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岱年的“佛系”养生法

2021-08-17帅晓婧

人人健康 2021年15期
关键词:张岱年张老用脑

■帅晓婧

张岱年先生(1909-2004)字季同,别名宇同,出生于北京翰林世家,其父张濂先生是清光绪时的进士,授职翰林院编修。其长兄张菘年,即张申府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自幼聪明好学,1928 年考入清华大学,后又转入北师大学习。毕业后就被清华大学哲学系聘为助教,28 岁时便写出了著名的《中国哲学史纲》。自此以后,张老一生都在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事业,成为中国哲学界的泰斗之一,不但是著名的哲学家,也是令人景仰的国学大师。

梁漱溟先生晚年吃素食,练气功,主张“少吃多动”,享年93 岁;钱穆先生好山乐水,每天散步一小时,除风雨天外从不间断,享年94 岁;而张岱年先生和这些长寿国学大师们相比,养生之道颇显“佛系”——不悲不喜,顺其自然。他一生除了读书没有什么其他的爱好,除了出门买菜很少进行体育锻炼,饭后就倒床自称“养胃”,享年95 岁。先生虽不刻意养生,但除了心性修养外,生活中也有许多良好的习惯值得学习。

作息规律饮食无求

张老做学术很刻苦,但不做熬夜劳作的事情,作息很有规律,每天早上七八点钟起床,看书、看报纸,做学术研究。偶尔小憩就是在屋内走动走动,不抽烟也不喝酒。先生还保持着午睡的习惯,白天精力充沛地进行脑力工作,夜晚的睡眠质量也很高。

张老不仅睡得好,还吃得饱。他曾对人说过,他生平就是胃口好:吃什么都觉得香,也能吃。据张老的学生回忆:“上一次见先生是1997 年夏天,我从美国回国探亲。那时先生已经88 岁了,但还像我十多年前第一次见到他时那样,头脑非常清楚,胃口也很好,一边大口地吃着红烧牛肉和炒海参,一边还说很香、很香,只是听力差多了。他开玩笑说,现在得对我大声疾呼了。”

张老平时的生活水平和普通市民没什么两样,可能更低。胃口一直很好的张老对于饮食方面从不挑剔,更无讲究;用孔夫子的话可以说是,“一箪食,一瓢饮”就足矣,唯一讲究的恐怕只有卫生了。因为张夫人特别讲究卫生,二老到了九十多岁还不愿请保姆,一则是不愿麻烦别人,凡事更愿意身体力行;二则也是觉得自己做更卫生些。

据张老的儿媳刘黄文回忆:“公婆对吃饭穿衣的要求都不高。在我家能够见到世界上最奇异的菜谱:用清油烹一下胡萝卜、白薯、玉米、豆类以及芹菜及纯瘦肉,略加酱油煮成一锅,一日三餐皆如是。”但能看出来,张老的食谱还是以素为主,辅以荤食,荤素相宜。

同时,张老还有每天喝4 杯白开水的习惯。说起多喝水的习惯,还有一些独特的原因。他在《八十岁自述》中讲:“在劳动时,两手都是泥土,喝水不易,于是养成习惯,饭后喝一大杯,即参加劳动,午饭前一大杯,午眠后一大杯,晚饭前一大杯,各段中间不喝水。”喝水的初衷虽无意养生,但先生此后便保持着这个习惯,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而且先生喜欢去外面的澡堂泡热水澡,洗完澡在小床上静神养气,喝点茶出出汗。因为常去,澡堂的师傅们都认得他。勤泡热水澡不仅有利于个人卫生,还能通经活血,对健康十分有益。

勤于用脑读书以乐

先生出身于书香门第,一生笔耕不辍,到了晚年,著作不减反增。先生的学生陈来回忆先生的创作高峰是70 岁到90 岁,陈来认为先生后20 年所写文章数量之大,在国内他还没有发现第二位学者能比拟。

勤于用脑,这是他自幼就养成的。张老自幼就不大爱玩,连下棋都不喜欢,只是喜欢读书和思考。张老自少年时就“静默好深湛之思”,每日晚上独自沉思一两个小时,“思天地万物之本原”,遂养成致思之习。张老曾对人说:“我从十几岁的时候就这样,如果有问题没想清楚或是没有想出答案,就会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当然不是天天废寝忘食,只是偶尔如此,天天废寝忘食,人怎么受得了。”

这种勤于思考反复思考的习惯张老保持了一生,他九十多岁时,依旧坚持每天看4 个小时左右的书,并且以此为乐。长期坚持适度用脑对于大脑和人体健康大有裨益,这也是国学大师们共同的养生秘诀。

伉俪情深相濡以沫

除了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张岱年和妻子冯让兰的70 年白金婚姻也是助其长寿的秘诀。张老和张夫人的婚烟可谓是门当户对。1934 年因慈父突然去世,张老忧伤过度以致伤了身,只得辞去清华教职,住在城内北京图书馆宿舍,用读书来排遣忧思。这一段时间,张老和夫人在张老之兄的撮合下,一见倾心,定下婚约。 1935 年,他们顺理成章结为伉俪,张老一生中里程碑式的著作《中国哲学大纲》也在1936 年完成。 婚后的70 年里,他们一直恩爱如初,琴瑟和谐,是别人眼里艳羡的才子佳人。

谈到爱情观时,率直的张老说道:“我认为爱情首先是专一,你不能同时去爱两个人,否则要闹矛盾。一个人一生的主要精力应放在学问和事业上。”先生这话虽然把爱情放在了学问和事业之后,但他与夫人的婚姻生活却别有一种平淡中的甜蜜,着实应了那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先生说自己“写起文章什么也不管”,妻子“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完全可以写文章和做学问。可她却为我放弃了,为我牺牲了一切。”先生嘴上说自己什么也不管,但2003 年底夫人因骨折卧床后,他的心思便全在妻子身上,日夜牵挂,每天都要坐在夫人的床边陪伴。晚上临睡前都要和夫人道晚安,握着她的手对她说“See you tomorrow”。

张老的学生、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先生说:“做学者的夫人是非常辛苦的。”张老夫人为他放弃个人事业,甘于清贫全心养家,如此70 年风雨不离,此生得遇这般爱情,何其幸运。

先生一生淡泊名利,穿着朴素,居住简陋。“忘年忘寿,不刻意追求;任其自然,不贪畏生死。”这是张老的养生格言,由此可见张老对待生死的超然态度。大凡哲人智者对待人生和生命都是以自然平和之心面对,既来之则安之;不会杞人忧天考虑生死,更不会有点病就担惊受怕。这样反而赢得了老年养生的最佳心态,哪能不长寿呢?

猜你喜欢

张岱年张老用脑
哲人张岱年:其意心知
《张岱年先生手迹选录》之三封书信
《张申府与张岱年研究》专栏特约主持人按语
骂鸭记
近视
“办月刊,你们胆子很大啊”
认真用脑的请举手
歪果仁脑洞大
张耀光:不老的百岁翁
心怀春天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