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安抚联合叙事护理对狂躁症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

2021-08-23马卫娜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安抚分值负面

马卫娜

(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河南 洛阳471000)

狂躁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中枢神经功能代谢异常、精神刺激均会导致该病的发生。但也有研究发现,家族遗传也与该病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1]。随着社会的发展,狂躁症的发病率日益增多,这与人们生活节奏的变化及工作等压力过大存在密切关联。患者发病后,会出现夸张的狂躁状态,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等负面情绪,对自身的精神健康影响较大,自尊心会遭到损害,性格也会产生变化。虽然药物治疗能稳定患者的情绪,但精神疾病需要更好的护理措施才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2,3]。本研究在狂躁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加入心理安抚联合叙事护理,效果较好,对患者的负面情绪及自尊状况改善较大,同时改善了患者的躁狂症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狂躁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心理安抚联合叙事护理。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年龄24~51岁,平均(34.65±2.36)岁,病程1~11年,平均(5.65±1.13)年;观察组男22例,女8例,年龄25~52岁,平均(35.11±2.42)岁,病程2~11年,平均(5.84±1.29)年。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医生临床诊断,确诊为狂躁症[4];均出现了言语激动、情绪不稳等临床表现;经过BRMS评分,所有患者分数均≥15分。排除标准:存在恶性肿瘤;存在其他精神疾病;脏器功能受损;对研究内容不认可,中途退出研究;随访丢失。患者及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了文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将疾病相关知识、药物正确用法进行告知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安抚联合叙事护理进行干预,具体为:成立叙事护理小组。由具有常年心理辅导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主要负责人,成员5~6人。负责人对小组成员进行相应的叙事护理培训,内容包括:具体护理措施、护理内容、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成员也可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学习叙事护理知识。叙事及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时保持一定热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讲述自身的心理感受,通过迎合患者来达到一定的共鸣,进而让患者打开心扉,外化心理问题。根据患者特点,给予针对性心理安抚,尽可能满足其提出的相应要求,提高其治疗积极性。通过叙述,患者宣泄了一些负面情绪,情绪逐渐平和,护理人员通过纠正患者叙事中的错误观点,让其明白狂躁对其产生的影响。每周2~3次定期开展患者交流会议,交流过程中,护理人员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鼓励患者彼此进行交流,大胆说出自己的经历及故事,彼此进行鼓励。给予患者认可,帮助患者建立起对生活的信心,从而提升其自尊心及对生活的热情等。每1个月为1个周期,干预周期为2~3个月。

1.3 观察指标[4]

观察周期为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

以自尊量表(SES)为基准,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尊状况进行评分,内容共10条目,分值0~40分,分值越高,患者的自尊心越强。以躁狂量表(BRMS)为基准,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躁狂状况进行评分,分值0~30分,分值越高,患者的狂躁症状越严重。c)以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AMD)为基准,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面情绪进行评分,分值0~20分,分值越高,患者的负面情绪越大。

1.4 统计学方法

狂躁症两组患者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22.0软件中处理,两组患者性别数据采用χ2检验,年龄、自尊量表(SES)、躁狂量表(BRMS)、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AMD)数据均采用t检验,以±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SES、BRMS、HAMA、HAMD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SES、BRMS、HAMA、HAMD评分比较(±s)分

注:1)与干预前比较,P<0.05;2)与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SES BRMS HAMA HAMD干预前20.13±3.19 22.65±2.96 15.12±1.40 14.99±1.54对照组1)1)1)1)干预后26.15±2.9315.02±2.0910.65±2.0711.16±1.89干预前20.21±3.16 22.71±3.03 15.17±1.36 15.08±1.49观察组1)2)1)2)1)2)1)干预后 32.67±3.687.15±1.635.73±1.415.78±1.25

3 讨论

叙事护理是心理科临床上较为新颖的一种护理模式,通过倾听患者的讲述发现心理问题,而后通过纠正患者叙事过程中的错误观点,加上针对性的心理安抚,得到降低患者狂躁状态的效果[4]。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得到患者的信任后,在其叙述的故事中了解其心结,纠正错误观点,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安抚,使患者心态保持平和,抑郁等情绪得到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患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彼此的鼓励,建立治疗信心,维护其自尊心。

综上所述,在狂躁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加入心理安抚联合叙事护理,对患者的负面情绪及自尊状况改善较大,同时改善了患者的躁狂症状,值得临床上借鉴。

猜你喜欢

安抚分值负面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指印特征点编辑差异对档案指印匹配分值影响的实验研究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宝宝可以用安抚奶嘴吗
请不要不理我,好不好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安抚奶嘴到底该不该用?今天就告诉你真相
爱不够的安抚嘴
涉及商业伦理的负面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