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后感:屏幕内外的心灵共鸣

2021-08-10张燕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李焕英观后感女儿

张燕

文题速递

你看过不少电影和电视剧吧,其中哪一部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就此写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津

观后感是屏幕内外的心灵共鸣、同频共振。

首先,屏幕上打动你的内容和你观影后的万千思绪要“同频”,要具有同一性。把二者联结在一起的,就是你的“感”。“感”可以是感性的情感,也可以是理性的思考。“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被屏幕上的几句台词、一组镜头、一个人物或一段情节触动而产生的,要和屏幕上的人、事、景、物有内在的一致性。有“感”之后,还要联系屏幕外的阅读经验、生活经历等加以论证。这些阅读经验与生活经历也要和“感”相关。这样,整篇观后感就成了一个内在一致的整体,不能写得牛头不对马嘴。

光“同频”不够,还得“共振”。“共振”表现在内容安排上,指屏幕上的人、事、景、物和屏幕外的阅读经验、生活经历不能在观后感中截然分开,而是互相穿插、交融的。“共振”表现在表达方式上,需要夹叙夹议:描述影视内容时,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加以剖析;阐述自身感悟,要佐以自己读过的书、见过的人、做过的事进行支撑。总之,不论描述屏幕画面,还是讲述相关人生經验,都要以“感”为准绳,有取舍,有侧重,而不能放任“烧野火”,讲着讲着就扯远了。

习作展示一

人生无法穿越——《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姚东篱

春节期间,一部名为《你好,李焕英》的电影在网上“火”了起来。看过网友的如潮好评后,我不明白:一部亲情片凭什么有几十亿的票房?带着疑惑,我走进电影院。

催泪是意料之中的,但没想到,开演不到二十分钟,当“问题少女”贾晓玲穿越回1981年,因深感愧对发生意外而生命垂危的母亲李焕英,以一种“把我欠你的都还给你”的方式努力让母亲高兴时,我对她极力想补偿的心情感同身受,第一滴眼泪悄然滑过我的脸庞。

自以为帮了母亲的晓玲开心地准备返回现实,可牛仔裤上的补丁图案让她发现“可是我妈还不会缝啊”,于是镜头开始以李焕英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一穿越故事。原来,母亲早女儿一步穿越到过去,只是为了让女儿少一点愧疚,她在尽力配合女儿为自己所做的一切。

原以为穿越可以改变母亲的人生轨迹,没想到更添悲伤,晓玲和观影的我们在泪水中渐渐领悟:人生无法穿越,很多遗憾一旦铸就,永远不可再来。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能与贾晓玲的“亏欠感”共情。从小,母亲就说我很聪明,夸我“很棒”。而我,就如剧中台词“我这一辈子,就没做过一件让我妈高兴的事”,小学时成绩掉了队,初中又往下掉……难道我也要像贾晓玲一样,等意外降临才追悔莫及?

也许,母亲也会像李焕英一样对我的遗憾说“没关系”,可这真的没关系吗?晓玲曾告诉母亲,将来有出息了要给母亲买敞篷车。可电影结尾,当敞篷车副驾驶位空空时,我深深感受到人生不可承受之重。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为什么明知如此,人们还是心存“穿越”的幻想?或许因为我们对拥有的一切已经习惯,不觉其可贵。片中李焕英为晓玲缝裤子时,晓玲根本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而是心安理得地接受。也许子女在没成为父母之前,永远无法想象、理解父母对自己无穷无尽的爱。我们习惯将被爱看得理所应当,甚至逃避早已识破但不敢承担的真相,于是只能继续遗憾。

不仅亲情,世间万事皆是如此。“总是要等到睡觉以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一曲《童年》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总是要等到病床之上,才想起健康是多么可贵;总是要等到人世沉浮,才明白功名利禄转头空……

《你好,李焕英》这部用穿越贯串起来的电影充满喜剧色彩,其实内核是一出悲剧,让我停下匆忙的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正因为不可重来,生命才愈显珍贵。当我们发现人生无法同时跨入同一条河流时,当我们发现人生根本无法修改时,才更懂得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让每个观众看到自己,思考人生,或许这才是电影打动观众的真正原因。

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更无法像电影中一样穿越到过去改变历史。愿我们做应做之事,行当行之路,让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

(浙江杭州市妙语天然专修学校)

点评

小作者从电影前后穿越的剧情反转中感悟到,人生无法穿越,遗憾难以弥补,唯有珍惜当下。

小作者围绕感点,将自己的经历与影片中的晓玲进行对比,“观”与“感”交叉,戏内外交融;再由亲情上升到人生,揭示出影片更具普遍意义的深刻内涵。

习作展示二

有人默默爱着你——观《你好,李焕英》有感

杜金杭

“如果有下辈子,我当你妈。”贾晓玲醉眼蒙眬地说。

镜头切换,母亲李焕英背着身材壮硕的女儿,一步一喘艰难前行,对着醉酒的女儿说:“下辈子,还是我当你妈。”而这些,身为女儿的晓玲却不知道。

这催泪的一幕,出现在电影《你好,李焕英》中。电影前半部分,贾晓玲穿越到过去,做了许多事让年轻时的妈妈开心,来弥补自己内心的愧疚。直到她看见裤子上的补丁图案,才知道妈妈也穿越过来了,并用行动默默配合自己,一下子泪如雨下。

我们常常像电影里的晓玲这样,觉得自己独立了,有能耐了,只是没有意识到,父母总是无声无息地守护着孩子,默默地承担全部。

电影中的穿越桥段虽然离谱,饱含的情感却那么熟悉,生活中总是有人默默爱着你,而你却浑然不觉,或者后知后觉。这样“润物细无声”的爱其实无处不在。

“细无声”的爱近在身边。每次我到外婆家,都能吃上新鲜的饭菜,直到我偶然看见外公外婆躲在一旁默默地吃着剩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不是这次偶然发现,我永远不会关心剩饭去哪儿了,也永远不会知道外公外婆对我的爱,我可能永远会觉得吃新鲜饭菜是理所应当的。

默默的爱可能在远方。当春节假期万家团圆举杯欢庆之时,你可曾想过,是谁在平凡的岗位上加班,提供新鲜的食材?当灾难来袭时,是谁披甲而行,护佑一方平安?最近网上曝出四个边防战士为国壮烈牺牲的事。“一个人就是一座界碑”,他们在人迹罕至的边关守卫着祖国,默默守护我们的平安幸福,却没有几个人能叫得出他们的名字,在此之前,我甚至对“边防军人”一无所知。即便这样,他们还是默默爱着,从“我”到“我们”。

正因“细无声”,很多爱不仅不易被察觉,还可能让人误会。我曾听过一个故事:丢了婴儿的主人一怒之下杀了自家嘴上有血的狗,找到被狗藏起来的孩子后,主人十分后悔,原来狗咬死了准备吃婴儿的狼。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虽然是条狗,但被误会的岂止是狗?电影中的晓玲,一度以为母亲希望自己替她长脸,直到母女谈心,才知道母亲求的,不过是女儿的健康快乐。再看生活中,父母给孩子报了学习班,孩子却不耐烦地抱怨着,根本没想到父母为了我们,加了多少班,省吃俭用了多少天。交警节假日无休维持交通安全,有人却为一纸罚单而心生怨恨……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默默为你负重前行。”如此“润物细无声”的爱,汇聚在一起,才让我们的生活有了温度。

从现在起,擦亮眼睛,珍惜爱我们的人,不要辜负每一份爱与善意。

(浙江杭州市妙语天然专修学校)

点评

作文紧扣标题“有人默默爱着你”,从电影最能体现“有人默默爱着你”的一个画面切入,再有侧重地概述影片,顺势提出观影感受——“有人默默爱着你”。紧接着,从身边到远方,层层递进,摆事实、讲道理,不断强化“有人默默爱着你”这一感点,结尾呼吁不要辜负每一份爱与善意。全文一线贯之,逻辑严密。

猜你喜欢

李焕英观后感女儿
《你好,李焕英》 观后感
优秀的贾玲背后站着一个李焕英
《你好,李焕英》:如果这就是TA想要的呢
你永远是我心中的女神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如何写好观后感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
和女儿的日常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