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盆底肌康复疗法联合产后按摩法对产妇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效果研究

2021-08-19廖丽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7期
关键词:障碍性预防性盆底

廖丽芳,黄 妍,李 云,李 莉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广东 梅州 514400)

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具有承托盆腔器官的作用[1]。有研究指出,进行分娩是引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2]。采用盆底肌康复疗法进行预防性治疗是目前临床上预防产妇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有研究表明,产后越早采用盆底肌康复疗法对产妇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效果越好[3-4]。产后按摩是现代康复理念与我国传统医学理论有机结合后形成的一种康复按摩手法[5]。本文对在梅州市五华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进行分娩的100 例产妇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用盆底肌康复疗法联合产后按摩法对产妇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于梅州市五华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进行分娩的100 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1)认知功能良好;2)同意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1)已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2)无法正常地配合完成本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盆底康复治疗组和联合组(50 例/ 组)。盆底康复治疗组产妇的年龄为22 岁~44 岁,平均年龄(30.85±1.35)岁;其孕周为37.5 周~41.5 周,平均孕周(39.25±1.05)周;其中分娩方式为剖宫产的产妇有8 例,为自然分娩的产妇有42 例;其中有初产妇19 例,经产妇31 例;其孕次为1次~6 次,平均孕次(2.50±0.50)次。联合组产妇的年龄为20 岁~45 岁,平均年龄(30.92±1.28)岁;其孕周为37.5 周~42 周,平均孕周(39.40±1.00)周;其中分娩方式为剖宫产的产妇有10 例,为自然分娩的产妇有40 例;其中有初产妇22 例,经产妇28 例;其孕次为1 次~5 次,平均孕次(3.00±1.00)次。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用盆底肌康复疗法对盆底康复治疗组产妇进行预防性治疗。方法是:使用法国杉山公司生产的Phenix 盆底肌康复治疗仪(阴式肌电探头的频率为1 Hz ~30 Hz)对产妇进行治疗。治疗参数设定如下:脉宽100 us ~200 us,治疗时间为15 min ~30 min,每刺激4 s 后停顿4 s。协助产妇取仰卧位,让其仰卧于治疗床上。仔细清洁消毒阴式肌电探头后,将其置于产妇阴道与肛门连线左右侧会阴区域。根据产妇的耐受情况从0 mA 开始逐渐增加电流强度(每次增加的幅度以1% ~5% 为宜),直至其主诉感受到盆底肌收缩。每周治疗3 次,连续治疗6 周。用盆底肌康复疗法联合产后按摩法对联合组产妇进行预防性治疗。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的方法同盆底康复治疗组。产后按摩包括腹部按摩和腰背部按摩。进行腹部按摩的方法如下:按照顺时针、逆时针交替的方式按摩产妇的下腹部。采用边推拿边点穴的方式对产妇的中脘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曲骨穴、天枢穴、子宫穴等穴位进行按摩。进行腰背部按摩的方法如下:适度用力揉压产妇的脊背,对其风门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肾俞穴等穴位进行适度用力的按揉。采用捏脊法疏通产妇的膀胱经,用掌根由其颈椎部一直向尾骨方向按揉。对于位于腿部的膀胱经,可采用点揉、敲打等方式按摩。两组产妇均治疗6 周。

1.3 观察指标

1)采用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6]评价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该问卷包括膀胱或尿道、大小肠或直肠、阴道或盆腔3 个维度(共21 个评价条目),分值范围为0 ~84分。评分越低,表示产妇的盆底功能越好。2)统计治疗后两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类型包括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和慢性盆腔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或F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治疗前后PFIQ-7 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产妇的PFIQ-7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0 d 后、治疗42 d 后,联合组产妇的PFIQ-7 评分分别为(12.24±1.01)分、(7.85±1.05)分;盆底康复治疗组产妇的PFIQ-7 评分分别为(15.11±1.00)分、(10.02±1.02)分;两组产妇的PFIQ-7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0 d 后、治疗42 d 后,联合组产妇的PFIQ-7 评分均低于盆底康复治疗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治疗前后PFIQ-7 评分的比较(分,± s )

组别 治疗前 治疗30 d 后 治疗42 d 后 F 值 P 值联合组(n=50) 42.33±2.37 12.24±1.01 7.85±1.05 11.342 0.000盆底康复治疗组(n=50) 42.40±2.41 15.11±1.00 10.02±1.02 8.797 0.000 t 值 0.324 3.134 3.002 P 值 0.689 0.005 0.011

2.2 治疗后两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4%)低于盆底康复治疗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的比较[例(%)]

3 讨论

盆底肌在维持盆腔器官生理结构、调控排尿排便及阴道紧缩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进行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的产妇均面临着盆底肌受损的问题。盆底肌损伤发生后,可诱发一系列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7]。除了保障产妇分娩安全外,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也是妇产科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盆底肌康复疗法是临床上治疗女性盆底肌张力下降的常用方法。为了研究用此疗法联合产后按摩法对产妇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效果,笔者对2019年6 月至2020 年6 月于梅州市五华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进行分娩的100 例产妇进行分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0 d 后、治疗42 d 后,联合组产妇的PFIQ-7 评分均低于盆底康复治疗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表明,与单用盆底肌康复疗法相比,用盆底肌康复疗法联合产后按摩法对产妇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效果较好。联合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低于盆底康复治疗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表明,用盆底肌康复疗法联合产后按摩法对产妇进行预防性治疗可有效地降低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可充分运用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技术锻炼产妇的盆底肌,促进其盆底功能的恢复。进行产后按摩可促进产妇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其受损盆底肌的修复[8]。

综上所述,用盆底肌康复疗法联合产后按摩法对产妇进行预防性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够显著降低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障碍性预防性盆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高等级公路机电系统预防性维护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