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步“五大道”漫谈行道树

2021-08-09董溪茗

炎黄地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行道树大道树种

董溪茗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对行道树树种配置、养护是有特定需求的,在规划研究中有必要单独予以考虑。文章对天津“五大道”地区的历史文化风貌特征和行道树现状进行了梳理,对其未来发展和更新展开了一些思考。

天津“五大道”的历史文化风貌

天津人常说的“五大道”,是对中心城区内以由南向北并列着的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庆道等五条东西向道路与附近的成都道及其他多条南北向道路合围形成街区的统称。2011年,天津市规划局确定的“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是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中保留最完整、核心保护范围最大、历史风貌建筑最多的历史文化街区。这里保留着天津乃至全中国最完整的洋楼建筑群,被公认为“万国建筑博览会”。

历史上,这里是英租界所建的新区,基本按照英国当时盛行的“花园城市”规划理论进行规划和建设,居住区规模适中,配备学校、教堂、花园、体育场等完整的公共配套设施,五条道路与南北向的多条道路纵横交错,路网略带弯曲、街道界面完整、空间连续并富有变化,形成了“小街廓、密路网”的街区格局,区内建筑风格多元、建造精良,大部分还自带院落和各式围墙,建筑的私密性也营造出幽深雅静的街区风格。因此,街区特色既保留了近代西洋建筑群的整体风貌,又体现出“花园城市”先进规划理念。

天津“五大道”的行道树现状

行道树是指种在道路两旁及分车带,给车辆和行人遮阴并构成街景的树种。能够担当行道树的树种,需要具备很多园区类树种所不具备的属性与技能,在存活的基础之上,其作用价值还体现在美化环境、遮阴蔽日、减轻噪音、补氧净气、调节局部气候等诸多方面。

考量树种是否能够胜任行道树,一般会综合考虑其耐寒性、寿命、生长速度、观花、彩叶、树形、抗逆性、抗风能力等要素,还有遮阴效果、繁殖方式及表现一致性、分支点、是否有飞絮及是否对人体有害等多重因素,设计、采购时还要根据市场存量和售价等情况确保购得的苗木有足够的品质保证。我国南北差异大,气候原因会导致选择受限,“适地适树”是行道树选择的根本原则。

在“五大道”地区,只有马场道和成都道为双向车道,路长且机动车流量较大,其余都为单行路,机动车流量较少,交通方式以非机动车骑行和步行为主,对行道树有遮阴需求。《天津市绿化条例》中明确“……种植行道树,并对原有树木加以保护。同一道路的行道树应当统一景观风格,种植行道树应当选择适宜本市生长的树种,按照技术规范种植,并符合行车视线、行车净空、道路照明和行人通行的要求……”。“五大道”地区主要道路选择了以乡土树种为主的行道树:银杏(马场道)、国槐(睦南道、成都道)、西府海棠(大理道)、白蜡(常德道)和栾树(重庆道),它们与一些保留下来的原生树木共同组成行道树绿带。

“五大道”地区的路面并不是很宽,大部分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带直接与建筑相连,加上交叉路口绿化景观设计和以经典欧式月季主题园睦南公园为最主要代表的街头绿地景观等,共同勾勒出五大道地区“春艳、夏绿、秋彩、冬枝”较为完整丰富的植物景观季相特点:春季以观赏五颜六色的花为主,花灌木次序开放、争奇斗艳,营造出绚丽景象;夏季繁华都市炎热中,“绿”成为人们眼中最爱的风景,大冠乔木遮阴蔽日,墙基外藤蔓植物缓解高温、改善视觉,开花植物使单调的植物景观变得活泼;秋季叶片变黄变红,色彩斑斓与建筑混为一体,观果植物也丰富着植物景观;冬季严寒中,依靠枝序优美别致的观枝型落叶树种,弥补常绿植物不足略显单调的植物景观。

笔者作为“五大道”地区一名年轻的居民和风景园林设计的一名初学者,将所见和所学相结合。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应该是全方位的,道路、街巷、建筑是其中的要素,已经和正在形成的行道树、景观绿化风貌也是街区历史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鲜活的历史风貌。行道树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的培育养护,才能和道路一起成为林荫道,保留下来的路侧原生树木则更是饱经风霜、见证历史,其种植背景、事迹传说又与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既是物质财富又是精神财富,而作为生物资产,又既需要当前的及时养护,也需要从规划和保护的层面得到更多关注。

“五大道”街区道路纵横交错形成比较均匀的街廓:名人名宅、睦南花园、雕塑、花坛、民园广场、中小学校等占据街廓一角甚至整个街廓;大部分街区建筑自带庭院绿化,乔、灌、花、草相结合,植物种植层次比较丰富,还包括门、阶、台、窗、墙、栏的绿化装饰。从行道树树种选择和绿带设计角度,这些都与城市主干道有较大不同。此外,受路侧院墙、路灯、路牌、交通灯、设备箱等局限和影响,统一的行道树绿带在一些地段景观效果不够理想。如果将一个或一组街廓作为一个设计单位,在做好测算、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是可以达到更高性价比景观效果和价值的。

“五大道”地处城市中心繁华区,以异国风情、历史文化、建筑风貌和四季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发展慢行交通系统——公交到达、慢行(騎行、步行、观光马车)进出——应该是这一地区的理想选择。在慢行交通系统中,人对行道树的最主要需求是遮荫,在世界五大行道树中,法桐树冠庞大、郁闭度高,在上海就形成了理想的林荫路效果,银杏虽然生长速度慢、栽植后短期难出效果,但规格达到一定程度、树冠丰满后,会有非常持久并且震撼的效果。

行道树对树形要求相当严格,包括统一的分支点、树高、冠幅、胸径等。北方城市行道树对落叶后的树形更为看重,落叶期树形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行道树的景观效果。夏季冠大荫浓、冬季枝序完美是行道树的理想姿态。树种选定后,精心细致做好专业养护管理,及时更换死苗、补种缺苗,是形成预期景观效果的保障。同时,还要兼顾路侧、交叉口乃至建筑庭院内的绿化养护。

在现有公共部门将公共资源投入相关规划、研究和保护的同时,调动和引导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机构和公众参与进来、发挥作用。通过组织设计比赛、课题研究等活动,将有实际意义、实验性质的成果付诸实践,成为公共部门的“外脑”。通过发起征募志愿者活动,配合公共部门加强对市民、游客的讲解和普及,切实提高社会公众的绿化意识和行动力。可以给植物加上铭牌,通过扫码显示出信息;也可以推荐最佳取景点,引导游客与植物保持距离;还可以开发物美价廉的生态文创产品满足游客需求,避免自行采折枝叶对植物和景观的侵害。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猜你喜欢

行道树大道树种
珍贵树种黄檀栽培技术
行道树
树种的志向
弯道
树种的志向
弯道情结
弯道情结
人工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与配比
畅游飞艇大道
草原儿女心向党