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他者”视域对重庆城市形象的呈现

2021-08-19王瑞林王国华

关键词:他者城市形象纪录片

王瑞林 王国华

摘 要:21世纪以来,以中国城市为关注对象的“他者”纪录片不断涌现,这些纪录片呈现了丰富多元的“他者”视域,也折射了世界认知中国的不同逻辑。重庆,作为中国内陆对外开放的前沿,不仅成为国外媒体机构的纪实对象,也吸引了国外独立制作人和民间个体的纪实镜头。不同的拍摄制作方采用不同的“视域”呈现了不一样的重庆城市面向,既有快速发展中矛盾尖锐的“畸形”重庆,也有日趋国际化的“机遇”重庆,还有神秘又亲切的“人文”重庆。以这些重庆题材纪录片为例,从文化、经济和个体认知多方面探究多元“他者”视域对重庆城市形象进行不同呈现的动因,可为中国城市的未来“自塑”与对外传播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他者;纪录片;城市形象;重庆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21)03-0152-07

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和城市化进程的代表,其对外经贸和文化交流在全球化语境下迅猛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重庆作为新时期中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与改革开放的高地,方方面面的发展都备受世界瞩目。在这样的背景下,21世纪以来国外媒体机构与个人参与拍摄的重庆题材城市纪录片数量越来越多,从加拿大NFB的《沿江而上》、美国Discovery的《资本主义人民共和国》、日本NHK的《长江天地大纪行》第3集《三峡改变中国》、英国BBC的《重庆,全球变化最快的地方》到中荷合拍的《沧浪万里长》、中美合拍的《重庆——中国机遇之城》、中俄合拍的《重庆节奏:从小村庄到大都会,中国不为人知的超大城市》以及挪威个人纪录片《重庆——不为人知的中国大都市》等,纪实影像呈现的内容与叙述视角更加丰富,拍摄主体也从专业媒体机构、独立制作人到普通个人,不一而足。

聂欣如教授在《纪录片概论》一书中认为:“纪录片以纪实为基本美学特征,是一种非虚构的、叙事的影片样式”,并指出“纪实”不仅是一种技术性手段,也是纪录片制作者在面对纪录片时的一种态度和观念[1]。21世纪涉外视角的重庆题材纪录片不仅呈现了丰富多元的“他者”视域,还折射了世界认知中国的不同逻辑。以国外机构和个人参与拍摄的重庆题材纪录片为例,多元“他者”视域对重庆城市形象的呈现各不相同,其背后的动因也千差万别。总体而言,这些现象反映出走进重庆的个人和国家在增多,重庆参与全球化的步伐在加快,外国人渴望了解重庆,了解中国内陆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经历和变化,这也正是我们对外传播的良好动因和契机。研究多元“他者”视域下的重庆城市纪实形象及其成因,将为新时期中国城市的对外传播提供启发和思考,为中国未来的国家形象“自塑”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多元“他者”视域下的重庆城市纪录片

学者张剑曾撰文指出,“他者”是相对于“自我”而形成的概念,指自我以外的一切人与事物,凡外在于自我的存在,不管以什么形式出现,可见还是不可见,可感知还是不可感知,都可以称为“他者”[2]。王庆福与张红玲则进一步阐释,与自我讲述的中国故事不同,他者讲述是从他者的角度观看自我,由于增加了他者观照,自我就不再是孤立于世界之外的自说自话,而是带有他者评价与交往中的自我[3]。为了更好地审视“自我”,系统梳理与研究涉外视角下的重庆题材纪录片尤为必要。国外媒体机构与个人参与拍摄的重庆题材纪录片,为我们提供了不同于重庆本土创作者的“他者”视域,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下述两类。

(一)以专业媒体机构为代表的“他者”视域纪录片

这一类纪录片主要以媒体机构为制作方,以媒体官方传播渠道为主要播出平台,包括完全“他者”与中外叠合的“他者”视域两种。前者如《沿江而上》《资本主义人民共和国》《三峡改变中国》和《重庆,全球变化最快的地方》,后者如《沧浪万里长》《重庆——中国机遇之城》和《重庆节奏:从小村庄到大都会,中国不为人知的超大城市》。这类纪录片的创作者多为主流媒体专业人士,除采用传统经典叙事手法外,还通过经验丰富的表现手段来呈现媒体机构的专业话语。

(二)以个人独立制作为代表的“他者”视域纪录片

这一类纪录片主要为个人独立拍摄,从个人视角出发体现个人意识,无政府、媒体机构介入,播出平台主要以视频网站为主,具体又可分为国外个人独立制作的纪录片与国内个人独立制作的外国人视角的纪录片两类。前者如《重庆——不为人知的中国大都市》(挪威,2013)和《你好,重慶》(越南,2019),后者如《法国女孩在重庆》[4]。这类纪录片的制作者多为独立创作人,他们有的是具有一定传媒经验和专业素养的独立制作人,有的是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并酷爱影像纪实的年轻一代。有学者曾指出,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今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纪录片的创作者,纪录片的叙事内容也相应地发生了潜在变化,从宏大叙事转向微观叙事,个体的生存境遇和情感体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5]105。这类纪录片更多展现个人视角的个性观察,折射出大众文化或者精英文化层面的思考。

二、多元“他者”视域呈现的重庆城市形象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标志,也是现代人聚居生活的中心。“城市化进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显著指标,也是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高度体现。”[6]城市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一座城市能够被感知的所有要素的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是城市状况的综合反映[7]。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媒体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他者”视域塑造出的重庆城市形象,大体有下列三类。

(一)快速发展中矛盾尖锐的“畸形”重庆

这类片子常常立足于国外媒体机构的视角观察中国重庆。如美国Discovery播出的纪录片《资本主义人民共和国》,完全从西方“他者”视角描绘了一个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高速发展但又充满尖锐的社会矛盾的重庆形象。片子采用对比的手法,将重庆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与其城乡一体化进程带来的种种矛盾形成强烈反差,通过呈现拆迁赔偿、教育发展不均衡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塑造了一个发展失衡的“畸形”重庆形象。BBC出品的《重庆,全球变化最快的地方》则讲述了重庆巫溪县白马村的城市化进程,聚焦了村民变市民背后的就业、教育、居住环境和身份认同等问题,通过揭示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背后的转型之痛,凸显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工业化速度背后的隐患。《沿江而上》则通过小人物的故事展示了长江沿岸社会底层群体的生活现状,重点突出了经济飞速发展背后的贫富差距悬殊、思想观念落后以及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等问题,用镜头放大了城乡二元对立矛盾中的中国社会发展问题。这些片子多围绕一个预设的主题展开小人物叙事,少了全面开放的认知探索与呈现,有印证预期观点之嫌。

(二)日趋国际化的“机遇”重庆

这类形象不少出自中外合拍的“他者”纪录片。合拍纪录片注重从历史和当下展现重庆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渊源与发展,并在中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交流融合中塑造一个日趋国际化的“机遇”重庆。比如中荷合拍的《沧浪万里长》通过探寻三个与重庆有渊源的荷兰人的故事,勾连出重庆与荷兰自二战以来的关系和友谊。该片先以抗战为背景,以个别家族的历史变迁折射中荷建交70年,后又以“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的欧洲中转站鹿特丹为窗口,关注与审视重庆与荷兰的经贸合作现状与前景,以及新时期中荷友谊的血脉延续与传承。中美合拍的《重庆——中国机遇之城》则通过鸟瞰重庆的自然地貌、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与传统民俗,力图塑造一个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的中国大都市形象,呈现一个“自然风光秀美、城市充满生机、人们友善热情”的重庆。该片借外籍人士之口介绍重庆的名片景观和独特之处,从而让教育、生活和工作环境日趋国际化的重庆引起外国受众的心理共鸣。而中俄合拍的《重庆节奏:从小村庄到大都会,中国不为人知的超大城市》则通过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轨迹来展示重庆这座江山之城的快速发展与对外包容,不仅形塑了勤勉奋进的当代重庆人形象,也展现了重庆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巨大接纳力和吸引力。

(三)神秘又亲切的“人文”重庆

从个人的“他者”视角去解读一座城,极易通过平凡的普通人观察视角为我们展示一个与众不同却又极具亲和力的“人文”重庆形象。比如挪威留学生摄制的《重庆——不为人知的中国大都市》,通过街头巷尾的草根市民生活场景展现了当代重庆人的多元文化生活,令人印象深刻;越南留学生摄制的《你好,重庆》,对重庆高楼林立、轻轨穿行的现代都市生活与千年古镇磁器口做了游客式的鸟瞰与探索,记录风格亲切而自然。重庆导演陈佳欣拍摄的《法国女孩在重庆》更将这种“他者”视域通过本土镜头展现出来,不仅呈现了“他者”眼中重庆这座不为人知的国际大都市的“神秘”,还让“他者”的目光借助本土视角的引领投向更广阔的领域。比如,该片不仅关注了重庆识别度较高的“轻轨”“洪崖洞”“磁器口”等,也聚焦了“园博园”“洋人街”“卢米埃尔电影院”“国际教育展”等更具世界意向的场景,进而更多地从全球化语境去讲述重庆与世界的交融。片头法国女孩矗立桥头俯瞰穿行的轻轨与沿江两岸的城市美景,天边的晚霞映衬着江面,导演成熟的画面把控感借法国女孩的异域视角最大可能地展示出重庆之美。导演对本土资源与国际友人的熟悉与拿捏,使片子在画面、镜头和节奏等方面的表现更具跨文化传播的打动力与感染力。

三、多元“他者”视域构建重庆城市形象的动因

纪录片的纪实性和艺术性使其独具魅力。纪录片的“真实”是以现实事件和人物为基础,但展现给观众的“真实”也可能经过了创作者的筛选。不同创作者有着迥异的利益立场、文化背景和认知偏好,拍摄的动机和目的也不尽相同。不同“他者”视域对重庆城市形象的构建自然也有着不同的动因,藉此我们也可以窥见国外媒体机构与个人认知和形塑发展中的中国城市的不同缘由。总体而言,有以下三类。

(一)文化上的刻板偏见塑造负面重庆

基于文本分析,重庆的负面城市形象大多出自完全由国外媒体机构或独立制作人拍摄的纪录片。完全“他者”视域更容易受文化上的刻板偏见的影响。在“他者”眼中,“中国的意义不单是地图上的一个国家,而是文化想象中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比他们本身更好或者更坏的‘他者的空间,‘他者是主体的对立面,其思考的方式是自我的,因此在对‘他者的记录中,‘真实仅是一个伴随的规定性元素”[8]。作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在饱受西方殖民主义国家蹂躏后,在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与调整中展现出全新的面貌,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使一些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主义”呈现出更多的刻板偏见。作为“他者”,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资本主义国家,其典型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使得媒体的立场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长期以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呈现都处于“妖魔化”和“污名化”状态,因而在用“他者”视角去审视重庆这个中国社会转型发展中极具代表性的内陆城市时,眼光自然聚焦到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上,并将其刻意凸显与放大,进而选择性地呈现一个“病态”与“畸形”的重庆形象亦或是中国形象。

(二)经济上的价值实现促成正面重庆

中外合拍的重庆题材纪录片中,重庆的城市形象无一例外地被呈现得积极而正面。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物质实践,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存在于一种社会结构及其实践运作中[9]。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与国外日益密切的各类经济合作,中外合拍片成为满足国外受众对中国进行认知的重要途径。中外合拍的重庆题材纪录片不仅折射出双方在创作实践中更多的沟通、互动与探索,而且体现了双方在经济共赢的语境下达成的某种共识,进而可以让文化、教育、旅游等丰富多元的城市面向在影片中得到更平衡的呈现。中外叠合的“他者”视野多展示出令人惊喜的开放包容与世界交融意识,纪实影像中的重庆也更多地展现出正面形象。比如中荷合拍的《沧浪万里长》,以中荷建交70周年为契机,对“渝新欧”国际铁路线开通以来重庆与荷兰在经贸方面的合作与发展充满期待,最终表现出中荷70年前共同抗日与今天的经济合作一脉相承的主题。此外,中美合拍的《重庆——中国机遇之城》也受到两国合作共赢的经济逻辑的影响,把重庆视作对美国发展有利的机遇之城与合作伙伴,进而在选题、取材和拍摄过程中更多考虑到重庆“自我”呈现和表达的欲求,最后在纪录片中展现出一个积极正面的重庆城市形象。该片在习近平主席2015年访美期间首播,创下了ABC周六晚间节目的最高收视纪录,这充分说明了以合作为前提,更容易增进理解、达成共识。

(三)个人发展中的认知探索呈现微观重庆

媒體机构对重庆或负面或正面的形塑多以国家宏观发展为背景,并在对城市做历史与当下的对比中讲述重庆普通人的故事。这些片子多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凸显和强化主流媒体的特定官方话语,但个人纪录片与之不同。个人记录片注重以个人视角近距离审视微观重庆的不同表现,从个体“他者”的学习、生活和游历经历出发,用不预设主题的探索式镜头去发现重庆的多面向,这种民间叙事形式格外有亲和力。比如《你好,重庆》,开篇越南留学生FAHOKA就邀请大家与他一起游览这座城市,在亲身体验了重庆的现代繁华与传统韵味后,他感叹“自己对这个城市有着很好的感情”,并由衷地祝愿有一天越南的胡志明市也能与友好城市重庆齐头并进。而在《法国女孩在重庆》一片中,来渝实习的法国女孩梅娜丽开宗明义地表达了自己希望探索中法差异以及体验重庆生活的愿望,然后带着“一起玩”的心态游历了重庆的大街小巷和各处美景,最后表达自己“爱上了在这座城市工作以及探索中国文化”,特别是片尾一句“我希望很快可以在重庆的街上遇见你们,后会有期!”极具打动力。该片发布后不仅广受网友们的推崇,也获得了中法旅游官方机构的高度认同。这些个案说明,当重庆的发展本身具有了国际吸引力,重庆这座城市自然就会吸引更多的国外个人来探寻、体验与思考。

四、多元“他者”视域对中国城市形象“自塑”的启发

多元“他者”视域对重庆城市形象的呈现给了中国城市形象“自塑”以启发。对照“他者”建构重庆城市形象的动因,中国城市形象的未来形塑应该在进一步加强“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积极利用自身资源与优势,有针对性地助力中国对外传播。

(一)积极利用价值共赢减少刻板偏见

为寻求“他者”对中国的认同,中国普通城市作为国家形象的一张张名片,应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抓住经济贸易国际合作的契机,以价值共赢为纽带,积极探索中外合拍纪录片的方式。学者武新宏认为,中外合拍纪录片中“他者”话语表达方式的改变折射出世界纪录片发展潮流的变化,对中国纪录片的繁荣发展具有两大积极的影响:一是促进中国故事“走出去”,有利于中国主流媒体、制作机构与境外媒体机构搭建共享交流平台,促使“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纪录片作品更顺畅地走向世界;二是有利于中国纪录片从合拍片中借鉴“他者”讲故事的方式,进而提升讲好世界故事的能力与水平[10]。更引人注目的是,新世纪以来中外合拍的纪录片大多关注和聚焦了中国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在当下的发展,在态度和立场上对中国较为友好,常常以一种合作的视角对中国的发展表示关切,并在多领域表现出友好交流与合作探索的姿态。这使得合拍纪录片不仅成为中外沟通的桥梁,在增进彼此理解与共谋未来发展上也具有独特的优势。为此,我们应利用多样化的合拍方式在中外合作过程中弱化政治意识形态层面的传播,积极向国际社会呈现中国城市独特的人文底色,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世界主义语境下去探索中外文化的求同存异,在“和谐共生、合作共赢”的愿景下努力减少“他者”固有的刻板印象与话语偏见。当然,要对外讲好“合作共赢”的世界故事,我们还要积极利用纪录片的纪实性优势,努力探索更多国际化的拍摄、剪辑、叙事手法和艺术表现手段,在寻求与“他者”更大程度的认同基础上向“他者”传递一个“和平友善、共同发展”的中国城市形象。

(二)重视个人视角对民间话语的构建

媒体机构呈现的“他者”视角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特定国家认知他国的主流立场和观点,是一种官方话语体现。这类影片可能在信息采集和拍摄制作方面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但由于媒体有其自身的定位和属性,往往在故事讲述和观点表达上不可避免地带有特定利益集团的印记,以致于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影片对受众的感染力与说服力。相反,个人视角的“他者”纪录片由于在形式上仅代表个人,似乎更容易被视作个体的真实表达,通过更具主观性的洞察和认知视角,往往对独特文化环境下的小人物生存状态描绘得更具个性视角,因而可能更具亲和力和打动力,更容易突破跨文化传播壁垒,体现民间话语的渗透性和影响力。同时,个人创作视角也有利于从微观记录现实生活的琐碎与平凡,便于灵活自由地运用互联网新媒体的多种新型传播方式,向国内外受众积极主动传递多元化的中国城市形象。已有学者研究发现,新技术使得视频拍摄和制作成本下降,“草根”拍摄纪录片成为可能,打破了之前官方的“垄断”;同时,纪录片在新媒體平台的传播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热点的讨论,具有类似新闻片“议程设置”的功能[5]104。个人视角拍摄的纪录片为运用新技术突破传统创作手法与传播方式提供了更多试错空间。总体来看,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各有所长,互为补充,完全可以相得益彰地为中国城市形象的“自塑”贡献力量。因此,我们应更多鼓励中外个人纪录片爱好者积极参与中国城市形象的“自塑”与传播,要充分利用官方或行业机构的资源来组织和策划丰富多彩的个人影像创作大赛,为众多的新生代纪录片爱好者提供创作的契机、资源和交流平台,这既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个人创作的零散和随意,又可以利用组织资源的权威性为个人创作中可能出现的“认知片面”或“信息失真”提供纠错和斧正的机会。

(三)拓展民间外交助力对外传播

学者俞新天把民间外交界定为由非官方的机构、组织和个人所从事的对外交往活动。其交往对象主要是外国的非官方机构、组织和个人;其活动配合中国官方外交的发展,或符合中国官方外交的趋势,促进人民之间的友谊、理解与合作,为中国外交赢得国际民心民意的支持;通过参与全球治理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11]。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吸引着不同国家的企业、组织和个人走近,来华开展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与教育培训等活动。同时,中国经济多年来持续快速的增长也培育了一大批有实力、有能力走出去的普通个人。他们通过赴外求学、工作和旅行等个人活动,近距离对国外普通民众进行亲身传播,以自己为名片,为自己的国家和城市代言。《法国女孩在重庆》一片的成功就体现了影像创作之外的民间外交的魅力。法国女孩梅娜丽假期来渝实习并参加中法国际教育展是影片叙事的大背景。梅娜丽与重庆导演陈佳欣的私人友谊成为片子可以更客观地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探索重庆、认识中国文化的重要前提,也为影片较好地融入中西方个人视角、呈现中国导演镜头下的外国人视域提供了支持和帮助。没有镜头之外现实生活中真切的交流互动与理解沟通,借助纪实影像的美来讲述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中国城市故事就会显得乏力。好的个人纪实影片不仅是融洽的民间外交的反映,也可以进一步增进民间外交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的开展。比如《法国女孩在重庆》在网络平台发布并引发热议后,法国驻华使馆和重庆市旅游局等单位都公开表示支持该片,并在不同的文化交流场合放映和推荐该片,导演陈佳欣还因此受到法国政府和中国国家旅游局的邀请拍摄旅游宣传片。其中,陈佳欣受邀为法国中央大区谢尔省旅游局拍摄的旅游宣传微电影《法式距离》被2014巴黎青年短片电影节选为开幕影片,影片首映成功后,引起了热烈反响。此外,陈佳欣也在重庆市旅游局的支持下,两度邀请法国女孩梅娜丽重返山城,分别拍摄了相关系列《法国女孩在重庆2》(2015年)和《法国女孩在重庆3》(2017年),为持续地对外推广与传播中国重庆加持热度。以媒介为手段,以作品为载体,以个人为主体,让我们看到了民间外交可以施展影响的广阔空间与无限潜力。与官方外交相比,民间外交更注重通过民间交流增进人民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进而建立超越现实政治经济利益的人民友谊,具有更为长远的作用[12]。事实上,只有影像之外的中外民间交流蓬勃发展,中外在文化、教育、旅游等多方面的具体合作不断走向深入,纪实性视听语言对中国城市的描绘与讲述才能唤起更多人的理解认同与情感共鸣。因此,积极拓展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在内的多种民间外交活动,走多元整合的战略传播路径,必将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中国城市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自塑,从而更好地向世人展示新时代的中国之美。

综上所述,基于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媒体价值观以及个体认知探索的差异,不同的“他者”视域塑造出不同的重庆城市形象。这些多元“他者”视域对重庆城市形象的呈现折射了国外媒体和个人观察中国城市的视角、讲述中国故事的逻辑以及对外传播中国的策略理念。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叙事和文化交流载体,在对比与自审的过程中必将更好地发挥其连接世界、沟通中外的桥梁作用,成为新时代跨文化传播实践中助力中国对外传播的有效载体。未来,我们要积极利用经济合作中的价值共赢来减少文化上的刻板偏见,鼓励和重视个人视角的“他者”纪录片通过对民间话语的构建而助力中国对外传播,并努力拓展各种形式的民间外交,为中国城市形象的“自塑”贡献力量。相信在不断的跨文化传播实践与研究过程中,更多的“他者”视域还会给我们的对外传播提供启发与思考。

参考文献:

[1] 聂欣如.纪录片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00.

[2] 张剑.西方文论关键词[J].外国文学,2011(1):119.

[3] 王庆福,张红玲.纪录片国际传播中“他者叙事”的跨学科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9):126.

[4] 微电影《法国女孩在重庆》网络走红 9月开拍续集[EB/OL].(2014-08-15)[2020-10-10].https://news.ifeng.com/a/20140815/41597430_0.shtml.

[5] 贺艳,梁珂.试析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传播特性[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6] 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城市化[M].顾朝林,汤赔源,杨兴柱,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705.

[7] 苏永华.城市形象传播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9.

[8] 张欣.跨文化视域下的纪录片主体性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46.

[9] 赵一凡.西方文论讲稿续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566.

[10]武新宏.21世纪中外合拍纪录片“他者”话语方式探析[J].电视研究,2018(7):81.

[11]俞新天.论新时代中国民间外交[J].国际问题研究,2017(6):41.

[12]于宏源.全球民间外交实践与新时代中国民间外交发展探析[J].当代世界,2019(10):17.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Image of Chongqing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ple Others

WANG Ruilin, WANG Guohua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21st century, “other” documentaries focusing on Chinese cities have continuously emerged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for foreign audiences to understand China. These documentaries not only present a rich and diverse “other” perspective, but also reflect the different logics of the worlds perception of China. Chongqing, as the forefront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inland China, has not only been the object of documentaries of foreign professional media institutions, but also attracted the documentary footages of the foreign independent producers and private individuals. Different film producers use different horizons to present different images of Chongqing city. There is a deformed Chongqing city image with a lot of sharp contradictions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 increasingly internationalized Chongqing city image with a lot of opportunities and a mysterious and cordial humane Chongqing. Taking these Chongqing documentaries as examples, we try to study the behind motivations of different urban Chongqing images that are presented by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ple “other” from the views of culture, economy and individual recognition and exploration, which might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future “self-shaping” of Chinese cities and Chinas external communication practice.

Keywords:

others; documentary; city image; Chongqing

(編辑:李春英)

猜你喜欢

他者城市形象纪录片
新媒体传播下地铁广告中的城市形象建构
蒙古族传统纹样对地域城市形象塑造的意义
Rough Cut
等待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微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植入与传播策略研究
微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植入与传播策略研究
“他者”眼中的“她者”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