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的效果比较

2021-08-19王建彩代素娟朱建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7期
关键词:阴式盆腔出血量

王建彩,代素娟,朱建华

(建湖县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700)

子宫脱垂(uterine prolapse)是指女性的子宫从正常位置沿着阴道下降,降至其坐骨棘水平以下或脱出于阴道口外的一种妇科疾病。此病主要是由于盆腔筋膜、盆底肌肉、韧带等组织薄弱、松弛,不能有效地支持子宫所致[1]。多产女性、营养不良女性和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女性是子宫脱垂的高发群体。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下腹坠胀感、腰酸、阴道内出现脱出物、白带异常、月经紊乱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压力性尿失禁等症状[2]。本文主要是比较用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 年1 月至2020 年5 月期间收治的60 例子宫脱垂患者纳入本研究。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子宫脱垂的诊断标准;具有进行手术治疗的指征;了解本研究的实施方法并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存在沟通障碍;病历资料缺失;存在严重的心、肝、肺、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试验组(n=30)与比对组(n=30)。比对组患者的年龄为42 ~73 岁,平均年龄为(57.54±12.36)岁;其病程为5 个月~5.6 年,平均病程为(1.64±0.42)年。试验组患者的年龄为45 ~71 岁,平均年龄为(58.15±12.50)岁;其病程为6 个月~5.5 年,平均病程为(1.73±0.5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1.2.1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法 对试验组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术,方法是: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将其体位调整至膀胱截石位。若患者合并有阴道壁Ⅱ度或Ⅲ度膨出,需先对其进行阴道壁修补术。为患者留置导尿管,排空其膀胱。在其脐轮上缘做一个1 cm 左右的小切口,用气腹针进行穿刺,向腹腔内注入CO2,建立人工气腹。撤出气腹针,置入腹腔镜。在腹腔镜下探查患者腹腔及盆腔内的情况。在其下腹部右侧的麦氏点处、下腹部左侧的反麦氏点处和耻骨联合上3 ~4 cm 处分别做一个穿刺孔,置入手术器械。在腹腔镜下于子宫双侧圆韧带起端连线的中点处向四周电灼子宫浆膜层,形成一个大小约为3 cm×4 cm 的创面。用大圆针和双10 号丝线从子宫体前壁的粗糙面距右宫角1.5 cm 处进针,从子宫后壁的对应位置出针。在子宫后壁距左宫角1.5 cm 处进针,在子宫前壁的对应位置出针,对子宫前后壁进行背带式缝扎。经耻骨联合上3 ~4 cm 处的穿刺孔用鞘卡以左倾45℃的角度垂直刺入盆腔,取出左侧缝线的线头,再采用同样的方法取出右侧缝线的线头。将两侧线头在腹直肌鞘外打结固定,使子宫前壁的毛糙面与腹膜紧贴,将子宫固定于前盆壁。最后退出腹腔镜和手术器械,解除人工气腹,用创可贴对切口进行保护。

1.2.2 比对组患者的治疗方法 对比对组患者进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方法是: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将其体位调整至膀胱截石位。为患者留置导尿管,对其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用阴道拉钩拉开阴道壁,暴露宫颈,观察阴道前壁膨出的程度。对宫颈进行水压分离处理,在膀胱沟下0.5 cm 处切开9 点钟至3 点钟方向的宫颈阴道黏膜,分离膀胱宫颈间隙。继续向上分离,打开膀胱反折腹膜,由前方翻出子宫。对子宫圆韧带、输卵管和卵巢固有韧带进行钳夹处理,切断子宫血管和韧带,切开阴道后穹窿,取出子宫。对阴道残端及腹膜进行缝合,放置引流管。若患者合并有阴道壁Ⅱ度或Ⅲ度膨出,需对其进行阴道壁修补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住院的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1 年内其病情的复发率。术后3 d 及术后7 d,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VAS 的分值为0 ~10 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疼痛越严重。术前及术后1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级量表的评分。该量表的分值为0 ~3 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盆腔器官脱垂越严重[3-4]。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4.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 检验,计量资料用± s表示,用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及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级量表的评分

术后3 d 和术后7 d,试验组患者的VAS 评分均低于比对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两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级量表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个月,试验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级量表的评分低于比对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及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级量表的评分(分,± s )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及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级量表的评分(分,± s )

组别 例数 VAS 评分 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级量表的评分术后3 d 术后7 d 术前 术后1 个月比对组 30 4.47±1.12 3.41±0.96 2.20±0.52 0.97±0.43试验组 30 3.23±1.23 2.02±0.71 2.15±0.47 0.35±0.12 t 值 4.654 5.000 0.391 3.270 P 值 <0.05 <0.05 >0.05 <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住院的时间

试验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比对组患者,其手术的时间和术后住院的时间均短于比对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住院的时间(± s )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住院的时间(± s )

组别 例数 手术的时间(min)术中的出血量(mL)术后住院的时间(d)比对组 30 85.34±16.87 165.86±29.29 9.21±1.98试验组 30 66.13±13.12 45.23±25.67 7.32±1.23 t 值 4.923 14.515 4.441 P 值 <0.05 <0.05 <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1 年内病情的复发率

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比对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1 年内病情的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1 年内病情的复发率

3 讨论

子宫脱垂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疾病。有报道称,子宫脱垂在18 岁以上女性中的发病率为1% ~4%。此病的发生主要与女性进行分娩时其宫颈、宫颈主韧带、子宫骶韧带、盆底肌肉组织遭受损伤等有关[5]。此病患者通常合并有阴道前壁或阴道后壁膨出。目前,临床上对病情较轻的子宫脱垂患者主要是进行保守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子宫托举疗法及盆底肌锻炼疗法等[6]。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临床上主要是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有阴式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术等。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的VAS 评分等指标均优于比对组患者。这说明,与用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相比,用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术治疗该病的效果更好。究其原因主要是,用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时操作较为复杂,可延长患者手术的时间,增加其术中的出血量,且对其造成的创伤较大,其术后的并发症较多[7]。对子宫脱垂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术不仅能有效地缓解其病情,还能保留其子宫,减轻其手术创伤,进而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术后康复的时间[8]。

综上所述,与对子宫脱垂患者进行阴式子宫切除术相比,对其进行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术能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手术的时间和术后住院的时间,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减少其术后的并发症。

猜你喜欢

阴式盆腔出血量
什么是阴式手术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肥胖患者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50例临床分析
阴式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探析
阴式彩超对于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盆腔康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