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

2021-08-12胡瑞洁李亚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网络成瘾心理干预中小学生

胡瑞洁?李亚红

摘要:中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不成熟,辨别能力差,以及相关家庭和社会因素,容易沉迷于网络。近年来,中小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越来越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对网络成瘾问题,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我们既要用技术手段对中小学生网络成瘾进行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也要从社会道德、社会伦理等多层面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的网络价值观。家庭、学校、社会应该协同合作,担负起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的重任。

关键词:网络成瘾;心理干预;中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0-0068-03

一、网络成瘾的概念及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现状

随着电脑的迅速普及,上网人数日益增多,网民类型也越来越偏向多样化。据2020年3月《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全国9.04亿网民当中,19岁以下占23.2%[1]。网民呈现低龄化趋势,中小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他们无法合理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睡眠不足,故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导致成绩倒退、人际交流淡泊,甚至出现暴力倾向。同时,网络环境复杂,他们因身心发育未成熟、辨别能力差,容易被不良信息诱惑,深陷其中。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网络成瘾纳入精神心理疾病的一类,青少年网络成瘾日益成为困扰社会的热点问题。

网络成瘾,即网络成瘾综合征,也称为病理性网络使用。美国匹兹堡大学金伯利 ·杨 (Kimberly Young)博士[2]将网络成瘾定义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使个体产生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一种无瘾物质的上网行为失控。网络成瘾的一般特征是无法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因此持续时间是诊断网络成瘾的重要标准。一般情况下,相关行为要持续12个月才可确诊[3]。因此, 本文将其界定为:用户上网达到一定时间量后又反复使用互联网, 其认识功能、情绪情感功能以及行为活动, 甚至生理活动偏离现实生活, 受到严重伤害, 但仍不能减少或停止使用互联网[4]。

二、网络成瘾的诱因

(一)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中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还处于尚不成熟的阶段,自控力和认知能力有限,这使得具有匿名性、卷入性特点的互联网对他们更加具有吸引力。另外,中小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渴望交际,喜欢表现自己,通过玩网络游戏,用社交软件进行人际交往,他们自觉实现了自我价值,得到了他人的肯定,这让他们拥有了在现实世界不能即时获得的满足感。

(二)人际关系敏感与焦虑

多数青少年之所以沉溺于网络,源于内心的孤独。网络成瘾者由于自身人格的易感性,对社会化的环境和刺激特别敏感,對他人的反应和评价也十分警觉。换句话说,也就是成瘾者的神经质特点明显,同时对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影响也很在意。首先,这种人际关系的不协调促使他们有更为强烈的社会交往的需求,而网络的匿名性则可以使他们毫无拘束、自由表达。其次,现实人际关系长期不和谐,与同伴群体的接触愈来愈少,使其自身变得更加不合群,这种恶性循环带来的现实不满足感,反而让患者更加依赖网络,幻想在网络上找到自身价值。

(三)家庭与学校因素

网络成瘾与父母教养方式也有很大关系。如果父母过度溺爱孩子,事事包办,这对要求独立的中小学生来说,会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其想要摆脱束缚。同样,如果父母放任自流,与孩子无暇沟通,那么网络世界也会成为他们逃离现实世界的去处。无论是父母的过度保护还是放任自流,都可能会导致他们对网络的依赖。生活在单亲或者不和睦的家庭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性格缺陷,这些高焦虑、高抑郁、低自尊、自我同一性模糊的青少年很容易网络成瘾。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今天,在繁重课业任务和巨大的学习压力面前,一些中小学生不堪重负,加上遭遇的学业挫折较多,于是选择逃避现实,转而投向网络,在虚拟世界中寻求满足感。

三、网络成瘾的干预对策

过度的网络使用不仅会给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学业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因此,基于病理性互联网过度使用日益突出的问题,如何对成瘾者实施专业的、有效的心理干预尤为重要。现阶段国内外主要的干预方法有心理干预、药物治疗及其他干预方法,以心理干预为主,药物治疗及其他干预为辅。本文主要谈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主要使用的是认知行为疗法(CBT),它包括认知干预和行为干预两部分。咨询师使成瘾者沉浸于刺激中,挑战他们的非适应性认知,并训练大脑进行不同方式的思考。干预过程中,成瘾者需要不断地练习咨询师教给他们的新观念和新行为,久而久之就会习得新的自发性或习惯性行为。

金伯利·杨博士[2]提出了ACE理论模型。他认为网络具有匿名性、便利性和逃避现实的特点,所以不能用传统的节制方式进行干预,而应从时间管理、认知重组、团体帮助等几个方面帮助成瘾者。其中有反向实践(打破成瘾者原有的上网习惯,采用新的上网方式)、借用外部制止 (成瘾者必须完成安排的任务,否则无法上网)、制定时间目标(了解成瘾者的上网时间,根据其喜好来强化激励,逐步减少成瘾者的上网时间)、戒绝(一旦戒绝失败,就要减少使用电脑的次数)、设立警示卡 (成瘾者随身携带两张卡片,一张用来写过度使用网络所带来的后果,一张写减少上网时间后所带来的变化,以此提醒自己)、个人清单(让成瘾者列出除了上网外的活动,并按重要等级排序,提高其对现实生活的投入度)、建立支持小组(通过加入不同的社会团体来弥补他们情感上的缺失,获得现实生活的帮助)、家庭治疗(给家庭成员普及网络成瘾的危害,提高家庭成员的交流频率,避免通过网络来寻找情感满足)、解决现实问题与困难(成瘾者反思网络成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积极面对并寻找解决途径)这九种方式。

戴维思(Davis)[5]根据其“网络成瘾认知行为模型”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方法,他认为引发网瘾的必要条件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时间规划。咨询师需要给成瘾者布置家庭作业,并严格按照治疗方案进行。首先,需要了解网络成瘾的原因,列出戒除网瘾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接着与成瘾者讨论戒除网瘾时需要遵循的具体规则,以及上网行为有关的要求。其次,帮助成瘾者制定等级计划,以消除与上网有关的条件强化物。再次,重新建构对网络的认知评价,让当事者在现实世界中有效地与人交流。引导成瘾者寻找理想的自我,把上网时的自我和离线的自我结合以形成完整的自我。

猜你喜欢

网络成瘾心理干预中小学生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尊异质性的关系研究
浅谈中职学生痴迷电子产品的现象与对策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