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空间阻隔 促共研共学

2021-08-10包晓英李红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1年8期
关键词:辅助交流课文

包晓英 李红

【教学背景】

《牛和鹅》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年生活”,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四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批注技能,但对于“批注”这个术语和多角度的批注方式还是比较陌生的。本节课以“互联网+义务教育”“1对3”同步课堂的形式进行,这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完成传统面授的基本目标,还要创设四地师生“共研共学”的交流环境,更要处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四地师生的共同成长。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讲教师与辅助教师创设了丰富的学习支架,比如导学单、微课等,突破空间阻隔,实现四校“同步学习”的目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搭建四方交流平台

主课堂

师:今天,我们要进入一个崭新的大课堂。瞧,屏幕上还有三所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我们将一起进入课堂。让我们打个招呼吧!同学们,请仔细看大屏幕,你看到了怎样的牛、怎样的鹅?

(出示课件)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袁枚《所见》

小儿著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杨万里《观小儿戏打春牛》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高启《牧牛词》

(播放“鹅追赶人”的视频,学生读诗句、看视频,并交流看法)

分课堂

分课堂的辅助教师在课前以“童年”为主题布置学习环境,包括童年的诗、童年的歌、童年的画、童年的书、童年的报等。借助网络,辅助教师与主讲教师进行充分研磨,共享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并对主课堂的教学设计提出意见和建议。在课前谈话这个环节中,分课堂学生积极参与读诗活动,观看视频,并进行交流。

(教学思考:“互联网+义务教育”“1对3”同步课堂是互联网背景下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异地师生组合到同一频道进行教学互动。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和“网络研磨”均有助于学生和辅助教师进入课堂情境,为接下来的课堂互动交流奠定基础。此外,通过这个环节,教师也可以测试四方教学硬件设备是否正常。)

二、激趣导入,活跃主客学习空间

主课堂

师:著名作家冰心曾说过:“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每个人的童年是不同的,又是相同的。你的童年发生过哪些令你记忆深刻的事情呢?你有没有遇到过令你害怕的人或物?你是怎么处理的?

(四校学生讨论交流)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两种截然不同的动物(板书“牛和鹅”,“牛”字小,“鹅”字大)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写吗?

生:因为课文中说“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师:牛和鹅,你更害怕哪一个呢?为什么?

(四校学生随机发言)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文中是怎样写的。

分课堂

分课堂的辅助教师同步板书课题,指导本班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话题。教师时刻关注本班学生的讨论情况,并挑选学生代表参与四校交流。

(教学思考:本环节以单元主题“童年”导入,唤醒学生心中的童年记忆,并为本单元的习作做铺垫。回忆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上通过有趣的板书、小组讨论等活跃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问题设计由浅入深,教师带领学生渐入文本。互联网同步课堂需要的是“同步”,所以设计围绕单元主题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重温四所不同学校不同学生不同的童年生活,可以使成长于不同环境中的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三、整体感知,以赛促学检查预习

(一)分类学词,在读词中感受童年

主课堂

师:同學们,之前我们布置了预习课文的任务,相信大家已经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来赛一赛,看你学得怎么样。

(出示课件)

霖哥儿    金奎叔

嘎嘎    啪嗒啪嗒     吁哩哩哩

摸胳膊  握拳头  扳牛角  捶牛背  掐脖子  摔酒瓶

(1)开火车读词,及时评价,纠正读音。

(2)小组内说一说哪些字容易写错,应该怎么记。

(3)四校学生赛读第二组拟声词,教师评价。

(4)引导学生发现三组词语的特点。

分课堂

三位辅助教师在各自班级内指导学生自由练读词语,分组讨论易错字,分享记词法,并组织学生参与对第二组拟声词的赛读。四校赛读呈现出四方此起彼伏的互动氛围。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三组词语的特点。

(教学思考: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生字词教学可以不必那么细致。但对于一些难写的字,教师仍需要给予提示,使学生巩固识记技能。特别是在这样的大课堂中,分组讨论、各班竞赛这样的方式很有必要,可以缩小学生学习的空间距离,激发学习动机,从而充分发挥辅助教师的作用。分课堂的讨论和指导定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二)借助导学单,在书写中感受童年

主课堂

师:下面请大家拿出导学单,完成填空并读一读。我们用3分钟,请各分课堂的老师统计好导学单的正确率。我们来比一比。同学们,开始吧!

(出示课件)

课文记叙“我”(    ),接着写在(    )的帮助下(    ),从此(    )。

分课堂

辅助教师进行巡查,记录学生完成导学单的正确率,对部分完成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之后,分享各班的正确率,在正确率最高的班级中,由教师挑选一名学生投影交流导学单。其他分课堂学生聆听并进行相应的修改。

(教学思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课上引导学生借助导学单,在关键词的提示下进行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此环节还统计了正确率,为精准导学提供了支撑。学生在梳理文章内容和开展竞赛的过程中回味童年的滋味。

同步课堂上,激励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运用“以赛促学”的方式让不同空间的学生进行同步互学。竞赛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获胜欲望——分课堂和分课堂竞争,主课堂与分课堂竞争,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成倍增长,既拉近了学生与学生的距离,也拉近了各个学习小集体之间的距离,真正体现了异域共学模式。)

四、聚焦批注,合力探究阅读方法

(一)了解批注,学习批注方法

主课堂

师:读了课文,会学习的同学一定已经发现了,这篇课文和我们之前学的课文有一些不同。

生:旁边多了一些小字。

师:是呀,在读课文时把自己的思考记录在课文旁,这样的学习方法就是“做批注”。(板书“批注”)其实这样的读书方法,我们并不陌生,看——

(出示学生笔记)

师:像这样运用一些符号进行标画,在课文旁边写文字,都是在运用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下面让我们通过观看微课来了解批注。(播放微课)微课中,我们的学习伙伴丁丁一共写了5处批注。他除了在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批注外,还从哪些角度进行批注呢?请同学们先默读课文,再同桌两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单。

(小组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分课堂

辅助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微课,分发学习单,巡视并指导学生完成学习单。指名学生参与四校交流,并肯定积极举手、认真听讲的学生。

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了解什么是批注,通过同桌交流完成学习单,积极参与四校交流。

(教学思考:微课、学习伙伴、学习单的引入为学生搭建了学习支架,能有效地突破学习重难点。尤其是微课,可以简要、直白地告知学生什么是批注以及批注的5种形式,是很有效的学习资源。这些支架的充分运用,可以引导四地学生充分参与学习,避免了言语问答式教学的单一和乏味。)

(二) 尝试批注,体会“我”与鹅的不同态度

1.“我”怕鹅

主课堂

师:现在让我们也试着来做批注吧。请同学们再细细地读读课文,想一想:在那难忘的经历中,“我”对鹅是怎样的态度呢?可以从哪里感受到?像小伙伴丁丁那样在课文边上做批注。

(出示课件)

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交流重点:从“远远地”“绕个大圈子”可以看出“我”十分怕鹅。

(此处由三位辅助教师轮番与各自班级的学生交流,具体见分课堂展示)

师:在鹅面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我”?用一两个词来形容“我”的狼狈样。

(学生回答:极度恐惧、胆小如鼠、狼狈不堪、惊慌失措……)

师:我们能读出“我”的这种害怕和狼狈吗?我们来比一比吧。

(四校赛读)

师:同学们,你们真能干,边读课文边用圈一圈、画一画、写一写的方法做了批注,而且批注时还从不同的角度着手。每个班级的同学都有自己的发现和理解,可真了不起!

分课堂

(1)三位辅助教师带领学生分别对以下句子进行交流。

◇出示句子一。

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交流重点:从“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悄悄地”“很害怕”“怕”等詞语可以看出“我们”怕被鹅发现的心理。

◇出示句子二。

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

交流重点:从“急急逃跑”“吓得腿也软了”等词句可以看出“我”怕鹅以及“我”被鹅追赶时惊慌失措的样子。

◇出示句子三。

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交流重点:“掉”和“脱”两个字写出了“我”的狼狈,而且“我”还“又哭又叫”。两个感叹号表现了“我”被鹅咬住后那种极度恐惧的心理。

(2)指导学生参与四校赛读,对本班学生进行朗读评价和批注评价。

(教学思考:此环节实现了主分课堂轮番展示的模式,针对体现“我怕鹅”的4处语句进行四校交流。本环节可以充分感受四校师生的课堂配合度,感受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的四所学校的学生对于批注的不同理解,增加师生在互动交流方面的经验,取长补短,让批注的角度更广,让交流的范围更宽。

围绕“批注”,学生从了解批注到尝试批注,循序渐进,经历了从“知道”到“会做”这一过程。他们在探究中分享批注,共享其他空间同学的学习成果。跨越空间的交流实现了思维的碰撞。四校赛读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在饶有趣味的赛读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深化。)

2.鹅不怕“我”

师:“我”是如此怕鹅,那么鹅对“我”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继续读课文,做批注。自己有所发现后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四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抓住鹅的动作、神态、声音进行批注、交流、分享,体会鹅的神气十足、目中无人。

(教学思考:在之前学习“我”怕鹅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已习得批注的方法并展开实践。本环节再次让学生自主学习,边读边做批注。四校分享交流,以此巩固学生的批注技能。

学生通过解读“我”和鹅的不同态度,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这看似是两条独立的线,但通过查找,不难发现,这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奠定基础——金奎叔不怕鹅,鹅怕金奎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课堂和分课堂各自的作用,采用分课堂独立学习、主分课堂推磨式学习、主分课堂融合性学习等方式,有效实施教学。)

五、总结延伸,激活思维同步发展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是不是真的呢?

(四校学生随机发表观点,进行思辨,并阐述理由)

师:谁说得对呢?下节课我们再见分晓。

(教学思考:思辨性提问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此环节有辩论的色彩,学生结合本堂课的学习,围绕教师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思維的碰撞,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提炼和升华。四方学生的观点也是基于不同地域、不同学习环境、不同学习基础和生活习惯的整体融合而成的。这是一次“拓展式”的同步体验,同时也为下节课的深入学习做了铺垫。)

【教学反思】

“互联网+义务教育”“1对3”同步课堂为城乡教师特别是偏远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同时也为信息化教学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新样态。通过此次教学活动,可以总结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的几点内容。

(1)从学生学情来看: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同步课堂的教学要顾及不同地区学生的差异,不仅要关注农村学校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不能因此顾此失彼,还要关注城镇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况。

(2)从学习效果来看:师生之间的互动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这决定了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讲教师一定要同时关注四地学生的学习状态,努力创设有效的课堂互动支架。尤其要关注其他分课堂的学生,发挥辅助教师的作用,使教学活动最大程度地覆盖到每一个学生,让全体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3)从教师角色来看:城镇学校的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了解农村学校教师的实际需求,可以通过课前交流、课中互动和课后研讨等方式来加强彼此的联系。在开展线上互动的同时,尽可能地进行一些线下的联系,比如送教下乡,辅以线下面对面的沟通,进一步促进城乡教师间的专业互研。

“互联网+义务教育”“1对3”同步课堂是一种打破传统教学形式的有益尝试,它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在“主讲教师+辅助教师”“主课堂+分课堂”的形式中,不仅提升了所有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也让四地的学生享受到了更为丰富的“优师资源”和“同学资源”。

(浙江省嘉善县吴镇教育集团吴镇小学   314100

浙江省嘉善县天凝小学   314100)

猜你喜欢

辅助交流课文
如此交流,太暖!
构造辅助函数妙解压轴小题
交流平台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交流平台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