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大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基本经验

2021-08-23王锁明

唯实 2021年7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

王锁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回顾党的百年历史,深刻认识和把握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成功经验和基本条件,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健前行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历经磨难,但依然保持蓬勃生机和青春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一个个伟大成就。回顾和总结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有必要在理性层面提炼、概括出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成功经验。

第一,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是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能够正确揭示物质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特别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处于逆境,我们党都从未动摇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指出:“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这是对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但是,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僵化的教条。早在1843年,马克思就申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不主张我们树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恩格斯也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列宁反复强调:“马克思、恩格斯多次说过,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我想我们应当首先和特别注意这一点。”毛泽东更是指出:“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了。”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老祖宗不能丢,但要讲新话,新话才能解决现时的新问题。”可以说,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动摇,既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体现和要求,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创造历史伟业的逻辑使然。

第二,坚持从严管党治党是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内在要求。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中国共产党历来具备勇于自我革命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正视并解决自身的问题,不断推进自我革命,保持肌体健康。可以说,一部中共党史,就是一部党不断自我革命、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历史。诚然,党犯过“左”倾或右倾错误,但都能在勇于修正错误、改正错误中获得成长和进步。100年来,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抑或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都从未放松管党治党。例如,早在古田会议时提出思想建党,全面抗战时期提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在延安整风时期强调学习,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所有这些无不是党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的具体体现。正是以这种极大的政治勇气,以铁的纪律、系列化制度治理党内出现的各种问题和腐败,党才持续保持先进性、纯洁性不减,凝聚力和战斗力不衰,进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和引路人。这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因素。

我们党以一以贯之的自我革命推动着伟大的社会革命。例如,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指出:“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只要我们共产党的队伍是整齐的,步调是一致的,兵是精兵,武器是好武器,那么,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是能被我们打倒的。”抗日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便是我们党以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的最有力证明。“打铁必须自身硬”。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党以钉钉子精神将管党治党要求落实到位,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入新时代,更是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四大战略布局之一予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可以说,只有一以贯之进行党的自我革命,同一切有损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现象做坚決斗争,方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三,坚持依靠人民群众是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力量源泉。“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这条社会发展铁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拥护是执政党的最大底气。坚守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体现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内在要求。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始终依靠群众、深深扎根于大众。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又说,“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党通过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大量事实证明,始终不忘初心,尊重人民意愿,依靠人民支持,赢得人民拥护,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不竭动力。

从党的七大开始,党章中就一直明确地把“为人民服务”确定为党的宗旨,并一以贯之地体现在党的全部工作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历史性成就,使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同时也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极大增强。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创造了世间少有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这两大奇迹,生动诠释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2020年初,面对突发新冠疫情,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领导全国人民勇敢地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纵观历史,我们党无论干革命还是搞建设,无论抓改革还是促发展,始终都在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开启新征程的道路上,我们依然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不断从人民群众中获得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

第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必备条件。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行动指南,是“看家本领”,但不是教条。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解决时代新问题,回应新挑战。毛泽东指出,我们“不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成死的教条。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事实也正是如此。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新道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创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同时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发展。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一方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另一方面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变革,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可以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我们要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就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思想,清醒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生的深刻变化,正确把握当今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增强战略定力,努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从而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注重从党的历史经验中获得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把历史视为“最好的教科书”,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在借鉴历史经验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从而使党更好地担负起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使命和新要求。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身的最高社会理想,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100年来党不断在逆境奋起、创造奇迹,所付出的一切努力、所进行的一切斗争、所做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一部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也是一部永葆党的先进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历史,更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当年,在中央苏区和红军长征途中,党和红军正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意志,一次次战胜困难、绝处重生,最后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同时,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也先后涌现出了一批批英雄模范和先进人物。今天,面对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外部环境变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学习革命先辈和英雄模范人物的崇高精神,从党史中汲取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扛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重任,努力在本职工作中振奋精气神,永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二是赓续党的精神血脉。100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砥砺前行,赢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伟大胜利的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并由此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善于培育伟大精神,大力弘扬伟大精神,这是我们党能够不断攻坚克难、不断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我们更加需要伟大精神的支撑和引领。因此,在奋进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更要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奋斗精神,赓续党的精神血脉,努力做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的传承人、践行者。

三是密切党群关系。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一种优良传统,也是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体现和要求。在革命战争时期,在极度困难条件下,人民群众之所以愿意跟着中国共产党“闹革命”,是因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也是因为人民群众逐渐地认识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所作所为,进而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心和決心。在新时代新阶段,我们党必须确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执政理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从而确保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四是提高执政本领。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奋斗史、创业史。在百年艰辛奋斗历程中,在对治党治国探索方面,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智慧,形成了今天我们应对一系列艰难困苦、风险挑战的重要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可以说,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做好新时代新阶段的各项工作,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参考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因此,回顾党史要善于从党的历史中学习,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学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急需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从而使思想、能力、行动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跟上事业发展需要,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在传承好、发扬好党的成功经验中开辟未来。

(作者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彭安玉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的出行革命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颜色革命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