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齐尼·巴依卡 用生命守护生命

2021-08-23刘锦鑫

中国新时代 2021年8期
关键词:红其拉甫拉齐别克

刘锦鑫

活着,他用坚守诠释忠诚,与雪山冰岭为伴,书写着对党的满腔赤诚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离开,他用生命托举生命,把生的希望留给年幼的孩子,用滚烫的大爱,温暖无数人的心田。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红。红得好像燃烧的火,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一首塔吉克族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随着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红遍大江南北。

2021年1月4日,新疆喀什的塔吉克族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在冰湖里托举起落水儿童,彻骨冰水中的托举成为了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姿态。这让世人再一次将目光投向帕米尔高原上的守边人,也让大家永远牢记住了拉齐尼和他一家三代的护边传奇。

英雄托举守护生命

“来人啊!快救救孩子!”

2021年1月4日,雪花落得纷纷扬扬。一名儿童不慎落入喀什大学校内人工湖的冰窟,急迫的呼喊声打破了喀什大学午后的宁静。

正在校内参加培训的共产党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塔吉克族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和同学木沙江·努尔墩经过学校人工湖时,突然听见求救声。循声而去,只见一名儿童落入冰窟,无助的母亲正在湖边哭喊求助。

情况危急,没有丝毫犹豫,拉齐尼第一个冲上湖面,直奔孩童。就在他快要拉住孩子的瞬间,冰面突然坍塌,拉齐尼落入刺骨的湖水。但是他依然用冻僵的身体托起孩子,拼尽全身力气把孩子托出水面。

此时,一同赶往湖边救人的木沙江·努尔墩也进入冰冷的湖水中,闻讯赶来的人们纷纷参与救援。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冰水消耗着拉齐尼的体力。一同施救的木沙江·努尔墩回忆说:“他是第一个下去的,在水里的时间太长了。救援中我也一度落水,整个人一下就冻僵了,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坚持那么久的。”

10多分钟后,当孩童被成功救起时,托举生命和希望的拉齐尼·巴依卡却再也没有从冰冷的湖水中露身,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

“南湖红色的光照亮帕米尔高原,在晨曦中,我祖父安凯力迪别克露出笑颜……祖父和父亲的精神鼓舞着我雄鹰般飞翔,我以钢铁般的意志,日夜巡逻在冰峰雪岭间。”

这是拉齐尼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创作的诗歌《南湖》,也是他微信朋友圈的最后一条动态。

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在生死考验面前,拉齐尼·巴依卡把生的希望送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活着,他用坚守诠释忠诚,与雪山冰岭为伴,书写着对党的满腔赤诚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离开,他用生命托举生命,把生的希望留给年幼的孩子,用滚烫的大爱,温暖无数人的心田。

忠诚守边无私奉献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坐落在连绵起伏的帕米尔高原。

大山深处,分布着很多通往边境的山口,这些山口是护边巡逻的重点区域,也是拉齐尼·巴依卡生前最牵挂的地方。

2004年,拉齐尼·巴依卡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巡逻在边防线上。也正是在那一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守卫帕米尔高原这片净土。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鹰,是塔吉克族的图腾,他们认为鹰是英雄和正义的化身。因此大家亲切地称赞他为在云端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16年来,他以钢铁般的意志,日夜行走在冰峰雪岭间,成了一名不穿军装的战士,守卫着这片净土。

2002年,阿布都贾米·龙吉克入伍。当他对拉齐尼·巴依卡叫出第一声“班长”时,并没有想到,两人之间的缘分能从部队延续到雪山深处的一个个山口、峡谷。

还是个新兵的阿布都贾米·龙吉克,每次器械训练,体能都跟不上。“心里特难受,体能不行,巡边肯定吃不消。”回忆往昔,阿布都贾米·龙吉克双眼泛红,“可老班长从没责怪过我。一天晚上,他专门把我叫到操场上,单独指导器械练习的技巧和要领。之后天天如此,直到我攻克难关。”

不久,拉齐尼·巴依卡退伍了。阿布都贾米·龙吉克也接到了首次没有老班长带队的边境巡逻任务。面对座座高山和数不清的沟渠,阿布都贾米·龙吉克心里犯起了嘀咕。忽然,不远处,一个面色紫红的汉子牵着牦牛,笑吟吟地从山下走来。“老班长!”阿布都贾米·龙吉克喜出望外,这下心里有底了!

“后来,我们渐渐熟悉了路线,但老班长很执着,每次还是给我们带路。‘山里不确定因素多,给你们带路是我的职责。”阿布都贾米·龙吉克至今还记得老班长说的这句话,“今后,我会循着他的足迹,担起他的责任,继续为祖国守好边。”

巡逻路上,拉齐尼·巴依卡总是走在前面探路,凭着多年经验,多次帮边防官兵化险为夷。

“巡逻路上,我们每次都要穿越冰河,他总要自己先过去,试试水深不深、流速急不急,确认安全后,才让我们过河。”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红其拉甫边防连战士肖瑶说,“有拉齐尼·巴依卡在,我们心里特别踏实。”

山区气候变化无常,危险说来就来。2011年冬天,边防连一支巡逻队遭到暴风雪袭击,途中,边防战士皮涛突然滑入雪洞,周围冰雪不断塌陷。千钧一发之际,拉齐尼·巴依卡迅速爬到雪洞旁,脱下衣服打成结、做成绳子,花了两个小时终于将皮涛拉上来。皮涛得救了,拉齐尼·巴依卡却被冻得不省人事,送到医院抢救了3个多小时,才挽回生命。伤刚好,他就立即回到护边队伍当中。

2013年9月,巡边队经过乱石滩断崖时遭遇山体滑坡,之前巡逻的标记和路都没有了。大家一筹莫展,拉齐尼·巴依卡自己前往峭壁探路。谁料山上的落石将他砸晕,伤口處鲜血直流。战士们赶紧抢救,为他包扎伤口。拉齐尼·巴依卡清醒过来后,大家劝他回去休息,他坚决拒绝了:“这是任务,绝不能因为我的一点小伤耽误了巡逻。”

2020年,拉齐尼·巴依卡成了一名村干部,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在他办公桌一旁的书柜中,整齐地码放着一沓厚厚的护边员资料。“拉齐尼·巴依卡一上任,就把这份资料整理了出来。”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党支部副书记扎热非巴依·巴拉提说,“效果很明显,村里对护边员队伍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每个月,拉齐尼·巴依卡半个月在山上巡逻,半个月在村里办公,很少有休息时间。

“家里的房子,几年了都没装修好。他总说:‘大家的事是大事,咱家的事是小事,把村子里的事忙完再装也不迟。”拉齐尼·巴依卡的妻子阿米娜·阿力甫夏眼含热泪,“我理解他,这就是拉齐尼·巴依卡。”

那西尔江·塔西坎迪与拉齐尼·巴依卡同村。一天夜里,他的母亲突发急病。“我们一家住在山区的毡房,离村子有近20公里的路。我快急死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拉齐尼·巴依卡打电话。凌晨两点多,也不知他从哪里找到一辆车开到山上,把我母亲及时送进县里的医院。”那西尔江·塔西坎迪说,“对于他,我有一份源自心底的信任。”

作为一名守卫祖国西部边陲的共和国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16年来勤恳敬业,他曾在峭壁探路途中被山石砸晕血流不止,也因渡河发生意外,噙泪与自己相伴多年的白牦牛作别。太多的急险时刻,却从未拦下他巡逻的脚步。善良、正直、无私是对他的评价,忠诚、勇敢、无畏是他的标签。

“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拉齐尼·巴依卡用青春和热血践行着铮铮誓言,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

英雄精神一脉相承

英雄的诞生,从来不是偶然。

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红其拉甫边防连成立,哨卡建在海拔4300米的帕米尔高原上。

在塔吉克语中,红其拉甫意为“血染的通道”。这里常年积雪,山路崎岖,河谷沟壑遍布,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氧气含量不足平原地区的一半,风力常年在7级以上,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如果没有经验丰富的向导,巡逻队将寸步难行。

拉齐尼·巴依卡的祖父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主动请缨,为红其拉甫边防连的官兵做向导,从此一家三代人接力在红其拉甫边防线上守边近70年的动人故事由此开始。

此后的23个春秋,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带领着官兵们走遍红其拉甫边防线上每一寸土地。每次巡逻,他都会带上3样东西:水泥、油漆和馕。馕在路上是干粮,水在山沟里随处都是。到了界碑,大家用水泥修补损坏的地方,用油漆刷新,还要描字,尔后敬礼、宣誓。白发悄然爬上了他的鬓角,病痛折磨下,昔日步伐矫健的小伙日渐步履蹒跚。1972年,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再也走不动了,他将儿子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叫到身边,嘱咐道:“守好边防的任务,以后就交给你了。”

一座毡房就是一座哨所,一个牧民就是一个哨兵。巴依卡·凯力迪别克骑上牦牛,谨记“家训”,走上边境线,与官兵一起爬冰卧雪、戍边巡逻,这一干又是32个春秋。32年来,他行程约4万公里,足迹踏遍防区每一个角落。

拉齐尼·巴依卡从小跟着父亲在边境线上长大。巡逻路上,父亲经常给他讲爷爷巡边的故事。年幼的拉齐尼·巴依卡听着,他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护边员,“长大后也要和爷爷、爸爸一样,为国守边”。

2004年,他从部队复员后,放弃了到县城工作的机会,毅然接过祖辈父辈手上的接力棒,沿着父辈的足迹,成为了家中第三代护边员。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回忆起当时,他把年轻的拉齐尼·巴依卡叫到身边:“解放军日夜巡逻是为了保家卫国,我们是这里土生土长的边民,给他们带路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你爷爷把这份责任传给了我,现在轮到你了。”拉齐尼·巴依卡听完,神情坚毅,重重地点了点头。

同年,他光荣入党。这让他对自身有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做一名优秀的护边员,更要做到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的那样“尽我所能,为人民、为祖国多做好事。”

如今,在受到拉齐尼·巴依卡的爱国奉献精神的引领下,像拉齐尼·巴依卡一样,当地越来越多的牧民加入到巡边护边的队伍中,“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各族群众筑起铜墙铁壁,在茫茫高原上筑起了一座“移动长城”,守护着一方安宁。

2021年3月3日,为宣传褒扬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追授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时代楷模”称号。

端起父亲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拉齐尼·巴依卡的女儿都尔汗·拉齐尼动情地说:“爸爸答应要带我一起来北京天安门看升国旗,这一次我终于亲眼看到了。我会听他的话,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跟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样,拉齐尼·巴依卡昔日也多次带着儿子拉迪尔·拉齐尼来到国门和护边一线。虽然年纪小,但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已让孩子继承了家族代代相传的护边守边信念。“爸爸是英雄,是我的榜样。我以后也想和爸爸一样去部队当兵,退伍回来在家乡当一名护边员。这也是爸爸一直的心愿。”拉齐尼·巴依卡的儿子拉迪尔·拉齐尼掷地有声地说。

“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护好祖国的边境线……”这是拉齐尼·巴依卡生前常说的一句话。而今,英雄已逝,这铮铮誓言将永远回荡在帕米尔高原的群山之巅,传颂在共和国西陲千里的边防线上,“帕米尔雄鹰”拉齐尼·巴依卡的精神也将世代相传。

雪山之巅,雄鹰正在翱翔。

英雄未曾远离,山川河流间,拉齐尼·巴依卡的守护一直都在。

猜你喜欢

红其拉甫拉齐别克
上汽通用 别克ELECTRA E5
为美好生活下定义 上汽通用别克 昂科威Plus
The Cats of Roxville Station (Excerpt X)《罗克斯维尔火车站的猫》(节选十)
拉齐尼?巴依卡:帕米尔的雄鹰
The Cats of Roxville Station (Excerpt IX)《罗克斯维尔火车站的猫》(节选九)
拉齐尼·巴依卡:永远的“帕米尔雄鹰”
别克昂科威PLUS
红其拉甫前哨班退伍兵向界碑告别
“懂你说的”,却不能给你想要的--上汽通用别克英朗
红其拉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