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河市地下水评价与分析

2021-08-18许昌东范小龙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1年4期
关键词:类水黑河市倍数

许昌东,范小龙

(黑龙江省水文水资源中心黑河分中心,黑龙江 黑河 164300)

地下水资源具有分布广泛、易于开采等特点,在保障粮食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也是新时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工程规划建设的基本保障[2-3],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地表水资源的枯竭,地下水资源已经成为居民用水和企业用水的来源,但不断增加的地下水开采量与水环境的污染,导致地下水水质急剧恶化,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4]。因此,对某一地区的地下水资源的水质进行评价,切实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地下水水质的监测工作,对保证地下水资源长期持续和稳定的利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对黑河市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评价与分析。对黑河市区及其所辖嫩江县、北安市、五大连池市、逊克县、孙吴县,共监测43眼地下水水质站点,进行20项地下水水质监测项目,并对所监测地下水井的结果进行评价,为黑河市地下水水质保护和改善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科学依据,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5]。

1 研究区域概况

1.1 自然地理概况

黑河市地处黑龙江省北部,水资源丰富,境内共有大小河流631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 km2以上的河流213条,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在450~625 mm,东南部最多,可达625 mm,西南部最少,为450 mm。全年降水集中在6—9月,占年降水总量的80%,7—8月2个月更为集中,占全年的50%,冬季降水量不及全年的6%,春秋两季仅占14%,全市多年平均蒸发量在550~750 mm之间。

本次按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分区,采用补给(开采)计算地下水的补给(开采)量,黑河全市地下水总补给量为30.02×108m3(未扣除山区与平原的重复计算)。易于开采的地下水分布在松嫩平原,逊河平原,以及丘陵山区具有供水意义的山间河谷和山间盆地,可开采量为7.0×108m3/a。

1.2 地下水资源现状

2014年全市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35.62×108m3,其中平原区为15.31×108m3,山丘区为20.99×108m3,山丘区与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为0.68×108m3;全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监测总面积为13 692.93 km2,其中松嫩平原9580.83 km2,逊河平原4112.10 km2,浅层地下水蓄水量比上年减少2.03×108m3。2014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图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河川基流量占52.24%,降水入渗补给量占36.16%,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占4.80%。

图1 2014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示意图

1.3 地下水水质基本情况

2017年全市监测评价地下水36眼,分别对36眼地下水进行枯水期、丰水期以及全年平均值水质类别评价,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中检测数据可知,枯水期水质状况好于丰水期。在该次检测中,枯水期、丰水期以及全年平均值评价结果,除吴家堡氟化物超标较重,东发村氟化物轻微超标外,其余超标污染物主要为铁、锰、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硝酸盐氮以及pH,少部分井亚硝酸盐氮也有超标。

表1 枯水期、丰水期、全年平均值水质类别评价表

2 地下水水质监测

2.1 检测范围及项目

本次水质检测范围共包括:黑河市区及其所辖嫩江县、北安市、五大连池市、逊克县、孙吴县,共监测43眼地下水水质站点,地下水水质监测项目共20项,分别为:色度、嗅和味、浑浊度、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钠、耗氧量、氨氮、锰、铜、锌、挥发性酚类、硫化物、铝,地下水监测频次1次。

2.2 地下水主要污染物的检出与超标情况

本次水质评价参数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的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共20项。方法以Ⅲ类指标限值为标准,分级标准:依据各组分含量高低(pH除外),分为五类。

在本次检测的43个水质站点20个检测项目中,发现地下水超标污染物共有9项,分别为:色度、浑浊度、pH、溶解性总固体、铁、锰、铝、耗氧量、氨氮。表2为43个站点中地下水不合格检出项目和超标情况表,由表可知其中色度超标13站次(Ⅲ类水要求≤15),超标率30.23%,最大值100,超标倍数5.7;浑浊度超标12站次(Ⅲ类水要求≤3),超标率27.91%,最大值15,超标倍数4.0;pH超标2站次(Ⅲ类水要求6.5≤pH≤8.5),超标率4.65%,最大值8.8,最小值6.4,超标倍数0.2;溶解性总固体超标站次1次(Ⅲ类水要求≤1000),超标率2.33%,最大值1113,超标倍数0.1;铁超标站次11站次(Ⅲ类水要求≤0.3),超标率25.58%,最大值4.28,超标倍数13.3;锰超标站次21站次(Ⅲ类水要求≤0.10),超标率48.84%,最大值1.95,超标倍数18.5;铝超标站次4站次(Ⅲ类水要求≤0.20),超标率6.98%,最大值0.368,超标倍数0.8;耗氧量超标1站次(Ⅲ类水要求≤3.0),超标率2.33%,最大值5.6,超标倍数0.9;氨氮超标12站次(Ⅲ类水要求≤0.50),超标率27.91%,最大值2.65,超标倍数4.3,超标9个检测项目占比见图2。

表2 各站点不合格检出项目和超标情况

续表2

图3为经过检测后黑河市地下水水质站点水质类别比例图,共43处,根据标准GB/T 14848—2017进行评价后,16处站点水质类别Ⅰ类~Ⅲ类合格率37.2%。其中Ⅰ类站点0处;Ⅱ类站点6个,占比14.0%;Ⅲ类站点10个,占比23.3%;27处站点Ⅲ类以上,不合格率62.8%,其中Ⅳ类站点17个,占比39.5%;Ⅴ类站点10个,占比23.2%。嗅和味、肉眼可见物、挥发酚、铜、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检测结果均低于标准:GB/T 14848—2017中Ⅰ类限值。主要超标因子为铁、锰、氨氮等。

图2 超标检测项目占比

图3 43处水质站点水质类别比例图

3 对策与建议

通过本次对黑龙江省黑河市43个水质站点进行20个检测项目发现,所测项目超标污染物有9项,主要超标因子为铁、锰、氨氮等,其中铁超标率25.58%,超标倍数13.3;锰超标率48.84%,超标倍数18.5;氨氮超标率27.91%,超标倍数4.3,并且整治与防护后,当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现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1)重视并加强地下水水质监测及地下水保护工作。想要解决地下水资源的问题,需要强调有责任的地下水使用行为,必须建立一个严格的管理体制,包括建立地下水监控体制、研究确定当地地下水的开采限额,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对私采、超采、污染、浪费等行为进行依法管理等。

(2)加强监管,严控地下水污染源。要严格管理企业的污水排放,必须严格要求企业建立自己的污水处理系统,不达标准绝对不允许排放,按月进行检查,并不定时抽检,对于违规企业应依法管理处罚。

(3)改进工、农业用水节水方式,节约地下用水。地下水资源将成为今后的重要用水方式,所以必须改进工、农业用水节水方式,节约地下水资源。可以建立污水处理回用一体化,相邻的乡镇一起建立一个污水处理回用工程,集中处理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并推广中水灌溉。这样在处理污水的同时节约了农业用水,在保护地下水水质的同时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量。

猜你喜欢

类水黑河市倍数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类水滑石制备及其功能改性的研究进展
类水滑石催化剂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安阳市2019年地下水水质现状与评价分析
My English Teacher
倍数魔法
黑河市中学排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数学题
浅谈黑河市旅游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