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教师实现育人方式变革的五个着力点

2021-08-11刘俊利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1年6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立德树人

【摘 要】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是涉及课程、教学、考试、评价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改革,对普通高中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挑战。高中教师需要从学习、设计、教学、解题、命题五个方面着力,提高专业能力,落实立德树人,实现育人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8-0025-04

【作者简介】刘俊利,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江苏连云港,222006)主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新时代开启的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具有综合性,围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涉及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变革、教育方式和教学管理的变革,以及新时代高考评价体系的建构等。这一涵盖课程、教学、考试、评价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改革对普通高中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挑战。面对挑战,高中教师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着力,自主提高专业能力,进而实现育人方式的变革。

着力点一:学习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需要教师有终身学习的体验和方略。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信仰、信念和信心等,更需要教师终身学习作保障。教师的学习成为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力量源泉。

基于此,高中教师的学习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先贤的治学方略和治学境界,以明确学习的策略和终点。如《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告诉我们,治学需经“止”“定”“静”“安”“虑”“得”等环节,治学需使“明德”和“亲民”达到极致。二是教育哲学,以明晰教育的本体内涵。教育乃文化“化人”和人创造文化的过程,“成人”是前提。三是学科专业领域的著作,以透彻理解学科素养的渊源和表征。如史学以史料为研究主体,以求真求实为根本追求,以得出结论或解释历史为研究成果。以此为切入点方能深刻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四是教学领域的著作,以理解教学的本质要求。教学的根本是教学生学得更好,学生学得高效是教学的最高目标,教学的实质就是助学和导学。五是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等教学资源,以理解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教育目标源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源于课程标准与教材等。深刻理解由目标到内容、由内容到目标的主要路径,方能实现目标与内容的融会贯通。六是教育测量方面的内容,以明晰评估教育教学效果的本质。如《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答了高考为何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等问题,这为评估教学效果提供了载体和样本,从而为优化教育教学提供了依据。

在学习方略上,首先要理解学习对象,其次要领会学习对象的教育价值,最后要确定学习对象的使用策略。学习方略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读”中“领会”,即阅读、研究经典文献,从中领会其根本内涵,并自为自行。二是“省”中“内化”,即通过内省、反思等方法,内化自己所学,外善自己所为。三是“悟”中“体验”,即参悟理论,并身体力行。四是“察”而后“践”,即“观”“察”榜样的言行,并自行实践。五是“思”而后“行”,即学思结合,理解、拓展、创新所学,并付诸行动。学习重在深刻,深入理解和领会学习对象;学习的关键在转化,将学习内容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学习的生命是实效,其根本目的是促进自我与学生共同成长;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即孔子所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着力点二:设计

《中庸》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指出了规划设计的基础性地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设计,主要包括主题教育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等的设计。从本体论视角看,它们实质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教育教学设计就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方案。这种学习活动方案主要由内容、步骤等构成,包括學生的学习内容和步骤、教师的助学(导学)内容和步骤、检测和反馈的内容和步骤等。在学习活动方案中,步骤与策略是关键。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学活动设计,其核心内容有四个方面:首先,要体现必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学生易混点、易错点、盲点上设计学习活动内容和方式,设计教师助学的主要步骤和策略。其次,要体现关键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提高关键能力的“卡点”“痛点”上设计学习活动内容和步骤,设计教师帮助学生纾解痛点、疏通卡点的步骤和方法。再次,要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在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厚植爱国情操、增强学习信心等方面设计基本路径和策略,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固植核心价值观的步骤和示范策略。最后,要体现学习效果的测量和评价。在学生体会学习效果、反思学习收获等方面设计主要步骤和策略,设计教师反馈、评估的步骤和策略。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设计,是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有机统一,需着力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与教师助学、导学的有机统一,需着力于教师的有效指导、帮助和引导。其前提是研究学生,以保证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知道学生的学习水平,明确学生的学习风格,掌握学生的情感类型等,是设计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

做好学习活动设计,需用足用好教材等常规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如何用教材等常规教学资源。还要处理好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关系。学习活动方案应以达成和落实集体备课的设计为前提,以展示班级和教师个性为出发点,以促进师生发展为目标。更要处理好多媒体与学习活动方案的关系。学习活动方案是选用多媒体的主要依据,不能以拼凑的多媒体课件代替学习活动方案。教学多媒体的选择和使用,必须以落实活动方案、提高学习质量为目标。

着力点三:教学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学,其核心要素有四:其一,育人以育德为重。《礼记·学记》所说的“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均指出育人就是育德。其二,育人以动情为先。“唤起受教者内在的道德情感”,“从而使受教者能够‘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1]。其三,注重教师的示范引领。如《白虎通》中讲:“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民有质朴,不教不成。”其四,教学的实质是离身与返身的精神活动。作为向普遍性提升的过程,教学的特质就是“在异己的东西里认识自身、在异己的东西里感到是在自己的家”,“从他物出发向自己本身的返回”[2]。可见,“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实质是学生在精神活动中提升精神境界。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学拥有三大特质:强调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强调学生能做的、会做的就放手让学生做,强调教师助学和导学的着力点在学困处、在蒙昧处、在境界提升处。其整体要求有五个方面:

一是取向正确。立德树人的根本在于提升精神境界,强化精神追求,树立正确的信念和信仰。基于此的教学取向,就是引领学生厚植家国情怀。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从必备知识到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等,都指向丰厚家国情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精神追求,提升精神境界。其逻辑关系主要是由知识经能力最后到提升精神境界。

二是面向全体。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前提是不让一位学生“掉队”。基于此的教学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学习获得感,都能品味学习成就感,都有个人存在感。面向全体,需要激励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享受学习过程的能力。需要“逼迫”全体学生走出“舒适区”,进入适当紧张状态,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劲头。

三是落实方案。实施课前设计的学习活动方案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就是将集体备课成果以及具有教师个性的学习活动方案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处理好学习活动方案的“神”与“形”的关系,落实方案的关键在于将“神”转化为学习行为。

四是目的导向。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最大的效益,教学行为的目的性至关重要。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实施要精细,助学的内容与方法要精准,导学的时机与策略要精心。选择和确定交流展示的内容、方式要围绕目的,精讲点拨的方式和内容、价值观的引领和精神境界的提升都需要指向目的。

五是情感为先。激发情感,让学生动情,是教学的前提。如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引起学生惊奇和诧异,揭示学习内容的意义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生活价值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奠定学生学习的坚实基础。

着力点四:解题

纸笔测量是评估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用好权威试题是教学的必要条件。着力于解题,成为高中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这里的解题主要有四层含义:

一是做对题。这是发挥试题的检测功能。对一般学生而言,做对题是基本要求。做对题实质是实现了试题的考查意图。如高考建构了“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体系,试题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考查学生在基础、综合、创新和应用等维度的核心价值观、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等方面的发展和掌握程度。做对题,说明解题者具备了试题考查的主要素养。

二是灵活高效地做对题。这是学优生达到的水平。解题方法更优,会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解决问题;解题效果更好,能快速、简洁地做对题。这一层次仍属于发挥试题的检测功能。

三是透析试题蕴含的学习要求。这是发挥试题的导向功能,使学生能透析试题蕴含的学习要求,并根据这些学习要求,优化自己的学习方略,提升学习品质。达到这一层次的学生应是特别优秀的学生。

四是明晰试题蕴含的助学要求。即教师明晰怎样助学才能让学生灵活高效做对题,这是试题导向功能的又一要求。教师根据考查意图以及试题结构等,理清试题蕴含的学习要求,进而依据学情,确定助学的关键节点、重要策略等,以此提升助学品质。

上述四个层次,前三层次是学生的任务,多数学生能自主达到第一层次,第二和第三层次则需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才能达到。第四层次则是教师解题的核心内容,只有达到了这一层次,才能提升助学和导学品质。

教师解题面临三个方面的任务。首先是“亡羊补牢”。教师发现自己的弱点和短板,分析导致弱点和短板的原因,在自我努力和同伴引领下,寻求和实施有效策略,以补短强弱。其次是助力学生补短强弱。教师由自己的弱点和短板推及学生,参照自我补短强弱的举措,帮助学生补足短板、弥补弱点。最好是防患于未然,重视总结反思,依据学生易错点和易堵点,推测类似的薄弱之处,并采取措施防止学生出现类似的弱点和短板。让学生全面而细致地理解知识,掌握和灵活运用关键能力,发展学科素养,树立核心价值观。

着力点五:命题

命题能力是高中教师专业素养的集中体现。能否依據原则命制出素养立意的试题,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准的重要指标。高中教师的命题,需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课程标准、学习资源等有机融合,即运用情境这一载体,遵循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等考查要求创设问题,以考查学生核心价值观、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等的发展和掌握程度,从而实现考试的教育、选拔和引领教学改革等功能。做好命题工作,需完成四大任务:

一是将课程目标转化为测量目标。课程目标主要是教育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命制试题,首先需要将课程目标转化为测量目标。根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可从核心价值观、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四个维度加以分层细化,将课程目标转化为测量目标。

二是编制多维细目表。将测量目标细化为试题考查目标,编制多维细目表。单题的多维细目表可根据题型、考查目标(核心价值观、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情境来源、难度预估等要素规划试题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三是创设情境、设计问题与拟定参考答案。将多维细目表转化为具体试题,这主要包括创设试题情境,依据考查目标和情境设计问题,拟定参考答案等内容。

四是完善试题。试题完成初稿后还需要进一步打磨与完善。完善试题需评估试题,评估试题可从立意、主题、情境、设问、答案等是否符合规范、是否具有科学性等角度进行。如评估选择题,需从立意的明确性、主题的鲜明性、情境的有效性、题干与选项的一致性、选项间的同质性、价值观的正确性等角度,审视试题,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进行完善。

教师命题一般经历模仿、改造、原创三个阶段。模仿即模仿权威试题,仿照历年优秀高考试题的样子命题,以实现考查意图。这种试题仅具备了优秀试题的“形”,缺少优秀试题的“神”。“形神兼备”的试题就是原创试题。达到试题原创,需经历改造这一环节。改造试题就是依据自己的考查目标、立意和主题,按照自己制定的多维细目表,运用权威试题的情境材料,从新角度设计问题,拟定参考答案。

教师命题可从命制一道题开始,发展到命制一组试题,最后到命制一套试卷。这一过程既是教师命题水平提高的过程,也是教师逐渐成长的过程,更是教师拥有存在感乃至感受幸福的过程。能命制合格的试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更有保证了。

【参考文献】

[1]詹世友.教化:荀子伦理思想的本旨[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1-8.

[2]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7.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立德树人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财政部下拨46.3亿元普通高中助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