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2021-08-10

北方药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西药西药炎性

王 源

(重庆市重庆盈田中西医结合医院,重庆 401120)

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多。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手段。中医学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归属于“水肿”、“心悸”等范畴[1]。根据中医病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是尤为必要的。不同药物治疗手段,所取得的效果存在差异。单独西药治疗或是单独中药治疗,其治疗效果可能都会受到限制。本研究为进一步明确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中西药合用的治疗效果,共计选取5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加以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纳入试验,加以探究。以奇数、偶数平均抽取数字分组的形式,对照组为抽取奇数的26例患者;观察组为抽取偶数的26例患者。对照组信息:男性、女性的例数,分别是14例和12例;年龄段是52岁、68岁,年龄平均数是60.43岁。观察组信息:男性、女性的例数,分别是15例和11例;年龄段是51岁、69岁,年龄平均数是60.53岁。纳入标准:(1)入选对象均是慢性心力衰竭;(2)入选对象均接受治疗;(3)入选对象均了解研究。排除标准:(1)药物过敏对象;(2)资料丢失对象;(3)与纳入标准不符的对象。两组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为单独西药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症,给予患者地高辛、氢氯噻嗪、美托洛尔等西药治疗。其中,地高辛(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为H31020678,规格是0.25mg)具体用量,为0.25mg/次,1次/d;氢氯噻嗪(三才石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为H44023235,规格是25mg)具体用量,为25mg/次,2次/d。美托洛尔(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为H32025391,规格是25mg)具体用量,为25mg/次,2次/d。

1.2.2观察组为中西药合用治疗

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中药真武汤加减治疗。药方组成为:茯苓18g、猪苓15g、白术12g、白芍10g、蛇王草8g、桂枝7g、葶苈子5g、甘草3g,加入500mL水进行煎煮,至药汤剩余250mL;第2次煎煮时,再次加入500mL水,煎煮至汤药剩余2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具体指标包括LVEF、LVEDD、LVESD,对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心功能状态进行详细记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变化,具体指标包括IL-6、CRP、TNF-α,对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相关炎性因子进行详细记录。指定效果评估标准:①显效:心功能恢复正常,基本无炎性反应;②有效:心功能基本正常,炎性反应较少;③无效:心功能异常,炎性反应多。总有效=(①+②)/(①+②+③)×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试验中涉及到的各项数据,均以SPSS 19.0统计软件为主,进行处理。其中,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指标为计量资料,应用t对检验;治疗效果为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表明统计差异显著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LVEF、LVEDD、LVESD等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差异显著(P<0.05);两组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心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IL-6、CRP、TNF-α等炎性指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炎性指标差异显著(P<0.05);两组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炎性指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变化比较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综合征。该疾病,多发生于老年群体,多是心脏结构异常导致的心室舒张、收缩功能障碍。疾病进展期间,患者多会表现出呼吸困难、咳嗽乏力等,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不利影响。目前,临床中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多以西药治疗为主。然而,在药物作用机制的影响下,单纯西药治疗方式取得的效果有一定局限。中医学指出,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因机理,与阳气亏虚、心肾亏虚等有密切的关系[2]。因而,中医药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可起到一定的效果。随着医药学的发展,联合用药手段逐渐受到临床重视。曾有研究指出,将中药与西药合用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可取得较好效果[3]。本次研究以对比分析的方式,探讨中西药合用的价值。在炎性指标方面,一般可用IL-6、CRP、TNF-α表示患者体内的炎性因子情况。在此基础上,文章展开探究。研究结果显示,在未接受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无论是在心功能指标上,还是在炎性因子指标上,差异均不明显。可以说明,所有患者治疗前的身体状态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对治疗后患者心功能、炎性因子指标的变化进行对比,可评价出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D为(51.23±3.25)mm,CRP为(5.53±2.41)mg/L;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而且无论是心功能的LVEF、LVESD还是炎性因子的IL-6、TNF-α,都明显优于对照组。该研究结果表明,单纯西药治疗、中西药合用治疗,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功能,减少炎性反应,其中中西药合用治疗取得的效果更加明显。除此之外,观察组中有2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对照组中有2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来看,中西药合用疗法的价值更加突出。西药中的地高辛,可以加强心肌收缩能力,逐渐减缓心率,对心脏传导有抑制性的作用。氢氯噻嗪,对于远端、近端小管吸收氯化钠有一定的抑制,利尿排钠效果较好。美托洛尔可减缓心率,对心收缩力起到抑制作用。在上述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致病机制,给予患者真武汤治疗。中药成分中的茯苓和白术,能够温肾暖脾,具有化气行水目的;猪苓与蛇王草的温阳利水功效比较显著;白芍、葶苈子和甘草都有祛痰止咳的效果,桂枝能够温通经脉。诸药合用,可起到益气、活血、消肿的作用。因而,中西药合用的效果,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中西药合用治疗方式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减少炎性反应,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能够在临床中推广。

猜你喜欢

中西药西药炎性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肉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中西药疗法和预防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43例疗效观察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