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景名胜资源调查与评价方法探究
——以贺州市浮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2021-08-16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门窗 2021年1期
关键词:故城名胜区景点

韦 烨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1 前言

为了科学合理推进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广西壮族自治区2020 年初在自治区林业局的统筹下,对各地市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开展了广西自然保护地调研、广西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规划研究工作。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贺州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并为今后浮山风景名胜区边界与范围划定、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与项目建设;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管理、合理开发利用等相关工作的展开提供基础资料与决策参考。

浮山风景名胜区设立于1995 年,现阶段的风景名胜资源的特征、分布等与风景名胜区设立之初可能发生一定变化。调查现阶段的风景名胜区资源特征和保护利用概况,重新梳理和摸清浮山风景名胜区资源类型和价值的实际情况。本次调查按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中的风景名胜资源分类与评价要求,系统调查、筛选、分析浮山风景名胜区的各类风景名胜资源,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对风景资源进行等级评价,综合评价风景名胜区的各类景区,科学评估风景名胜资源价值。

2 浮山风景名胜区概况

2.1 区域概况

浮山位于广西东北部的贺州市贺街镇南3km,贺江和桂岭江两江交汇处,是一座江中孤岛,又名玉印山;1995 年设立为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主体为浮山,以山脊、山谷线、道路、河流等明确的地形标志物为界,包括了瑞云山、沸水寺、临贺故城、文笔塔、桂花井等多处景点,风景名胜区面积为20.93km2。

2.2 自然条件

贺街镇为亚热带季候风气候,属南岭山区丘陵地带,地形呈东西走向,风景名胜区最高处瑞云山高程为909.7m,最低处高程为贺江85m,浮山四周均为贺江,有拨地摩空之势。贺江和桂岭江是风景名胜区内的主要河流,洪水淹没线高度为81.9m,洲尾遗址、大鸭村遗址等历年都是洪水淹没的主要区域,但浮山历年都处于洪水淹没线以上。各类亚热带动植物在此生长繁衍,鸟鸣虫呤,更显山幽林静。

2.3 历史沿革

浮山山顶陈王祠始建于北宋年间,于1983年重修,保存较为完好。浮山仅有乡村小路通达,需要船渡或步行过桥上岛,交通条件较不便利。临贺故城始建于东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速路及城市干道直达古城,公交、自驾车均可到达,交通条件便利。城内现代居民建筑对古城风貌有一定的破坏,但古城中的主要文物建筑保存完好。瑞云山位于贺街镇西部,上山道路与城市干道相连接,山体植被葱郁。

2.4 保护与利用概况

浮山风景名胜区内各景区和景点有所分割,现状建设量较少,未做统筹考虑,未能充分发挥其特色,对景区建设和景观环境保护带来影响。目前旅游景点及游览项目比较单一,没有有效的开发吸引顾客长时间停留的项目和活动,规模接待能力较低。同时,城镇和风景名胜区旅游配套及景观保护设施建设滞后,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善,保护性开发的强度和深度不足。

3 调查技术方案

3.1 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见图1。

图1

3.2 调查方法

按照风景名胜区相关管理及规划规范、标准进行调查指导。调查组通过事先资料分析结合对各个景源景点的多次实地调查及走访,做到尽可能的全面及详细;并通过表格、文字、图像、视频等多角度记录调查结果,为后期评价评估工作提供详实的资料。

3.2.1 资料分析法

资料分析法是对现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通过网络、历史资料等收集各种现有的风景名胜资源信息数据和情报,并进行分析、评价、整理,是一种间接调查法。实地调查前充分利用与风景名胜资源有关的各种资料和研究成果,完成统计、归纳和编写调查表格、文件等前期工作。

3.2.2 现场踏勘法

现场踏勘法是指对研究区域的景观、地貌、地质等客观条件和环境进行现场调研的一种方法,只有通过现场的综合考察,才能对资源的特点、特色、类型、结构、价值等有一个直观的认知,也只有这样才能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核实,得出较为客观、切合实际风景资源现状的分析和评价。

3.2.3 重点调查法

对代表风景名胜区形象的景源景点;具有明显风景、文化、历史价值的景源景点;同区域同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景源景点;具有良好发展利用前景的景源景点进行重点调查。

4 风景名胜资源概况

4.1 主要风景资源概述

浮山风景名胜区规模较小,包括了浮山景区、临贺故城景区和瑞云山景区。融名城、古建、喀斯特风光、山水田园、风物特产等资源于一体,风景名胜资源丰富且比较集中。

4.1.1 空间布局

浮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名胜资源在空间布局上呈景观单元组团分布的形态,三个主要景观单元之间有所分割,景区内部景点分布集中。采用地域空间以及景源丰度和相对集中辨析的方法得出,浮山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资源主要集中在中部的浮山景区及北部临贺故城景区。从风景名胜资源类型分布来看,人文景观资源较为突出,种类丰富且聚集度高是风景名胜区的主体景观资源,主要分布于浮山景区及临贺故城景区。地景、水景和生景类风景名胜资源分布较松散,主要分布于浮山景区和瑞云山景区。

4.1.2 特征分析

浮山风景名胜区内绿树成荫,清凉爽净,风光旖旎。有玉印浮山、瑞云山、龙回头、犀牛头、南山头、桂岭江、贺江等各有特色的自然景源。风景区内自然景源分布较为分散,多以山体水景为主。山水空间呈现翠绿的景色,曲径幽深。山中各类生物生长繁衍,鸟鸣虫吟,更显山幽林静。

浮山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以浮山寺及临贺故城为核心,历史脉络清楚,景观类别繁多,建筑形态优美,文化内涵丰富,大部分建筑及城廓保存完整,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具有重要的美学观赏价值及历史文化价值。

瑞云山巍峨高耸、气势磅礴,是临贺故城的主山,山体郁郁葱葱、云雾缭绕,山上景源景点较少,游览以休闲游憩为主。

4.2 风景名胜资源分类

浮山风景名胜区包括浮山景区、临贺故城景区、瑞云山景区,风景名胜资源具有种类多样、构成丰富、分布广泛的特点。所调查的44 个风景名胜主要景源中,自然景源10 个,占总数的22.7%,人文景源34 个,占总数的77.3%;18 小类中自然景源有5小类,人文景源有13小类。

5 风景名胜资源评价

评价采用梯级层次的评价系统,根据浮山风景名胜区的资源特征采用适宜的赋值权重,采用对比、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5.1 定量评价

指标体系为:历史价值20 分;美学价值、科学价值15 分;游憩价值、保护状态10 分;保健价值、生态特征、环境质量、监护管理、利用条件、规模范围5分。

表1 浮山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资源分类表

评价结果见表2。

表2 浮山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资源评价结果表

5.2 定性评价

5.2.1 人文风景名胜资源文化价值高,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浮山景区开发较早,浮山寺及周边景点丰富且集中,浮山与神话传说及民俗文艺相关的风景景源较多,具有传说内涵的景点是景区的的一大特色。玉印浮山以人文景观为主体并与周边喀斯特自然景观相结合,体现了中国岭南传统的山水文化特色。临贺故城从东汉至建国初一直是区域的政治及文化中心,历史脉络清晰,延续时间长,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最早的交汇地。做为保存完好的汉至清时期古建筑群,故城内景点集中,宗祠文化发达,历史内涵丰富,种类数量繁多,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及较高的观赏美学价值。

5.2.2 生态环境较好,自然风光优美、游憩体验丰富

浮山风景名胜区以碧贺江、翠浮山、绿田园等山水田园风光为载体,以巍峨高耸、云雾缭绕、气势磅礴的瑞云山为背景,以宗祠文化、陈王传说、瑶族对歌等传统文化为灵魂,是贺州市山水田园式慢活郊野公园,是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和谐共生的自治区级综合性风景名胜区。风景区具有生态保育、山水田园观光、文化体验、休养保健、游憩娱乐等功能。

5.2.3 风景名胜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优越,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贺州经济快速发展,在给浮山风景名胜区乃至贺街镇带来发展机遇,贺州市作为广西东门户的区位优势明显。从广西风景名胜区体系看,浮山位于风景名胜区相对稀疏的低密度区,中小区域特色优势突出市场广阔,未来发展前景大好。

5.3 评价结论

通过对浮山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资源的调查、分类、分析及对风景名胜区内各主要风景名胜资源进行因子评定,得出浮山风景名胜区具有区位条件优越,客源市场广阔,风景名胜资源丰富、类型多、组度高、历史人文价值高、自然环境优美、美学品位突出等特征,可以成为具有国家级影响力的文化景区及优良的地区文化胜地。

6 结语

风景名胜资源调查应按照风景名胜区相关标准规范,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踏勘、走访,并结合真实详细的基础资料收集。景源等级评价体系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概括相结合的方法,在风景资源单体评价的基础上结合风景名胜区整体评价,综合评估风景名胜区的价值与特征。

猜你喜欢

故城名胜区景点
上饶集中营名胜区
马陵山风景名胜区红色文化教育园
费县故城勘探报告
育苗繁忙助春耕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Confirms the Ancient Past of Yin County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
若使梦至故城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
景点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