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雕刻历史传承文化

2021-08-14嵇刊

科学大众(中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扬州雕刻技艺

嵇刊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着“活化石”之称,它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册页或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它肇始于1300年前的中国,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承载了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也是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2009年,以扬州为代表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不妨一起走进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感受中国雕版印刷的历史发展和扬州传统文化的迷人之处。

雕版声声千年不绝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是中国目前唯一的一座雕版印刷博物馆,展厅总面积约4100平方米,分为“中国馆”与“扬州馆”两大部分,共陈列文物百余件。其中,扬州馆还以仓储形式珍藏有20余万片古代雕版,透过这些版片,依然能够感受到中国雕刻、印书的千年盛况。

馆内的陈列展览以雕版工艺流程和历代雕版印刷为重点,全方位反映了中国雕版印刷的历史沿革及其在世界印刷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

整个博物馆的色调以柔和的浅灰、白、米黄为基调,饰以蓝灰等色点缀,与雕版印刷的形式要素相吻合。展馆在古籍版片仓储式陈列的空间内,用钢构架分成上、下两层,透过长距离落地玻璃幕墙,可看到扬州历年来征集和收藏的20余万片古籍版片,密集有序地置放在特制排架上,而专业人员也正在做现场相关工作。这种保护与展陈并举的手法,在我国博物馆界尚属首创。

另外,展馆还将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着重体现在观众的现场感和参与互动上。在中国馆展厅中庭的互动演示区,古代“绝活”在这里得以复活,几名雕版印刷传人为观众现场演示备料、写样、刻版、刷印、装订等工艺。观众还可主动参与各个流程的制作,体验古人的辛劳和智慧。

雕版印刷为何发端于揚州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亦被称为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其以扬州为代表,是有深刻原因的。

扬州雕版印刷始于唐代。唐穆宗长庆四年,诗人元稹为好友白居易的诗集《白氏长庆集》作序,注云:“扬越间多作书模勒乐天(即白居易)及余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也。”此处所说“模勒”即刻印。与元稹同时为官的冯宿向朝廷呈上的奏文《请禁印时宪书疏》中云:“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当时扬州为淮南道治所,是刻印历书风气很盛的地区之一。以上都为扬州早有雕版印刷的史证。

事实上,扬州在隋代就具备了雕版印刷技艺的条件。当时,扬州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陪都,其繁荣程度不亚于洛阳。尤其是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后,扬州交通更加便利,地位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为雕版印刷的产生、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隋唐之际,雕版印刷术遵循两条不同的途径发展起来,一条是为适应佛教传播,需要复制大量的佛像与佛经;另一条是民间坊刻雕印年历等生活用品。隋朝时,扬州佛教兴盛,使得佛经和佛像的需求量增大,单纯的手抄、手绘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雕版印刷应运而生,迅古代猛发展。因此,扬州雕版印刷史发展成为中国雕版印刷史的缩影,雕版印刷也成为扬州历史文化重要特色之一。

数年磨砺方可成就雕版功力

写样是雕版的第一道工序,是由写样手艺人用毛笔将雕版内容工整地写在极薄的宣纸上。写样完成后,先做初检,把写错的字重写于该行纸的上面,二校后成定样。

接下来,就是雕刻的步骤。雕版首先要选板料,雕版板料一般选用硬度适中、纹理细滑的梨木和枣木,然后将写好的字样用糨糊反贴至木板上刷实。待宣纸即将干时,用手搓掉宣纸上层的纸衣,直至清晰地显露出反文墨迹。雕刻工艺是整个雕版印刷技艺的核心所在,单是刻字的刀法就有数百种之多,视字形、材质不同而灵活多变。一个合格的雕刻大师必须经过数年磨砺,方能练就高超的刀法。

书版刻好后,接下来的印刷可谓至关重要。刷印所用的墨汁极其讲究,用的都是保存了数十年的松烟墨。松烟墨以松树窑烧烟道中清扫取出的烟灰为主要原材料,加上面粉、白酒、老陈醋、烟丝水、冰片、骨胶等10余种辅料,按相应的配比用水调匀后,入锅煮沸至膏糊状,在地窖中藏上三冬四夏,方能使用。松烟墨储藏越久,其墨色也越发乌黑、纯净,更加有渗透力,刷印出的书籍不易褪色且墨香四溢。

而刷印本身也是一项非常考验技巧的工作,它需要经验丰富的刷印师将松烟墨汁用棕帚均匀地轻扫版面,覆上宣纸后,再用棕擦重擦。过程中,其手腕拿捏的轻重分寸都是学问,而且每一种版面需要的力道都不相同。刷印完成后,待版面上的字迹逐渐在纸张上浮现,轻轻掀起,一张单页就完成了。

最后的装帧是要一气呵成的,经过分书、折页、数书、齐栏、穿纸捻、包角、扣面、打眼、打书根、订线、贴笺条等多道工序后,一卷卷带着梨木香、松烟味的古籍线装书就制作完成了。

新中国成立以来,扬州为雕版印刷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早在1960年,扬州市政府有关部门就批准成立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召集雕版印刷艺人60余名,专门从事古版修版及刷印工作,不断传承、保护和传播这项非遗技艺。

猜你喜欢

扬州雕刻技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蹉跎至暮年的初见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传授技艺
传统技艺:匠心传承 技精艺湛
雕刻树叶
“扬州绒花”
雕刻时光
雕刻时光
是“上扬州”还是“下扬州”?
汉代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