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似看山 起伏为美

2021-08-10赵福海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1年19期
关键词:勒索老伴电话

赵福海

名家引路

意外的勒索

〔美国〕比尔·普洛奇尼

站在门廊上的男子高高瘦瘦,浓密的眉毛像是额头上一块几乎无间断的黑色长条。

他说道:“是索普先生么?埃米特·索普先生?”

“你有何贵干?”

“是生意上的事,先生。”

“我想不到有什么原因让你进入我家,除非你表明此行的目的。”我说道。我开始有点恼怒。

“索普先生,简单地说,我到这儿来为的是勒索你。”

“该死的,你觉得你了解我多少情况?”

“索普先生,我所知道的,足够我索要每月区区一千五百美元。”

我僵硬地说道:“摊牌吧。”

“如你所愿。”布坎南靠在椅背上,双手搭成尖塔状,“1977年4月,你与一位背景可疑的投机商人亚瑟·鲍威尔先生合谋,通过对某些房地产物业所做的欺诈性不实陈述而窃取了五十万美元。你们成功地实施了阴谋,并且平分了那笔赃款。”

他停顿了一会儿,注视着我。见我一声不吭,他笑了笑,继续讲道:“鲍威尔先生把他那份钱挥霍在许多高风险的投机交易上。他于1982年因突发心脏病死于洛杉矶——死的时候基本上身无分文了。另一方面,你用那笔钱作为资本,用震慑战略获取了莱山德制药公司的控制权。震慑战略用得很成功,你如今不仅成了公司首脑,还是商界受人尊敬的成员,竞选公职时也是排名领先的候选人。你在竞选参议员,对吧?”

我深吸一口气,屏住气,再缓缓呼出。“好吧,”我说,“好吧,布坎南。我会付你钱。”“明智的决定,索普先生!没有躲闪,也没有虚张声势或者恫吓;正符合我对你的期望,先生。”

我走向书架,挪走几卷托尔斯泰作品。摁下书后面墙上的一个小按钮,一块面板滑开,露出保险箱。几秒钟之后,我打开了保险箱。一把点三二的左轮手枪与一捆重要文件是箱内仅有的东西。

我的手指紧摸住手枪,闭上眼睛,思考了片刻。我有没有另一种选择?没有,我疲倦地判断到,这是唯一的办法。我举起手枪,转过身,对准了布坎南。

“你……你不能杀我!”男子几乎尖叫出来,“我手头的证据……在同伙的手上。如果有人发现我死了,所有证据都会移交给当局——”

“闭嘴。”我毫无憎恨地说道。在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特别老迈。“我不打算杀了你。”“那么你是要……?”“报警。”我说。

“想象你在做什么,伙计!”男子绝望地叫道,“你会丢脸蒙羞,事业尽毁!为了什么呢?区区每月一千五百美元吗?看在上帝份上,索普,你负担得起每月一千五百美元!”

“我负担得起么?”我说,“我现在每月要付两千美元给一名男子,他的叔叔在房地产骗局里上过当,他又不知怎么发现我与骗局有关;要付一千两百美元给一位小会计师,他碰巧发现并正确地理解了一些旧记录;还要付一千美元给一个女人,她是亚瑟·鲍威尔过世之前的情妇——所有这些,都是为让他们继续沉默下去。”

我叹息了一声,那是接受现实后的叹息声。“不,布坎南。我负担不起每月付给你一千五百美元。就算我负担得起,我也不会给。一个男人只能承受这么多压力与内疚,再多就达到忍耐极限了。布坎南,第四名勒索者就是我的极限;你就是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

我用空着的那只手捡起话筒,拨打起报警电话。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技法提炼

“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潆洄,便是死水。”写作记叙文,要以曲折生动的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要想让作文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同学们可以结合个人特点和作文内容,选择不同的形式,如先抑后扬法、设置悬念法、事件巧合法、欲擒故纵法、伏笔照应法、误会掀澜法、情节突转法、情感起伏法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出匠心独具的好作文。范文中有几处可供借鉴:

1.出人意料,超越常理

文章开端直接交代一个男人来勒索索普先生,这是一种超越常理的写法,也为全文设置了一个悬念:他为什么要勒索?并且是这么明目张胆地勒索?这样,就会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想要一探问题的究竟。

2.层层解疑,巧设铺垫

在二人交锋的过程中,作者进行了一次又一次铺垫,使整个情节曲折生动。布坎南说出了索普不为人知的内幕,使前面的勒索有了根据,又自然引出后文索普先生取枪报警这一情节,从而形成一波三折的情节特点。

3.情节突转,扣人心弦

文章结尾处,索普先生想要报警这一看似不合情理的举动,又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原来,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勒索,与其在这样的状态中生活,还不如去自首,这样,他才能彻底得到解脱。这一情节的突转,使整个故事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一篇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记叙文,体现的是一种精巧的构思。具体写作时,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思维特点,按照故事发展的基本规律,选取恰当的手法,营造出起伏曲折的表达效果。

学子佳作

线上线下

乔镜伊

“嘟——”老陈忐忑不安地捧着小木桌上的电话,生怕在漫长的“嘟”声后突然听见“对方暂时无法接听”的语音提示。“喂?是爸吗?”电话那头终于接通了。老陈赶忙歪过头,贴向手中的电话:“哎,是,是我。兴儿啊,吃过饭了吗?”此时已是晚上九点多,有谁还没吃晚饭啊!电话那头,儿子的声音却忽然局促起来,“啊……快了快了,今天的活儿有点多,才完工。爸,您和妈吃过了吗?”老陈忧伤地望向身后的老伴,换上一种轻快愉悦的语气:“吃过啦,我和你妈包了你最爱吃的饺子,想着你什么时候活儿轻了,回家吃顿饭呢。”“回家啊……估计最近没时间。工地里活儿太重啦!”“这样啊……我和你妈先睡啦,你吃过饭也早点睡吧。”老陈咬了咬干裂的嘴唇,又缓缓地说了句:“吃点好的!”电话那头的人愣了一下,但很快回复:“好嘞,晚安啦,爸。”“嘟——”电话挂断了。

老陈和老伴生活在僻远的乡村,膝下唯一的儿子宝兴进城打工。寒来暑往,儿子回家的次数愈来愈少。儿子不在家的日子里,老两口唯一期盼的便是电话铃声响起。老陈每日都会望着长长的电话线出神——这电话,已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

“老婆子啊,春天马上就到了,你一定要快点好起来啊。”老陈轻抚着老伴,过了好一会儿,老伴儿才艰难地说:“咳……我不要紧,咳咳……兴儿他怎么样,能不能回来……”话还未说完,又是一连串咳嗽声。老陈赶紧轻拍老伴:“兴儿挺好的,就是忙了些,过段时间才能回来……”老伴失望地闭上眼,喘息了好一会,才渐渐睡去。老陈背过身,用黝黑的手背悄悄在脸上抹了一把眼泪。

村外,一个年轻人正埋头赶路。虽然夜黑风高,路也不好走,可他的步子却很轻快。因为走得急了些,他偶爾停下喘口气,仰首面对茫茫无星的黑夜,他的眼中闪烁着明灭的星河……

“嘟——”小木桌上的电话又响了。“喂?是爸吗?”老陈接起来,惊喜之余不免有几分疑惑:“哎,是我。兴儿啊,怎么又打来了呀,是不是想家了?我和你妈都盼着你回家吃饺子呢……”老陈努力遏制住对儿子的思念,嘴角扯出一丝无力的微笑。他用力探着身子,仿佛想让蜷曲的电话线把自己的身体传送到电话那头。电话那头的男人低低地笑着说:“爸,您甭急着问。先开门吧!”

老陈如梦初醒,一把丢下电话,踉跄着奔向门口。一开门,只见结实挺拔的儿子正拎着行李伫立在那儿,冲着年迈瘦弱的父亲咧开一个孩子气的笑:“爸,我回来了!”

荒僻的小乡村并无绚丽绽放的烟火,但小木桌上的那团电话线却弯曲成了一朵朵最美丽的烟花,在月光的照耀下,点亮了温馨的小屋。

点评

作文以电话为线索,巧妙呼应“线上线下”这一标题。第一次电话响起,在对话中揭示了父子之间的思念、牵挂之情,以及父亲对儿子不能回家的失望和遗憾;第二次电话响起时,情节突转——儿子回来了,原来第一个电话是儿子为给父母制造惊喜而说的善意的谎言。作文情节一波三折,构思巧妙,使读者在会心一笑之余又有着深深的感动。

猜你喜欢

勒索老伴电话
我和老伴的快乐“毽 ”身法
情绪勒索:警惕以爱之名的伤害
意外的面试电话
遭遇勒索
勒索
和老伴一起洗脚
电话求助 等
春天的电话
退休老人就怕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