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奥会“可持续性”赛区

2021-08-16冯为为,陈向国

节能与环保 2021年7期
关键词:雪车雪橇延庆

延庆赛区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保措施,工程建设中的树木、砸掉的石头等都作为原材料全部在赛区内使用;100%使用风电、太阳能电力等绿色能源;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延庆冬奥村、山地新闻中心四大场馆全部通过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水资源实现循环利用……延庆赛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冬奥会可持续性的绿色赛区,赛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张北柔性直流工程作为世界首个输送大规模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等多种能源的四端柔性直流电网,把张家口地区的清洁能源输送到北京,助力北京冬奥会在奥运会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

延庆赛区的能源也来源于张北,全赛区使用了100%绿电。延庆赛区雪车雪橇赛道、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使用的都是光伏发电,赛区里的替代电源也都是绿电没有任何化石能源,如索道、造雪、厨房、采暖、空调、照明等都是绿色电力。

“要积极谋划冬奥场馆赛后利用”冬奥会赛后场馆不能闲置,绿色电力为场馆赛后再利用节能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创造了条件。延庆赛区的四大场馆全按照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建造。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按照北京冬奥组委和北京市规划和自然委

员会创新组织编制的京津冀通用的《绿色雪上场馆建设标准》三星级标准建造,节能等级达到严寒地区标准。延庆冬奥村、山地新闻中心,按照北京市绿色建筑相关标准的三星级标准建造。延庆赛区还建设了“零碳示范馆”,即北区高山运动探险组团、南区雪车雪橇中心组团、奥运村组团、综合服务组团、营地扩展组团、西大庄科村及大众雪场组团共同形成的大型冬奥主题园区。

水资源循环利用

水资源循环利用倍受全球关注。延庆赛区用水主要是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赛道造雪及延庆冬奥村等生活用水。其中,生活用水由专门修建的自来水管线提供。为最大限度降低水资源消耗,延庆赛区从工程规划建设之初,就将“节水优先”理念考虑在内。为实现全部水资源循环利用,仔细测算高山滑雪赛道造雪用水总量,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建立了造雪引水系统,包括高程在900米和1050米的两个塘坝以及高程在1290米的蓄水池。

延庆赛区造雪引水系统非常注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除了承担造雪用水调蓄和对融雪水的收集外,900米和1050米的塘坝还能对赛区内自然降水进行有效收集,并让其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雪季过后,赛区融雪水、雨水都可通过天然沟道汇流收集至900米塘坝内,用于赛区绿化。

延庆赛区不仅雪水、雨水经收集经过处理后被循环使用,各类生活污水也被全部收集处理后再利用。延庆赛区有一套污水处理系统,并且各类建筑的节水型生活用水设施普及率达100%,可将分散的生活污水全部集中收集,并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用于绿化浇灌、冲厕等。延庆赛区实现了“向自然界零排放”,最大限度减少水资源浪费。

随着北京冬奥会赛事举办的脚步日益临近,生态可持续性的延庆赛区已蓄势待发——国家高山滑雪中心7条赛道从海拔最高点2198米山端直泻而下,11条缆车索道将场馆区串联;山脚下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16个弯道角度、坡度各不相同,宛若一条游龙飞腾于山脊之上;延庆冬奥村若隐若现,掩映于山林之间……届时将在这里产生21块冬奥会金牌、30块冬残奥会金牌。

翘首以待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人与冰雪、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华美乐章!

无论大小,每一处都要“可持续性”

延庆赛区山顶有个出发区,是比赛时所有运动员的出发地,也是赛后旅游观光的索道终点,场馆建设时在那里建了厕所,如果修管道将厕所污水排到山下再处理,挖管道埋放沟不仅会对植被造成破坏,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影响。为落实“可持续性”要求,赛区规划设计时就协调环卫将厕所污染物临时储放在特定的储藏桶里,采用车运的方式运送到山下处理,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另外,统筹施工过程中挖、砸出来的原生碎石也被用来制作“石笼墙”或砌筑树木的“安乐窝”、修建停车场等;赛区内工程施工初期伐掉的原生树木,被做成赛区里需要的板凳、栅栏、路标等,剩下的边角料也被适当破碎用作花草种植需要的碎屑层。延庆赛区工程建设中还采用了大量的可拆卸预制装配式结构,不仅施工效率、质量高,而且对环境影响最小。如,媒体运行区等诸多设施都使用了临时设施,可在赛后拆除;缆车站等也采用了装配式建造,同样也可以拆除。延庆赛区从小的细节到大的每一处都体现了可持续性概念。

猜你喜欢

雪车雪橇延庆
基于雪车启动能力的车撬赛道分级研究
高质高效完成冬奥会延庆赛区工程建设保障任务
延庆“文旅力量”护航冬奥盛会
雪地里的一叶小舟—雪车
小雪橇
北京冬奧会延庆赛区环境保护管理概述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钢架雪车项目文化交流研究
基于平昌冬奥会赛况及主场优势对我国雪车和钢架雪车发展的启示
【第八十九辑】8 9延庆话『机密』是明白
做雪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