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弹琵琶曲更妙,别样风情笔下生

2021-08-23孙晓利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1年7期
关键词:交朋友陌生人女儿

孙晓利

思维阶梯一:深阅读

名篇引路

满大街都是陌生朋友

闫莹莹

⑴厨房的窗子正对着小区大门,做饭时,偶然抬头,看见一辆三轮车进了门,一个小女生跳下来,是女儿。

⑵她没有第一时间往家走,而是站在原地,和三轮车夫热络地聊了起来,聊了5分钟之久,才和对方挥手道别。

⑶我的火气比炉中的火还要旺,这丫头,跟她交代多少遍了,别随便和陌生人说话,她全都当作了耳旁风。

⑷女儿属于“人来疯”的类型,不论男女老少,她都能和人家搭上腔。最让人担心的是,即使在站台上等车,她也能迅速和身边的陌生人攀谈起来,并很快把对方视为朋友。

⑸上次,带她出去吃自助餐,她和同桌的一个小伙子聊了一顿饭的工夫,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对方,临走时,还再三叮嘱人家:“记得给我打电话!”

⑹上上次,到服装店买衣服,她和卖衣服的姑娘聊得火热,结果,人家推荐什么,她就买什么,还振振有词地说:“她是我朋友,推荐的肯定好!”

⑺现在,她又和三轮车夫成了朋友,怎么能叫人放心?她双脚一踏进家门,我就暴跳如雷地吼:“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别随便和陌生人说话,你这样迟早会上当受骗的!”

⑻她噘了噘嘴,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小声嘀咕:“我不是没上当受骗嘛,以为人人都像你想的那么坏!”

⑼我无言以对。隔天,带她出去散步,走在大街上,她忽然说:“那个人是我朋友,我过去打个招呼。”

⑽她跑过去,向对方问好,对方怔怔地看着她,显然,已经记不起眼前的小丫头是谁。女儿连忙报上姓名,可对方仍然一头雾水。无奈,女儿只得重新介绍自己,并在马路上和对方聊了一分钟。

⑾终于逮着个教育她的机会,那人一离开,我就语重心长地说:“你把人家当朋友,人家根本就没把你放在心上,以后,别随便和陌生人做朋友。”

⑿“这有什么,大不了重新认识一次。”女儿一脸轻松,好像刚才的经历,根本没有半点尴尬和不快,“满大街的人,其实都可以成为朋友啊!”

⒀“你为什么这么喜欢交朋友?”我有些恼火。

⒁“多交朋友有什么不好?上次我迷路了,就是一个骑电动车的朋友送我回家的;上上次我想给你打电话,但手机没电了,就是一个朋友帮我打的;上上上次,我买书时钱不够,就是一个朋友借给我的。这些朋友,跟我都只有一面之缘,在你看来,这些人肯定都不怀好意或另有所图,但事实上,他们就是纯粹地帮助我,没索取任何回报。”这一连串的“故事”,听得我心惊肉跳。

⒂“妈妈,在你看来,满大街都是坏人,我们随时都可能被坏人欺骗利用,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你不觉得很可怕吗?”女儿反问。

⒃我一时语塞。在我的眼里,女儿的行为很危险,而在女儿眼里,我的行为就像一个套中人,用冷漠将自己严严实实地裹了起来,避开危险的同时,也避开了所有的美好。

⒄正因为像我这样的大人越来越多,世界才如此冷漠,而如果像女儿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这个世界肯定鲜花盛开。

⒅我忽然觉得,那些固定的思维很可怕。那一刻,我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心里被柔情填满,他们,不是毫不相干的路人,而是陌生的朋友。

(选自《知识窗》2014年2期)

文本研修

一、详略得当巧安排

本文的构思很是精巧。围绕中心“与陌生人交朋友”讲述了四件事,对这四件事的安排,作者花费了一番心思。先是详细叙述了女儿与三轮车夫聊天这件事,接着插叙了女儿喜欢与陌生人交朋友的两件事:吃自助餐时,与同桌小伙聊天,留电话号码;买衣服时,与服装店卖衣服的姑娘聊得火热。这两件事只是为了表现女儿喜欢与陌生人交朋友的特点,所以略写。第四件事写女儿向往日的“朋友”打招呼,“朋友”却忘记了她。在“我”教育她时,女儿列举了朋友帮助她的事例,引起了“我”的思考,使“我”对与陌生人交朋友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因此写得比较详细。

四件事有详有略,使文章繁简得当,重点突出,突出了女儿的性格特点,使这一人物形象饱满,也凸显了文章的主旨。

二、遣词用语有讲究

本文选择的词语十分恰当,语言富有表现力,表达效果突出。

比如第⑶段中当“我”看到女儿坐三轮车回家时说“我的火气比炉中的火还要旺”,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因为女儿听不进自己的话与陌生人交朋友而生气的心理。而第⒁段“我”听女儿讲述陌生人朋友对她的帮助后,用了“心惊肉跳”这个词来表现“我”当时的感受,非常贴切。

再比如,第⒄段“正因为像我这样的大人越来越多,世界才如此冷漠,而如果像女儿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这个世界肯定鲜花盛开”运用对比句式,闡述了对“与陌生人交朋友”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看法的影响,表现了“我”思想认识的转变,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三、对陌生人社会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们正由熟人社会进入陌生人社会。解决信任缺失的问题,需要完善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但制度背后是人心,所以信任氛围的构筑,公序良俗的形成,还有赖于个体心灵习性的涵养。文章结尾“他们,不是毫不相干的路人,而是陌生的朋友”就是从个体的层面对恢复社会信任的思考。我们细心地呵护与照看信任,才能让这份信任感染更多的人,最终实现从个体互信到整体互信的“质变”。

思维阶梯二:巧借鉴

技法解密

一、反弹琵琶,标新立异

“反弹琵琶”是敦煌艺术中最优美的舞姿,是大唐文化的一个永恒符号。而作为文学手段,“反弹琵琶”则是指在写作上避开常规思维模式,借助逆向思维,从相反或对立的方面立意构思的一种技法。这种技法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之效,能写出新颖别致、异彩纷呈的佳作。

运用这种技法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学会逆向思维,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破除习惯的思维方式,跳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框框,大胆设想。如例文《满大街都是陌生朋友》就运用了反弹琵琶的写作技法。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父母经常叮嘱孩子不要与陌生人交往,例文就跳出人们的普遍认识,别出心裁地提出“满大街都是陌生朋友”的观点,使人眼前一亮,在立意上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2.立论要经得起推敲。逆向求异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或特定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只有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把“反弹”误为“乱弹”,立论偏颇,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贻笑大方。

3.“反弹”不具普遍性,不是任何事物或观点都能逆向求异。那些违反科学道理,有悖于共识和伤害人感情的“反弹”,是不可取的。如《愚公移山》要我们学习的是一种精神,如果从愚公的做法这一角度思考,得出“移山不如搬家”这一结论,显然有悖于寓言的原意。

阅读链接

不必过虑“时间去哪儿了”

商  旸

正是因为这种浮躁的“成功观”,让很多年轻人把人生压缩成了“短线操作”,压抑心灵,庸俗生活,甚至失去了对未来的正确判断。

其实,避免人生的功利主义,除去用平常心对待成功之外,还应用平常心对待生活,不妨追求“慢生活”。

在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子里,我们勤恳工作,努力生活,读过一本书,走过一路风景,经历一段往事。陪父母在华灯初上的长街漫步徜徉,为爱人在阳光和煦的午后端上清茶,给孩子在晨鸟初啼的早上做好餐饭。每一次日出和日落之间都有着或大或小的意义,即使微小,也让生命有了光彩。

让成功戒掉速成,让生活褪去浮躁,转身再看,时间已经去到了越来越丰富的人生中,变成更加从容的微笑、更加踏实的脚步、更加坚定的目光。抬眼望见,岁月静好;问候一声,时间你好!

(摘自2014年2月12日《人民日报》)

赏析

一曲《时间去哪儿了》引起了人们对时间流逝的不安,作者针对“时间”这个人们担忧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不必过虑“时间去哪儿了”,过好眼下的生活,戒掉速成和浮躁的心理,生命就会熠熠生辉。呼吁人们不要急功近利,用平常心对待成功和生活,思想深刻,发人深省。

我仿我秀

其实我不崇拜屈原

我常常读到有关屈原的诗文,总能读到一些颇富感染力的赞美之词。我不否认屈原有值得赞美之处,然而,我并不崇拜他。这绝非有意挑战权威,冒天下之大不韪,只是觉得他的人生观过于狭隘。

我说屈原狭隘,不是指他的品行,而是指他不懂得“至刚易折”的道理——或许他是“当局者迷”吧,或许是拥有王族身份的他本来心里就只盛放着那个朝廷,从而陷入愚忠吧。

爱国,当以民为本。其实孟子早已提出“民贵君轻”的道理,倘若本末倒置也算爱国,这样的爱国不要也罢。

赏析

一直以来,人们对屈原怀着一种崇敬的态度,本文作者却“反弹琵琶”,发出不崇拜屈原的新声,振聋发聩。作者认为,屈原投江而死并非爱国的表现,而是一种愚忠,是屈原不懂得“民贵君轻”的道理,是缺少“忧民”意识的表现。文章立意新颖,持论有据,令人信服。

思维阶梯三:写佳作

新题亮相

请以“这也是一种奢华”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立意自定,思想须健康、向上。

思路点拨

“奢华”在词典中的含义是奢侈、豪华,多形容有钱人的生活,也形容爱慕虚荣的人所渴望的生活。“也是”表示同样、并行的意思。那么,如何深入挖掘,让文章的立意更加深刻呢?

一、反弹琵琶,确定立意

本题立意,要以“奢华”为中心,打破思维定式,进行联想,不仅联想正向的,也要联想反向的,找出尽可能多的答案,扩大优化选择的余地,讓自己豁然开朗后再多方比较、权衡,构思立意,尽可能“反弹琵琶”,提出与大众相反的观点,从而让文章立意更新颖。

二、抓住题眼,深入挖掘

写作此题宜抓住题眼——“奢华”进行构思,选择自己最有体会的人生感悟来写,并深入挖掘生活的底蕴,从表面到内里,从物质到精神,从精神再到生命层面,从而使文章更有深度。比如从生活态度上或处世方式上讲,奢华也是一种品位和格调的象征,从中提炼出“脚踏实地为社会做贡献,这也是一种奢华人生”的观点,这个立意就比较新颖、深刻。

三、以浅寓深,合理推断

写议论文,想要立意深刻,就不能就事论事、空发议论,或浅谈辄止,蜻蜓点水,应结合生活实际或自身经历,摆事实,讲道理,运用比喻论证、道理论证或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证明观点,说服读者。

佳作展示

这也是一种奢华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饥饿的老鼠正在寻找食物,走进一家养殖场,里面一头头肥硕的黑猪正惬意地进食,它急急地跳进了饲料盆,边吃边感慨:“这世间对我鼠辈真是不公,猪们生来养尊处优,人类为它们提供一切,而我们,每天不挨饿就很满足了!”

我不禁因这只老鼠的目光短浅暗暗发笑:一头家猪从出生到被送上餐桌不过短短几个月时间,住、食上的短暂优待,怎比得上老鼠的悠游自在!著名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曾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虽然老鼠为了生计四处奔波、终日劳苦,但拥有掌握自己生命的权利,拥有弥足珍贵的自由,这是享乐猪无法享受到的“奢华”。

这让我想起近几年陆续落马的官员,这些人贪图物质上的奢华,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挥霍不尽的金钱当作毕生的奋斗目标。当他们认为真正拥有了奢华的生活时,却发现自己费尽心机得到的那些冰冷的纸票,遮掩不了双目间聚拢的愁云,购买不了人情的温暖。反观身边的普通大众,用勤劳朴实和真诚热心为自己画像,把平淡真实的日子过得丰富奢华。大国工匠徐立平,从事导弹火药的“微整形”工作,默默钻研,精益求精,他雕刻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徐立平的人生是低调的,但谁又能说他的人生不是“奢华”的呢?

年轻的我们,喜欢光芒四射,喜欢张扬个性。我们在时光的剪影中追逐着灯红酒绿,享受着横流物欲,甚至不惜以牺牲青春为代价,来演绎年轻的“奢华”。每每看到年轻人因为追求不切实际的奢华而触犯法律的新闻时,我不禁扼腕叹息。其实,享受高雅脱俗的精神生活也是一种奢华。在美好的时光里,我们不妨品一杯香茗,读一本好书,抑或流连于山水胜景间;不与他人攀比享受,多充实自己,丰盈灵魂,增长见识,也是一种奢华。每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如艺术家创造出杰出的作品,工人制造出过硬的产品,教师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医生医治病人使其恢复健康,农民耕耘田地收获累累硕果,这些脚踏实地的人,努力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同时,进而实现社会价值,何尝不是用一己之力满足自我并恩泽世界的奢华人生!

每个人都是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走向生命的终点时也将赤条条地离去,一切依附于生命的物资,终将在个人生命终结之时灰飞烟灭。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寻常百姓,精神上的富有、脚踏实地地为社会创造价值,才是生命真正的奢华!

点评

文章立意深刻,思路清晰,有例有论,内容丰满。从小鼠的故事引出奢华的话题,并由此感悟“拥有掌握自己生命的权利”也是一种奢华;接着把社会上落马官员追求物质上的奢华与普通百姓的追求相比,从而得出“把日子过得平淡而真实也是一种奢华”的结论;然后联系自身,奢华的含义也从“物质意义上的奢华”上升到精神层面,再进入到生命的价值层面,结尾“精神上的富有、脚踏实地为社会创造价值,才是生命真正的奢华”点明了“奢华”的真正内涵,深化了主题。

同窗视点

晓  露:第二段引用裴多菲的诗歌,增强了权威性,简洁有力地论证了“掌握自己生命,拥有自由”是一种“奢华”。“奢华”的含义从物质层面跃升到精神层面,过渡自然。

国  鑫:第三段补充了事例论据,用近几年陆續落马官员的典型事例,和普通大众把平淡的日子过成了一种“奢华”的事例,正反对比,强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王  蓉:文章从物质上的奢华到精神生活的奢华,再上升到生命意义、社会价值上的奢华,层层深入,观点鲜明,立意新颖深刻,说服力强,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感  悟

北宋文学家苏轼说:“文章最忌随人后,新识卓见自然新。”死守俗套、人云亦云,是写不出佳作妙文的。要想使作文出新,就必须突破俗套,反弹琵琶,挑战权威,标新立异,走出结构公式化、语言模式化、思想板结化的误区,运用求异思维点燃明亮的心灯。

马上练

著名台湾作家刘墉说过:“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而少年每天的成长,如同春雨,每场雨过后,都会变暖一些。”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成长着,从幼稚天真到成熟,从牙牙学语到流利地说文解字,从胆怯懦弱到勇敢坚强,从封闭自卑到豁达乐观……

请以“成长”为话题,运用反弹琵琶法,写一篇新颖的文章。

猜你喜欢

交朋友陌生人女儿
和女儿的日常
“们”字交朋友
谨防陌生人
谨防陌生人
交朋友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