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部部署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

2021-08-14

留学 2021年14期
关键词:教育

暑期临近,为满足广大家长需求、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

通知提出,地方教育部门要从本地实际出发,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承担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要合理安排暑期托管服务内容,应以看护为主,开放教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资源设施,合理组织提供一些集体游戏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导等服务,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要积极拓宽资源渠道,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教育基地等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吸纳大学生志愿者、社会专业人士等参与学校托管服务。

教育部:全国超10万所中小学校开展课后服务

7月13日,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介绍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基本情况。据悉,截至5月,全国共10.2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开展课后服务。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通气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5月底,全国共有10.2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开展了课后服务,6496.3万学生、465.6万教师参与了课后服务。其中,城区学校覆盖率为75.8%,学生参与率为55.4%,教师参与率为62%,部分大城市课后服务学校覆盖率超过90%,课后服务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中消协发布校外培训消费提示

7月7日,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安排孩子暑期生活,校外培训不是必选项。中消协指出,目前,由于校外培训机构数量众多、办学资质不一、质量参差不齐,校外培训领域暴露出诸多问题,不仅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也不利于整个培训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消协提醒广大家长不能盲目跟风为孩子报班,要主动了解国家或者当地教育部门出台的有关政策,结合孩子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具体情况,从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培养孩子创新精神、提高孩子实践能力等方面协调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让孩子度过一个更加健康、更有意义、更具价值、更为充实的暑期。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出席2021年全球教育会议

7月13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以视频方式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全球教育会议并讲话。

陈宝生指出,中国赞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牵头建立新的合作机制,愿意积极参与,同各方携手加快落实2030年教育议程。希望新机制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汇聚所有会员国的智慧和力量,在推动全球、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合作方面切实发挥作用。

陈宝生强调,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起伏反复,教育形势依然严峻,全球应当共同行动、共克时艰。中国愿与各国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挑战,共促全球教育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教育助理总干事贾尼尼和多国教育部部长出席会议。

智利驻成都总领事馆7月8日正式开馆

7月8日上午,智利驻成都总领事馆正式开馆,领区范围包括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和陕西省。

智利是四川省在拉美重要的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国家之一。近年来,双方在国际友城合作、高层互访、经贸、农业科技、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务实交往与合作。2020年10月,智利获批在成都设立总领事馆,是首个在四川省开设领馆的拉美国家,对深化四川省与拉美和加勒比等地区的西语国家合作将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截至目前,外国获批在川设立领事机构共21家,数量位列全国内地第三,中西部第一。

第八届金砖国家教育部长会议举行

7月6日,第八届金砖国家教育部长会议以视频方式召开。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出席会议,分享了疫情期间我国实施“停课不停学”,利用数字技术保障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的有益经验,介绍了疫情后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重点举措,支持金砖国家开展科研学术合作,并提出了具体倡议。

田学军指出,在加强科研与学术合作方面,中国高度重视金砖国家科研创新合作,将继续推动高校参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田学军倡议金砖国家发挥科技和产业资源优势,打造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拓展高校参与金砖合作机制广度和深度,提升金砖国家科研引领能力;加强学生学者流动和人文交流,夯实金砖国家科研合作基础。

本届教育部长会议由印度教育部主办,中国、巴西、俄罗斯、南非等金砖国家教育部门出席。与会各国表达了推动优质教育发展、加强科研与学术合作交流的共同愿望。会议通过了《第八届金砖国家教育部长宣言》。

第七届中日教育交流会成功举办

7月9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協会、山东省教育厅、日中文化交流中心(环球翔飞教育集团)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承办,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协办,日本文部科学省、中国驻日本大使館、日本上智大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日中交流中心后援的第七届中日教育交流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隆重召开。

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中国122所高校、高职和高中的代表,大阪大学、广岛大学、北海道大学、上智大学、东洋大学日本63所高校和高中的代表,双方共近400人通过线下和线上方式共同参加了此次会议。

2021爱尔兰留学行前说明会取得圆满成功

2021年7月6日和8日,在爱尔兰驻华大使馆和爱尔兰驻上海总领事馆的大力支持下,由爱尔兰教育推广署举办的2021爱尔兰留学行前说明会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举行。活动共吸引了将近200名学生家长线下参与,并在北京活动上第一次进行了全程同步直播,共有近3000名观众在线观看了直播。

在本次行前说明会上,爱尔兰教育推广署就学生和家长们目前最关心的留学问题,与爱尔兰各高校进行了信息收集,包括到达政策、航班信息、隔离措施、开课方式等,旨在为希望赴爱留学的学子们提供贴心的帮助与政策支持。活动邀请了爱尔兰使馆签证处Paula Carthy女士就同学们关心的签证问题进行了具体介绍。爱尔兰教育推广署教育顾问Julie Zhu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本年度赴爱尔兰留学的注意事项,尤其在疫情防控及航班信息方面,给予了细致、具体、贴心的指导。

北京市教委:中等学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不得委托中介开展招生等工作

日前,北京市教委批复了11所学校的1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包括7所公办学校和4所民办学校。在7所公办学校中,新批复2所、同意继续办学4所涉及5个项目;4所民办校中,同意继续办学3所、同意继续办学并变更办学1所。

2021年,只有北京汇文中学和人大附中北京经济开发区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批新办。

据悉,按照要求获批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开齐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开足规定的课时。中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必须按照教育部及本市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选用教材。在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领域不得引进境外课程和教材。该机构学生应按要求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不能实施科目代替。学校应切实担负起办学主体责任,不得委托中介机构开展招生、教育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

三亚全面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将新组建29个教育集团

近日,海南省三亚市举行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动员会。会议强调,三亚今年将新组建29个教育集团,9月起正式按集团化管理模式运行,依托教育集团,不断扩大三亚市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三亚在各区现有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试点的基础上,按照“创新驱动、共享共建”的原则,采取单一法人一体化或多个法人联合体的集团组建模式,新组建29个教育集团(市直属4个,各区25个)。三亚将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协调教育集团内各学校之间的教育活动、教学研究、教育科研以及师资培训等,完善集团内管理人员和教师培养、培训、评价和考核等机制,通过交流任教、跨校兼课、师徒结对等形式,实现联合培养学科带头人、培训教师,共享教育教学资源。

四川省提出规范教育收费的“十条禁令”

近日,四川省教育厅教育厅官微,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通知》,提出了规范教育收费的“十条禁令”。

禁令包括:严禁强制学生购买平板电脑或教育App;严禁违背学生意愿强制参加课后服務;严禁对正常教育教学管理事项进行收费;严禁擅自设立服务性收费项目;严禁擅自设立代收费项目;严禁收取或变相收取借读费和赞助费;严禁收取或变相收取择校费;严禁强制或者暗示学生购买教辅软件或资料;严禁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取得或转移办学收益;严禁民办学校收费备高收低或备低收高。

成都开展暑期托管试点,优先双职工家庭

7月12日,成都市教育局、市社治委、市文明办、团市委联合发布《关于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表示将开展学生暑期托管服务试点,并提出“志愿参与,自愿参加”,给予志愿教师适当补助。同时遵循公益普惠原则,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家长合理承担托管服务成本。

托管时间为中小学暑假期间的工作日,面向本区(市)县小学阶段在校学生,优先满足双职工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需求,由学生家长自主自愿报名参加。

品牌发布

美世教育与中信建投证券达成战略合作

2021年7月6日,美世教育与中信建投证券(下文简称中信建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在出国留学、菁英培养、实习就业、资产配置、出国金融等多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为中信建投的高净值客户提供“国际教育规划+金融资产规划”的专属定制化服务。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积极开拓“国际教育+金融资产”的多个融合场景,打通国内+海外、线上+线下,实现优质资源互补,为双方客户提供更加周全、细致的全方位国际教育规划及家庭金融保障,形成数据驱动和业务联动的运营模式,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和长期共赢。

高途成立成都子公司,主营语言和K12学科类培训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四川)显示,7月2日,成都市高途云集教育培训学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成都高途”)成立,由北京百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即高途)全资控股。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四川)显示,成都高途是面向中小学生实施学科类培训的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以及从事语言能力培训的营利性民办培训服务机构(除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学科类、语言类文化教育培训)。

企查查显示,高途目前在上海、浙江、安徽、成都、长沙、天津等19座城市均设有子公司。2021年6月16日,高途在7周年活动上将高途课堂郑州中心升级为高途中原总部。高途中原总部大厦总面积共6.8万多平方米,办公区域可容纳8000人。

好未来轻舟品牌亮相

好未来轻舟主办“好未来轻舟品牌暨轻舟考研帮‘同舟计划发布会”。这是好未来轻舟品牌成立后第一次正式升级亮相。同时,好未来轻舟旗下轻舟考研帮发布“同舟计划”,通过引入更多专业课考研机构,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及服务,更好地陪伴用户学习及备考。

作为好未来旗下专注于年轻人的一站式提升平台,好未来轻舟致力于用爱和科技让教育更美好。目前,好未来轻舟旗下拥有轻舟考研帮、轻舟考满分和轻舟留学三大子品牌,覆盖考研、语培(雅思、托福、GRE、GMAT)、留学三大领域。

学而思:“学而思号”科普学习卫星升空

近日,“学而思号”科普学习卫星搭乘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太远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卫星是“学而思太空计划”所规划的第一颗遥感卫星,它将在轨服务两年,为全国青少年提供丰富的遥感数据,以供孩子们开展卫星轨道设计、操控卫星拍摄地球等各类科普学习活动。

学而思称,利用“学而思号”提供的数据,“学而思太空计划”将面向全国青少年部署多维度科学素养学习地图,为孩子们开展地球科学课题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猿辅导与世界自然基金会、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达成战略合作

7月6日,猿辅导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简称“WWF”)、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正式达成战略合作。三方共同发起“地球生态守护者计划”公益项目,并开启在线生态环保主题公益直播、线下保护区实地探访和线上生态保护激励等活动。

据悉,这是WWF和一个地球首次携手在线教育行业开展活动。猿辅导在线教育联合创始人李鑫表示,作为在线教育企业,在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公平和学习个性化的同时,更加关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CCG中国与全球化年会将于七月底举办

7月29-30日,全球化智库(CCG)将举办第七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论坛将邀请国内外政产学研各界精英、驻华使节、国际组织、商会负责人和企业家等,围绕相关议题展开研讨,旨在凝聚社会共识,共同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参与全球治理建言献策。论坛还将举办特别线上论坛“中美智库对话”,为拜登时期的中美关系贡献智库力量。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是CCG发起创办的首个聚焦“命运共同体”与“中国全球化发展”的智库品牌论坛,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每年上百位来自国内外全球化领域的政、产、学、研等各界精英与会交流,共同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参与全球治理建言献策,为未来新型全球化凝聚社会共识。

IBO:将遵照中国新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法规和政策

近日,国际文凭组织(IBO)在 发给各IB学校的邮件中称,中国国务院宣布的禁止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使用境外教材的新法规将于2021年9月1日生效,这项新法规将适用于所有开设小学项目(PYP)和中学项目(MYP))的国际文凭世界学校和准授权学校。

IBO重申,根据IB和国际文凭世界学校的政策规定,经授权的国际文凭世界学校必须遵照所有适用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来办学。

盐趣线上科研峰会成功举办

7月18日,盐趣线上科研峰会成功举办。峰会以“研值少年 预见世界”为主题,围绕“科研赋能少年,科研强国固基”“科研对青少年意味着什么?”“Z时代下,创新教育如何培养未来人才?”等话题展开。学生代表们围绕广义理工科,商科、经济、金融,人文社科等学科进行了展示。

2021留英行前會7月18日启幕

由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举办的“2021留英行前会”于7月18日—8月15日在上海、北京、成都、广州举行。该活动提供线下答疑,帮助学子们面对面了解关于2021年留英的注意事项,包括行前细节、疫苗、赴英安全等方面。

“盛京之夏·国际教育论坛”在沈阳成功举办

7月15日,“盛京之夏·国际教育论坛”在沈阳成功举办。论坛由东北地区从事国际教育的资深人士与海归青年共同发起,聚焦国际教育、青年责任与新兴行业,邀请领域专家与青年精英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探讨,以论坛和圆桌对话的形式,为企业、社会组织、青年人才、资深学者搭建沟通的桥梁,共同探索国际教育、青年人才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新方向,探讨青年国际化发展新模式,感受先辈经验与青年新思想碰撞的火花。

“海外高校校友会中心”成立仪式在京举办

7月18日,“海外高校校友会中心”成立仪式在中关村科学城国际人才港成功举办。

“海外高校校友会中心”由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华威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纽约大学、普渡大学、南加州大学、西北大学、华盛顿大学、佐治亚理工大学、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等在京的近20家海外高校校友会联合中国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海淀区侨联、海归驿站共同发起设立,旨在更好地帮助和服务海归校友,务实解决海归校友在回国发展(求职就业、创新创业、科研教职)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加强各个校友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彬彬教育:整合全球师资,助力学生成功留学

彬彬国际教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简称“彬彬教育”,是一家以海外导师为核心优势的全程保障式国际教育机构。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英、美、日留学申请。到目前为止,已帮助27000多名学子完成13万次以上申请,每年助上百位学子圆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东京大学等世界名校。

斩获名校录取Offer数10万多枚,帮助上万名学子在海外找到居所。彬彬教育深耕留学行业多年,构建了拥有3000余名海外名校导师的师资体系,导师均由海外名校教授、名校学长、海外职场精英、外籍服务顾问等组成,100%来自世界Top50名校,能够从同专业的“过来人”角度,提供真实、专业、权威、可靠的内部留学信息。利用数千海外名师资源、数以万计的院校信息、几百个热门专业、数万海外教授信息、近10余年的录取信息数据,有效管理整个申请服务流程,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和透明可控的服务。

品牌融资

品牌融资

飞驰学院成功获得天使轮投资,投资方为华夏桃李

7月7日,飞驰学院宣布已完成首轮融资,投资方为华夏桃李资本,具体金额未透露。飞驰学院的品牌创始人李尚龙表示,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优质内容的持续打磨、技术开发、个人IP打造、影视、图书开发、人才招募等方面。飞驰学院是一家解决青年人(集中在18~25岁)成长困惑,并进行有效知识传播的线上课程平台。目前拥有的产品线主要包括《尚龙读书会》及相关IP老师课程。

春去留藤完成120万元天使轮融资

近日,春去留藤完成120万元天使轮融资,由知名上市公司高管领投。创始人莫明墉表示,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团队建设与产品研发等方面。春去留藤成立于2020年6月,是一家研发与运营留学平台的互联网公司,将独立老师、中小微留学机构、学生三类群体整合于一个线上平台,致力于解决传统留学行业中信息不对称、中间费用高昂、服务质量低下、招生成本过高等常见问题。

职问获2000万元A3轮投资

近日,职问宣布已于2021年第一季度完成2000萬元A3轮融资,此轮融资由智联招聘领投,网易、汉能等跟投。据悉,职问将利用这笔资金从业务运营优化、流量壁垒打造和品牌升级锻造等方面切入,深化全职业周期素养规划平台搭建和EIU生态系统升级。

天眼查资料显示,职问是一个职业培训及咨询服务平台,主要为应届生和职场新人提供一站式职业规划、求职辅导、技能培训服务,旗下产品有职问行业训练营、职问微课、职问新媒体、职问题库等,涵盖法律、咨询、金融等行业。

院校资讯

海峡两岸暨港澳120余名大学生赴湖北支教

7月5日,2021“阳光支教·孔子行脚”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大学生湖北支教活动在武汉启动。来自两岸暨港澳120余名大学生将以实地和线上教学相结合方式,为湖北偏远山区学生开展义务支教。

根据安排,在接下来10天里,120余名大学生将分为10组,在老师带领下赴恩施州宣恩县、黄冈市蕲春县、宜昌市夷陵区三地支教。其间,还将参访李时珍纪念馆、三峡移民村、三峡大坝、恩施土司城及当地新农村,感受内地(大陆)的风土人情及发展现状。

“孔子行脚”计划最初由台湾师范大学发起。华中师范大学自2013年加入该计划以来,至2019年已连续7年举办“阳光支教·孔子行脚”湖北支教活动,累计组织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相关高校的1000余名大学生深入湖北偏远地区和民族地区,向当地5000余名学生传播知识与快乐。

第六届“澳门大学生天津学习交流计划”启动

7月5日,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澳门中联办、天津市政协及澳门基金会主办,澳门旅游学院及天津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协办的第六届“澳门大学生天津学习交流计划”,在澳门旅游学院大礼堂举行启动仪式。

7月6日,29名来自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澳门旅游学院和澳门科技大学的澳门学生前往天津南开大学进行为期半个月的交流,学习当地的旅游休闲、历史和文化遗产保护等经验。

“澳门大学生天津学习交流计划”在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倡议及推动下举行,目的是用实地学习让澳门大学生了解天津市的旅游、文化遗产保护等情况,进一步推动澳津两地的合作。

温州首个公办“国际华文班”招生 服务归国华侨子女

7月7日,温州第一个“国际华文班”正式面向温州市区及各县(市、区)的华侨及华侨子女、港澳台及外国国籍学生开始招生,初设两个初中部“华文班”,实行小班教学,每班人数不超过36人,可全员寄宿。

据悉,经温州市教育局同意,决定在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筹建温州市国际华文学校,举办“国际华文班”,除了初中义务教育课程外,还开设中国语言、文化特色课程,配备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多语种外教。

香港拟成立第一所提供内地课程的学校

7月15日,据香港特区新闻网消息,香港拟在天水围的一块全新土地上成立一所提供内地课程的非营利性私立学校。香港特区教育局邀请团体就此表达合作意向,截止日期为2021年9月30日。

特区教育局发言人表示,现在香港有超过50所国际学校提供不同的非本地课程,让因工作或投资来港居住人士的子女可在港修读,并在返回原居住地后继续在当地学校升学。香港的国际学校对吸引和挽留外地人才及外来投资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教育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区域教育大扫描
“探求·明理”生本教育的探索实践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节俭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