、参与态度、参与方式和参与效果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实现传统技艺的有效传承、繁荣我国陶瓷文化市场提供借鉴。通过内在旅游活化实现越窑青瓷传统技艺的活化传承,提高消费者的认知与认同,推进传统制瓷技艺现代化转型。

5 本土性的现代化实践的转型思考

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正在转型,未来的越窑青瓷传统技艺文化也将成为了新的文化发展的资源,即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重构与再生。从当前视角观察,浙江青瓷不应该只以单一的非遗传承来支撑整个浙江瓷业的发展而应该有多种活化路径。这种现代化的路径转型和利用传统的青瓷技艺,使更多形式越窑青瓷产品走进我们的生活空间,最终实现生活化传承。我们也应将实用与艺术柔融合,贯穿到我们的当代的社会审美形态中,去设计和去制作更有文化特色和经济附加值的青瓷产品,为社会新的生活模式服务,成为我们现代社会肌体的一部分。只有这样,越窑青瓷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传统青瓷制作工艺的发展才有,才有真正的实现越窑青瓷现代化转型。

越窑青瓷并非只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更不是博物馆里面的陈设,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胡背景下,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价值意识问题,陶瓷文化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启示作用。我们通过越窑青瓷传统技艺文化现代化转型的视角说明其现实的社会价值。对越窑青瓷的认识和未来市场化的产业发展值得受到重视,这些理念创新转换及实践的是一种生态型的发展模式,将文化、价值与市场和经济兼顾。因此,对于越窑青瓷的非遗保护和市场化,首先需要考察和理解非遗背后的历史意义、文化价值,其对当地和整个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文化影响与经济贡献。越窑青瓷技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了目前信息化社会的冲击,缺少了人文关怀和价值构建。越窑青瓷传统技艺文化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是精神的传承与文化的保护,如果把这种文化和精神拓展和应用到其他的社会领域也会促社会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璐莎.越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陶瓷研究.2018,33(03):53-55.

[2] 章运,许海峰.越窑青瓷技艺活态传承与产业化发展策略研究[J]. 东南文化.?2015,(04):89-97.

[3] 章运.基于美学的越窑青瓷当代软装设计的应用拓新[J]. 陶瓷研究.2018,33(03):19-23.

[4] 靳璨,梁惠娥.江苏传统服饰手工技艺的价值认同路径研究[J]. 艺术百家.2020,33(03):77-81+89.

[5] 邓江凌.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J]. 文化遗产.2013,(04):53-55.

[6]方李莉.本土性的现代化如何实践——以景德镇传统陶瓷手工技艺传承的研究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06):20-27+205.

猜你喜欢

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富连成社戏曲传承的现代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安凯转型生意经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开放的港区赢得转型期待
转型
价格认定的创新转型
IBM世纪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