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效能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心理韧性、自我效能感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1-08-10李结霞苏影红胡贵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19期
关键词:肾衰竭韧性效能

李结霞,苏影红,胡贵芳

(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内三科,广东佛山 528200)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结局,患者需通过血液透析来替代部分肾脏功能,但血液透析疗程长、治疗费用昂贵、存在较多并发症,患者易在治疗过程中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影响其治疗依从性,导致血液透析效果不理想[1]。自我效能反映着个体在某种行为中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患者的自我效能直接影响其思考、行为、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护理旨在帮助患者坚定信念、增强信心[2]。认知行为干预能够帮助患者纠正错误认知,促使其改变自身行为[3]。该研究选取2020 年1—12 月在该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70 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探讨自我效能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7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摸球法分成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 观察组中男性 17 例,女性 18例;年龄 28~76 岁,平均(43.71±5.28)岁;透析时间 6~37 个月,平均(20.26±6.59)个月。 对照组中男性 18例,女性 17 例;年龄 26~77 岁,平均(43.75±5.32)岁;透析时间 8~35 个月,平均(20.23±6.56)个月。 比较上述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经血生化检查、肾功能检查、尿常规检查确诊为慢性肾衰竭; 均在该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透析时间≥3 个月;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晰,可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沟通; 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原发性疾病者;合并慢性贫血、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视听功能障碍者;中途退出该研究者。

1.3 方法

两组均进行血液透析,2~3 次/周。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讲解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定期接受透析、指导其健康饮食及运动等。

观察组采用自我效能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具体如下。(1)制定目标:结合慢性肾衰竭患者病情及血液透析情况,由护理人员与患者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预目标,将总目标分为若干个阶段性目标,指导患者记录目标达成情况。(2)替代性经验:定期开展慢性肾衰竭病友会, 鼓励患者间分享经验、 相互学习。(3)言语沟通:保持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积极主动地了解患者病情进展和血液透析情况,在沟通过程中多使用激励性语言,强化患者治疗信心。 (4)家庭、社会支持:鼓励患者多参加集体性活动,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嘱其给予患者充足的家庭支持。(5)认知评估:评估患者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的认知水平,整理其知识薄弱点,结合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等资料为其制订适宜的认知宣教方案。(6)重建认知:为患者开展一对一健康宣教,讲解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纠正其既往错误认知,建立科学的认知理念,并使患者了解保持健康生活习惯的必要性。 (7)行为干预:叮嘱患者按医嘱服药、适当运动、健康饮食、定期接受血液透析,引导患者将正确认知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改正不良生活习惯。 (8)认知强化:叮嘱患者家属监督患者饮食、锻炼情况,不断强化认知理念,鼓励患者坚持健康行为、自觉约束自身。

1.4 观察指标

(1)心理韧性:采用中文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韧性,该量表共包含3 个维度,其中坚韧性总分52 分、乐观性总分16 分、力量性总分32 分,得分与心理韧性呈正比。 (2)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感,该量表共包含10 个条目,总分10~40 分,得分与自我效能感呈正比。(3)治疗依从性:采用该院自制的治疗依从性量表(Cronbach's α=0.887)对患者的生活习惯、定期透析、服药等方面依从性进行评估,各方面总分均为0~10 分,得分与治疗依从性呈正比。(4)负性情绪: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 抑郁情绪, 两量表均采用0~4 分计分,HAMA 共包含14 个条目,得分≤7 分为无焦虑,8~14分可能有焦虑,15~20 分肯定有焦虑,21~29 分肯定有明显焦虑,>29 分有严重焦虑;HAMD 共包含17 个条目,≤7 分为无抑郁,8~20 分可能有抑郁,21~35 分肯定有抑郁,>35 分有严重抑郁。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性别等计数资料的表示方式为[n(%)],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年龄、CD-RISC 等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表示方式为(),差异比较采用 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韧性比较

在CD-RISC(坚韧性、乐观性、力量性)评分方面, 两组干预前各项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各项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韧性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心理韧性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 坚韧性干预前 干预后乐观性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35)对照组(n=35)t 值P 值25.18±3.34 25.12±3.29 0.076 0.940(43.75±3.12)a(36.28±2.96)a 10.276<0.001 5.23±1.15 5.26±1.17 0.108 0.914(12.68±1.53)a(8.51±1.10)a 13.092<0.001力量性干预前 干预后14.36±2.52 14.32±2.26 0.070 0.945(26.03±2.18)a(22.19±2.57)a 6.741<0.001

2.2 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比较

在GSES 评分方面,两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比较[(),分]

P 值后0.899±3.19±3.73 35<0.001 t 值 P 值16.298 8.195<0.001<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在治疗依从性(生活习惯、定期透析、服药)评分方面,两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 生活习惯干预前 干预后定期透析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35)对照组(n=35)t 值P 值4.23±1.66 4.18±1.62 0.128 0.899(8.27±1.05)a(7.11±1.19)a 4.324<0.001 5.37±1.25 5.32±1.28 0.165 0.869(8.56±0.63)a(7.34±0.72)a 7.544<0.001服药干预前 干预后4.75±1.33 4.71±1.36 0.124 0.901(8.14±1.59)a(7.00±1.12)a 3.468 0.001

2.4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

在HAMA、HAMD 评分方面, 两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4。

表4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HAMA干预前 干预后HAMD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35)对照组(n=35)t 值P 值17.85±2.32 17.92±2.36 0.125 0.901(12.51±1.12)a(15.73±1.23)a 11.451<0.001 23.24±2.57 23.29±2.53 0.082 0.935(14.06±1.55)a(18.11±1.32)a 11.769<0.001

3 讨 论

慢性肾衰竭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可表现为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代谢产物潴留,进而引起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4]。慢性肾衰竭患者可通过血液透析来清除血液中的代谢物及多余水分,以此延长生命,但长期血液透析对患者体质有一定影响,易导致营养失衡、血压不稳、心肌缺血等并发症,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可能使其对治疗丧失积极性[5-6]。 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干预方式非常必要。

常规护理干预缺乏针对性,虽然能够给予患者相应的健康指导, 但对其心理状态的重视程度不足,患者可能出现配合度不高、 治疗依从性下降等问题,不利于干预工作的有效开展[7]。 自我效能护理以自我效能为核心概念,可帮助患者坚定达成干预目标的信念,同时增强患者应对疾病的能力[8-9]。 制定目标能够有效地调动患者积极性,促使其朝着目标而努力,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还能够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进展[10];替代性经验可通过病友会的形式使患者获取间接经验,从而学习到他人的策略或方法,增强自我效能感;言语劝说可拉近护患关系,通过劝告、建议不断强化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其正性心理情绪[11];家庭、社会支持可增加患者对生活的热情, 使其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等资源,获取支持和帮助[12]。 多数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在治疗和干预过程中易因错误认知而出现不遵医嘱的行为,可能影响血液透析效果[13]。 认知行为干预能够帮助患者建立正确认知,并将认知与行为训练相结合,不断强化患者健康认知理念,纠正其错误行为,该方式还可提升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重视度,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升干预效果[14-15]。 认知评估可帮助护理人员准确了解患者认知水平,以此针对其知识薄弱点开展宣教,提升健康宣教效果[16];重建认知能够向患者灌输正确的认知理念,通过改变错误认知来影响患者行为水平,使其了解配合治疗的必要性[17]; 行为干预能够指导患者健康生活,避免不良行为习惯影响血液透析效果;强化认知可通过家属对患者进行监督,促使其将正确认知行为坚持下去[18]。

从该研究结果可知,在CD-RISC(坚韧性、乐观性、力量性)评分方面,观察组干预后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自我效能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能够调动患者积极情绪,增强其在面对疾病时的应对能力,以此增强患者心理韧性。 在GSES 评分方面,观察组干预后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自我效能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可坚定患者信念,提升其对抗疾病的信心, 帮助患者建立稳定的自我效能感。在治疗依从性(生活习惯、定期透析、服药)评分方面,观察组干预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自我效能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能够帮助患者纠正既往错误认知,使其了解到配合治疗的重要性,进而提升治疗依从性。 此外,在 HAMA、HAMD 评分方面,观察组干预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自我效能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减少焦虑、抑郁的产生。

综上所述,自我效能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用于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可显著改善其心理韧性,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和治疗依从性,消除负性情绪。

猜你喜欢

肾衰竭韧性效能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利肠汤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益肾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